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数控钻床横纵两向进给系统的设计说明书目录1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1.2.1先进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2.2通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2.3系统性2。.1.2.4集成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2.5技术与管理的更紧密结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1.2.6重视人的因素和人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1.3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进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1.3.1常规制造工艺的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1.3.2新兴(非常规)加工方法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1.3.3专业、学科间的局限逐渐淡化、消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4工艺设计由经验走向定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3.5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1.4振兴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1.4.1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1.4.2积极开展技术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143加强宣传,提高人员素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144结合国情,逐步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1.5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1.6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1.7数控化改造的优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1.7.1减少投资额、交货期短 错误!未定义书签1.7.2机械性能稳定可靠,结构受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1.7.3熟
3、悉了解设备、便于操作维修 .错误!未定义书签1.7.4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1.7.5可以采用最新的控制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2设计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3机械部分设计与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3.1估计重量及基本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3.2横向(Y向)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3.2.1切削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3.2.2滚珠丝杠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3.2.3齿轮的相关计算13。3.2.4转动惯量计算3.2.5横向步进电机的选择3.2.6齿轮的验算3.3纵向(X向)设计计算3.3.1滚珠丝杠设计计算14。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
4、定义书签。24。332传动齿轮的相关计算3.3.3转动惯量计算3.3.4步进电机的选择.3.3.5齿轮的验算4轴的设计与校核4.1轴的材料选择4.2初选滚动轴承4.3初步确定传动轴的轴向、径向尺寸4.4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轴的强度5零件校核计算5.1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计算5.2键的强度校核6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6.1单片机简介6.2单片机在设计中的应用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7经济性环保性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绪论1.1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企业的生产力构成中,制造 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美国现在正推行以微电子带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重点就 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当前,制造技术已经进入了计算机辅助制作时代,它是通过一个 计算机分级结构网络来监测、控制和管理制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其中包括生产管 理与控制、工程分析与设计、财务与销售等方面。在制造系统中,存在着以生产对象为 中心,由原材料一 毛坯一零件一成品构成的物质流,以生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管
6、理技 术为主题的信息流以及为了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而必须的能量流。其中,信息流的引 入是形成先进制造系统最关键的要素。以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对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它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 看家本领,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制造技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 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与许多领域最新成就于一体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是各 种先进技术与制作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
