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_第1页
中国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_第2页
中国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_第3页
中国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_第4页
中国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和研究内容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研究对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等一系列政治制度。研究内容:政治制度的内容是国体中国政治制度史所研究的政体国家结构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政治制度的运用中国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政体:国家政体的发展及演变问题中央、地方国家组织的职能与运作官吏的选任制度国家监察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特点:权力一元、国家本位: eq oac(,A)在上古时,中国曾产生过朦胧的一统意识 eq oac(,b)真正的大一统观念,却是在秦汉帝国时期行成的 eq oac

2、(,c)同权力一元相伴随的,是中国政治体系中的国家本位政治世俗化政治伦理化国家机器人格化权责分离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以不同的王朝为主体,分朝代论述以不同的制度为主体,分体制论述第一章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三皇五帝2、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原始人群-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3、部落、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概念、管理机构、特征)重点三皇(原始社会初中期):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时期(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部落联

3、盟,或酋邦制阶段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 HYPERLINK file:/D:我的文档期末制度教学视频百科全书-三黄五帝.flv t _parent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少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部落:是氏族组织的联合体,由若干个氏族、胞族联合而成。部落设有首长,由本部落各氏族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部落设有一定的管理机构,出现了一些既从事生产又负责管理的人。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由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三大部族集团)。部落联盟军事首领或酋长由选举产生,后来逐步地演变为在氏族贵族内部产生。部落联盟设有议事会和民众大

4、会。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注:华夏集团(黄河中上游):由炎黄支系,高阳氏、有虞氏、商人支系,祝融氏支系等组成。黄帝、炎帝部落联盟东夷集团(黄河下游):由太皞、少皞、蚩尤等部组成。太皞、少皞部落联盟苗蛮集团(黄河以南):由三苗、伏羲、女娲、灌兜等部族组成。苗蛮部落联盟酋邦组织:概念: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是以酋长为中心,在这个网内的每一个人都依他与酋长关系的远近而决定其阶层特征: eq oac(,A)酋邦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属于仰韶文化时期)民众大会的观念淡薄(其表决权逐渐丧失) eq oac(,b)首领选举标准的变

5、化 eq oac(,c)公共权力的出现管理机构:部落酋长(或首领):由本部落议事会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部落所有成年人都有权进行表决。部落酋长负责处理部落的日常事务,召开部落议事会,并实施议事会决定的事项,主持宗教祭祀和节日大典,对紧急事务有权进行应急处理。部落军事酋长(或首领):初期由部落议事会临时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后因战争频繁,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以执行部落的军事职能。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的首领和胞族、姻族长组成。负责调节各氏族、胞族之间的关系,确认氏族、胞族首领的选举或推选,决定部落的重大事情。部落民众大会:部落全体成年男女均可参加;到父权制时期,只有全体成年男子有权参加。二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商代“内外服”的官制和西周的官制(政务官:两寮六大;王家事务官)2、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霸主政治“礼崩乐坏”君主专制;分封制-郡县制;士人与国家的关系;儒家控制模式。3、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最早留意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人:林则徐);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商代官制的架构“内外服”:商代内服官的三大类别国家政务官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外服”的含义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以及地方官吏西周的官制:政务官:两寮六大:卿事寮和太史寮,及其以下的“三左三右”。两寮相互地位的变迁王家事务官: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项政务,反映出王权的

7、增长西周的官制政务官王家事务官卿事寮(设“三右”)太史寮(设“三左)司土(徒)(管民政)司工(空)(管手工业司马(管军政)太史太祝太卜史、士、御、守宫士人与国家的关系:士是有知识、有才能和善谋断的人,他们最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家采用并让他们付诸实行。国家也需要这些人为国家出主意和效力,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因为国家的重视,士人有了出路,他们的知识得以运用和传承,进而成为一种群体。“儒家控制模式” :(德治、仁政):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8、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分封制示意图:君主:嫡长子(大宗)-君主 众庶子(小宗)-诸侯诸侯:嫡长子(大宗) -诸侯 众庶子(小宗)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大宗) -卿大夫 众庶子(小宗)士分封与郡县的区别: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王拥有世袭统治权,拥有

9、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汉、晋、隋、唐、明都曾实行分封制。第二章 王权和皇权制度一、王权制度1、王权的经济基础、王权与神权的关系2、王权的体现形式(“会盟”、“巡狩”、“朝聘”)3、对王权的制约王权的经济基础: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王”与神: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王权的体现形式: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王通过使用誓

