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_第1页
互联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_第2页
互联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_第3页
互联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婀或见公飒tfl器全摘要:随着时代开展,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实现公共文化股条零距离” 和“全覆盖”的重要举措。笔者对安康市、县文化馆近年来数字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文主要从网民统计、数字化 建设与服务的现状、存在缺乏和提升措施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升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安康市 自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对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与服

2、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建设正全面铺开。一、文化馆公共服务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安康市现有常住人口 266.89万,而其中网民人数达185.23万,使用手机上网人数达146万,其中农村网民64.2 万,城镇网民81.8万。网民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模式的持续创新和数字服务的加速态势告诉我们,公共文化 服务数字化时代早已来临,数字化服务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 要局部,是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的重要方向。安康市地处陕南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开展和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滞后,探索运 用数字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和“全覆盖”的重要举措。二、文化馆公共

3、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文化馆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服务。按照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立标准要求,安康市借助资源共 享工程和“秦岭云”“安康融媒”“文化安康”等工程的实施,于2016年在市级层面率先注册开通了“文化安康”的“一网两微”公 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现已成为全市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主阵地。平台设置“预订预约、文化直播、互动交流”三大板块 和“文化服务、场馆预订、文化资讯、文化聚焦”等六大工程,内置文旅资讯、文化直播、艺术培训I、文化讲堂、文化展 览、文艺赛事、国家文化云等十二个栏目。市群艺馆建成了数字文化馆,馆内设置了非遗互动墙、文旅漫游、智慧魔法 墙、数字儿童画等体验区。旬阳市文化

4、馆建成了“数字服务平台”,设置八个板块,链接国家“国家共享资源库”“教育资源 库”,植入“艺术一刻钟”微课堂教学资源库,为各镇分馆设置链接端口,逐步建成数字总分馆。汉滨区文化馆利用网站、 微信平台对馆内举办的局部精品展览、馆办期刊汉滨文化(香溪)进行数字化处理,在网站、微信平台同步推出, 年点击量超过37万人次,拓宽了展览活动的覆盖面,让更多书画爱好者通过手机、电脑就能欣赏到文艺作品。白河县 文化馆利用官方公众号、网站发布各类文化资讯,月均发布10余条;开通公众号预约通道,利用文化安康平台上传活 动资讯。2020至2021年,新冠疫情叫停线下文化活动,倒逼市县各馆大胆尝试使用线上服务。组织开展

5、“群众战疫”线 上文艺专场展播和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微展活动,共计推出网络专题晚会12场次,展播主题文艺节目110多个,推出文 学书画摄影作品1340多件(篇),点击量累计超过710万人次。.安康特色文化数字产品有序生产。把本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汉调二黄”“弦子腔”“紫阳民歌”“旬阳民歌”“道情皮 影”“安康小场子”等非遗工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产品制作范畴。市群艺馆筹划拍摄制作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 25集,陆续在数字平台推出;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市优秀非遗保护工程线上集中推广展示活动。.全民艺术普及线上教学势头良好。围绕艺术普及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视频,借助数字平台面向全市推送,

6、实 现了艺术普及线上线下联通互补的局面。旬阳市文化馆精心打造“百姓微课堂”,成功推出“六大类、三十项、一百个”艺术 教学短视频;汉滨区文化馆开通线上教学专栏,链接慕课资源,对原有慕课板块“艺术一刻钟”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微信 小程序面向全区推送。.“文化直播”蔚然成风。连续数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活动盛况都是通过线上直播传遍世界。岚皋、汉滨、 紫阳、旬阳等区县文化馆借助“秦岭云”“安康融媒”“手机电视台”对大型文化展演活动进行线上直播,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文 化服务传播率和普惠程度。岚皋县文化馆与微赞平台(直播岚皋)合作,开通手机现场直播,累计开展大型文化活动60 余场次,手机观众点击量超过1

7、000万人次。平利县文化馆设置数字文化资源终端触摸机方便进馆群众体验,为群众提 供无线网络服务,数字检测系统实时全方位检测到馆人流量,文艺演出、培训I、展览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文化安康 平台进行宣传和线上展播,工作动态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戏曲进乡村”活动安排专人通过秦岭云进行直播和推广。.平台推广工作扎实有效。数字服务平台建立以后,群众的关注度和粉丝量直接关系到平台效能的发挥,因此, 做好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是摆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前的头等大事。各级文化馆(站)、镇级分馆、文艺社团、艺术协 会、文艺爱好者都是“文化安康”和区县文化馆数字平台宣传推广的公益大使,截至2021年3月底,累计吸