7、.2.1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一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 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 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1.2.2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 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1.2.3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 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 工程。1.2.4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8、技术趋于系统化,以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 学科,因此有人称其为制造工程。1.2.5技术与管理的更紧密结合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敏捷的反应及对最佳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先进制造技术十分生产过程合理化和最佳化。它是技术与管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1.2.6重视人的因素和人的作用在先进制造系统中,人的智能和技艺再次证明是难以代替的。在决策、管理和作业 操作中,人机优化分工较之复杂的自动化系统更有竞争力。以装配作业为例,人机混合 装配较之机器人装配更为合理。1.3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进程近二三十年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进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3
9、.1常规制造工艺的优化常规制造工艺的优化方向是高效化、紧密化、清洁化、强韧化,以形成优质高效、 低耗、少或无污染的制造技术为主要目标。在保持原有工艺原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 善工艺条件,优化工艺参数来实现。由于常规工艺至今仍然是量大面广、经济实用的技 术,因此对其进行优化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1.3.2新兴(非常规)加工方法的发展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常规工艺在某些方面(场合)已不能满足要求,同时高 新技术的发展有其产业化的要求,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其产业化的要求,使新兴加工 方法成为必然趋势。新能源(或能源载体)的引入,新型材料的应用,产品特殊功能的 要求都促进了新型加工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10、如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 技术及复合加工技术等。1.3.3专业、学科间的局限逐渐淡化、消失在制造技术内部,冷热加工之间,加工过程、检测过程、物流过程、装配过程之间, 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制造之间,其局限均逐渐变化,逐步走向一体化。1.3.4工艺设计由经验走向定量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技术来确定工艺规范,优化工艺方案,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缺陷及防止措施,控制和保障加工工件的质量,使工艺设计由经验判断走向定量 分析,加工工艺由技术发展成为工程科学。1.3.5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微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艺及设备相结合,形成多项自动化单元技 术,经局部
11、系统集成后,形成了从单元技术到复合技术、从刚性到柔性、从简单到复杂 等不同档次的自动化制造技术系统,使传统工艺产生显著、本质的变化,极大的提高了 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管理技术与制造进一步结合,要求再采用先进工艺方法的同时,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和管理模式,探索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以提高先进工艺方法的使用效果,提高企业竞争 力。1.4振兴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对策振兴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最重要的一点是靠技术振兴,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水 平是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机械制造技术 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生产水平 依然比较落后,在质
12、量、品种、成本、效率、效益、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与国外先 进水平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为发展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振兴传统机械工业,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我们应把握时机,超越某些阶段,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要使这种愿望成为现实,必须采取相应对策。1.4.1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先进制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它的发 展涉及规划与管理、资金保证、研究开发、生产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把政策 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事业中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走 集团化、规模化的途径。我们一方面要跟踪国际上高新技术,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抓新技 术、新工