10、、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对王权的制约: 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王”“侯”之争)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王”“贵”之争)受到天地、鬼神、祖先等宗教信仰的限制(“王”“神”之争)王权逐渐在摆脱各种束缚中加强,向君主专制迈进会盟:是夏商周三代王权你的重要体现形式,王发布命令,召集各诸侯到指定地点来接受王的指示和安排。巡狩:意为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朝聘:是天子御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小聘”。比年以小

11、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二、霸主和集权制度1、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构成要件)和君权的体现形式霸主的出现:各诸侯国实力已远超西周,标榜“尊王”,实际取代王权的霸主已相继出现。体现权力的形式:“挟天子以令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地位极不稳定,随经济、军事势力的兴衰而更迭。以道德的力量来维持与盟国的关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国家,不断集中。权力出现了新的选用人才方式,预示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经济发展、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君权的体现形式战国列强变法的趋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条件:君主独揽大权,君权至高无

12、上(君主制度)中央政权能有效管辖地方(地方行政制度)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君权的体现形式及其特点:“官分文武,王之二木”,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三、皇帝制度1、皇帝的名位制度(尊号和庙号)2、皇帝的行使方式(君临之术)3、皇帝制度的特点(重点)尊号:是高踞于皇位的统治者希望取得更尊贵的推崇,由群臣上书奉上,对在位皇帝有评价的意义。尊号(徽号)是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是群臣遵奉的。尊号反映了群臣对皇帝的吹捧,说明了皇权的至高,为皇帝一己

13、之欢而极力尊上加尊,荣上加荣,尊号有的累加至十字。上尊号制度盛行于唐、五代、宋、元,朱元璋废除。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在太庙中位置的称号。能够享有庙号,就意味着进入帝统系列。 庙号的发展:庙号一般按嫡传世系编排的,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进入帝统系列的,并非每位皇帝都能享有建宗立庙的庙号制度。隋唐后所有皇帝都能取得庙号,开国者或有重大贡献者称“祖”,其余皆称“宗”,不再按世系和政绩排位。庙号也有其一定含意,比如神宗、高宗等。辽、宋以后,开国之主,都称太祖,第二位一般都称太宗。注:明成祖朱棣;清三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以清朝为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

14、宗、清高宗、清仁宗、清宣宗、清文宗、清穆宗、清德宗皇权的行使方式:奏事:有面奏和书奏的区分。朝议:有“廷议” 和“集议”之别。刺察:即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来监督和审察百官的工作,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君临之术”:就是运用权力的方法和手段。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基本以法家思想为主体。“四位”:主之所处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六柄”:“明了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穷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所操也。 “七术”:众端参观,必罚明威,信赏尽能,一听责下,疑诏诡使,挟知而问,倒言反事。及时了解和掌握政治全局,调整官制,予夺权势。实现君主对全体臣民的全面监控。使用严刑峻法,强迫

15、各系统各部门绝对按照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倡导纲常伦理,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皇帝制度的特点: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真龙天子”,“奉天承运”。)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四、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1、嫡子继承制(概念、确立和发展)2、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重点)3、皇位继承的保护和防范措施嫡子制度的确立:夏代基本以传子为主。 商代汤制定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憾和危机, “九世之乱 ”。帝康丁以后,传子制度才基本确立,后来又发展为嫡子继

16、承制。周代:文王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周公时期嫡长子继承和预先册立太子制度。择立太子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改革制定的密建皇储制度)。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防范措施: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托孤、建藩:以期

17、匡正和藩卫新主托孤:刘备与诸葛亮;王莽、司马懿。消除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以期继承者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实行统治五、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专权后妃参政或专权,往往与外戚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利益驱使下,互相勾结。后妃专权和外戚干政的特点狭隘性:宫闱争宠献媚助长统治者的生活腐化,加剧政治腐败,极大扭曲人的本性。吕后、贾后、武后、李后、万贵妃。太后临朝称制,有时是迫于需要,但在权势的诱惑下,她们贪立幼主,擅行废立,使用各种阴谋诡计,常常演变为政治和社会的动乱。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加速了专制王朝腐朽的进程。后妃孤陋寡闻,缺少政治主见,委信于外戚、宦官或权臣。外戚依靠裙带关系封官受爵,并不需要什

