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兴唐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讲稿坚守语文教学本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语文教学要表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 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 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一一崔峦一、明确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1、小学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说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 一条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目标对教学的效率是非常重 要的。要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先让我们跳出课堂教学的框子,来看 看六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几个 重要目标。.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地朗读课文;诵读诗词的能力;学会 默读、略读、浏览,到了高年级还要求默读的速度,要到达每分钟 300字以上等,当然这是指阅读一般性的读物。再如,要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其中最基本 的就是理解词、句、篇的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要到达这个能力, 就不能不具有快速准确地识别汉语拼音音节的能力和认识3000个左 右的常用字,这是阅读必需的前提。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使用字 典、辞典的能力是感受和理解能力的辅助。.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向榆关那畔行”?为什么是“夜深千帐灯”?晚上为什么住的是帐篷?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帐篷?考虑到学生这些学习的疑难,我们就必 须向学生介

3、绍清楚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的作者纳兰性德是清代皇帝 康熙的侍卫。康熙要去巡视中国的东北地区,纳兰信德必须随行。皇 帝出行,随从很多,队伍浩浩荡荡。晚上停下来休息,那就是上千个 帐篷。“风一更,雪一更”,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难的,但是学生 也有好多问题。首先就是什么是“更”?今天我们的孩子只看到过钟、 表,他们没看到过“打更”。也许有的孩子看过反映古代生活的戏剧、 电视剧,可能对“更”有些了解.,但是大局部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更。 还有,“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就是三更的时候刮风,四更的时候 下雪呢?其实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见义”现象,是说风雪一更 又一更。这样看来,长相思里孩子们学习的难点是不少

4、的。对这 些难点,学生该思考的思考,该让讨论的讨论,老师该讲的讲,把难 点解决掉。、找准起点。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了解上,通过教学,使学 生的语文素养产生“增量”。但现在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不甚 了了,相当多的老师不能正确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实行“零 起点”教学。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也使课堂教学降低了效 果。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体验,教学应 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 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这样才能正 确把握儿童的“最近开展区”,引导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4).选择兴

5、趣点(生发感受点)。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趣味性,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阅读教学内 容的选择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这篇课文当中,哪些东西是孩子感 兴趣的,我们要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有滋有味地来学习课文。 或者课文当中最能生发学生感受的点,但儿童的兴趣点或生发感受点 有时会与教学重点不一致,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机智化解这种矛盾。三个儿子是一篇苏联的儿童故事。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 学生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可是有的小学生兴趣 不在这里。我们听课时发现,有的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古怪,比方“一 桶水很重,妈妈拎不动,一个孩子怎么拎得动? ”有位老师做得好, 就想方法化解这个问题。老师说:“

6、这桶水很重,妈妈拎不动,小孩 子拎得动吗?确实也拎不动。这个孩子可能拎着这水只能走儿步,只 能走几米。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去拎呢? ”孩子们说:“他虽然只能走 几步,只能走几米,但是他拎几步,也就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让妈 妈少受点累。这个孩子哪怕拎不动,也要帮妈妈去拎。”这样,老师 很巧妙地把学生提出的一个比拟古怪的问题,转化为了跟课文的人文 内涵一致的问题,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了教学重点。这就是教师教学 智慧的表达。三、板块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篇课文怎样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中很实际的问题。科学、 合理、灵动、富有创意的教学流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和 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1

7、、设计流程的一般原那么.顺序渐进,合乎规律。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考虑阅读教学的流程,要有理论支撑, 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学习心理和阅读的心理。世界上不同的心理学家, 提出了很多有关学习心理的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认识过程 论概括得简单而又明白。他把认识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叫“是什 么? ”第二步叫“怎么样? ”第三步是“为什么”。学习一篇课文, 我们首先要知道它写的是什么?接着我们仔细地去研究一下,作者是 怎么样写的,然后我们可以再去研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这样写。 加涅所讲的一般认识过程,也适用于阅读教学过程,因为阅读过程也 是一个认识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倒过来,比方说还没弄明白是什么,

8、 就先来讨论为什么,那就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阅读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整体一一局部一一整体”。 我们接触到一篇文章,如果要把这篇文章理解得比拟深入,一般的说 要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么一个过程。先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 感知,然后进入局部,细细地去体会,最后再回到整体,想想从这篇 文章中我们感悟到一些什么。整体和局部之间有一种互为前提的、互 动的关系。“整体一一局部一一整体”是阅读的一般心理过程,也是 我们进行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一个原那么。(2).主线清晰,内容饱满。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教学的对象又是6岁到12 岁的儿童,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最好是主线清晰,头绪相对简单。有人 说

