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讲:文本身份,符号自我 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自我的“身份构建”方式身份带动的自我位移“反思自我”悖论1“主体符号学”?从格雷马斯开始,很多人试图建立一门“主体符号学”,但是至今无法找到比较清晰的论辩基础,也未确定一个大家能同意的问题范围。原因是主体这个课题,在西方哲学中已经演变得非常复杂:一个完整的主体,在哲学上已经是不值得一谈的幼稚幻想。七十年代,符号学腾出手来处理主体问题时,就必须包容并且超越哲学的论辩。符号学方法就缓不应急,不得不一蹴而就跳到哲学前沿。我们还是必须从最基本的要素谈起,看能否循序渐进,最后才深入讨论主体之崩解。2纠缠的概念西文实际上比中文更加纠缠,我们不得不从西文开
2、始整理。“主体”(subject)“自我”(self,I,或ego)“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个性”(personality)“身份”(identity)“认同”(identification)等等,几乎同义。“个人”(individual)原是“不可分”,(non-dividable),但到如今,个人就是分成了许多概念。每个术语有几种翻译,给研究带来更多困难。3Subject之谜subject并没有 “作主”色彩。语法上译成“主语”,就已经不尽合适。西方学者不断讨论“I”与“me”之间的复杂关系,me依然是”自我”,却不是主语,自我就从主体分裂出来,像是一个不完整
3、的主体。中文几乎无法传达此种焦虑。班维尼斯特与格雷马斯讨论这个问题:所有的“陈述”都是subject的“行为知识”以及“行为意愿”,所有的话语,都是“我说”的产物,他们是在说subject作为主语,不一定是主体。subject的另一个意义是“臣民”,作为动词,是“臣服”,“顺从”。而中文中的“主体”含有“统治地位” 或“主体思想”。中文西文中意思正好相反。“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汉书.东方朔传4Judith Butler巴特勒说:“权力强加于臣民(subject)身上,迫使他们服从,从而采取了一种心理特征构成主体(subject)的自我身份,权力话语的内化创造了主体(subject),顺从(
4、subjection)包括这种对话语根本性的依赖”。原文在一词四义中打转,读起来简直像绕口令。这段中译是我做的,我挑选不同的词,中文读者依然不会明白。 5Subject 非 Agent,思维者非实践者中文“主体” ,现在词典上的正式解释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人”西语的subject词典解释是a thinking or feeling entity。也就是说,subject 只与心灵相关联;而agency是capacity of acting on ones choices。subject常被比喻为thinking agent。因此,subjectivity只是心灵的,不是行动的。这个差别引出中西
5、方“主体性”观念的巨大差别:中国哲人不断讨论 “知与行”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中几乎不存在。6“身份”与“认同”Identity,词源拉丁语idem(相同),有两义“身份”(personality)“认同”(identification)两个意义都有时,不得不一词双译成“身份认同”。the subjects identity,中文有时候是“主体的身份”,有时候是“主体的认同”,有时候则是“主体的身份认同”。 中文有必要区分“身份”与“认同” ,西文的混淆多义,不需要成为中文的不便。7Semiotics of Self本讲主要讨论“自我“,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主体”的同义词来使用。用“自我符号学”
