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策划方案_第1页
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策划方案_第2页
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策划方案_第3页
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策划方案_第4页
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策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沙河堡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卫生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依照医院临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落实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医患沟通和查对制度,改进医院治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工作目标严格贯彻落实卫生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消除医疗护理隐患,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成立实施安全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 长:汪 斌副组长:陈自力、彭清、代秀英成 员:彭增富、快乐福、刘萍、邓承、马龙兴、刘湟清、方志红、邱彬、韩宜、郑国清、宋玉娟、邱霞、

2、刘世林、李红霞、刘祖琴、叶万华、陈忠国三、具体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不的准确性;(二)、保证用药的安全;(三)、建立与完善在专门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机值”报告制度;(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六)、清洁的医疗,符合医院感染操纵的差不多要求;(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九)、鼓舞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舞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四、要紧措施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不的准确性。1、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给类诊疗活

3、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不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不的唯一依据)。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关键流程:急诊与病房、手术室、ICU之间流程;手术(麻醉)室与病房、ICU之间;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患者识不措施。患者身份识不制度与程序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不、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

4、双核对。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专门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6、手术病人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不的如下具体措施:(1)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不、住院号、科不、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刻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

5、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7、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不,必须有患者身份识不的如下具体措施:(1)急诊科重危病人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病人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专门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病人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2)门诊急诊病人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病人: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病人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病人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

6、,无误后方可离开。(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病人: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预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预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病人对接记录单。(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病人: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不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病人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5)病房与ICU转接病人: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病人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6)病房与产房转接病人: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病人一般

7、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预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病人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7)产房与病房转接病人: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病人对接记录单。(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病人: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病人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病人对接记录单。查 对 制 度一、 临床科室1、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不、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

8、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刻、用法。3、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通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时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输液、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液与输血时须注意观看,保证安全。二、 手术室1、 接病员时,要查对科不、床号、姓名、性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2、 手术前,必须检查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 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下敷料和器械数。

9、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是否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插队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四、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不、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不、姓名、性不、床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查后,查对目的、结果。4、收报告时,查对科不,病房。目标二:严格执行在专门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点电话知的医嘱。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专门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大夫重

10、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险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一、紧急情况下的口头医嘱制度1、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2、在危重抢救过程中,大夫能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前需重复一遍,得到大夫确认后方可执行。开立口头医嘱的医师必须是患者的管床医师或现场抢救职称最高、年资最长的医师。3、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4、抢救结束应请大夫及时书面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

11、嘱用药。5、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回事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记录和执行。6、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觉将予严肃处理。二、口头医嘱执行流程患者发生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医师开立口头医嘱护士重复医师确认无误执行医嘱抢救结束,补记书面医嘱口头(电话)通知患者“危险值”或其它重要检验结果制度与程序为进一步规范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危险值”或其它重要检验结果治理,贯彻落实危险值报告制度,特执行本制度与程序。一、各床科室包括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险值报告记录登记本,眉栏内容:日期、患者姓名、病区、床号、住院病历号、项目名称及危险值、报告者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接电话的

12、签名、被通知的医师的时刻、姓名等。二、当班人员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险值”以及其它重要检验、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三、“危险值”接获登记后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医师,记录通知时刻与医师姓名。四、医师猎取“危险值”报告后,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五、各科室妥善保管危险值报告记录登记本。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专门用药等)均以备妥。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即刻停制度与规范,并

1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幸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不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不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不、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

14、、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预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不、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预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不、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四)三方确认后分不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

15、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早填写表格。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依照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治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手术确认制度一、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室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及核查本到病区护士站和病房护士查对病人病历,包括病人姓名、性不、年龄、病案号

16、、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医嘱执行情况、药物、医学影像资料等。二、手术通知单与病历核对无误后,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共同到病房,行自我介绍后,与病人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不、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刻、腕带等信息确认,同时检查各项术前预备情况(备皮质量、是否更衣、有无假牙、贵重物品等),携带腹带及X光片等用物,确认无误后病房护士在手术病人核对本上签名,依照病情用平车接患者入手术室。三、接入手术室后,在半限区交巡回护士共同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不、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刻、腕带。戴帽后进入手术间。四、入手术间后由麻醉大夫再次查对上述内容。五、麻醉之前手术大夫与

