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诞生首批绿色建筑_第1页
武汉诞生首批绿色建筑_第2页
武汉诞生首批绿色建筑_第3页
武汉诞生首批绿色建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诞生首批绿色建筑2010-12-01 14:31:44华夏经纬网(长江日报)昨日,市城建委为湖北省图书馆等17栋建筑授牌“武汉市绿色建筑 试点示范创建工程”。这是我市诞生的首批绿色建筑。省图书馆地下埋有近千孔取水管,冬天和夏日,抽取恒温的地下水,作为图书馆制 热制冷的冷热源。建筑中部的大门,同时设计为穿堂风入口,图书馆巨大的中庭顶部是 可开启的隔热窗,有遮阳百叶。夏天,穿堂风进入,从中庭顶部流过,为这栋巨大的建 筑带来大自然的凉爽。冬季,顶窗合上,阳光从天而入,地源热泵制暖,馆内暖意融融。 省图书馆因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而成为我市绿色建筑中最高等级的绿色设计三星建筑市城建委节能办负责人昨日介

2、绍,17个建筑分别采用了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 统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污水和垃圾处理、雨水收集、智能管理等多种节能 技术。至此,我市节能建筑进入第三阶段:从最早实现国家提出建筑节能达到50%65% 标准,到广泛使用材料和技术建节能建筑,再到从朝向、选址、设计、建造、管理全过 程的运用节能理念。青城国际获武汉2010唯一绿色建筑一星级奖(图)2010/11/4 14:58:05来源:长江商报2010/11/4 14:58:05【字体:大中小】【颜色:红绿蓝黑】就在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施行的第二天,位于青山区的青城国际项 目获得了武汉2010唯一绿色建筑一星级奖。在参与2010

3、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 “住建部”广绿色建筑标识”申报过程中,青城国际以远高于国家规定节能50%的建筑标准, 荣获武汉唯一“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一星级奖。而今后,建筑是否低碳、环保、节能, 都会有统一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帮助购房者识别。绿色建筑每年省电费1.24万元在此次参与住建部“绿色建筑标识”的评选过程中,青城国际以良好的室内室外环境、 36.4%的高绿化率;以高效能建筑设备和系统、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两大水系统 规划设计和七大节水措施;以优质的节能建材与典范的采光通风户型;以智能化与人性化 的管理获得了六项指标全优的品质认定,其节能指标远超出国家规定的节能50%的标

4、准, 荣获武汉唯一“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一星级奖。青城国际项目位于青山之核和平大道与建设三路交会处,总占地面积1.6万平米, 总建筑面积6.5万平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3万平米,商业6400平米,青山区文化中 心6000平米。据住建部相关测评,青城国际引进的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大大地节约了用电量。与普 通照明相比,可节能80%,每年节省电费12417.3元;而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户供热与传 统电热水器相比,每年不但能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每年每户可减少生活用电1492 元,60年可节约成本9万元。与此同时,外墙内保温技术,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6-10C, 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6-8C,不仅降低建筑

5、能耗,更通过减少空调的使用而极大降低了有 害气体的排放。节能建筑须考“星级证”由于武汉市建筑热环境比较独特,夏季温度高、湿重、闷热、期长(高达5个月), 且夜间静风频率高,城区建筑密度大,自然通风不良,建筑物与水泥路面吸热、二氧化 碳形成的保温层、空调与机动车辆排热所形成的热岛效应突出;冬季阴雨天多、日照少、 湿度大、冷湖效应显著、期长(达4个月),湿冷的冬季,使人感到比寒冷地区更冷, 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武汉市年均有9个月时间属于非舒适性时段。据青山区建管站张站长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武汉 市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总量的28%,并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耗的主要增

6、长点。大力 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落实节能减排,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成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据了解,对是否认定为绿色建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制定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 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大 评价指标。经过评估认证,对于确实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者,由住建部发布,并颁发证书 和标志;对于达不到绿色建筑等级者,将不得冠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而评价标识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申请一星级、二星级绿 色建筑设计评价证书的项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申请 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证书的项目,

7、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江城“绿色建筑”亮点纷呈作者:来源:日期:2011-02-01时下,国内目前最大的10兆瓦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站正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建设。今 年竣工的国博中心,不仅将成为代表武汉城市形象地标性建筑,绿色建筑、太阳能和地热能 等技术的应用,也使该中心建筑群成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重任在肩。 房地产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既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更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从抓试点示范入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三年来,全市共建设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项 目33个,建

8、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其中,绿景苑小区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是全 国仅有的2个项目之一。市城建委有关负责人解读称,我市节能建筑已进入第三阶段:从最早实现国家提出的建 筑节能50%65%标准,到广泛使用材料和技术建节能建筑,再到从朝向、选址、设计、建 造、管理全过程的运用节能理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 电、污水和垃圾处理、雨水收集、智能管理等都在武汉找到了用武之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的省图书馆大楼,获评我市绿色建筑中最高等级的绿色设计三星建 筑。省图书馆地下埋有近千孔取水管,冬夏季抽取恒温的地下水为全馆制热制冷。建筑中部 大门设计为穿堂风入口,中庭顶部是可开启的

9、隔热窗,夏天有穿堂风带来大自然的凉爽,冬 季阳光自百叶顶窗洒入,加上地源热泵制暖,馆内暖意融融。王家墩商务区提出建设中部首个绿色CBD,今后这里不仅将是城市商务中心,也将成为 城市生态区域聚集地:商务区规划建设一座山体公园,堆山主体材料都是拆迁建筑垃圾;CBD 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1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和大社区建立雨水和中水收集回用设施, 收集雨水直接用于屋顶植被灌溉;容纳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管沟总体整合到地下空间开发 中,避免道路反复“开拉链”据悉,绿色CBD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实现CO2减排约46 万吨,仅绿色建筑一项,每年就可省电4.66亿度、节水663万立方米。华中地区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诞生作者:来源:日期:2011-03-172月28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武汉高尔夫城市花园五期 (8807-8811、8609-8613、8615-8617栋)”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也是华中地区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武汉高尔夫城市花园五期由万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