6、,代替 “主体符号学” (subjective semiotics)。我们将讨论“自我”与“身份”在符号学中的关系,讨论自我如何依靠身份;然后讨论“文本身份”的构成方式,以及与“符号自我”的关系。一步步解析后,或许能明白当代哲学对主体问题扑朔迷离的论辩。8主体与自我任何符号表意和解释活动,都需要从一个意识源头出发:没有意图的表意和解释,不可能进行。在符号学的具体实际分析操作层面上,与“自我”这个概念可互换。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与他者相对而出现的。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既然称为“他者”,主体就等同于自我。符号传达是一个互动过程,主体只能理解为“交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
7、),或者说,主体性就是交互主体性。而在一个文化中,符号文本进入传播流程,最后演化成“共同主体性”(com-subjectivity) 。9胡塞尔论交互主体性胡塞尔是现代最后一个主体哲学论者,他思考的主体性依然是“绝对而纯粹的同一性”。但是他已经看到主体与他者必须结合成一个主体之间的“移入”与“共现”关系。他者实际上是“另一个自我”(alter ego)。“移入”就是“在他者中生活,同经历、同体验、同思维、同欢乐,化入他者的存在”。胡塞尔晚年过多地思考“共同主体性”:“每一个自我主体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互一起地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上,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有效存在的,并且是通过这
8、种共同生活而明晰地给定着。”10“我的问题把我构成为主体”拉康说交流构成自我:“当发出者从接收者那里接到反方向传来的自己的信息语言的功用正是让他人回应。正是我的问题把我构成为主体”,我对我在符号交流中采取的各种身份有所感觉,有所反思,有所觉悟,自我就在这些“自我感觉“中产生。 11“充分主体”?一个理想的符号表意行为,必须发生在两个充分的主体(full-fledged subjectivities)才能出现各种调适应变。在实际符号传达过程中,关键在于自我是否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处理信息不是判定意义对错,而是是否互相承认对方是符号游戏的参加者。只有经过反讽主义的身份互动,自我才能以对方的立
9、场调节身份,即是调整在符号交流中的位置。12符号表意必须是主体间行为因此,符号文本生产和传播过程,正是对 “充分主体”神话的挑战,迫使它们考虑对方的存在。这样理解的主体,是相互的,是应答式的。以承认(愿意接受)对方的表意活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哪怕冥思苦索,也是把自己当作表意对象,是在内心经验中寻找他者的回应。13自我与身份自我是一个社会构成,人际构成,在永不休止的社会表意活动中确定自身。确定的途径,是通过身份。自我作为思索主体的表意与解释,作为行动主体的行为与反应,都必须从一个具体身份才能进行。一旦进入表意活动,自我就暂时以表意身份或解释身份出现,因此,身份在某种意义上替代了自我,暂时遮蔽
10、了自我,替代了自我。身份有真诚有假扮,有暂时有长久,有存心有无意,最后我们能理解的自我,实际上就是自我所采用的所有身份的集合。14身份的对应性身份是与对方、与符号文本相关的一个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对于任何符号表意,都有一个身份相应的问题。身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表意活动就会失败。当一个人面对的是自己作思索,或梦想,此时他必须用同等的身份表意,以同等身份接受,哪怕自恋也是同身份。不然他很可能是可能患有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 。15身份自限人一旦面对
11、他人表达或解释意义,就不得不把自己演展为某一种相对应的身份。对一个特定的人,他很难甚至完全无法展示另一些身份。例如:成年人因为性情不喜欢“装嫩”;知识太少的人因为缺乏能力,很难展示学者身份;男子因为生理原因,很难装女子身份。要伪装身份,必须有意愿,也有进行“修辞”的能力,特别能乔装身份的人,是演员,是骗子,是谋略家。16身份在绝对真与绝对假之间身份的获取可以到非常“认真”的程度。所谓“认真”,是与“自我”的距离相当近,身份的真假,实际上是此身份与同一自我的其他身份之间的关系:例如写作时的性角色(例如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用男人身份写作),与艾略特的写作风格有关。同性恋中的性身份,就不能非常认真。对
