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1.gif)
![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2.gif)
![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3.gif)
![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gif)
![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4782f41b047a0dd9081946fea46b03c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国崛起中的战争因素陈文峰1950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入侵朝鲜,悍然以战争 形式干涉朝鲜内战,并进而威胁到中国边境安全,中共中央应朝鲜劳 动党的请求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派遣以彭德怀元帅为司令 员兼政委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经过近三年的浴血奋战,打败 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 争取得了最终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中 国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完全的胜利。击败 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美国的胜利,使中国人一扫近代史上的屈辱,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
2、如果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以一 个统一、独立、民主国家的身份站立起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标 志着中国在经受了百年屈辱后,再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 前,并开始重新崛起成为大国。本文将通过探究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 中国民族复兴和崛起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来探讨大国崛起 中的战争,以及战争在大国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1950年10月3日,根据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劳动党中央常委、内务相朴一禹携带求援 信函,于10月3日抵达北京,当面呈交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信函全文参见抗美援朝战 争史第一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第148、149页。
3、一、战争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大国的崛起是一个牵涉面和影响面都非常广泛的历史事件和社 会活动,纵观世界各国兴衰荣辱的历史,大国崛起涉及许多因素,经 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缘、历史机遇等,却没有一个或几个因素 能完全解释大国崛起、国家兴衰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但从几千年大国兴衰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 大国崛起中可能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地缘等因素中的任何 一个,但惟独不会缺少战争,战争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正如英国 著名作家马丁怀特所说:“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只有在战场上打 败过另一个大国,从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才会被别的国家承认为大 国。”“文明世界之立国,通常是以进行战争
4、的决心开始的,然后才能 避免战争,保持和平。”政治体制落后的国家,如沙皇俄国,在欧美 国家普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依然保持封建农奴制度,却依然长 期保持着大国地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亚述、蒙古,都曾依 仗强大的军队而横扫欧亚大陆,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与罗马争夺地 中海霸权的希腊、迦太基,在文化、经济方面比罗马为先进,但最终 的胜者却是军事强国罗马。“尽管在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力量也是 位居世界第一,但它的外交与军事的影响力却乏善可陈。”并不是世 界大国。考证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有经济文化落后、军事发达而崛起 的大国,但从未有经济文化发达、军事弱小而能崛起的大国,有因好 战而亡国或者衰落
5、者,但从来没有不进行战争而能强大者。好战必亡,时事新报1895年8月30日。推荐序一:兴衰的秘密,许知远作,见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翻译,国际 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版,序第1页。忘战必危,无战不强。就近代中国而言,经济总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1820年中国经 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1870年降到17.2%,依然是世界头 等经济大国,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殖民地。从鸦片战 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打破了中国 “天朝上国”的假象,甲午战争的失败更使中国彻底失去了延续一千 多年的东亚地区大国地位,第一次沦为地区二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
6、,中国作为协约国成员派遣大批华工赴欧服务,但在战场上并无 建树,虽然作为战胜国,国际地位并没有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作为盟国的重要一员,与日军拼死作战,以三千五百多万军民伤 亡的代价歼灭日军一百五十多万,为战胜日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赢得美国、苏联等世界大国的认可,罗斯福总统的东亚新秩序构想即 准备“以中国取代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更认为:“日本将在一个很 长的时间内失去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资格,唯一真正的东方大国就是 中国了因此,如果要确保远东稳定的话,任何安排都得以中国为 中心来进行。”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美国以公文形式致电国民 政府,约请中国派一支5万人的军队协助美军占领日
