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4_第1页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4_第2页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4_第3页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4_第4页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 缆技术要求(YD.T-926.2)4 YD/T 926.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大 楼 通 信 综 合 布 线 系 统 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926.22001 neq ISO/IEC 11801:1999 替 代 YD/T926.21997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子系 统用电缆、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 及工作区和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光缆的设计、生 产与选用。 本部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的特 殊要求。本部分中各类电

2、缆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 3类16 MHz 4类20 MHz 5类100 MHz 5e类100 WHz,且支持双工应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 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 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 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 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 方法 第1节:厚度和 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 能试验 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 尺寸测量 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到 450/750V 及以下聚 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

3、:试验方法 GB 699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7424.1-1998 光缆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GB/T 12666-1990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 GB/T 1399332000 通信光缆系列 第 3 部分: 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要求 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 第1部分:总则 639 YD/T 926.22001 639 YD/T 926.22001 639 YD/T 926.22001 的绝缘材料可能会使电缆的电气特性随温度呈非线性变 化。因此当温度超过 40时,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绝缘材料 的电缆。电缆电气性

4、能的温度系数由生产厂或产品标准规 定。 639 YD/T 926.22001 表2 100对称电缆的电气特性汇总表(20) 电气特性 单位 MHz 序号 0.4c 0.6c 41.3151g f 25b 1100 dB/100m 1100 2.1 2.2 特性阻抗 最大直流电阻1) /100m 1 d.c. 2.5c 38.8-20lgf 3类 10015 9.5 4类 10015 9.5 5类 10015 9.5 电缆类别 5e类5) 10015 9.5 f +0.023f+0.050 f f 2.3 2.4 衰减 传播相速度2) dB/100m 1100 2.320 1 10 100 2.

5、8 pF/100m f +0.238f 2050f +0.043f+ 0.58c 0.6c 0.057 1.967 0.58c 0.61c 0.62 0.58c 0.61c 0.62 2.5 2.5a 近端串音衰减 近端串音衰 减功率和3) 等电平远端 dB/100m dB/100m 1100 1100 41.3-15lgf 56.3151gf 56.3-15lgf 62.315lgf 65.3151gf 62.3-15lgf62.3-15lgf 串音衰减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 38.8-20lgf54.8-20lgf60.8-20lgf63.8-20lgf 减功率和3) 2.6 最大电阻不平衡

6、2.7 最小纵向变换损耗 最大线对对地电容 不平衡 % dB d.c. 0.064 1100 0.001 2.5 45(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330 54.8-20lgf 2.5 45(暂定) 在考虑中 330 d.c. d.c. 110 12 12-10lg(f/10) - - 45 - - 1016 1620 20100 23-10lg(f/20) 23-10lg(f/20) 45 45 45 60.8-20lgf 2.5 45(暂定) 在考虑中 330 63.8-20lgf 2.5 45 在考虑中 330 21 21-10lg(f/10) 21-10lg(f/10) - 45 45 2.

7、9 2.10 2.11 最大转移阻抗(仅 适用于屏蔽电缆) 绝缘电阻4) 介电强度 1 m/m 10 100 Mk kV 50 100 - 50 100 - 5000 1kV,1 min或2.5kV,2s 50 100 在考虑中 23 23 50 100 在考虑中 28 28 2.12 最小结构回波损耗 dB/100 23 28 2.13 时延差ns/100m 116 1620 20100 1) 如果能满足其他所有指标要求,其直流电阻允许增大到14.8100m。 2) 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 792 458 m/s。 3) 只对4对以上的3、4、5类电缆及5e类电缆考核串音衰减功

8、率和。串音衰减功率和的计算见4.3.1。 4) 适用于聚烯烃、含氟聚合物。其他塑料见 YD/T 838。 5) 5e类电缆要求只适用于4对水平电缆。 4.2 150对称电缆 640 45 45 45 YD/T 926.22001 150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和机械物理性能要求 应符合 4.2.l 和 4.2.2。150对称软电缆电气特性和机械物 理性能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2.1 150称电缆机械物理性能 150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 表3 150对称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 机械物理性能多单位电缆 2对电缆 序号 0.60.65mm 2.6mm 1.1 1.2 可选 2 可