12、身份,不能轻易谈真假,或者说,没有身份是绝对“本真”的,也没有绝对的作假。但是绝大部分人,变化身份的能力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意识到的程度17顺身份身份接受符号文本的基本条件,接受身份可以是顺应的。例如:面对发出符号文本的父亲,长官,法庭,教师,导演,歌手,广告商,一个人不得不选择是否采用儿子,下属,犯人,学生,观众,歌众,潜在购买者的身份来接受。他对符号文本的接受和解释,必须在这个身份选择上建立。18逆身份,但不能无身份他可以拒绝采用采取发出者料想中的身份,采取非发出者意图中的身份。例如当他采取逆子身份,父亲的话就失去权威性;采取观众身份,教师的话就失去认知价值;采取批判者身份,导演的文本就失去催
13、人泪下逼真性。同样的符号文本,意义因接受身份而异;意义的实现,是双方身份对应或对抗的结果:应和得出迎合的意义;对抗得出反讽的意义;完全没有身份对应(拒绝接受),符号文本就无意义。19身份的范畴符号交流身份分作很多社会性类别范畴。大致分成社群、文化、种族三个区域。例如:性别身份,性倾向身份,机构身份,民族身份,种族身份,语言身份,心理身份,宗教信仰身份,职业身份,交友身份,随着文化局面的变化,还会有新的身份范畴出现,例如最近出现的网络身份(online identity)。人不可能以纯粹的抽象的自我进行意义活动,只能随时采取一种身份进入意义游戏。20William James的身份自我论任何自我
14、无法逃避采用一种身份,更准确地说,没有这些身份的赋形作用,自我无从成立。那么自我是否就是个体的各种身份之集合?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极为通俗:“自我”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例如身体,能力,房子,家庭,祖先朋友,荣誉,工作,地产,银行账户。的确在每一个“拥有”中都出现身份问题。著名的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名著自我的本源中,也认为身份认同是构成自我之源。 21盗窃身份者无法借用自我“独一性”:自我有充分自觉能力的选择;“延续性”:符合主体的一贯性;“归属性” :与一定的社会组合有关。三种特征实为三种“自我认知”:一旦自我消失(例如死亡,例如昏迷),
15、这些身份也消失。同时,不在乎身份,例如“随波逐流”(不同于骗子),就没有自我。身份能够被偷窃借用(例如假新娘,例如双面间谍,例如“装好人“)自我却不可能被借用:因为只有自我有能力认知身份。 22人际互动身份interpersonal identity通过人际互动,自我获得每个场合所需要的身份。这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是“范畴化”,即是把相对于自我的他人贴上标签,要把自我定位是中产阶级,首先要把相对自我的他人贴标签为打工族;第二步是把自己所属的集团与社会其他集团进行比较,例如把商界,官场,学界进行比较,把中国人与日本人比较;第三部是认同,即在比较后把自己的身份归于某个集团,例如归属于学界集团。所有这
16、三步,都是排除过程:我认为我是什么身份,取决于我认为我自认为不是什么身份。23多重身份,临时身份一个自我的身份本身是多重的,哪怕在同一交流场合,自我也不得不采取多重身份。只有在作有关的符号意义交流时,才需要相关的身份:不谈足球时,不需要球迷身份;不谈全球化进程,不需要新左派身份。本质主义是认为自我有确定的本质,例如男女,种族,因此某些身份有普遍性与恒常性;反本质主义认为身份必然随着文化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时因地而异,相机行事。两者其实都是有道理的。一个无时不在坚持同一身份的人,会遇到很大的交流困难,是为 “偏执”。正因为身份可以有非本质主义的部分,身份整合而成的自我,就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整体。24
