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19-2019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三节中档难题提升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甲醇(俗名工业酒精)是一种“绿色能源”,甲醇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点燃TOC o 1-5 h z2CH4O+xO22CO2+4H20,其中x的数值是()A1B2C3D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点燃2KNO3+3C+S停+弘个+3X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CO2BCOCNODSO23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X.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BH2
2、OCCODCO2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在0J时段,因二氧化锰未起作用,所以反应未开始CP点处固体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D.在Jt2时段,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5.将4.6g的A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有关A物质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不能确定A物质中的元素组成6.ag硫在b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A.定等于(a+b)gB.可能小
3、于(a+b)gC.一定小于(a+b)gD.可能大于(a+b)g7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所涉及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时间)一a克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到c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A.(a+b)gB.(a+b+c)gC.(a-c)gD.(a+b-c)g煤的气化可提高利用率、减少污染。气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为:C+H2O=h2+c0,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10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
4、是固体质s/gA.B.气体质量您D11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容器内各物质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阶段物质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505000反应中35.6MiM215反应后260M325MM2B.M1=20C.M2VM3D.M3=49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2+2CaCO3+X2CaSO4+2CO2来减少SO2的排放,其中X的化学式为()CO2B.COC.O2D.H2高氯酸按(NH4CIO4)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O2B.N2C.CO2D.Cl2点燃在C+O2C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
5、的种类B.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C.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D.各元素的化合价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所以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下列说法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冰融化前的总质量
6、等于融化后水和水蒸气的总质量17春节时我们燃放的烟火炮竹中的爆炸物的主要是黑火药,它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个+3X个其中X的化学式为()ASO3BCO2CSO2DCO18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12g碳与3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0g二氧化碳C.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使用密闭容器D.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则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现有4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
7、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氧化物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二.填空题(共10小题)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来到化学实验室亲自进行了探究,下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并回答:小强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而小峰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请你帮助小峰分析没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是.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序号).用实验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步骤如下:调节托盘天
8、平平衡如B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使药品发生反应,稳定后观察,此时天平的指针(填写“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之一)2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小李的实验: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
9、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应如何改进.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和(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23.小明和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小明同学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她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是;(2)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B图,他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指针指在填“中间”“偏右”或“偏左”).24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
10、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结论正确(填“小刚”或“小洁”),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TOC o 1-5 h z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结论应用】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
11、时间变为黑色的硫化铅,使其恢复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发生如下反应:X+4H2O2PbSO4+4H2O.由此可确定硫化铅的化学式是.25.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x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表中待测值为,X的化学式为;反应中X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TOC o 1-5 h z之比为。26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
12、41D.丁一定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27.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组成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肯定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28.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29.2019年10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很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发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铵(NH4CIO4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1O4仝N2个+CI2个+4x个+2
13、02个.试回答下列问题:TOC o 1-5 h zx的化学式为;高氯酸铵(NH4CI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甲醇(俗名工业酒精)是一种“绿色能源”,甲醇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点燃2CH4O+xO22CO2+4H20,其中x的数值是()A1B2C3D4【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相等,则2+2x=2X2+4,x=3。根故选:C。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点燃2KNO3+3C+S停+弘个+3X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CO2BC
14、OCNODSO2【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3C+S=K2S+N2个+3X个,反应物中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6、3、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0、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A。3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O2+4NaOH=2Na2CO3+6X.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BH2OCCODCO2
15、【解答】解:由2CH3OH+3O2+4NaOH=2Na2CO3+6X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2个,钠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包含在6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6个包含在6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H2O。故选:B。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在0J时段,因二氧化锰未起作用,所以反应未开始CP点处固体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在Jt2时段,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解答】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MnO
16、22KCQ2KCI+3O2仁A、根据题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的即为氧气的质量,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b)g,故正确;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在0J时段,因MnO2起作用,反应已经开始,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P点处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固体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故正确;D、在Jt2时段,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正确。故选:B。5.将4.6g的A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有关A物质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第 页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不能确定A物质中的元素
17、组成_1Z【解答】解:根据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X44X100%=2.4g,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5.4gX12X100%=0.6g,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3gV4.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ag硫在bg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A.定等于(a+b)gB.可能小于(a+b)gC.一定小于(a+b)gD.可能大于(a+b)g【解答】解:由题意“ag硫在bg氧气中充分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
18、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知所生成二氧化硫质量:若二者正好完全反应,则所生成二氧化硫质量等于(a+b)g;如果二者中有一种剩余,则小于(a+b)g。故选: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所涉及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A.)C.f固体中猛元素的质量分数时间【解答】解:A、随着反应进行,氯酸钾不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固体质量不断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反应前氧气质量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反应前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大于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随着反应进行,氯酸钾不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氧气不断产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
19、分数不断减小,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并且大于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8a克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到c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A.(a+b)gB.(a+b+c)gC.(a-c)gD.(a+b-c)g【解答】解: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由于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充当了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c)g,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9.煤的气化可提高利用率、减
20、少污染。气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为:C+H2O=h2+c0,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原子数目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则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D、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10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固体质1逗A.V反应时间丿sb.气体质量
