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人普遍引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第1页
现代文人普遍引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第2页
现代文人普遍引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第3页
现代文人普遍引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第4页
现代文人普遍引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汇总十二篇_白居易古诗有哪些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二】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 不是春天亦见花。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坚固去应难。医师尽劝先停酒, 道侣多教早罢官。案上

2、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三】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吾庐在其下,孤独风日暮。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四】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来未开颜,尘埃满尊杓。 蕙风晚香尽,槐雨馀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孤独。 况随白日老

3、,共负青山约。谁识相念心,鞲鹰与笼鹤。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五】 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蚩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蟏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

4、日,一弹指顷报恩雠。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微小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六】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 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醆,争奈帝城春。 何处难忘酒,天际话旧情。青云俱不达,白发递相惊。 二十年前别,三千里外行。此时无一醆,何以叙平生。 何处难忘酒,朱门羡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小院回罗绮,深房理

5、管弦。此时无一醆,争过艳阳天。 何处难忘酒,霜庭老病翁。暗声啼蟋蟀,干叶落梧桐。 鬓为愁先白,颜因醉暂红。此时无一醆,何计奈秋风。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此时无一醆,何以骋雄豪。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此时无一醆,争奈去留何。 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 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此时无一醆,何物可招魂。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七】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道逢驰驿者,色有特别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禄厚食

6、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八】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快泛紫艳,朝阳照射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7、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每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孤独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全文赏析 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如同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

8、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离开长安这牡丹花都前往东都洛阳的惜别之意溢出诗外。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际。 同样是浅切流畅,话别之中含有深深的蔚藉。两首诗合在一起读,如话家常一般,却又含有深情,运用白描手法制造出一个情深词显的美丽境界。正由于这种语言浅切流畅的特点,才使诗人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几笔便勾出

9、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含不尽之意于诗外。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有典故,有想象,有夸张,有拟人,但诗的语言又是非常流畅、生动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白描手法,自然之中见真谆,发人清爽之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浅切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易唱、易记,便于流传。盛唐诗人李正封有两句描写牡丹的诗: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含蓄、高雅,对仗工整;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句,清爽流畅,明白如话,都把牡丹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但是流传至今,李正封的诗句被后人简化为国色天香,而刘禹锡的诗句却完整地为人们传咏,这个例证生动地说明浅显、

10、流畅的诗句,更利于流传和让人接受。 唐人吟咏长安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对牡丹极大推崇,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进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很多趣闻、轶事,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制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宠爱。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九】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岁媚少年

11、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悄悄,勿谓天恢恢。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十】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全文赏析 唐人喜爱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12、诗的首句,据当时参与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牢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终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由于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假如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

13、”,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实、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化,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殊真实、特殊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精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

14、:“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奇颜色,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现他的心头,

15、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原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照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假如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领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沟通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会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写作背景 唐人喜爱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

16、“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现代文人普遍引用的白居易古诗【篇十一】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全文赏析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