17、“自我感觉”(sense of self)各种身份及其文化阐释,构成了自我的“第一等级”,第一等级是不自觉的,只有心灵才能给与第一等级的材料以意义。自我尚另有一个比较抽象的能力或向度:一种关于自身的感觉与思考,或者称为对自己的身份“自我说明“的解释元语言,一般称为“意识” ,或“自我感觉”(sense of self)。隐身在身份背后的意识,对他人来说不可捉摸,自己也不一定自觉。25身份与自我,何者决定何者?在身份集合基础上,才能获得自我意识;而各种身份的选择,是从自我的认识能力出发的,是就自己的能力做出的判断。柏格森提出“深度自我”与“表演的角色”之间有张力:身份是自我对自己的文化说明,是健
18、康的自我延伸。但是身份也能与病态自我构成冲突,形成竞争。例如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例如父亲身份),能使一个沉溺的自我清醒一些。26佛法的“无我”与“有我”原始佛教说“无我”(Anatman),主张人无我,法亦无我。人无我指的是不存在常恒自在的主体 ,法无我指一切由种种因缘和合生成,不断变迁。“无我”解为“无主宰”,我非我身之主 宰,世界万物也没有造物主这两种无我,实际上不可能共存。因为人法均无我,业报轮回就落了空没有相续承继的 主体。为此,小乘大乘佛教诸派,提出种种复杂理论。大乘的般若实相宗,提出“如来藏” ,即佛性我(Buddhato),乃实践种种假相后面的“实相”。实际上已经同意有本体佛性。汉
19、传佛教从天台宗到华严宗,已经开始含混本心究竟是“真心”还是“人心”。27禅宗与个人主义禅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万有之主宰,佛性就只能存于人心。众生皆 有佛性,佛性能否取得,就是自我的一种选择。慧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之中” (坛经。能否见心成佛,只在乎一念之间。无我,在禅宗中,就成了有我, 成为以我为主,佛性佛法,反而是其次的在禅宗看来,自我虽是流变无常,却是定慧的转纽之纲。注重心性悟解,必然超佛越 祖。只有自我,才能发现自我之本来面目。这是汉传佛教,与印度原始佛教最大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禅宗的强烈个人主义,与佛法正相通。28“存在性安全感”莱恩认为:“一个基本上有着存在性安全感的人
20、,他对自己和他人的现实性与统一性具有根本上是稳固的感觉这样的人不仅感到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统一性,还感到事物的永恒性,自然过程的可靠性和实在性,以及他人的实在性。”一个拥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人,身处于自我的生活世界,能够依赖自身与现实之间稳固的联系而得到对自我生存价值。大部分人期望自己的自我相对稳定地存在,每当自我会在身份压力之下变化,就会很痛苦。29理想自我不取决于身份马克思说在未来社会,”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理想的自我有充分的选择身份的能力;反过来说,也
21、只有享有充分自由的身份选择权,自我的充足性才能实现。30雅斯贝尔斯论自我焦虑“同这些时代(已逝的黄金时代,那时候,人类生活在一个精神稳固的环境下,他们有能力掌控自我以及能够很好地建立自我与生活世界之关系)的人相比,今天的人们失去了家园,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生存在一个只不过是由历史决定的、变化着的状况之中。存在的基础仿佛已被打碎。”“以往仅仅是少数人焦虑地思考我们的精神世界所面临的危险。而现在,大战以后,这种危险的严重性已是人人都清楚了。” 31“此刻我是谁?下一刻我又是谁?”当代文化的剧烈变动,使稳定自我成了幻想。例如歌手在MTV中不得不表演成各种身份。于是出现自我恍惚:“稳定自我不复存在,
22、取而代之是多样的身份“。卡夫卡恶梦:自我无法找到稳固的核心,内心永远处于失望、焦虑之中,因为他无法知道他的身份是否还由他控制。当代人的身份多变使自我无从确立,身份拆解了自我。32From zerologic subject to socially-situated self当代论者自我定义有十二种之多,散布成一个连续带。胡塞尔的“责任自我”;弗洛伊德的本我;米德的人类社会学自我;泰勒的社群主义自我。一端是人内心隐藏的本能,即所谓自由无忌毫无担待的自我,符号自我可以是非理性的,克里斯台娃称之为“零逻辑主体。而另一端可以是“高度理性”的由社会和文化定位自我。33马克思谈人的本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