18、么真才实学。如唐代的杨国忠。第三章 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辅政制度的演变(本章重点):贵族辅政制贵族辅政与官僚辅政交替或共同辅政制官僚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参议辅政制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官僚辅政制中始终存在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一、贵族辅政制度1.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及其特点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部落联盟或酋邦时期:“四岳”(禹、皋陶、契、后稷),对联盟或酋邦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夏代:“六卿”、“三正”、“四辅臣”、“三老五更”等,都是宗亲贵族。商代:宗亲贵族外,还有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王的信任而跻身于辅政行列,如商汤时的伊尹、帝武丁时的傅说。商代后期出现“三公制”,即太师、太傅、太保。

19、周代继承 。周代:西周初期,成王年幼继位,以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他们是帮助周王履行统治职能的重要辅臣,实际上具有过总宰一切政务的执政官的地位。随着专制程度的提高,要求权力高度集中,西周晚期出现了总理两寮及公族事务的冢宰,这是类似于宰相的重要辅政大臣贵族辅政制的特点:贵族辅政制是古老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国家形势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是以内外贵族联合为基础,君主以武力震慑和宗亲感情来笼络异姓贵族和宗亲贵族。担任辅政的贵族既辅佐王决断国家大政,又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因此也能限制王权的发挥。二、宰相辅政制度1.宰相开府辅政制:形成和发展、运作方式及特点2.宰相参议辅政制:中外朝

20、划分及中朝官的分类、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重点 :“三省制”的形成及分工3.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形成与发展(重点);票拟和批朱权;与开府宰相制的区别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和发展 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时期:贵族辅政制开始向宰相开府辅政制转变;战国时期:以文武分职的官僚制度确立,以相和将为文武职官之首,此时因君主对相和将的用人权不直接干预,宰相开府辅政制初步形成;秦和西汉:官制规定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宰相职,实际上承担宰相之职的是丞相、御史大夫“二府”丞相、御史大夫开府辅政制在汉武帝时发生变化。先后任免10余名丞相,还重用中朝官,以外戚统领宫廷官辅政,以与外朝官制衡。汉成帝时设置大司马

21、(原太尉)、大司徒(原丞相)、大司空(原御大夫)为三公,但只有虚名,已经失去辅政的作用东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分别开府。三公吏员只是西汉丞相的一半,可见其职权远不及西汉。典章规定三公合为宰相,但只有宰相之名,实权为尚书台控制,宰相开府辅政制已经走向没落。东汉末年,曹操自任丞相,实际已篡夺大权,不再是辅政。这是宰相辅政制的变局。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为二相,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为八公,都可以开府辅政,但权力大小,取决于其政治军事实力。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开府辅政制实际已不存在,而变成宰相开府执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的诏书和面谕办

22、事宰相的作用在于参考、执行等宰相开府辅政制的特点:其职位仅是最高行政官,不能世袭宰相的职位是按照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的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中,宰相往往成为牺牲品宰相开府保持相对独立的施政制度,显然与君主专制格格不入,因此也无法持久存在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之分:汉代中央官制,汉武帝时开始以中外来划分朝官。中朝官之首为大司马,外朝官之首为丞相。根本原因:汉初丞相权力过大,汉武帝为剥夺相权,加强君权,重文武侍从之臣,在宫中参谋议政,与丞相抗衡。东汉无中外朝之分。西汉末年开始实行“三公”制度,大司马大将军改称大司马,丞相改称大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三公都在宫外开府,中外朝区分界限不复存在。东汉沿用西汉末的

23、三公制度,即无中外朝制度。直接原因马邑之谋:汉武帝意识到必须严格限制参与谋议机密的范围,所以在以后的多次军事行动中,都改为直接与领兵将领商议决定,很少让丞相和公卿参加。大将军、大司马设置后,为皇帝亲信,时居宫中,逐渐参与谋议。汉武帝择一部分朝官入宫办事,朝官逐渐分中、外两套班子,大将军、大司马成为中朝官之首。最初任大司马的是卫青、霍去病,开始主要是主持对匈奴的战事。后来战事渐息,大司马转向辅政。所以汉武帝托孤于丞相和大司马。汉武帝去世后,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掌握朝权,倡谋废君立君。之后,为大司马者不再是一人,出现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卫将军、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等名号,构成相互制衡的辅政班子。以