17、麻醉师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病人应通过“腕带”再次进行查对。六、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病人(清醒的病人)进行四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手术。手术确认工作流程手术室护士依照手术通知单填写手术病人核对本持通知单、核对本到病区护办室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通知单与病历核对无误检查术前医嘱与用药执行情况与病区护士共同到病房自我介绍与病人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时刻等信息检查各项术前预备情况(备皮质量、是否更衣)叮嘱患者取下假牙、贵重物

18、品等交家属保管携带腹带及X光片等用物确认后病房护士在手术病人核对本上签名依照病情用平车接患者入手术室戴帽交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入手术间后麻醉师查对麻醉前手术大夫与麻醉医师查对切皮前巡回护士、手术者、麻醉师、病人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手术。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操纵的差不多要求。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治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当遵循医院感染操纵的差不多要求。手卫生规范一、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

19、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二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躯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专门易感病人前后;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三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一) 采纳流淌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二) 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三)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

20、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 手心关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 1 * GB3 掌心对掌心揉搓 = 2 * GB3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 3 * GB3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 = 4 * GB3 双手互握揉搓手指 = 5 * GB3 拇指在掌中揉搓 = 6 * GB3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四) 在流淌水下完全冲净双

21、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四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一) 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二) 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三)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四)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五) 需双手保持较长时刻抗菌活性时。五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污染物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淌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六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

22、。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七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一) I类和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5cfu/cm2。I类和II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一般手术室、产房、一般爱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二) I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10cfu/cm2。III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洁净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一般病房和房间等。(三) IV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15cfu/cm2。IV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环境要清洁。

23、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幸免不必要的人群流淌,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耀消毒一次。二、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将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不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在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四、无菌包应注明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使用,放在固定的地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五、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无菌空罐打开

24、后4小时更换一次。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六、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七、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八、无菌物品存放柜保持清洁,除治疗室进行空气消毒时能够打开柜门,其他时刻应保持关闭状态。一次性医疗用品放入无菌柜时必须拆去中包装。九、各种消毒灭菌剂依照其 性能及产品讲明与要求配置,并按要求定时测试浓度,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十、所有消毒灭菌物品必须及时标明打开时刻,并在规定时限内使用。医疗废弃物治理制度为了加强医院废弃物的治理,防止疾病传播,爱护环境,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废物治理条例和卫生部、环保总

25、局联合颁发的医疗废物治理行政处罚方法,特制定本条例。一、医疗废弃物的分类1、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管、注射器。2、各类敷料,使用后不回收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引流袋、引流管、包装袋,以及外科、妇产科使用后的纱布等。3、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的生活废物。4、检验科、手术室、传染科等使用后的一次性皮管及注射器。5、锐利物,包括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安培、青霉素瓶等。6、病理科切片产生的废弃物。7、手术后的医疗废物。8、遗传毒性废物包括各种化疗介入药物及相关注射器等。9、放射性废物。负责医院废物分类治理的责任人为临床科室护士长或医技科室主任。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送1、医疗废物和生活废物应严格分类收集,各病区

26、和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分类收集、运送。2、生活废物装入黑色废物袋内,医疗废物第2、3、4、5、6、7、8、9条装入黄色废物袋内。送医疗废物暂存处,48内由指定的回收公司回收。3、医疗废物按指定的暂存处存放,运送工具和容器专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和清洁,用1000mg/1有效的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半小时后清洗。4、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废物处置。三、医疗废物的处置1、行政后勤科负责医疗废弃物的处置,院感科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2、生活废物由专人负责运送到指定生活垃圾场填埋。3、医疗废物由专人治理,并送指定处置中心焚烧处理。4、医疗废物存放在专

27、用房内,时刻不得超过48小时,禁止医疗废物露天存放。5、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输血器经高压、高温毁形后由市卫生局指定的回收公司处罚。6、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数量、时刻、种类、处置方法,并由经手人签名。8、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要采取减少污染扩散的紧急措施。四、加强自身防护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的人员要加强防护,工作时应戴帽子、口罩,穿工作衣裤和手套。五、检查监督行政后勤科应定期对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置进行全程监管,相关科室和病区要高度重视予以协作,院感管科负责督促

28、检查和业务指导。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治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钾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治理。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

29、配伍禁忌。6、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看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看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关于新药专门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7、药师应为门诊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服务指导。8、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治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操纵静脉输液流速,执行对输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应。病区备用药品治理规范一、目的通过健全急救备用药品治理制度,使检查制度落实到位,防止出现过期、变质药品;幸免贮备药品数量过多阻碍成本操纵;防止药物贮存瓶/盒选择不当而导致药品疗效下降;堵塞药品治理漏洞。二、依据药品治理法三、适用范围临床科室配“备用药品”审核、检查的治理工作四、