23、究竟持什么观念,也是辩论纷纭。一些人引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些人引用1844年手稿,“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提出了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前三者构成人的本质结构,个性则是人的本质结构的具体存在方式。34自我上下位移弗洛伊德与拉康都讨论过自我的上下层次。卢曼提出: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个人,都分成六个层次:中间是“心理的”个人,向上可以位移成为“人际互动的”,“组织的”, “社会的”个人;向下可以位移成为“有机生物的”,甚至“机械的”个人。瓦尔把超越分成向上超越(trans-ascendance
24、),与向下超越(trans-descendence)。威利则讨论“向上还原”,与“向下还原” 还原即转换成另一种符号体系,转换即意义之所在。塔拉斯蒂称向上为“外符号”(exosemiotic),向下为“内符号”(endosemiotic)。35向下位移与其危险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运动,都是自我本身的位移,都没有脱离自我符号行为本身的范围,但是都有危险。弗洛伊德,拉康,克里斯台娃等心理分析学者,对向下位移讨论较多,承认主体可以进入非理性的范围。下移并没有否定自我,拉康坚持说,无意识是“按语言方式组成的” (structured like language)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无意识是“按符号方式格
25、式化的”(semiotically formatted)。如果自我继续下行,向生物和“物理-化学”方向(也就是向“信号-反应”的机械方向)过分位移,自我作为一种意识渐渐失去意义。36向上位移及其危险向上位移,使自我变成,文化自我,社会自我。这使自我丰富化,理想化,充满了社会意义。但是自我的上升位移也可能有危险,有可能使自我变成纯粹理性的自我, “他人的自我”。最后自我丧失独立性,被吸纳进社会意识形态。这正是福柯与阿尔都塞所批判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个体的自我,只有资本主义社会建构的自我。37位移自我会缺乏担当上下位移的自我,就是处理意义的一个变动的过程,它能不能对各种身份承担责任,是不是“
26、充分主体”,就会出现疑问。当代的自我不可能不位移,位移就无法“守一”,所谓“自我意识危机”就是这样产生的。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对当代人来说,这样的担当是不太可能的。38自我循时间分解除了这种纵向位移,自我还有一个循时间分解的向度:一个人只有在此刻才是真正的存在;在考虑过去的经验时,思考的是对象自我;在考虑到我的此刻之后果时,面对的是未来自我。皮尔斯说,自我是“对未来事件的非固定性原因”,即是一个符号过程。过去的我可以说是这个符号的对象;未来的我可以说是这个符号的解释项。皮尔斯认为自我会无限衍义:解释项进一步延伸成为新的自我,形成新的符号展开过程。 39自我符号之纵横米德认为自我的
27、思索是逆向的,自我的内心对话是现在的我朝向过去的我;科拉皮艾特罗把皮尔斯与米德两人的观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三联式,即当下-过去-未来,与I-me-you相应,也与符号-对象-解释项相应。塔拉斯蒂的例子:一个人拿自己的血样去医院检验,他就既是自我又是对象。我从这个例子推论出时间向度:检验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自我;检验结果却是未来向度:“今后怎么办”。这样,皮尔士提出的“人是符号”,就得到了当代主体符号学的支持。可以把以上的自我符号体系描述,看成是(横)聚合与(纵)组合。40说主体有说主体有的起始于十七世纪起的欧陆哲学,那是理性主义的天下。笛卡尔首先提出了主体中心论的唯心主义;康德与黑格尔应当说论