9、,小学语文姓“小”,这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考虑儿童的年 龄特点,不能搞得太繁复。把一节课设计得非常复杂,就不符合小学 语文教学的特点。但是,如果一节课只有简简单单几根筋,而没有血 肉,那么这个课必然枯燥乏味,学生也得不到多方面的开展。所以一 节比拟理想的课,既是主线清晰的,又是有血有肉、内容饱满的。有一位老师做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着重让学生感 受周总理工作的劳苦,他的主线就简单清晰。先是集中读一个语段, 看周总理怎样审阅一个文件,再推广到看周总理怎样审阅一夜的文 件,最后教师引进了周总理一天工作的时间表的资料,让学生想象周 总理一生是怎么工作的。这样,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就给孩子留下

10、了 比拟深刻的影响。看周总理怎样审阅一个文件的时候,教师着重引导 学生读下边的一段话:他一句一地审阅,看完一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 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在这个点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细读,想想从这几句话中有哪些 东西是你没有想到的。学生提出很多他们没有想到的地方,如周总理 不是粗粗地浏览文件,而是一句一句地审阅。特别没有想到的,周总 理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这一句的后边画一个小圆圈。周总理为什么 要这样做呢?他并不是记不住,而是周总理觉得,中央文件事关人民 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所以周总理对文件中的每一个句子都不 能轻易放过去

11、。看完一句,觉得没有问题了,才画一个小圆圈。还有 学生提到,周总理是一个国家的总理,但是他很谦虚,把作者请到办 公室,有时候还问作者一两句。在这个点上,老师通过让学生细细研 读,就可以读出很多东西来。清晰的主线和饱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课堂教学就充满活力。阅读教学比拟好的做法,是在课文的一个或几个点上展开,通过 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语言、思维、 情感、认识等方面获得多方面的开展。.板块结构,机动灵活。我们在教学流程设计时,不少老师喜欢采用一种“直线式”程 序,就是把一节课的教学流程用一条线串起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一环扣一环。这种“直线式”教学程序便于老师把握,

12、完成一个环节, 进入下一个环节。但是“直线式程序”也有缺乏,主要是限制了学生 的活动,使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课堂教学会变得机械和刻板。我们 应当看到,由老师来“驾驭课堂”,是一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建议老 师们用“板块式”程序代替“直线式”程序。“板块式”程序是把一节课的程序设计为几个大的板块,每一个 板块有一组小的目标。围绕着这些小目标,开展听、说、读、写、思 等活动。在这个板块内部,程序可以灵活变动。围绕着这个板快的小 目标,可以先读,也可以先思考,也可以先谈谈我们的感受,做法比 较灵活。不仅板块内部的程序可以灵活变动,板块跟板块之间,也可 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做一些调整。这种“板块式”的结构,让

13、老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都有一个比拟大的空间。2、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在新课程下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具体任务。第一阶段:初读课文,畅谈感受。主要任务是:(1)运用阅读期待,激起阅读兴趣(2)放手阅读课文,留下“第一印象”(3)交流阅读心得,了解学生起点我们把这三个阶段,再分别做一个说明。第一阶段,初读课文, 畅谈感受。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 读课文的兴趣。开展正常的学生,当他面对一篇新课文的时,都会有 一种阅读期待。课文如果离学生的生活比拟遥远,老师需要做一些介 绍,有的课文也需要创设一些情境。但是大局部课文,我们不需要刻 意去

14、创设情境。老师就可以开门见山的告诉同学,今天我们学一篇什 么课文,让学生翻开课本,自己去读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阶段,应 该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细细地把课文读正确。有一些老师,初读课文阶段,留的时间非常短,有的孩子一遍都 还没读完,有的孩子读错了字,或者读不流畅,也没有时间再回头慢 慢去读。在初读课文这段时间里,要求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时间, 尽可能多地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完课文后,接下来最好 能让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而实际教学中,课文读完后接下来做的事 是认读生字新词。如果这篇课文生字新词特别多,这样做也未尝不可。 但生字新词不太多的课文,读完课文以后,接下来最好让学生交流读

15、这篇课文的感受。因为学生刚读完课文,他们会有很多想法,这个时 候让他们交流比拟好。也有的老师担忧,如果初读课文后就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有 的学生认识比拟深,可能会把后老师准备要讲的、要讨论的问题都说 完了。我觉得,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我们让学生交流,是弄清楚学 生真实的起点。如果学生确实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共识,我们的课堂 教学就有了比拟高的起点,有一些问题就不需要讨论。如果有些问题 有的孩子明白了,有的孩子不明白,我们可以通过交流,让孩子们互 相启发,共同提高。第二阶段: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提出疑难问题,确定研读方向(2)师生合作探究,围绕重点研读(3)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合作探