21、您D解答】解:碳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固体质量减少至零,错误;B、气体质量增加,但不从零开始,错误;C、碳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D、氧气过量,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至不变,正确;故选D。11.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容器内各物质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阶段物质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505000反应中35.6MiM215反应后260M325A.M1M2B.M1=2OC.M2M3d.M3=49【解答】解:甲物质减少24g,所以是反应物,乙物质减少50g,所以是反应物,丁物质增多25g,所以是生成物,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物质一定是生成
22、物质,M3是49,A、由题意可知,Mg14.4g=50g:24g所以M1=30g,M2:15g=49g:25g所以M2=29.4g,故A正确;B、通过推导可知,M=30g,故B错误;C、M2=29.4g,M3=49g,所以M2M3,故C正确;D、M3=49g,故D正确。故选:B。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2+2CaCO3+X2CaSO4+2CO2来减少SO2的排放,其TOC o 1-5 h z中X的化学式为()CO2B.COC.O2D.H2【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O2+2CaCO3+X=2CaSO4+2CO2,可知:反应前反应后S原子22O原子1012Ca原子22C原子22根据化学变化
23、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反应物X的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故选:C。高氯酸按(NH4CIO4)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O2BN2CCO2DCl2【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高氯酸铵的化学式NH4CIO4,该物质由N、H、0、Cl四种元素组成,其组成中不含C元素;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而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则可判断高氯酸铵分解不可能产生由C、O元素组成的CO2。故选:C。点燃在C+02C0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C.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24、总和D.各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所以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C.蜡烛
25、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解答】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可能含有氧气,例如空气等。故错误;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
26、合物,故错误。故选:Co下列说法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冰融化前的总质量等于融化后水和水蒸气的总质量【解答】解:A、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正确。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
27、正确。D、冰融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故错误。故选:Do17春节时我们燃放的烟火炮竹中的爆炸物的主要是黑火药,它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个+3X个其中X的化学式为()ASo3BCo2CSo2DCo【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N2+3X,反应物中S、K、N、0、C原子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S、K、N、0、C原子个数分别为1、2、2、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C原子和6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
28、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B。18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12g碳与3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0g二氧化碳C.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使用密闭容器D.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则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不变,正确;点燃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C+O2CO2可知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8,所以12g碳和38g氧气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错误;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9、,所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正确;D、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则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正确。19.现有4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氧化物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解答】解: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54g-46g=96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X44xi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x!ixi00%=6g,氧元素的质量
30、为:54g-6g=48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可燃物,该可燃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6g=16g,则该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小题)20小强和小峰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来到化学实验室亲自进行了探究,下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并回答:(1)小强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而小峰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请你帮助小峰分析没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解答】解:(1)小峰的实验漏掉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
31、.(2)从微观角度看,小强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故答案是:(1)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21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C(填序号).用实验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步骤如下: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如B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使药品发生反应,稳定后观察,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填写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之一).【解答】解:(1)用图A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目的,原
32、因在于装置是密封的图B不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图C也能达到目的,因为生成物和反应物中都没有气体产生(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没有密封,所以导致天平不能平衡;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右偏;故答案为:(1)A、C;(2)向右偏.2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B
33、aCL+NarSO”=BaSO”&+2NaCI,小李的实验:NaOr+2HCl=2NaCl+HO+C0个22442322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小刘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小李的实验漏掉生成物的气体的质量.,应如何改进将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NaCI和AgNO=(填化学式)
34、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解答】解:书写化学方程式为:BaCI2+Na2S04=BaS04+2NaCI,Na2C03+2HCI=2NaCI+H20+C02个小刘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李的实验漏掉生成物的气体的质量,可将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选择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两种物质要能反应,最好不生成气体物质,故可以选NaCI、AgNO3.答案:BaCI2+Na2S04=BaS04+2NaCI;Na2C03+2HCI=2NaCI+H20+C02个小刘;小李的实验漏掉
35、生成物的气体的质量,将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NaCI、AgNO323小明和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小明同学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她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2)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B图,他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指针指在偏右(填“中间”偏右”或“偏左”).【解答】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能防止装置内压强不会过大而导致锥形瓶口的橡皮塞弹出;(2)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使气球
36、膨胀,膨胀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而导致重量减小,因此天平指针会偏向右侧故答案为:(1)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2)偏右24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
37、认为小洁结论正确(填“小刚”或“小洁”),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一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O古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结论应用】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变为黑色的硫化铅,使其恢复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发生如下反应:X+4H2O2PbSO4+4H2O.由此可确定硫化铅的化学式是PbS.【解答】解:【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38、;【实验结论】小洁用的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和盐酸,没有气体跑出,所以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小刚反应前后质量变小,所以小洁结论正确;由于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天平发生了偏向,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4H2O2=PbSO4+4H2O,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TOC o 1-5 h zPb原子01S
39、原子01O原子88H原子88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反应物X的分子由1个Pb原子和1个S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PbS;故答案为:【提出假设】相等;【实验结论】小洁;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PbS.25.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x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
40、g0待测4536表中待测值为,X的化学式为叫;反应中X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物质的质量为:16g+70g+1g-45g-36g=6g,由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知,氧气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反应后X质量减少16g,是反应物;反应后二氧化碳质量增加44g,是生成物;反应后水的质量增加36g,是生成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X44X100%=12g。X中氢元素的质量就是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xIixi00%=4g。由于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为:12g+4g=16g,所以X中不含有氧元素。12g4g_4X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1,所以,X的化学式是:ch4;X为甲烷,甲烷燃烧的方程式是:CH”+202点燃C02+2H20,所以反应中X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故答为:6;CH4;1:2。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关家属区管理办法
- 员管理办法终止使用
- 小区小电梯管理办法
- 化妆费支出管理办法
- 妇产科绩效管理办法
- 医院DIP管理办法
- 奉化配套费管理办法
- 宣城小作坊管理办法
- 劳保所人员管理办法
- 手机养机场管理办法
- 2025年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公众参与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少儿类图书行业市场运营状况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DB32-T 5090.1-2025 医院医患沟通规范 第1部分:住院
- 夜市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 T/CERDS 1-2021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 浙江杭州钱塘区和达数字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俱乐部股份协议书
-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三一旋挖钻机操作与维护培训
- 《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