13、艺的推广工作。目前更应抓好数控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只有现普及后 提高,才能使我国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稳固的基础。142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制造技术的发展是通过技术改造的过程实现的,其中也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更新。 进行技术改造必须从经营战略和生产系统整体出发,不能单纯把技术改造局限与更新设 备上,还要考虑到原始投资和日后生产管理的经济性。因此,进行技术改造时应进行经 济分析与论证,以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技术改造及经济效 益相结合的正确之路。143加强宣传,提高人员素质要使先进制造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起作用, 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上上下下, 从领导到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
14、决策人员对其有较为清楚的了解,从而消除实施这项技 术时来自各方的阻力。其次是要培养扎实过硬的技术队伍。进入90年代后的机械制造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加工,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人员知识要更新,技能要 拓宽,其主要方向包括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控制论、生物科学、管理科学、微电子技 术、计算机技术等。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以上高新技术,才能适应新世纪机械制造工业发 展的需要。144结合国情,逐步发展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不能把发达国家最先进的技术直接拿来,不问经济效益,就跟着发展,跟着应用,甚至号召“推广”。我国的情况是劳动 力过剩,工资较低,人员素质低,企业管理落后,此外我们的企
15、业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中小型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合资和外资企业等多种形式,条件不同, 组织管理方式不同,因此需要的机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也各不相同的。当前我国各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如独立制造岛做 法等。独立制造岛是上海同济大学张曙教授所提倡的,它以成组技术为基础,NC机床为核心,NC机床与普通机床并存,强调信息流的自动化,以“软”取胜和以“人”为中心 的生产方式,其特征是组织、人员和技术三者有机集成,面向车间,权、利下放,综合 治理,并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精良生产方式。企业应结 合各自的情况,选用各种先进的制造生产模式。近年
16、来,国外提出的并行工程和敏捷制 造等方式应积极探讨和尝试。我国现有机床370多万台,旧机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可能在短期内统统淘汰和 更新。为了提高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用低档和经济性数控系统改造部分旧机床是一项适 合我国国情的策略。1.5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从微观上看,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有以下突出的优越性,而且这些优越性均来自数 控系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的威力。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由于计算机有高超的运算能力,可以瞬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瞬时应该运动的运动 量,因此可以复合成复杂的曲线或曲面。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由于
17、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 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实现另一工件加工的自动化,从而使单件和 小批生产得以自动化,故被称为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修配”。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 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因而可实现长时间无人看管加由以上五条派生的好处。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以看管多台机床),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以上这些优越性是前人想象不
18、到的,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此外,机床数控化还 是推行FMC (柔性制造单元)、FMS (柔性制造系统)以及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 统)等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基础。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1.6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从宏观上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民机械工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数控机床。其本质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包括军、民机械工业)进行 技术改造。除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数控机床、FMC、FMS夕卜,还包括在产品开发中推行CAD、CAE、CAM、虚拟制造以及在生产管理中推行 MIS (管理信息系统)、CIMS等 等。以及在其生产的产品中增加信息技