16、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中国南北朝时候的文 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者 披文以入情”,意思就是说,写文章的人,笔杆流淌着自己的情感。而我们阅读的人呢,就要拨开文字的外表去体会作者的这种思想感 情。阅读的比拟深入的境界,应该是“披文入情”。第一阶段,放手让学生交流感受,先弄清楚他们已经读懂了什么。 到第二阶段,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归纳, 把老师备课的时候考虑的重点问题,把教材写者在“思考和练习”中 的问题跟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结合起来,确定下一步研读的方向。 然后教师、学生合作,通过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互相交流,对课文 的重点局部进行研读

17、。在研读中做好两方面的事:一方面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包括积累语言材料,如积 累词语,积累句式,积累一些好的写法。第三阶段:巩固梳理,拓展运用(1)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价值观念(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第三阶段我们再返回全文。老师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前边学到的东 西。通过梳理对全文有一个更高的整体的把握,让学生在情感、态度 价值观上得到提升,在表达方法上有所领会,对学习方法更加明确。 有必要的话,可以引导学生适度扩展阅读,读一些和课文相关材料, 扩大学生的视野。在这个阶段,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或者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8、,进一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 语文素养。刚才我们介绍了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这个一般流程是把新课程 的一些理念融合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表达师生的合作、探究,表达 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表达人文精神感悟和语言因素学习的协调性。一 般流程有它的合理性,但如果每篇课文都采用同样的模式来教学,老 师、学生都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什么语文课生动活泼呢?因为一篇 课文跟一篇课文,内容都不一样,写法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因为每篇 课文都不一样,我们不能够死守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切入课文。 四、创新教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学流程只是阅读教学的大框架,

19、我们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细化。 在某种意义上,“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堂 细节的处理,不能掉以轻心。1、选择教法的一般策略.亲历过程,自主感悟。阅读是一种个体活动,我们既不能用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 读,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也不能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我们 不能以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一些比拟优秀的学生的发言, 就代表了全班同学的理解水平,阅读课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亲历阅读过 程。我们强调阅读是亲历过程,就不能只追求课堂的外表热闹。课堂 上应当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 做作业。如果课堂上只有一味的外表热闹,是缺乏取的。有时候我们 去听课,会觉

20、得这个班级举手的学生很多,发言很热烈,觉得这样的 课就是好。其实“小手如林,对答如流”不一定是好课。而细细地读 书,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做作业,在波澜不惊下面,学生思维的潮 流在涌动。这样课倒可能是好课。亲历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要为了完成 教学进度,牵着学生匆匆忙忙地往前赶。新课程提倡感悟,也强调过程,就是要学生经过自己的阅读,慢 慢地悟出一些道理,这个道理可能是人文内涵,也可能是语言现象。 在阅读过程中去发现语言规律,去领悟语言的表达。但现在我们有些 课,匆匆忙忙地牵着学生往前赶,把“感悟”变成了 “赶悟”,是不 可取的。我们来看一个

21、课例。花钟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 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 梦中醒来这一段课文如果光是叫学生找找里边写了哪些花,这些花是什么 时候开的,那么只是知道了一点科学知识而已,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 目标的。我们让学生细细读,思考:同样写开花,你觉得课文的写法 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细细地读,慢慢地想,他们就会发现很多优点。 有的学生发现,这一段写花开的时间,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从早晨四点、五点、七点到中午,到晚上。有的学生发现,同样写 开花,写

22、法不一样:写牵牛花,是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因 为牵牛花像喇叭;蔷薇没有喇叭可以吹,但是蔷薇圆圆的,就好像小 姑娘的笑脸;睡莲顾名思义喜欢睡觉,写它从梦中醒来。不同的花写 法不同。进一步看,学生还会发现其它一些写法,如写时间的词语, 前边那些句子,时间都写在前面,但是到了后面,说月光花在七点左 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 中,在考虑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亲历过程,自主感悟。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做法,总是习惯把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 作为一篇课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一篇课文教到最后,得出一个人文精 神,有几点教育意义,这篇课文就算教完了,我们的目标也就