8、粉132675人, 为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文化馆公共数字化服务优势凸显.打破时空限制开展服务。与传统的场馆阵地服务相比,数字平台是新载体、新平台、新阵地。文化馆场馆有限, 服务受到时空限制,有些行动不便的群众还要受到年龄、身体、天气、交通等因素的限制,而数字化服务打破了时空限 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翻开文化馆数字服务APP,就可以浏览平台上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可以通过电子邮 件、咨询窗口、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服务资源容量大增。数字化服务创新了文化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服务资源容量无限增大,极大地提升了公共 文化服务效

9、能。一是数字服务不受工作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翻开电脑和手机就可浏览和互动,解决延时和错时服务的难 题。二是数字化服务满足了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可通过平台上留言预约成为特定服务对象。三是提供文化活动新方式。 可以借助数字平台,举办网上文学、摄影、书画、曲艺、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的展示比赛,参赛者只需将作品上传到数 字平台,就可以开展浏览、点赞、评论、投票等活动了。四是有效解决反应机制难的问题,数字平台可以了解和反应群 众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文化馆进行工作思考,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数字服务备受青睐。数字平台让各种文化服务以电子的方式呈现,面对屏幕和智能设备,群众可以欣赏文艺作 品的视

10、频、图片、文字,还可以互动交流,在茶余饭后不受时空限制地享受文化服务,享受数字服务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同时空间无限的平台为众多的文艺爱好者搭建新的展示平台,调动了全民创作、集体参与 的热情,成为互联网新媒介下的新美学,受到广大网民和智能手机用户的青睐。四、文化馆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对互联网传播认识不到位,技术运用缺乏。一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人员思想保守,不主动研究使用现代信息媒 介开展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互联网+”这种数字服务的优势。二是技术有限,没有全面掌握数字服务平台日常管护 使用核心技术,对图片、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剪辑处理水平不高,文字采编能力提升空

11、间较大。三是经费投入缺乏,导致 设施设备短缺、技济亍人才队伍缺乏,数字化建设进程缓慢。.服务形式单一,群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目前的数字服务还基本停留在作品上传、信息发布的阶段;线上培训 辅导仅限于培训视频的播放,缺少老师与学员的互动;线上配送资源仅限于固有资源的预约配送,缺少个性化的定制, 能够按照群众需要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工程十分有限。上述原因导致用户群黏性缺乏,反应渠道缺失,数字平台的知晓度 和认可度偏低,甚至局部粉丝流失,访问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数字资源储藏缺乏,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由于工作方向缺乏应有的前瞻性,历年来组织开展的各类培训、文艺 展演、专题讲座、非遗视频资料等

12、因各种原因未能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采购的国家数字资源库中的资料与群众的需求 有些脱节,只能满足借鉴需要;资源整合不够,文图博、电视台、自媒体资源互通共享程度不高,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产品内容不丰富,导致数字平台吸引力缺乏。五、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关键.提高认知,全力推进。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民间文艺社团文艺骨干、基层文化管理员要与时俱进、同心同 向,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认识到数字化服务的便利性,积极宣传使用数字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站 式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数字化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在组织筹划数字产品之前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不 同层次和内容的需求,以不

13、同的文化产品、媒介和体验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加工数字产品要严把质量关,在选题、 立意、形式、拍摄、剪辑、发布、互动、处理留言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是要重视人才资源建设。政府要对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及后续开展给予经费政策扶持, 统筹构建数字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及专门通道,使全市数字化服务人才队伍壮大起来。二是要重视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通过“志愿服务+购买服务”方式将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融媒机构互联互通,将文化馆服务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电视、智 能移动终端,让数字平台成为群众身边最便捷高效、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平台。.注重创新,融合开展。合理设立“数字化建设”机构,为获得具有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数字产品提供技术支 撑。应着力研发新的传输手段及多网融合技术,推动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的 重点突破,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