24、丞相为首的外朝官仅承命办事。中朝官的分类:在禁省中工作,经常居住或出入禁省,以及与禁省有密切关系的官吏,可以称为“禁省官”。因这些官在深宫禁内办事,还可以称为“内庭官”或“内廷官”。在宫中工作,经常居住或出入宫中,以及与宫中有密切关系的官吏,但不能未经允许出入禁省,可以称为“宫中官”。因为他们在宫中办事,故可以称为“宫廷官”。在宫外办事的官吏,其主要长官定期朝见君主,故称“朝官”或“朝廷官”。因为他们在宫外,非经特许是不能进入宫中,故可以称为“外廷官”。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宰相参议辅政制的形式,从汉武帝时才开始出现,一直到明初仍采用这种辅政制度。汉武帝刘彻为强化皇帝个人的权力,压抑以丞相为首

25、的公卿大臣们的权力,有意抬高尚书职权;后来权力转移中书。东汉时,“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形成中朝官和尚书与开府宰相双轨辅政制,而尚书的地位更高。注: 东汉的“禁中三寺”:以侍中、黄门侍郎为首的侍中寺,以中常侍、小黄门为首的东寺,以中黄门冗从仆射率领部分宦者武装的西寺,负责承传奏章和诏令。“禁中三寺”独侍中寺由士人掌管,但后来迁出禁中,宦官的权力更为扩大。加之皇帝利用宦官消灭外戚,女主临朝的频繁出现,更为宦官专权创造条件。“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政治运行:公卿尚书侍中寺(东寺)皇帝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 此后长期存在。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分工还缺乏

26、明确的规定,但毕竟在制度上确立了宰相参议辅政制度,而且渐渐成为辅政制度的主体。 注:曹魏的尚书台,与东汉相比,完全独立,官署迁到宫外。尚书台统领二十余曹,实际已取代三公管理全国各种政务。长官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号称“宰相”和“副相”。南朝刘宋,改称尚书省。北魏也设立这一机构。至南北朝后期,基本确定六部二十四司的规模。尚书迁到宫外,魏文帝曹丕将原在魏王府的秘书监改为中书监,官署设在宫内,代替尚书的位置,主管出纳政令,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晋以后改监为省。辅政权力转入中书省,分设局、曹与尚书诸曹相对应。东汉末年,宦官势力被铲除后,侍中寺又进入禁中,改称侍中省。魏文帝又置“散骑省”于禁中,禁中二省。二

27、省“掌侍从左右,关通内外”,与中书省构成制衡之势。东晋哀帝时,二省合并为门下省。其官员接近皇帝,掌握实权。三省制度的确立:根源都在汉代。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三省交互辅政,原因在于君主用私人。隋代正式确立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正副长官均为宰相的三省制度,轴心在尚书,三省的具体分工和运行机制还不明确。唐代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比较健全的辅政体制。注:唐代的实际情况:三省制度并未得到真正的全面执行。皇帝为了防止臣下擅权 , 摆脱臣下的掣肘 ,便将拟订诏敕的责任交给自己信任而且亲近的人。因此 ,在中书门下制确立之后 ,很快就出现“北门学士”(“翰林学士”)。中书门下、翰林院学士承旨、枢密使,

28、都承担辅政职责,构成一种内中外三层次的辅政体制;中唐以后出现多轨辅政。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形成、发展:明代内阁制的形成:明初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制度,直接统辖六部“四辅官”的失败以四季为名,分季协助皇帝复核人事、司法及文书等事务分别轮班视事,不让久任,完全听从皇帝命令朱棣重用的“七学士”,这些内阁大学士后来被称为“阁臣”,他们承担了部分辅政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的雏形出现了。朱棣以后,继位的朱高炽提高了内阁的地位,赋予学士们以重大的责任。宣德皇帝朱瞻基时,内阁大学士政治地位已经高于各部尚书,内阁制度在此时则趋于定型。内阁大学士便奉命处理重要政务,掌握了票拟权明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批朱权,中枢辅