23、到达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跟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太吻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所读 的大局部是文学作品。文学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形象大于 思想”。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家创造的形象,比形成概念更重要。 至少我们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形象的基础上再去形成概念。一开始读 课文就让学生去抽象概念,这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方法。比方 说,少年闰土初读课文,我们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少年闰土大概 有多大?他是什么地方的孩子,“我”是怎么跟少年闰土认识的?课 文介绍了少年闰土的哪些事等等。如果一开头就要学生回答“少年闰 土是怎样一个孩子? ”概括成几个概念,是太早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学生

24、,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设 计。好的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 而不是一味死守既定的教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需要,看到学生学习 中的困惑,重视学生的发现,鼓励他们的创造,灵活的应变,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像花钟,学生发现了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 叭”这个句子写得很好,我们老师就要顺势而导,让学生到这段话中 找一找,还有没有别的句子像这个句子一样,写出了花的特点。这样 学生就可以从这个句子推广到其它句子,发现这篇课文更多的好的写 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是指课文不同,我们采用的方法就应当变化,如果 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那么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会

25、觉得 非常枯燥。课文不同,不仅教学流程会不一样,教学方法上也会有差 别。“因人而异”有两层意思:一是班级不同,学生一样,我们的教 法也应该有变化。我们的老师很好学,到外面听了别人的课,觉得这 个老师教得太好了,就原封不动的把这个老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班里 去。这里忽视了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学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 自己的班级来考虑采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还有一层意光靠几本课本是学不好语文的。我们可以来算个账,我觉得小学 六年累计的阅读量应该在180万字以上。这180万是怎么来的?我们 十二册课本,每一册按2到3万计算,六年十二册大概有30万字。 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的总量是145万字

26、,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 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145万加上30万共175万。所以我们提 出180万字其实只是个保底的指标。语文学习的好坏光靠课堂上老师 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由于这个阅读量达不到,因此这也成为造成当 前阅读教学种种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一个人的语文学习,其 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来完成的。我们可把课堂教学比作像 是现在的驾校,驾校是干什么的?把车基本会开,知道基本的交通规 那么,这就叫驾校毕业了。而真正学会开车,是自己上公路大量地去开。 一位老司机跟我说:“开够十万公里,什么都会了。”他说的很简单, 后来想想,我们的阅读教学何尝不是如此。作为老师,能让孩子认识 一

27、定数量的字,会查字典,又读过一些书,孩子有了读的基本经验后, 我认为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去读书了。当他们读到200万字以上的时 候,它什么都在里边了。要靠他大量的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把 握和巩固那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因此我把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和 归宿定为这九个字: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好读书就是首先必须 让学生喜欢读书,这是根本前提;会读书,就是教会学生有基本的读 书能力,会读能理解;多读书就是大量阅读实践。(3),拥有一定的积累背诵量。作为小学这个特殊的阶段,背诵的积累很重要。首先应该是理解 熟记一定数量的词语。其次就是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低年级 50篇,中年级50篇,高年级6

28、0篇。其实人的记忆力是靠锻炼的,记忆也是有规律的。诵读诗文直至 背下并不等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汉语学习在这一点上是比拟特殊 思,就是指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一个比拟成熟的老师,应该明白自 己教学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的老师自己朗 读水平比拟好,课堂中就不妨多一些朗读的指导;有的老师对课文的 理解比拟深入,就不妨在课堂当中多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交流 和讨论对课文的感受。“因人而异”,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 千篇一律。最后,把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总结的几个关 键词送给大家: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

29、教那个年段的阅 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 位,不越位。“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假设 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 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 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 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 一般化,要表达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30、。“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 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 “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 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 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 续地“乐学”。的,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就是背诵。“熟读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是 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记忆的关键期大概是从4岁到13岁,到了 20 岁以后,记忆力会缓慢地下降,开始变得理解能力大大加强。而人的 理解能力和记忆不太一

31、样。进入成年以后,有一个突然明白的时候, 这叫顿悟。以上就是我们说的,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三个显性目标:独立阅 读能力,一定的读书量,一定的积累量,再加上良好的兴趣和习惯。 我觉得把这几条落实了,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是高效的。2、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要注重孩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诵读感受能 力的培养。说具体了,就是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一个班有几个读得好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不是老师教的,是孩 子天生的语感就好,或者受到其它影响,而要人人都能做到,那必须 要从班级教学抓起。要强化让孩子学会用普通话来朗读,还要读到正确流利,到达五 个不:不

32、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低年级的阅读教 学,我想首先就要看看你是不是能让全班孩子每个人都能正确流利的 朗读课文,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低年级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目 标。.识字写字要落实到位。这也是低年级阅读课的特殊任务。识 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三千个 左右常用字,第一年就要到达1600, 一半以上是在低年级完成的。 所以低年级的阅读课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这是第二条教学目标。.理解应用。低年级的理解和应用是简单的,千万不要拔高。 有些低年级老师,往往喜欢把理解的要求提高,其实对低年级的阅读 课文来说,就两条要求,一条是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

