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大全篇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篇一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
2、”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
3、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除此之外,其他
4、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篇二踌躇之间,用自己的拙笔写下这篇读后感,记录下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悟心得,重现心灵的触动。题记犹记得,当老师规定要看时,我还是颇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书信吗,谁不会写?也因此,初看时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但是,当我慢
5、慢能够耐下心来仔细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颠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书信,那字里行间,都现出了浓浓的爱。当我翻阅那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微笑;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满含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直至成为一个艺术大师。
6、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严厉的人,如果说父母总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那么他无疑是那个唱白脸的。曾几何时,我也曾因此怨恨过他,在那时的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不近人情。当我取得优秀成绩时,他并没有如我所想般夸奖我,只是淡淡的嘱咐我要继续努力;当我考试失利时,他也没有安慰我,只会皱着眉,严肃的与我探讨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诉我父亲会在暗地里为我的成绩开心,为我的失落担忧,我恐怕会一直怨恨父亲。而现在,我已然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他并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亲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们都会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温情,将期盼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坚持自
7、己的选择。直到看见孩子踏上成功之峰。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磐石,于无言中坚定、执着的守望着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傅雷家书给我的触动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拙笔却只能写出它最浅薄的一些。我想,我大概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不会忘记那些字句,不会忘记那样的一个父亲。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般成功,但却可以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让父亲不至于失望,让他可以如傅雷一般能够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在此,我忍不住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了那个,父亲。更谢谢你让我真正的理解了那份如山的父爱。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篇三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
8、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
9、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
10、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的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我一直珍藏着这段“感动中国”颁奖词,觉得既贴切又精辟,怀着近乎崇拜的心情,我读了巴老的代表作家。本以为读家会有一定的距离感,但当我接触它时,一幅幅