29、政实际成为内阁和司礼监双轨制。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成为了参与议政,负责传达皇命和机密文书运转的御前机要办公中枢。军机处只是一个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的宰相府。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一切重要文件均要以“军机大臣奉上谕”、“军机大臣寄信”等形式下达。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完善。清代承袭内阁制度,但只办理一般事务,重大机密事务,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办理。康熙执政后,选调一些翰林官入直乾清宫旁边的南书房,负责草拟诏敕。雍正继位后,因西北用兵,须紧急处理军务,四年在隆宗门内设立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挑选朝官入直,负责承传诏旨。票

30、拟:也叫票旨,条旨,实际上是带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内阁的票拟权(票旨、条旨):对于各种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前,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书面以进”。“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但实际上两者仍有本质区别开府宰相制的区别:明代内阁辅政制不同于开府宰相制:内阁是奉旨办事,没有建议决定权。汉唐宰相对皇帝旨意有封驳权。内阁阁臣没有隶属于自己的办事机构内阁建制的不确定性阁臣的权力无法同开府宰相相提并论明代内阁制是不同于汉唐时期的开府宰相制的。阁臣虽然具有辅政的功能,但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都不能与完全意义上的开府宰相相提并论。内阁不能直接指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而后者也没有向内阁汇报政务的义

31、务,而汉唐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上报事务的副本都要交宰相府存查。军机处不同于开府宰相制: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的职能不明确军机处不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指挥军政部门三、其他1.清末责任内阁性质及其构成2.五院辅政制3.中国古代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清末责任内阁的性质:是一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清末责任内阁的设置:1906年曾准备设置内阁,即由皇帝选派内阁总理大臣,由总理大臣出面组阁,提出内政外交的政策方针、施政纲领,总理大臣对本届内阁负责,其工作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信任。当时慈禧太后仍然控制大权,这种主张并未付诸实施。

32、 1908年,慈禧和光绪帝去世,3岁的溥仪即位,其父载沛监国,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同意成立责任内阁。1911年5月8日成立责任内阁,作为中央行政最高机构,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其他协理大臣和各部院大臣共13人,统称国务大臣。“辅弼皇帝,担负责任”。满员9人,其中皇族6人,汉员4人,因此时人称之为“亲贵内阁”或“皇族内阁”。 奕劻内阁的组织机构“一厅四局一院”:阁丞,类似现代政府的秘书长,统领本阁的承宣厅、制造局、叙官局、统计局、印铸局,对总理大臣负责。承宣厅,类似现代政府的办公厅,主管颁发谕旨及法律法令,收发折奏事件和阁议事件,请用御宝和收掌阁印等。叙官局,主管人事,负责内外各官升迁任

33、免、考试处分等。印铸局,负责官方法令文书、官报的印刷刊行,册宝、印信等铸造颁发。制造局,主管制造勋章、佩戴等有关奖赏封赠的物品。统计局,负责统计事件,刊行统计年鉴及报告事件,与各国交换统计数据等。法制院,直隶于内阁总理大臣,负责法律的撰拟、审核、增删改废。五院辅政制:1928.10.4,根据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训政纲领,制定和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立法院为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关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五院共同掌握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是国民政府的核心和基本机构立法院: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1928.10.28)立法院组织法立法院

34、有议决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之权立法院设院长和副院长各一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1947年改为立法委员互选立法院下设各种委员会行政院: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正副院长由国民政府委员担任院长有指挥院务,监督所属机关,提请国民政府任命所属各部部长、次长、各委员会正副委员长,主持院会等职权司法院:司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司法院掌理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有关特赦、减刑、复权等事项提请国民政府核准施行,司法院主管事项可以用议案的形式交立法院,有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的权力,有监督国立大学法律系科及批准私立政法学校设立的权力考试院:考试院

35、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主管考选、铨叙事宜,对主管事项可以向立法院提出议案,对公务员任用中不合规定者可以径行降免考试院设正副院长各一人,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没有任期限制考试院内有法规委员会、秘书处、参事处、人事处、会计室、统计室、机要室、政风室等机构,分管院内各种事务监察院: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监察院依法行使弹劾、审计权,1947年以后扩大为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监察院直属机构有秘书处、参事处、人事处、统计室、会计室1947年,监察院根据行政院各部会的设置增设了10个委员会五院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中国国民党实行“五院制”是基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而确立的。在实施过程中