28、辩方式很不相同,但是都强调了主体的重要性,以及完善的可能。这种对主体的乐观一直延续到胡塞尔的私人的,非社会的自我。41说主体无说主体无,也几乎同时发生:十七世纪英国思想者开始对主体持怀疑论立场。从经验主义者洛克,到现代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休谟;一直延续到逻辑实证论的罗素,维特根斯坦,都对自我持怀疑态度。欧陆哲学界也跟上来:尼采把主体看成是个“语法虚构”;弗洛伊德认为主体只可能是分裂的;阿尔都塞,福柯,布迪厄等人纷纷把主体归结为一个临时的构筑物:一个社会建构,或一个意识形态建构。德里达认为个体与自我只是形而上学的幻想谬见。42自我无法形成自我如果自我靠各种身份集合而成,身份是自我的选择,自我不可能自
29、己选择自我。如果自我意识是自我符号表意,这种思考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自我无法思考此时此刻的自我,因为此时此刻的我是思考主体。我能思考的,不可能是我的思考。我能思考的只可能是我的经验和意向,而经验存在于过去,意向尚未出现,两者都非此时此刻的我。43“启蒙主体” Enlightenment Subject斯图亚特.霍尔在讨论主体性在现代发展时,指出西方理论史上对主体看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启蒙主体”(Enlightenment Subject):个人主义化的主体及其身份。主体内核是中心化、整体化的个人。理性的主体论又分为两个传统,一个是进取的理性主义,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为其源头,法国启蒙主义,尤其
30、卢梭发扬光大这个传统,其特点是强调理性的力量;另一种是所谓“进化的理性主义”,它继承了苏格兰怀疑论哲学家休模等人的传统,认为个人的理性受制于特定的传统与社会生活过程。44“社会学主体” Sociological Subject社会学的主体内核并不是自主自足的,而是在与共处一个社会中的“有意义的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这个“他者”把他/她生活其中的世界价值、意义以及象征(符号)文化传达给主体。社会学的主体概念弥合了“内在身份”与“外在身份”的鸿沟,个体与公共世界的鸿沟。主体感觉与社会文化世界所处的地位联成一体。 45后现代主体(Postmodern Subject)在后现代的主体理论中,原先被经验
31、为具有一个一体化的静态身份的主体变得碎裂了。后现代的主体“不是由一个、而是由多个、有时是矛盾的或悬而未定的身份组成。” 后现代主体在理论上被概括为没有固定的、本质的与永恒的身份,文化系统表征方式的关系中持续地转化。没有一个连贯的自我中心,不能整体化:身份摇摆不定,内部冲突向不同的方向引拉。 46自我是个无法跳出的悖论自我似乎是理解一切的起源,但是理解行为正是在自我试图理解他人发出的符号信息是出现的,因此自我不是对自我的理解。梅洛-庞蒂:“全世界都在我之中,而我则完全在我之外”萨特:自我“不是它的是,而是它的不是”;拉康更加悖论:“我思我思故我在的地方,正是我不在的地方” ;纳博科夫说,自我是“
32、能意识到自我意识的意识“。“自我本身“是一个不可能成立的概念,自我中心之不可能,正是因为它的中心地位,靠自我的各种表意和活动构建,而这些活动又必须靠自我。47”我痛”:维根斯坦vs皮尔斯维特根斯坦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来论辩自我之无:他说例如“痛”这个体验,“若果没有公共语言我们无法描述这个体验”,逻辑上的“个人”是外人不能理解的:我既然无法说“我痛”,就无法说“我”。皮尔士认为有自我:大人教孩子不要碰火炉,当孩子摸了一下,发现烫的痛苦,才突然意识到:由于他承认无知,自我出现了:空的自我,被经验注入意义。通过试错, “我痛” 有了个符号发送主体出现。此种符号自我的认识方法,与笛卡尔正好相反:对自己进
33、行意义矫正,形成自我,可称之为试推自我。(建议英译abductionist self)48试推自我=反思自我=元自我说主体之有,说主体之无,这两种对立观念,在皮尔斯的自我符号理论中达成妥协。试推自我比理性自我谦卑得多:自我是解释矫正的反思意识。米德等人借鉴黑格尔:自我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反思,是对自我在社会上活动的意义的互动思考。有了“反思自我”:自我就可以是符号的源头,又是符号的“对象”。当符号指向外在对象的意义,自我只是处于意义处理的第一层次,第一层次对自我的运作是盲目的;当自我对自我本身,对自我符号的运作方式进行反思,自我就进入了第二层次,即“元自我”层次。49布斯的轶事有一次布斯应邀到某
