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学年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测试卷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可遗传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基因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新性状是生物

2、进化的方向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田鼠、家兔和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B种群数量增多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环境容纳量不断下降C由于地形起伏,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初生演替的一般趋势是群落丰富度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3新疆野生油菜(P1)具有低芥酸、抗病虫等特性,为了改良甘蓝型油菜(P2),研究人员将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获得了杂种植物F1,然后加入一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PEG可促进两个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B泳道M从下到上表示长短不同的DNA片段C引物能与DNA上多个不同位点结合DF1一2是有

3、低芥酸、抗病虫等特性的甘蓝型油菜4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枝生根的作用,科研人员获得了如表所示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组乙组丙组2,4-D 浓度(mol/L)10-1010-50生根数目(条)43822A本实验还可以利用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B若欲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10到10-5之间设置浓度梯度实验C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应该相同D该实验可以说明低浓度的2,4-D促进插枝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插枝生根5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4、期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可以是消费者与分解者,但不会成为生产者B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一只狐狸捕食了一只鸡,则该狐狸获得了该鸡能量的10%至20%D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A_B_(A和B同时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A不存在,B存在)aabb(A、B均不存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_生物,其实质是_。(2)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基因型为_的植株与淡绿色植株杂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_,这种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3)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子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 _。若能,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8(10分)一种禾本科植物的颖果的颜色有黑色、黄色

6、、白色,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 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产生,基因B控制黄色素的产生;黑色素颜色深,有黑色素时,黄色素不能表现出来。下表是几个杂交组合及后代表现情况,分析回答: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一黑颖黑颖黑颖:黄颖:白颖=12:3:1二黑颖白颖黑颖:黄颖=1:1三黑颖黄颖黑颖:黄颖:白颖=4:3:1(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2)杂交组合一子代黑颖的基因型有_种,子代黑颖中杂合子占_。(3)杂交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其子代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黑颖和黄颖分别占_、_。(4)杂交组合三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其子代黑颖植株的基因型为

7、_。9(10分)果蝇(2N=8)卷翅基因A是2号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因为果蝇有_优点因此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至少答2点)。(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上升/下降/不变)。(3)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D和Dd不影响

8、翅型,dd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10(10分)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一种主要的种间关系,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乙”_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2)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去向有_、_和未被利用。甲数量增多会促使乙数量增多,乙数量增多会增加对甲的捕食,导致甲的数量减少

9、,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3)甲和乙可通过彼此的气味来躲避天敌或寻找猎物,“气味”属于生态系统的_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的作用。甲和乙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11(15分)图 1 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概要的模式图,其中,-表示化学反应,A-F 代表物质。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 pH 值和温度时,给于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或物质的名称。 _;D_。(2)据图 2 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微摩尔/分。(3)在图 2 中乙处给予光照时,分析瞬间 ATP 的变化为_;在丙处添

10、加 CO2 时,分析短时间内 C5 的变化为_。(4)若在图 2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 ag中的_。(5)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 中的 _。(6)若在图 2 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 b,预计 1 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微摩尔。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1、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

11、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题目详解】A、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生物体,与染色体组数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四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B、可遗传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基因中”插入一段DN

12、A,改变的是基因的结构,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产生新的性状,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但只是控制原有的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不会产生新的性状。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B。2、D【答案解析】群落的结构特征分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题目详解】A、标志重捕法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

13、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蚜虫个体小且活动范围小不适合标记重捕法,A错误;B、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从而影响种群数量,不会使环境容纳量下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B错误;C、由于地形起伏,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初生演替是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行为,演替趋势是群落丰富度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D正确;故选D。3、D【答案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是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或者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获得融合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

14、生出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株。2、PCR的含义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反应的条件:稳定的缓冲溶液环境、DNA模板、合成引物、四种脱氧核甘酸、耐高温DNA聚合酶、温控设备。PCR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题目详解】A、用化学方法PEG可促进两个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A正确;B、泳道M从下到上表示长短不同的DNA片段,B正确;C、引物能与DNA上多个不同位点结合,C正确;D、通过图片中电泳结果看出,F1-1具有P1、P2的部分遗传信息,其可能是有低芥酸、抗病虫等特性的甘蓝型油菜,D错误。故选D。4、B【答案解析】A、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植物插枝生根的

15、作用,可以用生根数或根的总长度作为检测指标,A正确;B、与浓度为0时比较,2,4-D 浓度为10-5mol/L时,对生根表现为抑制,为10-10mol/L时,对生根表现为促进,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0到10-10之间设置浓度梯度实验,B错误;C、该实验自变量为2,4-D 浓度,时间为无关变量,三种溶液处理插枝的时间应该相同,C正确;D、该实验可以说明低浓度的2,4-D促进插枝生根,高浓度的2,4-D抑制插枝生根,D正确。故选B。5、C【答案解析】XXY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XX+Y或XY+X,前者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所致,后者是由于父亲在