36、,五权不可能真正达到分立国民党派系斗争的焦点(民主集中的委员合议制与领袖制)在民主集中的委员合议制的形式下争权、争位、争利,派系斗争此起彼伏,甚至兵戎相见从民主集中的委员合议制走向领袖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不断修订,五院逐渐演变成为对蒋介石个人负责的办事机关,变成五院分工辅政体制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发展变化及特点:君主专制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君权总的趋势是不断集中和加强;辅政制度则是不断变化的,辅政的权力总的趋势是不断削弱和分散。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始终围绕君权进行。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辅政制度发生

37、变化的重要原因。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第四章 中央政务体制及其运行机制1、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三公九卿制的概念构成和职掌、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的构成)2、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概念、构成)3、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4、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了解其中央政务机构组成)三公九卿制的概念、构成和职掌:秦代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九卿: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包括:奉

38、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西汉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变革:西汉末年改丞相为大司徒 , 太尉为大司马 , 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九卿的发展:职能有所变化,机构名称有所变化。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秦汉九卿的执掌: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宫廷车马仪仗;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大农令、大司农):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东汉三公九卿制的变化:太尉、司徒

39、、司空为“三公”三公实权渐归尚书台;九卿隶属于“三公”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的构成:汉武帝以后,中央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少数权臣以中朝官的身份而受命领录尚书事,使尚书逐渐成为政令的中枢。尚书开始只设左右曹,后来改为六曹,尚书机构扩大,变成中朝官尚书组织与外朝的三公九卿组织一起管理政务,形成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六曹的具体名称和职掌:三公曹,主考课。吏部曹,主选举及祭祀。民曹,主修缮及建筑。客曹,主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二千石曹,主司法辞讼事。中都官曹,主治安事。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隋代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中央政务体系,基本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三省,即中书、

40、门下、尚书省: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决策)。长官是中书令,次官是中书侍郎。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审检)。长官是侍中,次官是黄门侍郎。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行政),下辖六部。长官原为尚书令,因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皇帝前曾任过此职,故以后不再设置,实际长官是左、右仆射,仆射之下又有左、右丞各一人做为副手。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每部各设四司,即六部二十四司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另有九寺五监也负责许多实际

41、事务(见课本P238皇帝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行政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兵部军政礼部礼仪刑部刑法户部户口赋税吏部官员考核任免工部工程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恪守成宪”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在不明显变更祖制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以弥补官制的不足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派遣具有专责的特使,处理钦命政务,出现了诸使差遣负责制这种被差遣的诸使大都不在正规官制之内,但其实际权威却往往凌驾于正规官制之上宋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官”指“尚书”、“员外郎”等各种京官名称,“职”指一些文士所带的如“学士”之类的名称。官员的官名与职名只表示其官衔和俸禄的高低,不代表其担任什么实

42、际职务。一个官员除有官、职名外,还必须有“差遣”之称才有真正的实权。差遣职称前通常加有“知、判、权”之类的字眼,如地方上的知州等。既为“差遣”,便都是皇帝的临时派出官,至多三年就须一换,而且各种级别的人都可以担任,这样有助于抑制官僚树立私人势力。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金为尚书省,元为中书省,是政务的主轴一省既承秦汉以来宰相的“佐天子,理万机”的职权,又负有“典领百官,会决庶务”的责任,所以“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是皇帝以下最高的政务机构以一省制为核心而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系统如元代废尚书、门下,设中书一省总理全国政务,同时形成了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的行政、军事、监察三权鼎立的政体格局。

43、中央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秦汉地方行政体制(乡里组织)2.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3.地方行政层次及其长官(秦、两汉、隋、唐、宋、元明清)秦汉时期的基层行政组织乡里组织:在一县的基层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是县派出的治安机构。乡:设有秩、啬夫、三老、乡佐、游徼等乡官。有秩由郡府任命委用,其他乡官则由县廷任命批准。有秩(大乡)、啬夫(小乡)是乡的主管,有权掌管一般性的民政事务和轻微诉讼以及赋税征收等事。三老掌教化;乡佐是有秩、啬夫的助手,分职承办县廷布置的各项事务;游徼主管乡中治安,直属于县尉。里:设里正(

44、或里奎、里典),兼有官民双重身份,负责一里事务,按规定掌管100家。里正由乡任命。什伍:什设什长主10家,伍设伍长主5家,形成连坐关系。什伍长由乡任命。省级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省:行台(魏晋)行尚书省、行中书省(金元)行省、行中书省(省)(元朝)承宣布政使司(明朝)省(清代)省的主要长官和行政机构:元代的省设丞相一人,平章二人、左右丞和参政各2人,为省的主要长官;实际主持政务是并列的平章事二人。明代省一级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别称藩司、臬司、都司)分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把一省的事权一分为三,以消除省级官员独揽全省政务的局面。清代的总督、巡抚是法定的省