19、术,包括人工智能等的含量。由于采用信息技术 对国外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深入改造(称之为信息化),最终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军 品和民品的市场上竞争力大为增强。 而我们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比发达国家约 落后20年。如我国机床拥有量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化率)到 1995年只有1.9%, 而日本在1994年已达20.8%,因此每年都有数控化改造的内容 机床与生产线的数控化改造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是恢复原功能,对机床、生产线存在的故障部分进行诊断并恢复;是NC化,在普通机床上加数显装置,或加数控系统,改造成NC机床、CNC机床;是翻新,为提高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对机械、电气部分进行翻新,对机
20、械部分重新装配加工,恢复原精度;对其不满足生产要求的CNC系统以最新CNC进行更新;是技术更新或技术创新,为提高性能或档次,或为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在原有基 础上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更新或技术创新,较大幅度地提高水平和档次的更新改造。1.7数控化改造的优缺1.7.1减少投资额、交货期短同购置新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 60%80%的费用,改造费用低。特别是大型、 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花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交货期短。但有 些特殊情况,如高速主轴、托盘自动交换装置的制作与安装过于费工、费钱,往往改造 成本提高23倍,与购置新机床相比,只能节省投资 50%左右。1.7.2机械性能
21、稳定可靠,结构受限所利用的床身、立柱等基础件都是重而坚固的铸造构件,而不是那种焊接构件,改 造后的机床性能高、质量好,可以作为新设备继续使用多年。但是受到原来机械结构的 限制,不宜做突破性的改造。1.7.3熟悉了解设备、便于操作维修购买新设备时,不了解新设备是否能满足其加工要求。改造则不然,可以精确地计 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在操作使 用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改造的机床一一安装好,就可以实现全负荷运转。1.7.4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设备时那样需重新构筑地基。1.7.5可以采用最新的控制技术可根据技术革新的发
22、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高设备 质量和档次,将旧机床改成当今水平的机床设计方案的确定初步确定设计的任务后(初步拟定三种传动方案即1电机直接与丝杠相连;2电机通过同步带的传动带动丝杠转动;3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丝杠转动)数控机床按控 制方式分为开环、闭环、半闭环,由于采用直流式交流伺服电机的闭环控制方案,结构 复杂,技术难度大,调试和维修困难,造价也高。闭环控制可以达到很好的机床精度, 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各种误差,消除间隙、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般应用于要 求高的数控设备中,由于所改造的数控钻床加工精度不十分高,采用闭环系统的必要性 不大。若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的
23、半闭环控制, 精度较闭环控制的查,但是稳定性好, 成本较低,调试维修较容易;但是对于经济型数控机床来说必要性不大。故在本次设计 中,采用开环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即保证改造后的性能不低于原钻床,又保证较高的性价比。步进电机具有如下优点1)电动机的输出转角与输入的脉冲个数严格成正比,故控制输入步进电动机的脉冲个数 就能控制位移量;2)电动机的转速与输入的脉冲频率成正比,与要控制脉冲频率就能调节步进电动机的转 速;3)停止送入脉冲时,只要维持绕组内电流不变,电动机轴可以保持在某个固定位置上, 不需要机械制动装置;4)变通电相序即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向;5)进电动机存在齿间相邻误差,但是不会产生累积误差;6
24、)进电动机转动惯量小,启动、停止迅速。滚珠丝杠副具有摩擦因数小,传动效率高, 所需的传动转矩小;灵敏度高,传动平稳,不易产生爬行;随着精度和定位精度高,磨 损小,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可通过预紧间隙消除措施提高轴承刚度和反向精度,运 动具有可逆性。故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它带动 X,Y向工作台移动。传动方案1的结构简单,三是消除 由步进电动机引起的振动等现象能力较差,故在本次设计中不采用方案2,同步带传动保持恒定传动比,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结构紧凑,无噪声,有良好减振性能,但制造 工艺比较复杂,传递功率较小,寿命较低,故在本次设计中不易采用,所以本次设计中 采用齿轮传动,其主要特点是效率高,结构紧凑
25、,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传 动过程中采用消隙齿轮,消除正反转齿轮间隙提高传动精度,性价比高。控制部分设计 要求能控制X、丫、Z三坐标轴的运动,考虑使用方便决定采用Internal公司的8051、8255、8155等单片机组成键盘,显示控制面板等机床控制电路。机械部分设计与计算3.1确定尺寸及估计重量根据钻床工作台的尺寸初步确定丫轴方向移动的工作台尺寸重量约为 200N。X轴方向移动的工作台尺寸重量约为 150N。XY工作台总重量(包括夹具及工件)不超过 450N。3.2 3横向(Y向)设计计算此毕业设计为毕业答辩通过的优秀毕业论文完整说明书和全套设计图纸请加扣扣:3257841604|