9、选 2 1.4 导体直径 绝缘外径1) 线对屏蔽2) 单位中线对数 单位屏蔽2) 电缆中单位数 总屏蔽2) 电缆外径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安装后的最小弯曲半径 一次性弯曲半径 可承受张力3)(单位N) 燃烧等级 色谱 电缆标记 1.5 有;如每个线对有屏蔽则可选 1.6 2 可选 在考虑中 1 可选 11mm 1.7 1.8 1.9 1.10 安装:0:运行: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20mm 75mm 1.11 1.12 在考虑中 1.13 1.14 50S 见YD/T838.2或YD/T838.4 见YD/T838.2或YD/T838.4 见YD/T838.2或YD

10、/T838.4 1.15 1.16 1.17 1) 绝缘外径超过1.6mm时,可能与某些型式的接头不兼容。 2) 屏蔽要求见 YD/T926.1-2001的4.4。 3) S电缆中所有铜导体横截面积,单位为mm2 4.2.2 150对称电缆的电气特性 在测量对称电缆的衰减、近端串音衰减、特性阻抗和 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在测量电缆的衰减、近 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特性阴抗、回波损耗及结构 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可以使用线性或对数频率间 隔。扫频所取频率点的数量,对于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 音衰减测量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 200 641 YD/T 926.22001

11、 倍,对于其他参数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 的100倍。 表 4 给出了 150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汇总表。 HJ0HJ 表4 150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汇总表(20 ) 序号 电气特性 特性阻抗 最大直流电阻 衰减1) 单位 /100m dB/100m MHz 1 d.c. 1100 指标要求 15015 5.71 f +0.018f+ 2.1 2.2 0.18 2.3 1.067 f ) 100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2.12 2.13 最小传播相速度 近端串音衰减 最大电阻不平衡 最小纵向变换损耗 最大线对与地电容不平衡 最大转

12、移阻抗 绝缘电阻 介电强度 最小结构回波损耗 时延差 dB % dB pF/100m m/m Mkm v dB/100m ns/100m 1100 1100 d.c. 0.064 0.001或0.0008 1 10 100 d.c. d.c. 320 20100 1100 f 0.6c 38.5-15lg( 2 在考虑中 100 50 100 在考虑中 5000 1kV,1 min或2.5kV,2s 24 24-10lg(f/20) 45 1) 某些电缆偏离23时的衰减变化量由下式表示(仅供参考): =0.03(t-23) 式中: 偏离23时的衰减变化量,单位:dB; t摄氏度,单位: f频率

13、,单位:MHz。 f 4.3 对称电缆附加串音要求 本条适用于同一根电缆中传输多个信号的布线系统。 在主干布线子系统中,电缆应满足4.3.l的要求。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4对5e类电缆应满足4.3.l的要 求。4对以上的电缆连接到两个或多个引出端时,电缆线对 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应符合4.3.2。 4.3.2 规定的要求也适用于主干或水平子系统所用的综合电 缆或多单位电缆的单位间。 4.3.1 功率和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4对5e类电缆、线对数超过4对的 642 YD/T 926.22001 电缆或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电缆,其近端串音及远端串音应 以反映总串音能量的功率和考核。 近端与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接

14、式(l)计算: Xij n 1010 i1 (dB) PSj=-101g i j 式中:n线对数: Xij线对j与线对i间的串音衰减: PSj线对j的串音功率和。 注:公式(l)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串音衰减功率和,包括近端、IO远端及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4.3.2 综合电缆、多单位电缆以及与多个通信引出端连接 的电缆 这些电缆同时应满足4.1及4.2的有关要求。 综合电缆、多单位电缆内单位间或与多个通信引出端连 接的电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应比表2(相同类别)或 表4规定的近端串音衰减要求提高NEXT,NEXT按下 式计算: N E X T6dB10lg(n1)dB (2) 式中:n电缆内的相