34、大学演讲,他上台声称自己是韦恩.布斯的兄弟,布斯因病不能来,他来说一番不同与他兄弟的意见,把学生和教师都听懵了。好一阵才回味过来:布斯在模仿苏格拉底,只是他玩的是自我反讽,借自己驳斥自己,最后自己证实自己。布斯去世后出版的我的许多自我(My Many Selves),再次讨论了反思作为复合自我的根本建构原则,在布斯看来,反思不仅是文本风格,而且是可以建构自我的“主体间性”。50萨特的冰箱萨特的比喻:自我意识就像冰箱里的灯,灯一直在那里,冰箱关起来工作时,不需要灯,只有当我们从外面打开冰箱查看时,才赫然看见有灯照亮冰箱内部。自我只有从外面打开,才能发现它的存在:如果不打开自我,自我内部不需要自我
35、照亮:因此,自我实际上无法也不必提供自我的证明。何人能代替我站到我之外,来打开自我这个冰箱?须知他人对于我之心,正如我对他人之心,永远无法了解,而只有我们自己渴望理解自我。因此,打开自我,反思自我的这个人,只可能是“元自我”,即在更高层次上反思自我的自我意识。不是每个自己都能成为打开自己的“元自我”,这些人是少数。而我们每个人对于自我之外的对象,却是时时刻刻意识到的。 51文本身份文本身份与发出者和解释者的身份有关,却并不等同:文本身份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身份,是符号文本与隐文本背后的价值支持,或社会地位,或体裁范畴。没有文本身份,文本几乎无法表意,因为不同文本身份要求的解释完全不同:没有神圣身
36、份的书,不是经书;没有四书身份的春秋,只是鲁国宫廷的一些记事,王安石称为“断烂朝报”;没有五经身份的礼记是一批杂乱的文字合集;没有指挥身份的红绿灯无法要人服从;没有学校权威的铃声无法让学生回到课堂上去;没有帝王墓碑身份的“无字碑”只是没有刻上字的碑石;没有虚构身份的电视广播,有可能被当做现场直播。 52文本身份独立于发出者身份经常,文本身份比发出者身份更为重要:很可能没有发出者(例如自然符号),或发出者身份不明(例如民间故事),或是一个制作集团(平话小说,今日的广告),此时发出者采取的身份就与传达表意关系不大。文本身份究竟是发出者赋予的,还是文本的社会属性?应当说,文本本身是文化作用于符号表意
37、的结果。发出者的意图会有相当的作用,但是意图本身也是文化范畴的产物。53“趋同”(togetherness)文本身份一样有群体(人际),种族,社会,阶级,性别等范畴。符号的媒介有时空跨度,符号文本的身份,就相对独立于原先的发出者,与接受者构成社会的“趋同”(togetherness)。崇拜某种经典的人,喜爱某种电影的人,喜欢某种网上交际的人,喜欢某种麻将牌戏的人,喜欢某种科学理念的人,喜欢“闪游”的人,他们走到一起来的原因,是对某一类符号文本身份的认同。因此符号文本的身份,与接受者身份趋同效果,比发出者身份更明显。 54儿童游戏的文本身份趋同性别理论专家里弗在研究儿童游戏后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
38、往往让“男孩子培养了扮演广义他者角色的行为能力,女孩子发展了扮演具体他者的移情能力”。这不仅表现在男孩与女孩身上,更表现在他们热衷的游戏的“身份”上。“女性”游戏身份往往是具体的阴柔,而“男性”游戏身份却往往不具有明确的性别特征,是“非标出”的正项。 55文本性别身份甚至,文本身份与个体身份会完全冲突。例如歌曲,电影,游戏、广告等,都有相当明显的“性别身份”:“男歌” male是男对女唱的歌;“女歌” female是女对男唱的歌;“男女间歌” both是男女互唱的歌;“既男又女歌” intersex即男女通用的歌;“非男非女歌” non-sex是没有明显性别身份的歌。文本性别与创作者的性别,没
39、有相应的关系:男性词作者,谱曲者,出品人,完全能写出“女性歌”。作者没有那么多性别。许多宋词作者就是“为歌女写曲”,歌曲文本性别身份之复杂,可见一斑。 56广告文本的性别身份例如广告,更换设计者对文本的影响很有限。产品市场目标在白领女性消费者,这就规定了它的文本不得不是“女性身份”。但是广告完全可以具有深度“男性身份”:女子为取悦男性而美丽,取悦男性以后就能得到幸福。广告表层的女性身份,与深度的男性身份,实际上都不取决于发送者(广告设计者,广告公司,电视台工作人员),与他们的性别无关,而是取决于整个文化的各种控制方式:消费主义,阶层分野,符号价值,男性文化主宰。 57文本身份更受社会控制“女歌
