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2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2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2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2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统编2022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杨海英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及创作成就了解歌行体的特点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怀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送别诗的比较阅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提示资料 2、教案 3、PPT 4、小练习教学设计【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及创作成就)。(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字形和含义)。(3)我了解的歌行体(歌行体的由来及特点)2、边读边悟。(1)诵读诗歌,理解诗的内容大意。(2)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诗人借助描绘的景

2、物,表现了怎样的感情?(3)体会本诗中典型的写作手法。(4)读完本首诗,我的阅读感受是 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活动1 情景创设(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体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请说说有关友情的送别诗句及出处。PPT展示相关诗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出示课题、学习目标)活动2 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PPT展示诗人简介 过渡语(首先,让我们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

3、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请将划线处补记在文本注释1处)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也随之大变。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2、歌行体及其特点(1)师提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歌行体”?请看资料链接 生思考 PPT展示:首先了解:“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其形式较自由。大都模拟乐府诗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多叙事之作,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这里

4、的“行”是乐曲的意思。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为南朝鲍照所独创。起初,歌行体模拟两汉乐府,并自创格调,多为七言,也不五言、杂言,可兼用短句,形式自由,富于变化,可用于歌唱,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歌行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划横线的笔记):篇幅可长可短。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共4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多达一百二十句。表达方式类似于古乐府的叙事方法,将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出征行人”,也有“道旁过者”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不过24句,却换了好几个韵脚。(

5、4)句式灵活,多为七言,有些以七言为主,穿插三、五、九言。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言为主,间以二言“呜呼”,也有九言“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诗人常以“歌”“行”或“歌行”来命名。如王维的洛阳女儿行,高适的燕歌行等。活动3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一)反复朗读1、(师说)请同学们一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PPT展示,请将拼音笔记在诗文中。折(zh) 散(sn) 薄( b ) 裘(qi ) 衾(qn ) 置(zh ) 掣(ch ) 瀚(hn ) 阑 (ln ) 琵琶(p p) 羌(qing ) 凝(nng )2、(师说)请同学们再读古诗,读对节奏。PPT出示节奏划分。3、

6、(师说)请同学样三读古诗,(结合课旁注释)理解大意。教学法: 学生结合旁边注解理解诗歌大意.师提醒:边理解边出声表达出来,并勾画旁批中的重点字词意思。(屏幕上红色字体是课下注解,黑色字体的解释请补充在书上)师:补充重点字词 折折断,即就,置准备,满覆盖。(如还有疑惑处请做上标记)PPT展示:(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全诗大意,(孩子们)默看理解一次,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句子(建议将翻译可写在句子旁边)4、PPT展示:师: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诗(1分钟)。(二)解题1、本诗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策略:通过对标题断句,理

7、解出题目中的高度概括的两层意思。师:解题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说明这是一首咏雪诗,“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描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归京的场景。(画线处笔记)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把握文段具体内容及作者如何过渡的。策略:找内容相关的语句,然后高度概括。师:明确:前面十句重在咏雪,后面8句主要是写送别。(内容紧扣诗题)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活动4 品一

8、品(内容 情感 写法)教学法:品读 思考 交流 笔记(一)再读赏“雪”,体会画面美1、边塞诗的内容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突出特点就是“奇”。请大家再读诗歌,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到边塞哪些“奇”景?明确:“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胡天气候奇冷,飘雪奇早;雪花奇繁,雪花奇美;风雪奇大,雪天奇冷。2、在描写雪景的句子中,你最喜欢哪句?说说你的理由。生:自由畅谈师:补充 明确:(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

9、生动地写出南方来 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此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联想奇妙。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同时,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不得控”和“冷难着”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

10、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由咏雪写到送别。同时诗句本身也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愁”“惨”二字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3、想象画面,体会美景。师:根据前面的分析,请同学们闭眼想象画面,体会边塞美景。4、(师: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生:惊奇生:喜爱生:赞美的感情生:昂扬乐观的精神师:追问:你是怎么揣摩到的? 引导学生再次抓关键语句把握诗人的情感。5、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继续追问,引导学生联系作

11、者的时代背景深入思考。PPT出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写诗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二)赏析送别,体会情感美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后8句诗歌)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请用2字词或4字词概括)策略:引导学生读后8句诗歌,揣摩情感。生:回答师:明确 依依不舍、无限惆怅。2

1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策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诗人所写的具体内容,如人的行为、特殊的景物等。生:自由畅谈后师:补充 明确(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鉴别,虽简略而有情味。师:想一想,此情此景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劝君更进一杯酒,东出天山无故人。)(意图:让学生深入场景感受情谊)(2)(师:看第二组句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为送别渲染了奇寒的背景,师:此处可追问:你觉得此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意图:明确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师: 明确 掣和翻两动词,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同时,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

13、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笔记)(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风雪之猛,路之难行,担忧而关切师;补充:轮台东门送别,体现依依不舍,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笔记)(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目送归去时的依恋和离去后的无限惆怅明确:运用留白的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3、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明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4、齐读送别部分,感受

14、情谊。活动5 悟一悟再读全诗,请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策略:引导学生借助诗歌的表现手法,找到内容之间的联系。师: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2、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思考练习二)策略:引导学生抓关键句、词,分析写景诗句,把握景物特点。师:明确: 诗中写景的句了是“北风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前两句中,后两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

15、光,也写出了塞北天气的严寒。活动6 拓展阅读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体会二者的异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白日曛(x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诗意: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赏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

16、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补充方法指导:“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答案:同:都写到了边塞奇异壮阔之景,都是送别诗,景中都包含了送别朋友时的深情厚谊,都传递出作者乐观昂扬的精神。异:诗歌体裁不同,白诗是一首歌行体,而别七言绝句,白诗景中对边塞描写更为细腻,在奇异瑰丽的雪景中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怀,别诗则主要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愁人之景,白借景抒情,景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情怀主要是不舍和朋友离去时的担忧与惆怅;而别诗则是虽有对友人远行的不舍,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劝慰,于劝慰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生活。活动7 课堂小结本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写雪景”为送别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