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厂口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厂口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厂口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间,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冬小麦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D低纬度太平洋东部地区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参考答案:C2. 下图为甲、乙两国某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下列各题。17. 甲国死亡率近年来有些回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经济衰退收入低C. 环境污染加剧

2、D. 自然灾害频发18. 甲、乙两国人口增长差异,归根结底取决于A. 自然环境条件 B. 初等教育入学率C. 社会历史长短 D. 生产力发展水平参考答案:17. A 18. D17. 读图分析可知,甲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由于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人口的比重较大,因此死亡率近年来有些回升,A正确。18. 读图分析可知,甲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主要为发达国家;乙国家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在少数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降,不是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由于生产

3、力的提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多子多福仍是人们普遍的生育观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故答案选D项。3.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4),回答1112题。图411. 甲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12. 图示时期( )A.甲地可欣赏林海雪原景观B

4、.乙地出现台风风暴潮 C.图中冰盖面积为年内较小D.丙地可见成群的企鹅参考答案:B C解析:11.本题旨在考查风向的画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画图能力和有效的知识迁移能力。风向的画法一般要先画出本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所在半球进行偏转(北右南左,高空偏转90度,近地面偏转30-60度之间);甲地位于北半球,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后向右偏转45度左右,就可以得到风向为东北风。【错点警示】本题在做好风向之后的判读中一定要注意,本图所示为极视图,判断方向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举一反三】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

5、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解析: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12.本题旨在考查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分布,要求学生具备能有效从图中提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图可知,此时陆地上为低气压中心,海洋上为高气压中心,可以判断季节为当地的夏季,又位于北半球,应为7月份;北极周围出现极昼,温度较高,冰盖较小;企鹅主要位于南极附近;乙地纬度较高不可能出现台风风暴潮;甲地此时位于夏季,温和多雨。4. 2018年1

6、0月22日,中国与摩洛哥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塔式熔盐太阳能光热电站,在摩洛哥投入使用。该发电站的定日镜群分布在中央集热塔的周围,镜面反射率高达93.5%,通过跟踪控制系统,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聚焦到中央集热塔顶部的吸热器,对熔盐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热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一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为日落后满负荷发电积蓄能量。图甲示意摩洛哥及周边区域。图乙示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组成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该太阳能光热电站位于图甲中的A. B. C. D. 25. 该太阳能光热电站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A. 降尘影响镜面反射效果B.

7、 云量过多影响稳定性C. 用水过多导致土壤盐渍化D. 狭管效应导致沙尘暴参考答案:24. D 25. A【24题详解】读图可知,地为山脉的南坡,纬度在30N附近,冬季处于西风背风坡,受西风影响最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最长,光照最丰富,适宜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图中、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量大,光照时间短,故D正确。【25题详解】A、该地位于沙漠边缘,沙尘降落到镜面上会影响镜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效果,使发电效率低下,A正确;B、由上题可知太阳能光热电站选址地,该地多晴天,因此云量过多说法错误,B错误;C、水在太阳能光热电站运营过程中主用于冷却和清洗反射镜,因此不会导致土壤盐渍化,C错

8、误;D、风向与山谷走向一致时易形成狭管效应。读图可知太阳能光热电站(地)处没有峡谷地形,D错误。故选:A。5. 2009年年底,亚洲首座MW(兆瓦)级太阳能塔式发电站即将在北京延庆县竣工。即时将建成一座100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并在208亩地面上摆放100面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即“定日镜”,参见图1),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再转化成电力。据图文材料完成读图2,选择在北京延庆县建立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自然因素有 属于干旱半干旱区 西北山区,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位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 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大A B C D参考答案:B6. 下列四图等高距相等,那么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9、 )A B C D参考答案:D7. 2016年7月23日至9月5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是9月4日9时15分开始。下图示意历届会议主办城市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最忆是杭州演出时,地的时间最接近( )A.4时 B.6时 C.8时 D.12时5.G20系列会议期间( )A.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杭州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C.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 D.、昼夜长短变幅相同参考答案:4.A 5.C 8. 读我国四个省会城市附近地区图,回答下列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C两地纬度低,

10、河流冬季不结冰D与自然景观变化规律相似参考答案:B9. 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 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 2003年 B. 2006年 C. 2009年 D. 2012年5. 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 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 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C. 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D. 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参考答案:4. D 5. A4.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02013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年增加量较往年增加量有所下降,20002013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有负,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11、,根据人口净迁入量=常住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D正确。故选D。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迁入量较多,使得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A正确;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人口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C错误;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加重,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B、D错误。故选A。【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有: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