33、寓言故 事。第二条是对感兴趣的人和事能有自己的感受,乐于与人交流。读 完童话寓言故事以后,感兴趣的,能够跟别人说说自己喜欢的情节, 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熟读背诵。要特别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 积累。刚才我们说了,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50篇加上5万字是低年级应该落实的。有的孩子,低年级光 看着考了 100分,实际上它已经亏了,50篇没背,5万字没读,100 分那是假的,它不是真正的100分。刚才说的那50篇5万字,恐怕 还是基础的,是保底指标,以上说的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一,人人都能正确流利 的朗读课文;二,识字、写字任务落实到位;三,把了解

34、词句,读懂 意思落实到位;四,积累背诵落实到位。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加强点.感受识记能力。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 是六年一以贯之的。到了中年级还要注意加强默读和略读的指导。中 年级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不单要书声琅琅,还要有默默沉思;不但要 读,而且要记,要想,刚才前面说的啥?中间说的又是啥?所以这是 第一个变化,中年级的阅读不单要朗读、诵读,还有默读、略读,从 形式到内容到要求都发生了变化。.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到中年级变得复杂起来。低年级我们只 要求大致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有所感受。而中 年级就有三条。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低年级 是

35、了解,中年级是理解。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进入中年 级后的一个难点。第二,要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完一篇课文以后,它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握的,而且这个也是学习这篇文章, 乃至高年级阅读的基础。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复述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说 出主要内容,要能涵盖所有的要点,同时要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 表述,这两条缺一不可。要经过一堂课一堂课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 孩子的概括能力。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表述能力的培养。表述能力是孩子的演绎能 力。孩子为什么写作写得不具体,就是那么干巴巴的一句话?其实跟 他的复述能力有关。首先要能准确地传达课文的语言风格,不是简单 地

36、用自己的口语说;其次要能恰当地引用原文,能突出课文的主要故 事情节,其实这是一个用书面语言来丰富、改造学生自身语言的过程; 再次,在复述中还要适当地增加一点自己的评论。复述中,他的语言、 节奏、情感已经说明他的观点了,再加点评论,这对将来学生的作文 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中年级理解的要求:从理解词到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再到概括主要内容,最后到复述。一个概括,一个演绎,一个归纳, 一个演绎,这就构成了孩子思维的训练。.重视积累拓展。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 在40万字以上。从低年级的5万字一下子成了 40万,要求提高了很 多。因此老师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中年级随着识字

37、量的 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和默读能力的提高,孩子 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应该放开手,让他们,就像我们驾 校基本上毕业了,该让孩子开车上路去跑了一样。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延伸点.继续提高朗读水平,要延伸到学会浏览。中年级是略读,高 年级要开始锻炼浏览的能力,即阅读的速度要加快了。同时还要提高 默读速度,一分钟要求在300字以上,以加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方面的延伸。对词语的理解。首先要求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也就是在 语言环境中,在上下句当中理解它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区分词语的感 情色彩,包括褒贬及其中暗含的情感。再次要引导学生能推想文中有 关词句的内涵,它的一些

38、特殊的含义等。最后还要学会体会词语的表 达效果。由此可见高年级对词句的理解要求更加理性。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顺序是表情 达意的,而且这里用一个关键词,要“揣摩”,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同时要领悟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叙事、议论、抒情、说明 等,可以逐步增加篇章的意识和概念。从这一要求我们看到它已从中 年级的把握主要内容扩展到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也就是不但要知道 主要内容,还要知道它是怎么排列的。提高对记叙性,说明性、诗歌等文体的理解和把握。对不同题 材的文章,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拓展与积累的延伸。高年级要求背诵诗文60篇,课外阅读 100万字

39、,课程标准通过数量的递增加速着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 养。二、精选内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1、两条原那么.围绕目标,容量适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教学文本,会发现它的教育因素十分丰富,但 我们的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所以对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教师对 教材的使用和取舍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凝聚 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取舍的标准,宏观的来说是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照年段目标, 我们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具体的来说是我们设定的整篇课文 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 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 少了又太薄弱,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 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点面结合,以少胜多。课堂上较多见的是“推土机” 一一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较少见 到“打桩机” 一一抓住一点深入开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一节课选的点不宜过多,贵在以少胜多。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要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 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有价值的语料。这种语料 一般是语段,至少也应是句子,防止孤立地抓几个词语。选取的“点” 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