16、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未分离所致,据此答题。【题目详解】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来自于母方,为X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所致,C正确。6、B【答案解析】A、细菌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分解者(如腐生的细菌),A错误;B、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马的同化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即是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

17、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4 AaBb 1:1:1:1 测交 AabbaaBB或AAbbaaBb 1:1 能 RRAabbrraaBb 【答案解析】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使用范围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适用该定律。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非同源

18、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 变化而呈现规律性遗传。4.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 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上的等位基因且他们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该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黄绿叶茶树为双显类型,其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淡绿色植株(aabb)杂交,即测交,F

19、1将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3)浓绿叶茶树的基因型为A_bb,黄叶茶树的基因型为aaB_,表现型为上述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11。(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因此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现有茶树甲(圆形、浓绿叶)基因型为RRAabb、乙(长形、黄叶)基因型为rraaBb两个杂合子为亲本,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RrAaBb(椭圆形黄绿叶),RrAabb(椭圆形浓绿叶)、RraaBb(椭圆形黄叶)、Rraabb(椭圆形淡绿叶),根据叶形和叶色即可选出目

20、标类型。【答案点睛】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适用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离定律的思路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自由组合 6 5/6 AaBB、aabb 7/16 27/64 AaBb、aaBb AaBB、AaBb、Aabb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色为aabb,黄色为aaB_,黑色为A_B_、A_bb。根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目详解】(1)根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1、,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可知亲本都是AaBb。子代黑颖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比例为122412,其中纯合子占5/6。(3)根据杂交组合二:黑颖(A_)白颖(aabb)1/2黑颖(Aa_b)和1/2黄颖(aaBb),可知亲本黑颖为AaBB,因此子代为1/2黑颖(AaBb)和1/2黄颖(aaBb),产生的配子为:1/8AB、1/8Ab、3/8aB、3/8ab,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如下表:1/8AB1/8Ab3/8aB3/8ab1/8AB1/64AABB1/64AABb3/64AaBB3

22、/64AaBb1/8Ab1/64AABb1/64AAbb3/64AaBb3/64Aabb3/8aB3/64AaBB3/64AaBb9/64aaBB9/64aaBb3/8ab3/64AaBb3/64Aabb9/64aaBb9/64aabb后代黑颖(AB)比例为28/64=7/16,黄颖(aaB)27/64。(4)根据杂交组合三:黑颖(A_)黄颖(aaB_)1/2黑颖(Aa_)、3/8黄颖(aaB_)1/8白颖(aabb),可知亲本黑颖为AaBb,黄颖为aaBb,子代黑颖为AaBBAaBbAabb=121,即黑颖为1/4AaBB、1/2AaBb、1/4Aabb。【答案点睛】本题解题思路是对性状分离

23、比9331变式的分析:如果子代的表现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进行对比分析,如比例为1231可理解为(9+3)31,即12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根据异常分离比推测亲本的基因型。9、假说-演绎法 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00% 不变 卷翅:野生型:新生性状=8:3:1 卷翅:野生型=2:1 【答案解析】根据图示中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由于A和b连锁,a和B连锁,再加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所以亲本AaBb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互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

24、bb、AaBb和aaBB,比例为1:2:1(不考虑致死情况)。同理分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三对基因产生配子的情况以及产生后代的情况。【题目详解】(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硏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果蝇有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是因为其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2)A纯合致死,因为Ab、aB连锁,故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为A与B纯合致死,后代全为杂合子,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不变。(3)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

25、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DD:AabbDd=1:1,F1中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AbD:abD:abd=2:1:1,A纯合致死,故随机交配产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致死):AabbDD:aabbDD=1:2:1,所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答案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

26、信息的能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10、不能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甲为动物,不可能是生产者 流向分解者 流向乙(两空顺序可颠倒) (负)反馈调 节 化学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解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顶级除外)的能量有4个去向: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暂未被利用。同化量减去呼吸量,剩下的能量用于生物

27、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题目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甲和乙均为动物种群,不可能是生产者,因此甲和乙之间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因为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2)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去向有流向分解者、流向乙和未被利用。甲数量增多会促使乙数量增多,乙数量增多会增加对甲的捕食,导致甲的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3)甲和乙可以通过彼此的气味来躲避天敌或寻找猎物,“气味是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散发的,因此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选择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叫做共同进化。【答案点睛】熟悉食物链、负反馈调节以及信息传递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水的光解 NADPH(H) 2.5 增加 减少 d e 750 【答案解析】题图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从图1可知,光能的吸收,水的光解,ATP个合成,暗反应,A是水,B是氧气,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