26、ocad- fasWoCAD快速加载17 KBhuiaiuuifaiuiaiuuitiuiaiuuiKiuiaiuuiBiiX向进给.dVrgAutoCAD 團宠175 KB丫向进给.舸啟AutoCAD 團形281 K3结论如Mi crcTuft tfori 文档20 KB王越超零件图.环AutoCAD 圍形ISO KB目录docHi croEoft Word 文档 S9 KB文就.docMi croEoft Word 文档26 KB嚼fi数控钻床備纵两向进 绐罢魏的设计说明.Microsoft Yord 文档摘要.docHi croEoft fiord.文档23 KBbS所以滚珠丝杠安全不至
27、失稳6)滚珠丝杠基本尺寸表3.1滚珠丝杠副主要尺寸列表主要尺寸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公称直径d025基本导程L06滚珠直径d33.969滚珠圆弧半径R2.064螺旋升角 丫4 22滚道圆弧偏心距e0.056丝杠大径d丝杠小径did1 =d0+2e-2R20.984丝杠长度SS 700螺母大径D45螺母小径D0螺母长度58( 2 列)323齿轮的相关计算1)传动比的计算叫t =360 p二 0.75 沢 6360 0.005=2.52)初步分配传动比由2按获得最小转动惯量的原则分配传动比it=i,2i1=1.52 i2 =1.643)初步估计齿轮模数m=1.25小齿轮乙=27大齿轮Z2 = iiZi=
28、1.52 27=41b1=17mm b2=20mmd1=mZ1=1.25 27=33.75mmd 2 = mZ 2 =1.25 41 =51.25(mm)dr +d2a1 =-2= 33.75 +51.25= 2=42.5(mm)小齿轮Z 3 =30大齿轮Z4 = i 2 Z 3=1.64 30=49b3=26mmb4 =28mmd 3 = mZ 3=1.25 30=37.5(mm)d4 = mZ4=1.25 49=61.25(mm)a2 =d3 d42= 37.5+61.25= 2=49.375(mm)3.2.4转动惯量计算工作台质量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Ji=(竺) =4(N cm )
29、g之亜空05)*。:0.752=65.66(N cm )丝杠的转动惯量Js=7.84 10*P4L-44=7.8 X0424X482齿轮的转动惯量=5.9904(N cm )JZ1=7.84 10 P4L-44=7.8 X04X(3.775)4X1.72=1.72(N cm2)JZ2 =7.84 10 P4L-44=7.8 X0 (5.125) 22=1.076(N cm2)JZ3=7.84 10 P4L-44=7.8 043.75)42.6Jz4=7.84 10 jP4L-44=7.8 W4X6.125)42.82=30.738(N cm2)总传动惯量1= J S Jz4J=1?Z7J Z3
30、 Jz2+J zi +j i5.9904 30.738 . 40762 22741272+1.72+65.662=79.679(N cm )所需转动力矩快速空载时所需的力矩M = M a max +M f +M。当 n = nmax 时 Mamax=M an maxV max I= 100X25=6=416.67(r/mi n)a maxJn9.6T10*79.679 416.679.6未改=1.66(Ncm)f wL02二 i= 0.16 汉 450 汉 0.6二 0.8 2.5=3.44(N cm)当r=0.9时预加载荷P0 =FxN1=60门勺j h=60 833 1(2 8 300 1
31、5)=3.6 109Ni1= 3.6x1091.52=2.368 109由 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 hn1=0.92 Khn2=0.96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二 H】1K HN H lim 1= 0.92X6001=552(MPa)K HN2 J H lim 2= 0.96 汉 5501=528( MPa)计算试算小齿轮分度园直径dt带入;H中较小的值心壬山1)(Ze)2d1t -2.32站(6)2=2.321.3 8000 (1.52 - 1) (189.8)2 :0.5W.52 江(528)2=38.18(mm)计算圆周速度v第
32、 页由表10-4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悬臂布置时KH 1=1.12+0.18 ( 1+0.7 d2)J +0.23 10 b计算齿宽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齿高计算载荷系数二 d1t n1v=60 1000二 38.18 83360 1000=1.665(m/s)b= d dit=0.5 38.18=19.09(mm)_ d1tmt=N=1.414(mm)h=2.25mt=2.5 1.414=3.18(mm) b = 19.09 h 3.735根据v=1.665m/s 7级精度 由 图10-8得 动载系数Kv=1.1直齿轮假设K fA t 100 N/mm 由表 10-3 得 KH- =
33、 KF =1.2 b由表10-2得,使用系数K a=1=1.24第 页取弯曲疲劳完全系数.S=1.4K由=5.1 , Kh =1.24 查图 10-13 得 Kf:=1.28 h故载荷系数K=K A Kh:. Kh :=11.11.21.24=1.6368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园直径,由式(10-10a),得=38.181.63681.3=41.23(mm)计算模数md1 m=-乙= 41.2327=1.527(mm)第一对齿轮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5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2小弘谯 mdZg(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匚fz1 =
34、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二 FZ2=380MPa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 fn1 =0.8 K fn2 =0.8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第 页FiKfNi 匚 FZi0.86 5001.4=307.14(MPa)K FN2 匚 fz2S0.87 380=1.4=236.14(MPa)计算载荷系数K=K a Kv KKfr=1 1.1 1.2 1.28=1.6896查取齿形系数由表10-5查得丫尸勺=2.57 Y f =2.39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表 10-5 查得 YSa =1.6 YSa =1.672计算大,小齿轮的篙并加以比较YFa1YFa1 = 2.57 汉 1.6
35、6】1307.14=0.0134丫Fa2Ysa22.39 .62J2 =236.14=0.0169大齿轮数值大(2)设计计算J 2KTMaYsa7 d Zi -F 3 2 1.6896 8000 0.0169V0.5; (27)2=1.078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只论直径归类,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1.078 2 32_/3(6)2计算圆周速度v=2.321.3 13120 (1.64 1) (189.8