7、本。虽然解放战 争打乱了这一进程,但中国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已有所恢复。1950年 10月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与美国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一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门洪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第8页.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624、 625 页。转引自赵志辉也谈开罗会议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一兼与时殷弘和陶文钊同志商榷,世界历 史,2000年第2期,第9095页。相去甚远,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以弱敌强、以寡敌众,击败以世界 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恢复中国在东亚的地区大国 地位。二、
8、战胜强国是改变国际秩序、确立大国地位的重要方式大国不仅代表着国家地位,也代表着一种国家权力:霸权,而 不论世界霸权还是地区霸权,都是独占而不可分享的,一个国家要崛 起并确立大国地位就意味着要挑战现有的世界大国或者地区大国,挑 战现有的国际秩序。而国家权力,不论是主权还是霸权,最核心的支 撑因素都是暴力手段,尤其是军事力量。要挑战并替代已有的霸权, 就要摧毁或者削弱其支撑因素,特别是军事力量,所以要改变已有的 国际秩序,跻身大国行列,战争是主要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是唯一的 方式。同时,大国不仅代表着权力,更代表着巨大的利益,任何一个 大国,都不会主动放弃大国地位及其所附带的巨大利益。后来的国家 要
9、跻身大国行列,就要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以及大国利益,建立新的 国际秩序,这种挑战是核心利益的冲突,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战争来 解决。孙膑兵法有云“战胜而强立”,西方人也认为:要想成为强 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回顾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发现, 与大国地位相维系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废止,基本是通过战争来实现 的。比如拿破仑战争后,胜利者反法同盟所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由胜利者协约国所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以及二 战后由胜利者反法西斯联盟所确定的雅尔塔体系。而日本挑战中国的 东亚地区大国地位和所建立的地区秩序以取代中国大国地位的漫长 历程更说明了这一点,历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三次挑战
10、,第一次是在 唐朝高宗时期,经过“大化革新”后,日本国力有所增长,妄图挑战 唐帝国在东亚的大国地位和唐所建立的“天可汗”体系,发起了侵朝 之战,但在白江口之战中惨败,被迫承认和继续服从唐帝国的霸权; 第二次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结束了长期内战,实现了名义上统一的日 本,在太阁丰臣秀吉的指挥下大规模侵略朝鲜并窥伺中国,妄图挑战 大明的大国地位和所建立的“朝贡”体系,先后发动两次战役(日 本称之为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但在中朝联军的反击下,最终以失 败而告终;第三次是清朝末年的甲午战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 军力增强,再次进行挑战,终于成功,一举击败清军,从而取代中国 成为东亚霸主。回顾中国近代史同
11、样可以发现这一点,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 每次对华侵略战争的胜利都会以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巩固下来,这实际 上是列强对华所建立的新秩序:殖民秩序。辛亥革命的胜利对这种殖 民秩序造成了一定冲击,而真正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则是 抗日战争的胜利,此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彻底地扭转了这种不平 等的国际秩序,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 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 返了”。“东亚朝贡体系是当时世界上覆盖面最大、人口最多和结构最稳定的区域性国际体系。”见推 荐序一:最后的大国,王之明作,见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20
12、06年1月版,序第7页。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54页。同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过 去马歇尔使华是以高居于国共两党之上的调解人自居,可是在板门店 以及以后的日内瓦、华沙谈判时中美双方是完全对等的。”“以斯大林 为首的苏联也对新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感到出乎意料,因而一再表示 钦佩。当时有人称苏联对待东欧国家是父子党的态度,对中国却 还是兄弟党的关系。”中国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占据了国 际舞台的中心位置,周恩来在不久后召开的象征“亚洲和非洲复兴” 的万隆会议上扮演了 “主角”,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直接关
13、系。三、战胜强国是塑造大国心态的重要途径大国不仅是实力的象征,也是一种心态,自信、勇敢的大国心 态。实力是大国心态的基础,而大国心态则能使实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大国崛起不仅需要增强实力,也需要不断地培养铸就大国心态,缺少 大国心态的国家,即使实力再强也不是大国。大国是实力成功使用的 过程和结果,虽有实力而没有充分使用的自信和勇气不足以称为大 国。塑造大国心态有很多途径,对于正在崛起中的国家而言,战争, 尤其是战胜强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战胜强国的战争,在形势上是 争霸和崛起的必要选择,是实力的体现,同时也彰显了一种自信和勇 气,这是一个国家是否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大国心态。近代的日本从一个东亚