30、内容(一)备药品种、基数审核。建立合适药品贮存基数,由科室负责人提交备药打算,报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审核,由医疗主管院长签批。各科依照疾病特点确定所需药品需求量,备药既要保证临床用药需要,又要幸免积压,(二)使用登记治理急救药品的领取、使用要进行登记,记录上应清晰地记载药品的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差不多情况及使用后补充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批号等内容。(三)备用药品的检查1、科室护士长为所在科室药品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监督科室治理药品,指定责任感强的护士专门治理科内药品,明确职责,定期全面检查科内药品。检查频率:护士每天对科室所有药品数量进行交接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检查1次

31、,护理部每月督查并记录,2、建立药品质量检查记录表,检查者对检查情况如实记录。药房人员每月不定期下病区抽查药品治理情况,关于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部门,做到层层把关。检查内容:包括药品数量、药物有无变质、变色等质量问题及有效期,任何药品贮存盒上都标有有效期限,便于检查者核对。关于效期6月且科内使用量少的药品,及时提醒更换。(四)备用药的使用药品使用按“领新用旧”原则,为杜绝科室药品治理不当或更换不及时造成安全隐患或不良后果,科室应坚持批号旧的先用。(五)备用药的摆放1、实行“一目了然”治理方法:药品分类定位放置,通常将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放在第一层,使用频率少的药物放在最上一层。2、所有药品贮存盒

32、/瓶外标识清晰,便于清点,标识上内容:药品名、剂量、单位、基数量及有效期)。3、基数药品使用标志:基数药品未使用时正向,使用后反向放置,便于提醒及时补充,各班清点时一目了然。(六)备用药品的交接建立“药品基数交接记录单”。做到班班交接、账物相符、确保使用需要。白班夜班进行循环交接。(七)毒麻、一类精神药品的治理1、制定严格的交接制度、建立合理贮存基数,专人定位定数、专柜上锁治理,实行班班交接,确保账物相符,钥匙随身携带。2、建立“病区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完善使用记录。3、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日清日毕制”。4、领用毒麻药品专门要求:注射用的毒麻药品(如度冷丁等),须凭处方及空安瓿方可到药房

33、换取备用药,由于人为造成安瓿破裂等意外情况,当事人需提交情况通过报告,并报科室护士长药房部门负责人。输注药品安全治理制度一、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看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治理。二、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三、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

34、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幸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觉有渗液,讲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看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移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觉有异常立即更换

35、并上报护理部处理。(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专门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3、配药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4、更换补液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

36、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认真观看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立即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药液输入后,应紧密观看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病人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四、输液反应观看1、观看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关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只有无过敏反应时才能进行输液。但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等因素可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这些病人尽管皮内试验为阴性,但可在输入一定量的药液后发生过敏反应,故需要紧密观看。假

37、如在输液过程中皮肤出现丘疹、有痒感,并有心慌、气短或见病人颜面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测血压有下降趋势,即为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一般症状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则要分秒必争全力抢救。 2、观看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依照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操纵在20-40滴。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操纵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

38、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为达到其脱水作用,按每kg体重12g的剂量应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这在操纵急性脑水肿病人时应用较多。又如给休克早期的病人输液亦应尽早而快速,这时及时纠正休克状态十分重要。特不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病人觉得输液时刻过长或出于不愿忍受输液时对活动的限制,甚至怕阻碍到睡眠等缘故,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这是特不危险的。 3、观看输液药物有无溢至血管外 有些药物(多数抗癌药)是不同意渗出到血管外。一旦有外渗可使病人局部疼痛难忍,严峻时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假如观看到输液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如局部湿敷硫酸镁等。 4、对神志不清患者更要认真观看 对同意输液治疗的神志

39、不清患者,须有专人陪护,并在输液全过程中细心观看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颜面表情和体态,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大夫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防止发生意外。 五、输液反应处理1、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迭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又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反应,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它药物配伍。2、规范操作,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输液的复配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对配液间及输液间采纳紫外灯消毒可使空气细菌下降95 3,保持空气的清洁要紧是减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临床输液反应的重