12、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5、自然灾害,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会迫使人们迁移。10. 读右面某城市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照射示意图,完成2-4题2该城市可能是 A.孟买 B开普敦 C北京 D悉尼 3. 下列说法与该城市所在大洲相符合的是 A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大洲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C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D. 是著名的“高原大陆” 4当该城市盛

13、吹偏南风的时候 A非洲南部草原一片葱绿 B我国北方地区寒潮频发C美国东南部河流普遍涨水 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慢参考答案:ABC2由图可知,该城市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照射来自南北两个方向且夏至日角度较大,所以,该城市应该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选A。3由题意可知,该城市在亚洲。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南美洲,A错误;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正确;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C错误;非洲是著名的“高原大陆”,D错误。选B。4当孟买盛吹偏南风的时候应该是北半球夏季,非洲南部草原是冬季,应该是一片枯黄,A错误;我国北方地区寒潮频发是在冬季,B错误;美国东南部属于

14、亚热带湿润气候,正值多雨期,河流普遍涨水,可信,C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孟买的雨季是6至9月,地球公转速度应该先慢后快 ,D错误。选C。1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4. 下列不是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作为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是A. 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B. 离京津地区较近,交通便捷通C. 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D. 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

15、力较强15.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北京的影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可以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 北京的失业率可能提高C. 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D. 有利于提高北京的城市化水平参考答案:14. A 15. D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学生要熟悉城市化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掌握解决城市化措施,了解雄安新区地理特征。 14.河北雄县、容城、安新工业基础不好,经济较落后,协作条件不好,A不是作为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离京津地区较近,交通便捷通,有利于北京、天津城市部分职能转移,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这些是国家级新区的优势条件,选择A。15. 雄安新区的设立可

16、以转移北京非首都功能,A合理;部分产业转移可能减少就业,北京的失业率可能提高,B合理;人口转移到雄安新区,缓解北京市的人口压力,C合理;人口向外转移,北京人口增加速度降低,不利于提高北京的城市化水平,D不合理。选择D。12.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 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4. 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

17、能A. 正值准静止锋控制,多雨 B. 昼夜长短差别不大C.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 D. 夜间出现霜冻现象参考答案:3. A 4. B3.黄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A正确。4.三月七日是古时农历,料峭春风,是初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差别不大,B正确;正午湖北省黄冈市太阳位于正南方向,C错误;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不会出现霜冻现象,D错误;长江流域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A错误。故选B。1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 读图回答关于该山地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B. 以南年降水量

18、在 800mm 以上, 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 C. 以南可种植橡胶,以北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D. 以南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以北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参考答案:C14.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地形以低为主 B该地区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分布C乙城市可发展为交通枢纽城市 D甲城市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参考答案:A15. 读“我国38N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图中铁路M为()A京九铁路 B京广铁路C包兰铁路 D成昆铁路13平原N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灌溉水源丰富 B降雨充沛C黑土广布 D

19、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参考答案:C A16. 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60米深水域。墨西哥坎昆市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吸引众多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图甲示意天然井剖面,图乙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A. 34月B. 67月C. 910月D. 12月次年1月2. 夏至日北京时间5:00时,理论上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最可能照射在井壁的A. 东北侧B. 西北侧C. 西南侧D. 东南侧参考答案:1. A 2. D考查对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和应用、地球运动太阳方位的判断。【1题详解】读图甲,该地天然井与地表水体相连,说明井中水体的能见

20、度受地表水体的影响,而“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当河水含沙量大时能见度低,不利于潜水。读图乙,该地气候全年在20C以上,水温高,全年适合潜水,但1、5、6、8、9、10、11这七个月降水量较大,降水量越大通常河流流量越大,则河流泥沙搬运能力强,导致河水、洞穴水含沙量多,井中水体能见度低,不利于潜水,且降水量多,阴雨天气多,光照弱,洞穴内光线差,因此B、C、D错;A选项3-4月降水量较少,井中水体较清澈,晴天多,光照强,洞穴内光线好,适合洞穴潜水,A对。【2题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读图,该地位于21N、87W附近,由于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北方

