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明清宫殿建筑文化探讨摘要 :人们在创造建筑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各种观念、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以及对于美的理解都融入到建筑之中 ,使得建筑本身不再只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精神的载体,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关键词 :秉承 ;融入 ;布局 ;数字暗示 ;木结构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 ,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它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 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明清两朝宫殿建筑中人文观念的体现首先 , 明清两朝宫殿建筑中“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春秋时代的老子就
2、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观点。这正是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 ,指明了人与自然有共同的根源,这正是对“天人合一” 思想的明确表述。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者秉承这一思想在建筑中融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使建筑成为不只是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 ,还成为了自然的象征。中国自古即有 “天圆地方” 的观点 ,人们将这一观点用在了建筑上 ,就出现了一些方圆套用的建筑形式。 在北京的国子监中,既有一明显的建筑一一国子监辟雍。“乾隆四十八年,皇上始命于国子监营建辟雍,又北为圜河,中叠石为方基,其上建辟雍殿七楹,周阿重檐 ,户牖洞达 ,翼以崇廊 ,四出陛 ,六级” 。方形的
3、辟雍殿建在环形河水之中 ,正是“天圆地方”思想融入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天圆地方” 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朴素的认识 ,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一块“方地” ,中国的古人也有独到的看法 ,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将空间分为东南西北四方 ,再加上人所处的中位 ,即形成了五行说。 中国传统建筑的方位、 颜色等均受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这一点 ,我们从北京的建筑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出来。 北京故宫的布局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五行八卦部位决定的。如宫殿的地势要与四神相应。就是后玄武位置地势要高 ,左边青龙位置最好有水,右边白虎位置宜有道路等。又如故宫文渊阁在清朝用于藏四库全书 , 因怕着火 ,故修建文渊阁时使用黑色
4、, 以寓意水。 “受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 , “人法自然”成为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人们从形形色色的建筑中就能感受到自然之所在 ,这也正是明清两朝宫殿建筑文化性的体现。 其次 ,建筑中的数字暗示。 中国自古就对“数”有着较深刻的认识。我国的明清的宫殿建筑就是向后人展示中国古代数字成就的最佳场所。中国古人喜用阳数,在各种建筑中 ,都不能缺少阳数的体现。以天坛为例 ,天坛是皇家祭天之所,可谓人与天交流之处。在这里 ,对阳数的运用多且突出。 天坛的祈年殿是一座仿明堂式建筑 ,在祈年殿中, “内外柱各十有二,龙井柱四” ,这二十八根柱子代表二十八星宿 ,四根龙井柱代表着一年四季,内十二根柱子寓意一年十
5、二个月 ,外十二根柱子寓意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内外两圈二十四根柱子寓意一年二十气。在建筑上体现数字的含义,又是明清两朝宫殿建筑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传统建筑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封建伦理纲常以及各种礼制等在建筑上的反应。 总之 ,人文观念在建筑上的反映是明清两朝宫殿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清两朝宫殿建筑中的技术内涵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采用木柱、 木梁构成宫殿的框架,顶与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 ,而不是承担重量的结构部分。 “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宫殿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礼仪活动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
6、能要求。同时,由于宫殿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此外 , 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宫殿、 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 , 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 ,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 ,又有装饰作用。,因此 ,防火防潮是建筑设计中的一大问题。故宫中摆放了三百零八口大水缸,每口缸可储水两吨 , 以备灭火之用。 有些宫殿建筑中修建了防火墙 ,使建筑本身就具有防火的功能。 宫殿在具有防火的功能同时还要防潮。在故宫中的宫殿,砌墙时在柱的根部,常常加设一个用砖雕刻成的花砖,在雕花深刻部位留有孔洞,称
7、为“透风” ,作用就是通风,避免主根因潮湿而腐朽。这些透风的花饰极其丰富 ,而且雕刻精致、 各不相同。 明清两朝宫殿建筑的许多构件也起到了装饰作用 ,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感染力。明清两朝宫殿建筑中的艺术内涵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明清两朝宫殿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这就是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 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 ,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 ,通过前院到达后院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 , 内外有别” 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宫中主要人物 ,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 (如公主 ),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
8、同时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 ,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 ,像一幅中国画长卷 ,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故宫,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
9、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应用的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故宫的午门,它建于宫殿正门前。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 ,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 以保护木质和加固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两朝宫殿建筑的色彩以灰色为主,在灰色中点缀着红黄绿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
10、则是皇家以及官府才可以用的颜色。红黄两种暖色与绿蓝两种冷色放在一起可以相互衬托,显得分外鲜明、 活跃、 效果醒目而突出。 紫禁城建筑正是运用了这种对比规律,在蓝天下用一色金黄色琉璃瓦,用青绿彩画和大红的柱子、门窗,用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面形成了蓝与黄、绿与红、白与黑之间的强烈对比,造成了宫殿建筑极为富丽堂皇的总体效果。建筑艺术还体现在建筑形态上我国现存古老的建筑天宁寺塔造型优美 ,有严格的比例法则。十三层塔檐逐层收减 ,使密檐部分形成强烈规整的节奏。密檐以下的塔身,自身的门窗与雕塑有一定组合规律,但总的旋律是舒展自由的。上部的塔刹与下部的塔基通过疏密相间的线条组合,构成丰富的韵律,又与整齐的密檐节奏取得平衡。综上所述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北京的明清两朝宫殿建筑既反映了宫殿建筑的独特文化又有其作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形成了特点鲜明、内容丰富、颇具代表性的宫殿建筑艺术,她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且更加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参考文献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窦光鼐等 . 日下旧闻考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3王其明 .北京四合院 J. 中国书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漆艺工艺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企业经济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文理学院《企业经营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理工学院《家具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消费者行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生化微生物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3《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房主中介合同范本
- 五邑大学《医学信息检索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龙岩学院《内外科护理学B(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应收帐款质押担保合同
- 门诊诊所运行管理制度
- 2025年大模型应用落地白皮书:企业AI转型行动指南
- 体育馆施工图设计合同
- 2025年中国文玩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JTG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小红帽》绘本故事-课件
- 专题06 现代文阅读(原卷版)2015-2024单招考试语文(四川真题)
- 校园超市招商政策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网络爬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