11、画面在我脑中浮现:无数的可怜的生命为封建礼教做了陪葬品后,终于有一些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终被埋葬!觉慧是一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他积极参加校联合会的反封建活动,猛烈地抨击封建家庭,他勇敢地、毅然地与丫头鸣凤相爱。他在五四冲潮的冲击下苏醒,在理想与现实间苦苦挣扎,他有自己的思想,不盲从,敢反抗。在看透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嘴脸,目睹了一具清白的湿淋淋的尸体,得到了一个苍白的吻后,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为的支配人,他从新书中了解到人人生而平等,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后才能得到发展,不去迎合,不去逃
12、避,不怨,不屈,而华考是自己去面对,去反抗,去呐喊才能获得新生!而令我犹为心痛的则是觉新的悲剧,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觉新从小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美丽的幻想,如果没有大的变故,觉新将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命运偏偏在此时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痛失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与一个不相识的女子结了婚。处在“长房长孙”的他深受旧道德与伦理的毒害,他的内心充满着不安与矛盾。觉新是真诚的爱着兄妹们,但是新旧潮流的对撞,思想上水火不容。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刽子手,他也愿接受新思想,只是始终奉行“不抵抗主义”,他也有爱,有血有肉,他的内心也不断的激荡,只是慢慢地搁浅了读家,让我们感受了
13、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但也为有着青春的热情和奋斗、责任感、使命感的青年所深深感动。家中的青年形象对当代青年仍有重大意义:无论什么年代,青年就是青年,有理想有报负有激情才是正常的!而我们,应该接下青年们手中高扬的火炬,从而让“家”成为一个真正安定、幸福、和谐的“家”!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篇一越王勾践,几乎人人皆知,但司马迁的越王勾践世家读的人不一定太多。人们总是喜欢靠对别人转述的肤浅印象来引证或发挥,过去我也常如此,而今羞于如此,于是开始读原著。读书之后,所得远胜于道听途说。这篇传很有意思,不仅记载了勾践的家世传承,还有另外一人范蠡。范蠡,本应该放在“列传”中的一个人物,而放于此,说明什么?我这样
14、初读古书的人还不敢妄加揣测其中有什么春秋笔法,但我想司马迁对范蠡很推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越王勾践是夏禹之后代。这其中有些历史大概太久远而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越王的谱系连司马迁也说不清,除了远祖,接着就从勾践之父说起。越王的传承史中,勾践算是出类拔萃的唯一一人。他胸有大志,总想称霸中原,这样他要扫除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挡在其北方的吴国,而吴王也有同样的志向啊,于是好戏就在吴越争霸中展开。我不想说什么勾践兵败于会稽而向吴王夫差称臣的耻辱,也不想谈什么妇孺皆知的卧薪尝胆,更不想赞其称霸东南的辉煌,我只想了解一个接近真实的勾践。这个真实的勾践就在他与大臣文种与范蠡之间彰显。勾践的霸业全赖他的几位忠臣的辅佐
15、,而这也表现了他从善如流的君主风范。当其困于会稽也,也是灰心丧气得不得了,认为自己完了。是文种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给他注入东山再起的勇气。而范蠡呢,则代他与吴国交涉并为人质于吴两年。这样的患难之交真是很感人的。事实也是,他对他的左膀右臂非常器重,从而靠他们的才智选准时机洗雪了耻辱,并成为春秋之一霸。当吴王夫差成为其阶下囚时,范蠡看出他的犹豫不决,代他决断,终使夫差自杀,断绝了夫差东山再起之路。然而,功成之后,范蠡说了一句著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许是勾践在成就霸业后表现出不可一世与猜疑,使范蠡这样的智者看出了他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乘舟浮海而去。果然,文种
16、就因谗而被勾践赐死。勾践的伟业至此已开始黯淡,他死后,他的子孙又传了若干代,到战国时期,为楚所灭。不管怎样,勾践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司马迁评说他:“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当我在湖北博物馆看到那把两千多年还寒光凛凛的勾践剑时,我曾想,从一把剑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代英主,因为只有这样的英主才能缔造一个强大和发达的国家,才能为后世留下这样的稀世之宝。而勾践人性的弱点,不也成就了另一个智者的传奇吗?范蠡是个当之无愧的智者。他的智慧不光表现在他对勾践二十多年的辅佐,他对越国人民的贡献,还表现在他能够在名利面前全身而退。他
17、意识到他在越国已是“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执意离开。在他坚辞勾践时,勾践可是拿半个国家来挽留他的啊。这样清醒的认识,就是到今天又有几人有之?范蠡浮海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种地,开始第二次创业。很快又积攒起万贯家财,也很快为齐国人所了解,于是又为相于齐。这第二次位高权重之时,他又意识到位高跌必重、财多祸必至,于是又罢官散财,归隐于陶这个地方。这一回,他又自称是陶朱公,而这一回他又开始在商业上大显身手,成为一代富贾。范蠡的三次创业都业绩辉煌,真世所罕见。司马迁赞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范蠡何以能成功?答案就在这篇传记中。范蠡一生不知有多少光环罩身,而司马迁都轻描淡写。而有