45、级封疆大吏,各设有衙门,但衙门内不设职能机构,加上中央的严格控制,督抚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团伙第六章 法律制度一、司法行政制度三代没有明确的司法分职秦以后,在权力集中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央司法行政体系秦汉中央九卿之一的廷尉“掌刑辟”。北齐时期定名为大理寺,后一直作为中央的“法司”之一,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时期设御史中丞,后东汉设御史台,一直作为监察部门存在,亦负有“法司”之责秦汉时期尚书下置三公曹,后至隋唐演变为刑部建制直至明清。刑部一直作为主要“法司”,主管司法行政事务“三司推事”,即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地方

46、大案为“三司使”,京师大案有“小三司”宋代另设审刑院,作为皇帝审断的顾问机关元代刑部为最高司法行政机构,废大理寺,强化御史台明清恢复隋唐的“三法司”制度,分工有所变化:“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清末的变革第七章 监察制度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1.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掌握关节点)2.监督弹劾的监察行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掌握关节点,重点掌握中华民国的监察体制)拾遗补阙的谏诤行政体制:尧舜时期:就有“谋于四岳”的拾遗补阙制度。对重大政务,尧舜都要咨询四岳的意见。夏:有“三正”、“四辅臣”、“三老五更”等号称辅弼的宗亲贵族。春秋时期:专职从事拾遗补阙的谏

47、诤官员出现在。秦:置谏大夫,属郎中令,无常员,多至数十人,掌议论。另有大夫、郎、谒者等。“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常员,多至数十人。两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汉初不设,此时复秦制),秩比八百石。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东汉时,改谏大夫为谏议大夫,掌顾问应对,随诏任使,无常员。东汉献帝时:最早的专门谏诤机构为设立的侍中寺。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6人曹魏:改名为侍中省,另设散骑省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将散骑省归属其下。增加通直散骑常侍和侍郎、奉朝清等,谏诤为主要职责。自此以后,谏诤机构主要设在门下省南朝刘宋:把原属于门下省的散骑

48、省分出来,设集书省隋代:将集书省并入门下省隋唐:,中书和门下都有谏诤职责,但主要承担谏诤之责的是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这些人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号为谏官。宋初:以中书、门下两名官员判谏院事,以两省中的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中检选供职。天禧元年(1017年),谏院在门下省内设立官署,直到1032年才有了独立的官署。 辽代:的南面官系统中有中书、门下省,939年始置左右谏院,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设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官。因南面官在辽政治体系中作用不大,谏官形同虚设。金代:设有审官院,掌奏驳除授失当事。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补阙、拾遗等官。还设有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益政院

49、等。元代:设奎章阁学士院,其学士承担一定的谏诤责任。不再另设谏官。明初:设谏院,有谏议大夫、司谏、司言等官,不久废除。由六科给事中承担起谏官的责任。建文时,在六科内增设拾遗、补阙。明成祖初,革拾遗、补阙。“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确立了台谏合一的制度。清初:沿明制设六科,雍正元年(1723年)并入都察院,基本上取消了谏诤的职责。监督弹劾的监察行政体制:夏商周三代:就已经出现兼具某种监察职能的职官。战国时期:御史职司监察的制度出现在。秦汉:沿袭并完善了战国时期出现的御史监察制度。东汉:御史台中丞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御史台”魏晋: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设在宫中,直

50、接由皇帝控制。南北朝基本沿袭。隋代:在御史台内增加监察御史的员额,使之主管地方监察事务。唐代:御史台下分设台、殿、察三院,分管不同事务。唐代的监察制度基本上为宋所承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辽、金之制元代:提高了御史台的地位,使之与中书省、枢密院处于平行的地位。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监察官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清代:将六科并入都察院,作用明显降低。中华民国的监察体制:清末官制改革,1907年资政院,并先在各省设立咨议局曾经筹备设立资政院,拥有监督政府的虚名,但所决议之事最终均须由皇帝裁夺。所以资政院只是对政府毫无拘束作用的咨询机关民国成立以后,仿照西方“三权