36、)220.7 1.64 (544.5)=39.04(mm)v=二小仆n?60 1000-39.04 457.6960 1000计算齿宽=0.94(m/s)b= d dit=0.7 39.04=27.328(mm)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mt =d3tZ3=39.04=30=1.3(mm)齿高h=2.25mt=2.5 1.414=3.18(mm)b 27.328 h 2.9259.34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v=0.94m/s 7级精度 由 图10-8得 动载系数Kv=1.06直齿轮 假设 KaFl 100 N/mm 由表 10-3 得 K = K.=1.2 b由表10-2得,使用系数K a=1由
37、表10-4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悬臂布置时Kh 1=1.12+0.18 ( 1+0.7 d2)(2 +0.23 10 b=1.12+0.18( 1+0.7 0.72)0.72+0.23 10” 27.328=1.24第 页第 页取弯曲疲劳完全系数.S=1.4K由=9.34 , Kh =1.24 查图 10-13 得 Kf =1.23 h故载荷系数K=KaKv Kh:. Kh:=11.061.21.24 =1.57728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园直径,由式(10-10a),得=39.04J1.57728 :1.06=41.64(mm)计算模数mm=d3Z3= 41.64=30=1.38
38、8(mm)5)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5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3 2KT2YFaYsaEl dZ3j(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fz3 =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二 Fz4 =380MPa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h3=0.8 Kfn4=0.8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KFN3匚 FZ3C3=厂0.84 500=300(MPa)计算载荷系数;十4 =K fn4 二 fz4S0.86 380=1.4=233.43(MPa)K=K a Kv Kf: Kf:=11.061.21.23=1.56456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10-5查得
39、 Y尸勺=2.57 Y f =2.39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表 10-5 查得 YSa=1.625 YSa =1.696计算大,小齿轮的篙并加以比较仏治 =2.52 勺.625Jh =300=0.0136丫Fa4Ysa42.326 .696;F4 =233.43=0.0169大齿轮数值大(2)设计计算J 2KTMaYsa7 d Zi -F 3 2 13120 1.56456 0.0169V0.5:(30)2=0.92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
40、触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只论直径归类,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0.92 m,m=1.25故齿轮强度适合3.3纵向(X向)设计计算3.3.1滚珠丝杠设计计算1)强度计算对于燕尾型导轨的牵引力计算取 K=1.4 f,=0.2考虑工作台在移动过程中只受故考虑工作台在加工时静止只受故取 Fmax= Fm2Fm=KFx+f(FZ+2FY+G)G影响Fm1 =fG=0.2 )200=40(N)Fx影响Fm2= KFx=1.4 )500.4=700.56 (N)2)计算最大动载荷C初选螺母副导程Lo=6mm丝杠的转速n=100r/min6nT2 106查2表 6-7 取 T=15000 h,60 nTL
41、=厂1060 100 15000 =106=90考虑滚珠丝杠在运转过程中有冲击振动和考虑滚珠丝杠的硬度对寿命的影响。查2表 6-7 取 fw=1.2查2表 6-8 取 fH=1.03Q=、L fwfH F3= 790 X1.2 1X877.82=4.72 (KN)查3表2-27选取 W2506型滚珠丝杠(Ca=13.1 KN Q)所以刚度足够效率计算根据机械原理的公式,丝杠螺母副的传动效率n为tan v尸-tan(v +)摩擦角 =10由2可知螺旋角丫 =4 2由3可知tan vr=tan(v 亠、)=tan4 22 =tan(4 2210 ) =0.963滚珠丝杠的传动效率高,这可使丝杠副的
42、温度变化较小,对减小热变形,提高刚度、强度都起了很大作用。刚度验算:滚珠丝杠受工作载荷Fm引起的导程变化量 L1= FmLo2丨ZFL 0=6 mm=0.6 cm6E=21X1O N/cm2F= (d) 22n2=(-)没写=3.46(cm2) L1= FmLoZF丄 700.56 0.6=21 106 3.46= 5.78 X0滚珠丝杠受扭矩引起的导程变化量 L2很小,可忽略,既 L= L1所以导程变形总误差厶为人100:=L0= 100 汉 5.78 汉 10= 0.6=9.64(卩 m)m查2表6-9知E级精度丝杠允许的螺距误差(1m长)为15卩m/m ,故刚度足够。稳定验算机床的进给丝
43、杠通常是轴向力的压杆,若轴向力过大,将使丝杠失去稳定而产生弯曲,依据材料力学中的欧拉公式计算Fk二 ZJ式中截面惯性矩,对实心圆柱j=二 d:643.14 20.984=64=0.95 (N cm)Fk二ZJ2 6_兀 x21= nK所以滚珠丝杠安全不至失稳6)滚珠丝杠副主要尺寸列表见表3.2表3.2滚珠丝杠副主要尺寸列表主要尺寸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公称直径d025基本导程L06滚珠直径d33.969滚珠圆弧半径R2.064螺旋升角 丫4 22滚道圆弧偏心距e0.056丝杠大径d丝杠小径d1d1=d0+2e-2R20.984丝杠长度SS 700螺母大径D45螺母小径D0螺母长度58 (2 列)3.
44、3.2传动齿轮的相关计算1)传动比的计算叫i t =360、P二 0.75 x 6360 0.005=2.52)初步分配传动比由2按获得最小转动惯量的原则分配传动比._ ii 丨2二v 2it=ii i2得 i1=1.52 i2 =1.643)初步估计齿轮模数m=1.25小齿轮乙=27大齿轮Z2 = iiZi=1.52 27=41b1=17mm b2 =20mmd1=mZ1=1.25 27=33.75mmd 2 = mZ 2 =1.25 41 =51.25(mm)dr +d2a1 =-2= 33.75 +51.25= 2=42.5(mm)小齿轮Z 3 =30大齿轮Z4 = i 2 Z 3=1.