14、二流国家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历程中,甲 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甲午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日本取 代中国成为东亚大国,也彻底打消了日本人几千年来对中国“天朝上第一次较量一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和反思,徐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9月版, 国”的畏惧,开始自认优越,与西方列强一起蔑称中国人为“东亚病 夫”。而日俄战争的胜利,不仅对于一直鄙视亚非拉有色人种的欧洲 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难以补救的失败使旧世界第一次遭到屈 辱”。更使日本证明“有色人种能够战胜白色人种”,“摇撼了欧 洲优越的神话”,“在军人以及广泛的国民中间,产生了作为亚洲强 国的自负和骄傲”,为日本积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15、战,和在二战中 主动挑战美、苏、英等世界大国奠定了精神基础。在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中,中国人由“天朝上国”的心态向半 殖民地心态的转变,是与中国在对外战争中一次次的失败联系在一起 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参战的清朝文武官员虽遭惨败却无 一投降,而与西方列强交战一次次的失败,彻底摧毁了中国官员作为 “天朝上国”的自信,也使得崇洋媚外成为不以为耻的潮流和自然。 殆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很多官员和军队在日军打击还 没有降临的时候,就已经成批量成建制地主动投靠作汉奸和伪军,对 照一百年前“天朝上国”的自大,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国 家实力的下降,也反映国人心态的转变。人之可哀,
16、无逾心死,国家 亦同,相比实力下降,心态的转变更为可怕。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定程 度上扭转了这种心态,但苏美盟军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不争的 事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精神效果,而抗美援朝战争则完全扭转了列宁全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日本近代史,万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月版,第373页。日本近现代史第二卷,今井清一著,杨孝臣、郎唯成、杨树人翻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11月 版,第15页。日本近现代史第二卷,今井清一著,杨孝臣、郎唯成、杨树人翻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11月 版,第6页。这种局面。在中国一百多年的近现代史上,中国与外敌的交战基本都是被 迫应战,
17、在列强侵入中国领土后的被动还击,只有抗美援朝战争是不 待敌人侵入中国领土而主动出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美国悍然 入侵朝鲜、威胁到中国领土安全的情况下,主动迎战世界头号强国于 境外,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第一次,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在基本实现 了国家统一,作为一个统一、团结的民族国家站立起来后,不畏强敌 的自信和勇气。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所取得的胜利,更是极大的鼓舞 了备受欺辱的中国人,“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过去为数仅几万人的八国联军就能在中国横行,可是现在为数上百万人的十六国联 军却在中国邻邦的土地上被打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百年饱 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中国人民极大地激发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8、 。夕卜国人也转变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中国击败美国这个令 日本敬畏的超级大国,给日本人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日本国内立即 对中国产生了尊敬之感,“支那”这个侮辱性的词汇在口语中被“中 国”取代。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在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 人们对华人经常采取蔑视的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 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这种外在的转变也鼓舞了中国人 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虽然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和 经济实力与民国时期相比并无多大改进,但这种心态的转变已经标志第一次较量一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和反思,徐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9月版, 着中国开始走出
19、半殖民地的阴影,正在重新崛起为一个大国。四、内部团结统一、外部联合一致是战胜强国的主要支撑点回顾和总结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屡遭 欺辱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国家不统一,国人不团结,其中最根本的 是国家不统一。虽然近代中国一直都存在中央政府,但从太平天国起 义开始,中国始终处于实际的分裂状态,直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 军基本解放大陆(除西藏),这种情况才真正得以改变,中国才在近 代史上第一次以统一的民族、民主国家的姿态站立起来,中国人也才 第一次真正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始国家建设,中国庞大的资源 第一次被统一调配使用,这正是抗美援朝战争能够取得完全胜利的最 根本原因。而追溯中国五千年兴衰荣辱的历史,我们同样可以发现,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书画艺术品市场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国际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公共租赁场地安全协议
- 2025年合作协议订立与实施年
- 2025年医院护师职责合同
- 2025年农场土地租赁合同年协议书
- 2025年TBBS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焦化二甲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酒店长包房租赁协议书范本
- 2 找春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道法】开学第一课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口腔门诊分诊流程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上半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443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处方点评知识培训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