21、向;当北京时间为5:00时,该地时间约为15时,此时已过正午,太阳不在正北而是偏西,即太阳位于西北方向,被太阳照射的井壁与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为东南侧,故D对,A、B、C错。17. 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精准农业耕作”。回答GPS在“精准农业耕作”的作用是A农田信息定位获取 B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C管理措施决策 D估算农业产量参考答案:A18. 雅西高速公路(雅安到西昌)石棉县境内的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属世界首创,更是雅西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由干海子隧道和铁寨子l号隧道组成。读双螺旋隧道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6. 影响雅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

22、 地形 B经济、技术 C.河流 D国防安全7. 雅西高速公路石棉县境内的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的作用是A. 减少地质灾害 B. 联系更多居民点,便于人们出行C. 延长线路,降低坡度 D. 便于人们欣赏沿途自然风光8. 对石棉县至菩萨岗段车辆安全运行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暴雨 地震 大雾 积雪A. B. C. D. 参考答案:6. B 7. C 8. B7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为了降低坡度,在石棉县境内建设小半径双螺旋曲线隧道,延长线路,所以C正确。8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对石棉县

23、至菩萨岗段车辆安全运行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暴雨、大雾、积雪,所以B正确。【点睛】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大致说来,主要分为人类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人类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成、河湖分布等方面。19. 读图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1011题。10图中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 B C D.1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 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 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A B C D 参考答案:10-11 DC20. 图4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

24、3题。1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ABCD12,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学技术发达13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人均耕地步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参考答案:【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降雪及工业带分布、农业生产特点分析。【答案解析】 11.A 12.C 13.D解析:11题,日本冬季多西北风,所以西部地区来自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受到陆地上山地的抬升,多形成暴雪,A正确。12题,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东京湾一带,原因是此处

25、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C正确。13题,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块小,所以导致其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D正确。【思路点拨】日本的这种降水特点类似于台湾,要学会举一反三。21. 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该地区是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度农垦 过度樵柴 过度放牧 水资源利用不当A B C D参考答案:D22. 我国西藏、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实现“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低 生态环境脆弱 生育政策宽松 人口迁移率高A、 B、 C、 D、读图3中四个区域,完成67题。(图3)参考答案:C略23.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一湖泊湖心堤上的桥楼日落景观图,每年总有两次且每次

26、只有一到两天傍晚的红日自上而下穿楼并落入桥洞,楼含金丹,洞射金光,十分壮观,两次相差约30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该湖心堤的延伸方向大致是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C. 西南东北方向 D. 西北东南方向2. 当该景观出现时A. 悉尼正值干旱少雨季节 B. 首尔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C. 伦敦太阳位于东南方向 D. 开罗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3. 该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A. 清明与惊蛰 B. 白露与寒露 C. 大雪与小寒 D. 芒种与小暑假参考答案:1. D 2. C 3. C1. 读图可知,湖心堤两侧的树木处于枯枝状态,说明此时为冬季,我国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此可判断该湖心堤

27、的延伸方向大致是西北东南方向。3. 由上题可知,图示日落景观每年冬至日前出现一次,冬至日后出现一次。由于两次时间间隔约30天,所以该景观两次出现所对应的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以冬至日为对称的大雪与小寒。24. 图2为“某城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原因 B经济原因 C行政原因 D社会原因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B商业用地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C工业生产规模减少、产值下降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参考答案:4.B 5.D25. 图中农产品与分布区一致的是A甜菜 B棉花 C大豆 D水稻参考答案:C26

28、.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为变质岩 BA为沉积岩 CD为岩浆岩 DC为岩浆参考答案:A二、 判断题(共10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美国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

29、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3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4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路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

30、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任答4点,得4分)(2)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任答3点,共3分)(3)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任答3点,共3分)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1点,共1分)(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

31、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任答4点,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点关注通航条件、通航里程、通航时间和江海联运等方面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集群效应对企业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32、,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4)题,城市群建设可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环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国际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等。28. 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 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

33、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9. 在农场里进行作物轮作会加快水土流失。参考答案:B三、 综合题(共38分)30. (12分)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以下答题中如果是

34、填城市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_和_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_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_、_、_为核心,地跨_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_,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4)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参考答案:(1)共同

35、优势:两区都处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2)a.A G F b. 沪、苏、浙 (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靠近东南亚,毗邻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是著名的侨乡之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4)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1)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

36、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2)读图了解珠三角和长三角主要的城市分布。(3)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主要从地理位置、政策、交通、劳动力、地价、历史条件等方面分析。(4)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解决区域能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31.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有关要求。(10分)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承东又启西,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惠及东部和西部。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