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 课件50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1.gif)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 课件50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2.gif)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 课件50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gif)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 课件50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4.gif)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实词虚词固定句式词类活用 课件50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36057e81c102e4657eee40aa656901e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学生: 导师: 高考复习专题一、实词推断方法二、固定句式复习三、常见虚词复习四、字词活用复习一、实词推断方法实词推断方法翻译划线句子 :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如何推断出“赇”字的意思?规律一:字形推断法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薄绸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吊死系梁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丝带,这里指的是绳索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细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望海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 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
2、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规律一:字形推断法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形旁从 “禾”与五谷有关:稻、黍、稷、种、秆从“皿”与器具有关:盛、盒、盔、盘、盆从“隹(zhu) :与鸟雀有关; 雕、雏、隼、雉、从“目”与眼有关:睡、睛、盼、眨、睁、眼、盯、眯从“歹”与死亡有关:死、残、歼、殡、殁、殉、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规律二:语境推断法。隆庆时,绍兴岑郡候(人名)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
3、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言:记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欺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 吝惜规律三:句式观察法 (更加,越来越)(腰戴)1.党同伐异(结帮分派,偏袒)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戴朱缨宝
4、饰之帽,腰白玉之环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6.通五经,贯六艺(贯通)2.怨天尤人(责怪)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等相近似的句式,来推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词性上相同,词义上相反,相近(相同)。规律三:句式观察法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被重用选择多余规律四:同义/反义词语推断法。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惫、劳困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除掉;清除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提升,奖励。罚:惩罚。臧:好。否:坏。 在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
5、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称为同义复词 还经常出现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规律五:联想迁移推断法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2.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3.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联想课本: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联想成语:成语中的许多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义,借助熟悉成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严惩不贷(饶恕)有条不紊(乱)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嘱托) 毁誉参半规律五:联想迁移推断法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2.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3.大将军忠臣,先帝所
6、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联想课本: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联想成语:成语中的许多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义,借助熟悉成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严惩不贷(饶恕)有条不紊(乱)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嘱托) 毁誉参半规律六:语法、词性分析法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谓语动词,漆成红色 谓语动词,涂成黑色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在句中作状语,修饰“来”,义为 乘车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因为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
7、词义提供了依据。二、固定句式复习介宾结构(状语)后置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固定句式定语后置文言文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的形式例句解题方略“者也”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1.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要求,即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为判断句。2看有无判断句的标志。3.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所有的判断句均为“是”字句。“者”“者也”句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也”字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
8、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是”字句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无标志句臣本布衣(出师表)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二、被动句被动句的类型例句解题方略“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1. 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2. 巧借“添”“变”法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3. 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主语是受动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见”字句:见谓语或:见谓语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9、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为所”“为所”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无标志句(意念被动句)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三、省略句省略句的类型例句省略主语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承前省略主语)(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省略主语)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对话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
10、者而改之(论语)(承前省略谓语)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蒙后省略谓语)省略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省略动词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省略介词宾语)省略介词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省略兼语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四、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例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用“之”或“是”为标志,强调宾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主谓倒装句的形式例句表感叹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渺渺兮予怀(赤壁赋)表疑问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
11、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四、倒装句定语后置例句解题方略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作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且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之”“之者”“者”。辨析时,只要抓住这些标志性词语,再加上语意理解即可。定语放在中心语后,中间用“之”作为标志词,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马之千里者(马说)在中心语
12、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四、倒装句状语后置例句解题方略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
13、般都作状语。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用“如”字构成介词结构给贡职如郡县(荆轲刺秦王)五、固定句式类型示例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的),无以(没有用来的),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疑问语气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莫不是、该不会)感叹语气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唯是(宾语前置句,“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反问语气无乃乎(难道不、恐怕、只怕吧),得无乎(难道吗),何之(有什么),
14、不亦乎(不也吗)假设关系诚则(如果,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么)选择关系与其孰若(与其不如),其耶,其耶(是呢,还是呢?) 例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 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东西)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2、有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用来)的”,有的办法(理由)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所以译为(
15、1)、的原因(缘故) (2)、是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例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例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4、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是以(以是)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如: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悔恨又回来见我。1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16、司马迁鸿门宴)5、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女儿也没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例1、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列传)6、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现在您(毛遂)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没有称颂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本领。例2,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
17、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6、何所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7、有者译为“有个人” 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例: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8、“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 “奈何”“如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怎么对付
18、(处置、安顿)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奈何:1、用作状语,怎么、为什么 奈何取之尽锱铢2、用作谓语,怎么办 为之奈何3、常与“无”“无可”连用,没有办法 无可奈何,无奈何 何其 一何(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多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程度之深的副词。可译为“怎么这样”“怎么”“多么”等。官吏喊叫的声音怎么这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怎么这样凄苦?直至将士
19、们剪下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何如?(1)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王以为何如其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9、奚以为 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例、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10、岂哉(乎)、独哉 译成“难道吗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庄子.何(奚)为? 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20、?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11、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2、庸乎,其庸乎译为“哪管呢”难道-吗”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3、其邪 译为 “难道吗” ,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是还是例1、无乃是过与?(论语)恐怕要责备你吧?例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例3、日食饮得
21、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例3、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这画)该不会/莫非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吧?14、无乃乎(与),得无乎,得无耶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译为“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会 吧”不亦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这也是用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不过语气较为委婉,中间有一种揣摩的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不也吗?”“不会吧?译: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区分:例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22、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例2、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说的就是虞、虢两国之间的关系啊。例3、其李将军之谓乎?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啊! 15、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是谓语动词。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
23、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15、之谓也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6、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17、(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18、“孰与(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2)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
24、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19、与其孰若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1)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掉他两人平分钱财,哪比得上我一人独吞呢?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例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20、,抑译为“还是” 或 “或者”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25、?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21、安能、何能、何得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例3、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23、何为(wi)、何以为(wi)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现在人家
26、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4、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25、安乎?怎么呢?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然而刘备才刚刚吃了败仗不久,怎么能抵抗得了(当前的)祸难呢?26、不亦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船已经行进了,而(落在水中的)剑(却)没有动,像这样去寻找剑,不是糊涂吗? 27、何之有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重庆飞驶特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大足分公司公开招聘派往邮亭镇铁路护路队员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顺风代驾项目介绍》课件
- 《数学建模概述》课件
- 《诗经》之《无衣》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智能化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跟着节气去探索》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中国结纸吊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招贴设计赏析》课件
- 《素养规范标准》课件
- 第一单元第一课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202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 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复查、复核、听证程序课件
- 【北京】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XXXXX医院肾友会活动方案
- 光伏电站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手册
- 水文流量测验
- 第二讲共振理论、有机酸碱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