45、64 30=49b3=26mmb4 =28mmd 3 = mZ 3=1.25 30=37.5(mm)d4 = mZ4=1.25 49=61.25(mm)d3 +d4a2 = h= 37.5+61.25= 2=49.375(mm)3.3.3转动惯量计算工作台质量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Ji8。 )=1.076(N cm2)JZ3=7.84 10 P4L -44G,180 0.01 2、=()X200H X1.52=29.18 (N cm2)丝杠的转动惯量Js=7.84 10 P=7.8 0 3.75) 2.6L-44=7.8 X0 2 X482齿轮的转动惯量=5.9904(N cm )JZ1=
46、7.84 1OP4L-44=7.8 0 3.775) X1.72=1.72(N cm )Jz2 =7.84 10 P4L-44=7.8 0 5.125) 第 页当r=0.9时预加载荷P0 =32=4(N cm )Jz4=7.84 1OP4L-44=7.8 W4X6.125)42.82总传动惯量1= J S JZ4J . 2. 2 il i2J Z3 JZ272ii+J Z1 +J113.4 30.74= 1.522 1.6424.0110.761.522+1.72+29.18=30.738(N cm2)=44.396 (N cm)所需转动力矩快速空载时所需的力矩M = M amax +M f
47、+M。当 n=n max 时 Ma max=Mn maxVmaxL。= 100 25=6=416.67(r/mi n)Jn 4Mamax=9?6T 10= 2.918 416.67 10,9.6 0.0252=0.5 (N cm2)f wL02二 i= 0.16 汉 200 汉 0.6=2 二 0.8 2.5=1.53(N cm)Fx第 页查表7-2知M jMFx L。(1 -: 0)M 0=-6二 i=700.56x0.6(1 -0.92)6汇兀 x0.8x 2.5=2.118 (N cm)Mt-FxL。t 2二 i=700.56x0.62“ 愿泊 0.8 2.52=33.45 (N cm
48、)快速启动时所需力矩M = M a max +M f +M 0=0.5+1.53+2.118=4.148 (N cm)切削时所需力矩M=M at +M f +M 0+M t=0+0+2.118+33.45=35.568 (N cm)由上分析计算可知所需最大力矩M max发生切削启动时 M=M max =35.568 N cmM max0.435.568=0.4=88.92 (N cm)为满足最小步进距要求,电动机选用三相三拍工作方式Mq=0.886第 页=38.18(mm)第 页二h lim2=550MPa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由510-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M jM=Mq=0.866=102
49、.68( N cm)步进电动机的最咼频率f maxVmax60、p=100060 0.005=3333.33 (HZ)选用110BF003型直流步进电机,能满足使用要求3.3.4齿轮的验算1)材料的选择由 机械设计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 (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 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2)第一对齿轮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 设计计算公式(10-9a)d1t -2.32心壬山1)(Ze)2前(6)2(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试选择载荷系数 Kt =1.3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8000(N -m)由 表10-7选出齿宽系数d =0.51由 表10-6查得材料的弹
50、性影响系数 ZE=189MPa2由 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二H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N1=60门勺j h=60 833 1(2 8 300 15)=3.6 100.5汉1.52 汉(528)2计算圆周速度vNii=60 833 1(2 8 300 15)9=2.368 10由 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 hn1=0.92 心謂=0.96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二 H】1K HN H lim 1= 0.92X600=1=552(MPa)二 H 2 =K HN2 H lim 2S= 0.9
51、6X5501=528( MPa)(2)计算试算小齿轮分度园直径dt带入匚h中较小的值d1t -2.32KJ。1)(Ze)2 前(二 h)2=2.321.3 8000 (1.52 - 1) (189.8)2第 页由表10-4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悬臂布置时KH 1=1.12+0.18 ( 1+0.7 d2)J +0.23 10 b计算齿宽二 d1t n1v=60 1000二 38.18 83360 1000=1.665(m/s)b= d dit=0.5 38.18=19.09(mm)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 模数齿高_ d1tmt=N=1.414(mm)h=2.25mt=2.5 1.414=3
52、.18(mm) b = 19.09 h 3.735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1.665m/s 7级精度 由 图10-8得 动载系数Kv=1.1直齿轮假设K fA t 100 N/mm 由表 10-3 得 KH- = KF =1.2 b由表10-2得,使用系数K a=1=1.24第 页取弯曲疲劳完全系数.S=1.4K由=5.1 , Kh =1.24 查图 10-13 得 Kf:=1.28 h故载荷系数K=K A Kh:. Kh :=11.11.21.24=1.6368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园直径,由式(10-10a),得=38.181.63681.3=41.23(mm)计算模数md1 m=-
53、乙= 41.2327=1.527(mm)第一对齿轮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5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3 2小弘谯 mdZg(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匚fz1 =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二 FZ2=380MPa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 fn1 =0.8 K fn2 =0.8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第 页FiKfNi 匚 FZi0.86 5001.4=307.14(MPa)K FN2 匚 fz2S0.87 380=1.4=236.14(MPa)计算载荷系数K=K a Kv KKfr=1 1.1 1.2 1.28=1.689