51、分立”制度,由议会兼掌监察。是一种“不统一、不独立”的监察体制。所以设行政监察机构以监督行政行为,设审计机构以监督社会经济活动。北洋政府的平政院和审计院平政院设立于1914年,直隶于大总统,负责“察理行政官吏之违法不正行为”。但实际负责监察的仅是该院下属的肃政厅。表面掌有监察职权(“以一组织而兼有现代监察院、行政法院,职权不为不大”),但仅存两年,只负责行政审判,根本没有监察职权审计院始称审计处,1912年设立,隶属于国务院,并在全国各省设立审计分处。1914年改为审计院,改隶属于大总统,并撤销各省审计分处。负责会计监督事宜。国民党监察委员会成立于1924年1月,不仅监察党内,也监察在政府任职

52、的国民党员是否具有失职和违法行为。实际上具有行政监察的职能。监察委员会调查核实党员失职和违法行为后,报告其隶属党部,由党部进行惩戒。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负责弹劾官吏的违法行为),后合并了1926年成立的惩吏院(负责监察院弹劾案件的审判和惩戒),集监察、惩戒、审计于一身。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1931年成立,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之一,受国民党中央监督指导,承国民政府的命令,依法律行使监察权。构成主体是监察委员(由监察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下设审计部(负责监督政府所属全国各机关预算之执行,核定其收入与支付命令,审核其计算与决算,稽查其财政上之不法或不

53、忠于职务之行为)。监察院将全国划分若干个监察区,各区设监察使署,由监察委员出任监察使,负责纠弹该区内地方机关和官吏,是监察院的派出机构。监察院的职权有弹劾、纠举、建议、监试、审计、调查等项二、监察的职能 1.对上的谏诤(谏诤的概念方式、作用和特点)2、对下的监督弹劾3、对左右的牵制监督谏诤的概念:谏是规劝,诤是直言,谏诤也就是对君主或上司提出规劝性的意见。谏诤的途径和方式:讽谏:即以旁敲侧击的方式提出。顺谏:又称直谏,是在君主的意见上加以修改, 基本顺应君主的意思, 维护了君主的尊严,因此成功率较高。规谏:又称降谏,是以忠诚的态度和中肯的语言,依据正规的礼法制度和正义之道,对他人进行劝诫(长孙

54、规谏、狄仁杰犯颜谏诤)致谏:又称争谏、指谏,即直接针对某种不法无道事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问题分析透彻,以达到谏诤的目的。陷谏:又称谲谏,戆谏,即不留情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我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特点谏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宫廷生活,以至宦官行为活动等,在理论上都可以用谏诤的形式提出,但君主却没有必须听从谏诤的义务。谏诤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多。自公卿大夫、牧守县令,直到庶民男女,都可提出谏诤。历代都规定主要文武大臣有谏诤之责,设有专司的谏官,但绝大多数文武大臣和谏官却为自身的利益不肯冒着危险进行谏净,而专制君主也很少重视谏诤。三、监察制度特点及其利弊(重点)监察职能比较完善,作用也比较明

55、显,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授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采取多种途径的监察制度和多种方式的监察办法,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第十章 职官管理制度一、古代官吏选拔任用制的发展秦以:主前要是“世卿世禄”的制度及根据军功授爵。秦汉时期:发展成以察举为主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第三阶段:魏晋时主要是九品正制。从隋开始创立了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科举制度,以后历代相沿并加以一些改进,一直延续至清朝二、荐举制度1.中国古

56、代的荐举形式2.制度荐举:选贡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重点把握后两者的概念、内容及其优缺点)3.私人荐举:概念、方法及其优缺点中国古代的荐举形式主要有:制度荐举私人荐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适应选贤任能的需要而产生。亦称保举制,是臣属们以个人名义向君主举荐人才,是历史上实行最久且制度化了的人才选拔方法。官府荐举: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自荐选贡士制;夏商周三代,为补充世卿世禄制,为没有继承权的嫡子和庶子提供了入仕机会。学在官府。察举制: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明,其后历代皇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春秋时,已有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地方官向国君推荐人才的制度。战国时,地方官在年终上计时,必须向中央推荐一定数额的人才,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授予官职,后来演变为察举。缺点: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四科内容: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才任三辅令。实行举者与被举者的连坐制度缺点: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加之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故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220年开始,九品官人法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