18、一件家事,他却大书特书。为何?盖因一件小事折射出范蠡的睿智通达。范蠡大概是有三个儿子,老三生在陶,是他第三次创业成功之时,这个老三就是标准的富二代了。可惜家中老二不知为何在楚国杀了人,被判了刑。范蠡说,杀人偿命是理所当然,但最好是不要死在刑场上。于是他想让老三去看一下。结果老大以死相争要为弟弟去楚国走一趟,范蠡无奈派其去了,让他带了大量的钱财并告诫他不要过问所求之人,要“听其所为”。老大按其父亲的嘱咐,送了重金给一个叫作庄生的人,而后又不放心,自作聪明去贿赂了楚国一当权者。庄生向楚王进言大赦天下,楚王采纳。这一信息被那当权者及时通报给了老大。这时老大认为既然国王要大赦天下,他的弟弟自然也要被放
19、出来,而庄生无所作为,这钱就白送了。实际上庄生是德高望重之人,清廉一生,收下他的钱财只是暂时收下,打算事成之后归还的。这些情理岂是老大懂得的?他只觉得庄生没帮上忙,他自然可以收回他的钱。于是,老大去庄生家中将钱财取回,还自以为聪明能干。这一举动惹恼了庄生,他又向楚王进言,不可为一富翁子杀人开绿灯,而要使使大赦成为真正的德政,于是楚王当即下令杀了老二,第二天才大赦天下。而这个老大,只好带着自己弟弟的尸体回家去了。老大回到家中,其他人尽哀之,独陶朱公笑说:这一结果在我预料之中啊!不是老大不爱其弟,而是老大自小跟着我一起操劳,知道生计的艰难,不能舍财于人啊。而老三就不同了,生而见我富,不知钱从何而来
20、,所以随便挥霍,从不知吝惜,当初想让老三去的原因就在于此啊。“事之理也,无足悲者”。范蠡真是洞悉人性啊!对于权位与财富,他都追求,但他不是贪婪地追求,而是深谙辨证之理,懂得进退取舍之道。古往今来,能够这样做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哪个人不都是锲而不舍地追求,要追求到极致,然后体会物极必反的悲哀呢?包括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包括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又将居安思危的意识扎根于头脑之中呢?我们总是在两极之间做大幅的摇摆,摆得大,摔得重。惜哉!至于历史上传说西施随范蠡荡舟湖海的美丽故事,在这篇传中是一字没提。不知司马迁听说过这传说没有?越王勾践世家读书笔记篇二我对于越王勾践的关注,起源于央视国宝档案节目播
21、出的有关越王勾践剑的那一期节目。我向来不喜欢刀枪之类的兵器的,但是当看到那把埋藏于地下几近千年仍能散发犀利锋芒的神器,我似乎无法自拔的喜欢上它了。为了能更细致地了解它的历史,我必须要了解它的主人勾践。所以对于勾践这个历史人物我从小就有一定的了解,此次中国古代史课要求我们写史记的读后感,于是我再次重温了越王勾践以及他的神器。在吴国的三年,越王没有忘。受尽了折磨与屈辱的他,回国后,他立誓,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报仇血耻。打败吴国。为了灭吴,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夫差的冷眼只能滚烫你心中的复国之情;胆汁的苦涩只能激荡你胸中的灭吴之志。于是“卑事夫差,亲为其马”何足耻?勾践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他不过安
22、逸的生活,因为怕生活太舒服了,会丧失意志力和毅力。他在今市区西郭门外的迎恩门,每天吃粗粮,穿布衣,睡在柴薪上。平日,勾践与夫人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最可怜的就是,勾践困倦时就辣椒水刺激眼睛。冬天,脚麻了,他索性把脚放进冷水里,“以冷克冷”。夏天,烈日炎炎,他去做高温工作。吃的是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穿的是夫人自己亲手织的单一色粗布。勾践在生活上不仅不光朴素,还亲自去葛山采葛,织成葛布献给吴王。亲自种麻,制成弓箭犒劳士兵。缺粮食时,他也与臣民一起上山采野菜吃。一个君王能吃这样的苦。 为了不忘记仇恨,勾践在“箭楼”的小屋里挂了一个苦胆,每次进出都要尝一下。晚上睡在柴薪上,每天睡觉之前,还要问问自己:“勾践
23、,你会忘记灭国之耻辱吗?”“没有忘!勾践没有忘记!”他回答的声音特别大,不过也是,灭国之仇,再加上三年之耻辱,做为一个君王,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在君王中他是第一个。与此同时,勾践恭敬事吴,不断贡献美女佳人,珠宝好玩,方物巧匠,以娱夫差,麻痹吴国,消除戒备,迎合夫差求霸之心,导吴国以精兵北入中原,耗损国力,离间吴国君臣,夫差误杀忠臣伍子胥,勾践还以越国遭灾百姓挨饿之由不断向吴国借粮,只是吴国粮食储备减少,而越国粮草充足。为了增加人口,与吴国在实力上能与之对衡,勾践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育计划的政策,生儿子的,奖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儿的,奖两壶酒,一头猪;生两个子女的,公家还补助粮食。
24、为了积聚财富,越国大力发展生产,“民惧有三年之食”,从物质上做好了伐吴的准备。军事上,勾践训练部队,培养了士兵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一次,勾践乘车经过一条乡间小路,路中间出现了一只青蛙,鼓着水泡眼,怒目而视。勾践见小小青蛙能如此不畏强暴,以弱抵抗,实为可嘉。他立即在车的横木上,向这只“怒蛙”致敬。勾践还以越国遭灾百姓挨饿之由不断向吴国借粮,只是吴国粮食储备减少,而越国粮草充足。这一个做法实在是太厉害了,据我了解,越国向吴国借了很多粮食之后,吴国遇上了天灾,颗粒无收,越王主动还了一些粮食给吴国当种子,而这些种子都已经被煮熟了,结果,第二年,吴国颗粒无收啊!我想,这已经是勾践准备复仇的时候了。这丈计乃