54、6查取齿形系数由表10-5查得丫尸勺=2.57 Y f =2.39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表 10-5 查得 YSa =1.6 YSa =1.672计算大,小齿轮的篙并加以比较Yf31Yf31 =2.51.6Jh 307.14=0.0134丫Fa2Ysa22.39 .62J2 =236.14=0.0169大齿轮数值大(2)设计计算J 2KTMaYsa7 d Zi -F 3 2 1.6896 8000 0.0169V0.5; (27)2=1.078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
55、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只论直径归类,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1.078 2 32_/3(6)2计算圆周速度v=2.321.3 13120 (1.64 1) (189.8)220.7 1.64 (544.5)=39.04(mm)v=二小仆n?60 1000-39.04 457.6960 1000计算齿宽=0.94(m/s)b= d dit=0.7 39.04=27.328(mm)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mt =d3tZ3=39.04=30=1.3(mm)齿高h=2.25mt=2.5 1.414=3.18(mm)b 27.328 h 2.9259.34计算载荷
56、系数 根据v=0.94m/s 7级精度 由 图10-8得 动载系数Kv=1.06直齿轮 假设 KaFl 100 N/mm 由表 10-3 得 K = K.=1.2 b由表10-2得,使用系数K a=1由表10-4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悬臂布置时Kh 1=1.12+0.18 ( 1+0.7 2)(2 +0.23 10 b=1.12+0.18( 1+0.7 0.72)0.72+0.23 10” 27.328=1.24第 页第 页取弯曲疲劳完全系数.S=1.4K由=9.34 , Kh =1.24 查图 10-13 得 Kf =1.23 h故载荷系数K=K aKv Kh:. Kh:=11.061.2
57、1.24 =1.57728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园直径,由式(10-10a),得Q 1.57728:1.06=41.64(mm)计算模数mm=d3Z3= 41.64=30=1.388(mm)5)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5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3 2KT2YFaYsaEl dZ3j(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fz3 =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二 Fz4 =380MPa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fh3=0.8 Kfn4=0.8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KFN3匚 FZ3C3=厂0.84 500=14=300(MPa)
58、计算载荷系数二 F】4 =K fn4二 fz4S0.86 380=1.4=233.43(MPa)K=K a Kv Kf: Kf:=11.061.21.23=1.56456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10-5查得 Y尸勺=2.57 Y f =2.39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表 10-5 查得 YSa=1.625 YSa =1.696计算大,小齿轮的篙并加以比较仏治 =2.52 勺.625Jh =300=0.0136丫Fa4Ysa42.326 .696;F4 =233.43=0.0169大齿轮数值大(2)设计计算J 2KTMaYsa7 d Zi -F 3 2 13120 1.56456 0.0169V0.5:(3
59、0)2=0.92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强度多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只论直径归类,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0.92 m,m=1.25故齿轮强度适合轴的设计与校核轴的材料选择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HB=未写 初步估计轴端直径3 T0.2 t3 131200.2 35=12.33 (mm)初选滚动轴承传动采用的是直齿轮,因其基本不受轴向力影响故采用深沟球轴承6203。初步确定传动轴的轴向、径向尺寸考虑到初步估计的直径与轴承内圈的通用性的要求由
60、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 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深沟球轴承6203,故此段轴径d=17mm。由于齿轮段与轴承段为非配合表面和考虑到同轴安装的小齿轮Z3不宜制作成齿轮轴 第 #页图c水平受力要保证da2d,故取此段轴径d=19mm,另一端同。 齿轮段右端设计为轴环与齿轮段为配合表面 d,=d+(34) x C1圆整为d=24mm轴环的宽度为b 1.4h取轴环宽b=6.3mm。齿轮段考虑到套筒要能准确实现轴向定位故轴宽要比齿轮的宽度小一些故设计为Z2段 b=19mm,Z3段取 b=24mm。考虑到齿轮距箱体内壁之间有一定距离,考虑到轴承的润滑方式的影响,取Z3的轴承段的距离l=30.5mm。确定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版档案托管合同范本
- 机械厂管理协议合同范本
- 自由房产合作的合同范本
- 电子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材料采购合同定金协议书
- 用劳务公司人员合同范本
- 背靠背合同三方终止协议
- 独居小沙发租房合同范本
- 飞机保险合作协议书模板
- 瑜伽普拉提合作合同协议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能量优化与梯级利用策略探讨
- (高清版)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T/CGCC 66-2022外卖智能取餐柜
- 【泡泡玛特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3100字
- 医师多点备案协议书
- 2006年江苏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志愿者社区服务责任免除及合作协议
- 视频制作拍摄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静脉留置针的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版)
- 矿山托管经营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