40、”往往包含着社会对女性的各种期盼,想法,偏见(例如女性必须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独立而不傲慢,女性必须美丽,女性最好年轻等等)。这些并不一定是歌曲制作集团(符号的发出者)有意为之,不一定完全是他们有意识的安排。符号文本身份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在文本产生之前就已经决定。 58文本身份更为多变生理性别往往强行决定人的性别身份,而文本身份却靠社会文化“既男又女(androgyny)”的身份,社会视为异类,在表意文本中却相当自然,在各类广告中,各类衣装中,都很常见。如何判别文本身份?文本本身携带着大量有关信息:符号学研究者,往往从中发掘出文本表面层次掩盖着的深隐文本,即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59如何判别文本
41、身份?文本中其实有大量身份因素,是“自携元语言”的组成部分:歌词中有措辞,代词使用等因素;音乐中有曲调的作风,曲式的安排,配器的种类,节奏的强弱;歌唱者有处理方式,速度的缓急等等。隐文本的安排则更为丰富。这些因素合起来,往往使文本身份的组成异常丰富,是研究者的富矿。60文本身份反过来导向自我塑形格林布拉特在Sir Walter Raleigh的传记中,指出拉雷不断用文本身份进行“自我戏剧化”,拉雷在诗歌,书信,游记中,扮演出一个个角色。其文字中有大量“戏剧性”(theatricality)成分,这些文本身份构成“自我塑造与呈现”(Self-Fashioning & Representation
42、)。他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六位作家,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这些人的自我塑形是通过他们在各种文本中采取的身份。这种文本身份化称作“即兴运作”(improvisation) “能够让大多数人适应一种既定的文化,同时也让自己参与其中”。61文本身份能挽救自我?布朗肖在认为:卡夫卡写作时不得不采取的文本身份挽救了他不至于自我崩溃。“然而为何写作能拯救他呢?似乎,卡夫卡在他自身的这种可怕的崩溃状态中对他人,对自己都已经完蛋认识到了写作要求的重心所在。凡在他觉得自己彻底垮台之处,就产生这样的深度,它以那种伟大的创造的可能性取代了毁灭”。提倡“解放哲学”的德勒兹和瓜塔里 在千高原: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提出,身份
43、让一个人的世界有秩序,阻止它沦入混乱,而人们创作艺术,是为了使现实有秩序。62海上钢琴师:文本身份的力量轮船从一港口到另一港口无休止的穿梭,像一种不断重复回归的身份,标示了这个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结合点,使混乱趋于秩序。他的音乐辉煌灿烂,多变的音乐文本身份给与这个自我充分的支撑。音乐生命随着轮船的旅行在 “重复”空间里延续。甚至在暴风雨中,当轮船即将沉没的时刻,这个人也依然在弹着钢琴。音乐文本的主宰力量是短暂的,却是切实的。这位生来从未下船的钢琴师,象征了一个不与社会接触,只有艺术身份的自我,由此获得一个稳定的自我。 63类主体pseudo-subject虚构作品,历史描述,档案积累,都能给我们足
44、够身份材料,或是提喻性符号,来构建一个类似主体的复杂人物。我们对这些“主体”的了解甚至多于了解一个真正存在的主体。一个“曹操”,哪怕仅仅从历史书三国志加以集合,也有别于真正存在过的曹操;一个福尔摩斯,一个林黛玉,都是虚构的主体。这很有点类似歌迷影迷球迷等崇拜者,从大量零星材料八卦“星闻”,建构被崇拜对象。虽然不是真实主体,对他们来说,却比真实主体更重要。64隐含主体 implied subject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理论,就是从小说文本中寻找作者身份,从而构筑一个与作者的自我相仿的类主体,一个假定能够集合各种文本身份的出发点。布斯是在小说修辞这本名著中提出这个概念的,至今理论界一直没有讨论清楚,却无法摆脱的概念,甚至布斯在提出这个概念40年之后,在85岁高龄去世前最后一文中,依然要为此概念的必要性作自辩。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扩大到所有的符号文本,这时候可以称作隐含主体(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