25、三十六计中的第28计 上屋抽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兵精粮足,国富民强。可见,勾践是一个十分沉得住气,也极稳重的一个国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勾践若不是对吴国的国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打胜那一战呢?等待的过程固然艰辛漫长,但你终于迎来地平线的胜利曙光。浩荡如潮水的旌旗淹没了
26、姑苏台,熊熊燃烧的大火映红了吴王夫差苍白的脸。你终于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攻破吴国都城古苏,夫差自杀,吴国灭亡。此外,越王勾践世家这篇传很有意思,不仅记载了勾践的家世传承,还有另外一人范蠡。范蠡本应该放在“列传”中的一个人物,而放于此,说明什么?我想司马迁对范蠡很推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下面,我就粗浅地说一下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范蠡与勾践。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勾践算是出类拔萃的唯一一他胸有大志,总想称霸中原,这样他要扫除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挡在其北方的吴国,而吴王也有同样的志向啊,于是好戏就在吴越争霸中展开。我不想说什么勾践兵败于会稽而向吴王夫差称臣的耻辱,也不想谈什么妇孺皆
27、知的卧薪尝胆,更不想赞其称霸东南的辉煌,我只想了解一个接近真实的勾践。这个真实的勾践就在他与大臣文种与范蠡之间彰显。勾践的霸业全赖他的几位忠臣的辅佐,而这也表现了他从善如流的君主风范。当其困于会稽也,也是灰心丧气得不得了,认为自己完了。是文种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给他注入东山再起的勇气。而范蠡呢,则代他与吴国交涉并为人质于吴两年。这样的患难之交真是很感人的。事实也是,他对他的左膀右臂非常器重,从而靠他们的才智选准时机洗雪了耻辱,并成为春秋之一霸。当吴王夫差成为其阶下囚时,范蠡看出他的犹豫不决,代他决断,终使夫差自杀,断绝了夫差东山再起之路。看到这里我们似乎认为勾践的伟业至此已开始黯淡,他死后
28、,他的子孙又传了若干代,到战国时期,为楚所灭。不管怎样,勾践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司马迁评说他:“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当我在湖北博物馆看到那把两千多年还寒光凛凛的勾践剑时,我曾想,从一把剑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代英主,因为只有这样的英主才能缔造一个强大和发达的国家,才能为后世留下这样的稀世之宝。而勾践人性的弱点,不也成就了另一个智者的传奇吗?这个人就是范蠡。范蠡是个当之无愯的智者。他的智慧不光表现在他对勾践二十多年的辅佐,他对越国人民的贡献,还表现在他能够在名利面前全身而退。他意识到他在越国已是“大名之下,难以久
29、居”,于是执意离开。在他坚辞勾践时,勾践可是拿半个国家来挽留他的啊。这样清醒的认识,就是到今天又有几人有之?范蠡浮海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种地,开始第二次创业。很快又积攒起万贯家财,也很快为齐国人所了解,于是又为相于齐。这第二次位高权重之时,他又意识到位高跌必重、财多祸必至,于是又罢官散财,归隐于陶这个地方。这一回,他又自称是陶朱公,而这一回他又开始在商业上大显身手,成为一代富贾。范蠡的三次创业都业绩辉煌,真世所罕见。司马迁赞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范蠡何以能成功?答案尹在这篇传记中。范蠡一生不知有多少光环罩身,而司马迁都轻描淡写。而有一件家事,他却大书特书。为何?盖因一件小事折射出范蠡的睿智通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术后早期活动管理护理查房
- 老年患者药物管理与护理措施
- 江口中学一模数学试卷
- 2025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九)
- 202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真题【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巴西混血人种课件介绍
- 工程造价自学全套课件
- 2025年度国际货运航空物流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人才住房集资房买卖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现代化冷链物流冷库项目设备销售安装及冷链技术支持合同
- 车辆悬架空气弹簧产品生产技术现状
- 现场观摩会策划方案
- 酒店安全培训
- 手术室甲状腺术中护理
- 安全与急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酒店贵重物品寄存室管理制度
- 医用气体管道专业施工方案
- 【正版授权】 ISO 13408-5:2006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5: Sterilization in place
- 二下《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课件
- 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术
- 填料塔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