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班级:_成绩:_一、 积累和运用 (共 6 题;共 28 分)1. (2 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妖娆(ro)宿愿(s)强聒不舍(ku)心无旁骛(w)单于(chn) 恪尽职守(g ) 脚 踝(hui )骈进(pin) 佝偻承蜩(l) 瑟索( s)怫 然(f)B . 襁褓(qing) 枘凿(ru)缟 素(go)C . 扶掖(y)D . 亵渎(d)2. (2 分) (2017广丰模拟)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霎时(sh)B . 花圃(p)C . 愧怍(hu)D . 窥伺(ku)独俱慧眼锋芒毕露穷愁潦倒引颈受戮屏

2、息(bng)嘷鸣(ho)庇荫(yn)蓬蒿(ho)葱笼幽寂箱箧清吟3. (4 分) (2016 七上环翠期中) 请仿照示例,根据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在横线上再写出两个词语。例:喧腾 (喧闹、喧哗、照本喧科、喧宾夺主)A痴想 _B延续 _C卑微 _D零落 _4. (10 分)(2017 九上盐都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1) 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2) _,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3)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 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5) 急湍甚箭,_。(吴均与朱元思书)(6) 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7)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如果你坚持不懈

3、地努力,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契机,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8) 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_”的政治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_”的强烈自信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5. (6 分)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到第 1 页 共 16 页 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 306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 40。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

4、至少迎来 80 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1) 用简明的话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2) 解释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用脚投票:_6. (4 分) (2020 七下宁波期中) 请认真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来答题。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着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5、。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 A 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2) B 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3)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联系整部作品,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A . “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B . “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C . “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D . “他”从农村来北京,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潦倒、麻木、自私、自暴自弃

6、的行尸走肉。二、 综合性学习 (共1 题;共 7 分)7. (7 分) (2016宿迁模拟) 综合性学习。【西楚网讯】今天下午,宿迁市水利局与共青团宿迁市委在骆马湖畔共同种植“共青林”,这标志着我市“保护骆马湖,水绿新宿城”活动正式启动。骆马湖,又名乐马湖、洛马湖、马乐湖、龙马湖。湖水面积 260 平方公里,最大宽度 20 公里,最大水深 5.5米,大小岛屿 60 多个。水生植物芦、藕、菱、蒲等二十多种,盛产鲫鱼、银鱼、鲢鱼、青虾、白虾、螃蟹、河蚌等十多种水产品,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今天宿迁其他县区团委也第 2 页 共 16 页 将自行组织植树活动,最终实

7、现种植一万棵树苗的目标,将“共青林”全面铺开,覆盖全市。宿城还将以“保护骆马湖,水绿新宿城”为主题在全市小学生中开展书画比赛,并邀请高校专业师生为“水绿宿城”献计献策,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1)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2) 假如你是学校校报记者,围绕这次活动采访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问题一:_。问题二:_。三、 阅读 (共 4 题;共 77 分)8. (25 分) (2017 七下宣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阿长与山海经(节选)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

8、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9、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

10、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第 3 页 共 16 页 (1) 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2) 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 全体都震悚起来。(3)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

11、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划线的“这”指代的是什么?(4) 文中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5)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9. (26 分) (2019 七下余杭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沙漠奇遇(俄)伊罗索霍瓦茨基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绽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那稍稍绷紧的瘦削身材比起被风吹得粗糙的褐色面庞来,要显得年轻些。脸上有一双疲倦的过于安详的眼睛。但这双眼

12、睛一盯住两座雕像,立即变得神采奕奕、炯炯发光。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实地考察将对他的论文有很大帮助。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米哈伊尔和另外两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那男人雕像的身材比女人雕像略微高些。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以及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雕像的身材很不匀称,甚至令人感到

13、诧异:躯干和胳膊很长,两条腿却又短又细。考察队员们争论不休,却终究不能确定这两座雕像属于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代。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的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住。他感觉到他的大腿被什么东西灼了一下。他将一只手伸进口袋,不禁“哎呀”一声惊叫起来,他的黄铜烟盒滚烫滚烫的,仿佛在火上烤过一样。米哈伊尔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一向对任何事物都不以为然的费多罗夫也承认,他在这儿“感到有点不太自在”。费多罗夫还偷偷干了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

14、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迷路的考察队员。米哈伊尔他们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夙愿。可是第 4 页 共 16 页 不久,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费多罗夫在一次实验室爆炸事故中罹难。爆炸正是在他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发生的。一位实验室的助手断定,肇事的祸根就是那一小块物质。他说,那东西犹如一种活性极强的酶,能加速一些反应,延缓另一些反应。正由于这个原因,引起易燃物质猝然起火、爆炸。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

15、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可能!不可能!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

16、,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他两眼闪闪发光,被太阳晒成褐色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他所学过的知识在他记忆的屏幕上一一闪过。大象可以生存几十年,而某些种类的昆虫却只能活若干小时。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

17、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对于动作迅速的蚂蚁来说,软体动物简直就是化石。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一瞬间。显然,他们的运动过程,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怎样去和这些天外

18、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而这些由祖先提出的问题,对后人会失去任何意义,他们又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又要几千年时间。米哈伊尔思潮澎湃,他知道他的忧虑是多余的。地球居民一定能找到与天外来客交往的办法。那些今天还办不到的事情,明天一定能够成为现实。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在这儿被不可抗拒的

19、时间送走的。(1) 阅读全文,说说第节“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什么。第 5 页 共 16 页 (2)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两眼闪闪发光,被太阳晒成褐色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晕。(3) 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对话。甲:第节费多罗大“罹难”的内容删去好像也不影响对小说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交代得这么详细?乙:我认为_。(4) 简析第节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5) 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太阳余晖的沙漠风光,有什么好处?(6) 从以下三个关键词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内容写下你的阅读感受,200 字左右。天外来客时间海底两万里10.

20、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21、(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1) 下列对画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B . 亭亭净植 植:种植C . 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D . 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2) 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水陆草木之花B . 濯清涟而不妖C . 花之隐逸者也清风过之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第 6 页 共 16 页 D . 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B . 【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 度。C . 【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D . 【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 会现象。(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