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2.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3、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情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现实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

2、襟和远大志向。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谈话导入,情境引读。回顾课文、引出“不振”。直奔重点,研读“不振”。四、展示资料,激发情感。五、品读誓言,深化认识。六、拓展阅读,布置作业。1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立下的誓言。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齐读课题。这更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请大家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课题。2过渡: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快速浏览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回答。(中华不振)1齐读“中华不振”,学生说对这个词的

3、理解。2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受到了“中华不振”?1品词析句,集体交流,感受“中华不振”。多媒体课件出示: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1)师:这位妇女的亲人被轧死了,她本来以为巡警局会如何给她撑腰?结果呢?(2)小结:这真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啊!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3)小结:这位可怜的妇女,遭受了如此大的不幸,她多么希望有人能帮一帮自己呀。可是,这个可恶的巡警竟借助洋人的势力在自己同

4、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可耻至极,这就是中华不振!(板书)3多媒体课件出示: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1)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吗?(2)知道他们紧握着拳头最想干什么吗?惩处谁?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敢不敢惩处?为什么?(4)过渡:为什么在外国租界里,我们中国人谁都不敢怎么样?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土地吗?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租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呢?请看大屏幕。4多媒体课件出示: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教师: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灯红酒绿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就在这租界里,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

5、欺凌,围观的中国人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板书)5师生齐读第8自然段。6结合内容,小结“不振”。看到这一切,周恩来才真正体会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同学们,你们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了吗?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1在当时,租界已经成了洋人的天下。在租界里,洋人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课件出示)在上海某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2过渡:看着这一幕幕,作为中国人,你的心

6、能平静吗?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难以平静。师引读从租界回来以后(生接读)3他到底在沉思什么呢?请你联系他在修身课上的回答写一写。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_。1过渡:在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是一时冲动吗?同学们,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2展示资料。课件出示周恩来的部分年表:(略)3小结:在少年时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1、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毛泽东、钱学森等这样的一大批伟人、名人,他们从小立志读书,才成就了他们的远大理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7、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不再是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中国的土地,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新的世界形式,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把你的志向写下来,写出理由。2、出示少年中国说地内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师引读,生齐读)3、推荐阅读周恩来传。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词语。齐读“中华不振”,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2、自由读课文,拿出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一画,还可以在你画的句子旁边写上为什么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中华不振”。

8、1、(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此时妇女会对哪些人哭诉?她会哭诉些什么?(2)假如你就是巡警,面对不幸的妇女,你会怎样做?2、(1)想一想:想象一下巡警会怎样训斥这位妇女。(2)说一说:面对这样意外的结局,你有什么话想说?(3)、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3、(1)齐读:围观的中国人那个不幸的妇女。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当时围观的中国人的心情吗?(3)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惩处)(4)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生答)4、(1)齐读句子,并说说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你从“占据”中读出了什么?(租界被外国人强行霸占。)5、齐读第8自然段。6、根据板书说一说何为“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就是衣衫

9、褴褛的中国妇女那声声哭诉。“中华不振”就是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地欺负中国人。“中华不振”就是中国巡警帮着外国人来欺负中国人。“中华不振”就是看见中国同胞受欺,大家却敢怒不敢言。.1、看着这一幕幕,你有什么想说的?2、齐读,师生配合读。3、交流讨论,发挥想象,畅所欲言。齐读(清晰而坚定地)周恩来的回答。2、齐读课后资料袋大江歌罢掉头东四人小组讨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立下什么样的志向?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及理由。2、汇报。3、生齐读。学生能找出相关句子,但是批注可能有点难。学生在讨论时可能会有部分同学思维受限,语言匮乏。学生的发言可能会因为愤怒而有失偏颇。学生对于诗句的意思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对周恩来地了解较少,这里通过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对周恩来总理加深认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容易能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或许不够高大上。教师可复习做批注的方法,给予指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师引导,追究根本原因:中华不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