15、邻单位数 注:上述公式是为了使同一护套内线对(单位)电平 差引起的影响最小。此时,假定不同应用系统的功率差值 不超过 6dB。用对称电缆布线支持不同方案的应用系统, 即使电缆符合了 NEXT 衰减功率和的要求,当最大功率差 超过6dB时,仍不保证在一个公共护套内能正常运行。 4.4 多模光缆 多模光缆性能要求包括光缆中的光纤类型和光缆传输 特性要采、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4.4.1 光纤类型 光纤应是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芯包层标称直径为 62.5125m 或 50125m,分别符合 GBT12357 的 Alb或Ala型光纤。 4.4.2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光缆中每一根光纤应满足表5

16、中的传输性能要求。 表5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波长nm 850 1300 最大衰减 dB/km,20 3.5 1.0 最小模式带宽 MHzkm,20 200 500 4.4.3 光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643 YD/T 926.22001 室内和室外光缆的机械和环境要求按GBT 7424.l和 GBT 8404进行试验,并应符合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规定。 4.5 单模光缆 光缆性能要求包括光缆中的光纤类型和光缆传输特性要 求、光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4.5.1 光纤类型 光纤应为符合GBT 15972.l规定的B1.l类光纤。 4.5.2 光缆传输特性要求 HYPERLINK 衰减 光缆

17、中每一根光纤的衰减在波长 1310nm 时应小于 0.45 dB/km,在波长1550 nm时应小于 0.30dBkm。衰减 测量应按照 GBT 15972.4有关规定进行。 HYPERLINK 截止波长 光纤的截止波长应符合GBT 13993.3通信光缆系列 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要求。 HYPERLINK 波长色散 零色散波长0应在1300 nm与1324nm之间,并且在 0处色散斜率的最大值不应大于0.093psnm2km。 4.5.3 光缆机械和环境性能要求 室内和室外光缆的机械和环境要求按GBT 7424.1和 GBT 8404进行试验并应符合有关通信行业标准规定。 5 试验

18、方法 5.1 对称电缆试验方法 644 YD/T 926.22001 对称电缆的主要机械性能与电气特性的试验方法列于 表6。 表6 对称电缆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试验项目本部分条款 表1序号1.2,表3序号1.2 表1序号1.9,表3序号1.9 表1序号1.10,表3序号1.10 表1序号1.11,表3序号1.11 表1序号1.12,表3序号1.12 表3序号1.13 表1序号1.13,表3序号1.14 表1序号1.14,表3序号1.15 表1序号1.15,表3序号1.16 表1序号1.16,表3序号1.15 表2序号2.1 表2和表4序号2.2 表2和表4序号2.3 表2

19、和表4序号2.4 4.3;表2和表4序号2.5 表2和表4序号2.6 表2和表4序号2.7 表2和表4序号2.8 表2和表4序号2.9 表2和表4序号2.10 表2和表4序号2.11 表2和表4序号2.12 表2和表4序号2.13 绝缘外径 电缆外径 无机械损伤的温度范围 安装牵引时的最小弯曲半径 安装后的最小弯曲半径 一次性弯曲半径 可承受张力 燃烧等级 色谱 电缆标记 特性阻抗 直流电阻 衰减 传播相速度 近端串音衰减 电阻不平衡 纵向变换损耗 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 转移阻抗(仅适用于屏蔽电缆) 绝缘电阻 介电强度 结构回波损耗 时延差 GB/T2951.1 GB/T2951.1 在考虑中

20、GB 5023.2 在考虑中 在考虑中 GB/T 7424.1 GB/T 12666 GB/T 6995 目测 YD/T 838.1 YD/T 838.1 YD/T 838.1 YD/T 838.1 YD/T 838.1 YD/T838.1 TTU-TO.9 YD/T 837.1 GB/T 17737.1 YD/T 837.2 YD/T 837.2 IEC 61156-1 IEC 61156-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5.2 光缆试验方法 光缆机械性能和传输特性的试验方法列于表7。 表7 光缆试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光纤几何尺寸 光纤衰减 模式带宽 截止波长 零色散波长、斜率 光缆机械性能 光缆环境性能 本部分条款 4.4.1、4.5.1 4.4.2、4.5.2 4.4.2 4.5.2 4.5.2 4.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