40、要措施之一。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配液时,切割安瓿前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处,可有效地防止污染及因安瓿内负压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配液加入粉针剂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必须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3、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目前临床都使用带有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各厂家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应选择信誉保证、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货。输液器具贮存不宜过久,同一个批号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实验表明,现今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标,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药时专门少带入微粒。因此,建议临床加药时

41、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以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4、注意药物使门 一些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158例双黄连粉针剂输液反应中有52例是因超剂量而引起,因此,我们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用药量。另有文献报道,川芎嗪与维生素c分不加入5GS中微粒数明显少于两药混合后加入5GS中,因此配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注意配制顺序,从小壶加药时应幸免并用药物在小壶中混合,以免因浓度较高发生反应。5、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注速度最好选用药品讲明书上的稀释剂,选用输注速度则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躯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治理及报告程序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

42、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输液反应、药物过敏、胃肠道反应等,不包括无意或有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2、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宽敞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是关系到宽敞患者的用药安全的重要问题,及时收集并反馈药品不良反应,对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爱护患者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觉、报告、评价和操纵的过程。不管是单一用药依旧多药联用,均应遵循“可疑就报”的原则,对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只要不能完全排除的药品不良反应,均应作为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品不良事件上报。4、

4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治理、实施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处理医疗事故、诉讼和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5、新的、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在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工作,重点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和疫苗等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重点监测和再评价,出现群发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向县、市ADR监测中心或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报告。6、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用药情况,及时发觉药品不良反应并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表报药学部。7、各病区指定一名住院医师和护士长兼任药品不良反应联络员,负责收集本病区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定期汇总到药学

44、部。8、我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为不良反应监测站,负责每月初向临床发放、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整理,每季末提交院药品不良反应领导小组讨论,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评价意见的填写,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9、医疗质量治理科负责检查落实情况,对漏报或隐匿不报的科室,扣除相应科室医疗质量分2分。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制度。1.“危险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刻,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刻等。2.“危险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3.对属“危险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操纵,尤其是分析前质量

45、操纵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制度为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报告检验危险值,规范完善危险值报告程序,使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特制定本规范:一、由医院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检验中心主任负责,会同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共同确定本院危险项目、危险值以及危险值报告流程。二、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支持、配合检验中心落实该制度。三、检验中心主任负责,由检验中心医疗安全治理小组、质量治理小组定期检查、督促,监控。四、各实验室组长负责具体危险值报告督查及监控,发觉问题及时纠正和报告。五、实验室各岗位必须熟练掌握科内制定的危险值治理制度、报告流程、危险项目和危险值

46、,并按要求报告、记录。六、出现检验危险值后,按“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治理规范”规定的步骤处理。七、加强危险值临床应用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措施按“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治理规范”规定严格执行。临床实验室加强服务临床的意识,及时与临床和护理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八、检验、临床人员熟练掌握各类检验项目的危险值,检验人员为临床提供全面,细致的危险值数据的咨询服务。九、加强检验标本质量操纵,严格按照标本质量操纵标准,检验、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告知检验前预备、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实验室危险值报告治理规范检验“危险值”: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讲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现在假如临床大夫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

47、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峻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为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报告危险值,完善危险值报告程序,使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特制定本规范:一、由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检验中心主任负责,会同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共同确定本院危险项目、危险值以及危险值报告流程。二、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科室支持、配合检验中心落实该程序。三、各实验室组长负责危险值报告督查及监控,发觉问题及时纠正和报告。四、实验室各岗位必须熟悉科内制定的危险值治理制度、报告流程、危险项目和危险值,并按要求报告五、出现危险值处理步骤:1、在检验中心LIS信息系统上设立各项危险值,让

48、计算机系统直接识不危险值,所有危险值呈“红色”字样,便于检验人员及时发觉。2、当出现危险值时,检测人员必须立即从原始管取样复检,并同时检查标本是否合乎检测要求,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检测试剂是否有效、有无电磁干扰、室内质量操纵是否在控。3、在上述方面都正常或无误的情况下,立即报告相应科室临床护理部并要求接电话人复述一遍,以减少信息传递错误,同时向临床了解患者情况,发出报告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护理部人员接电话后立即转告值班医师;4、如结果与病情不符,请立即重新采集标本免费检验。5、对“危险值”处理的过程要在检验危险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六、危险值临

49、床应用的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当出现危险值并剔除设备、操作、试剂等外因阻碍后,检验人员必须第一时刻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2、通过广泛的培训和告知,确保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熟知“危险值”报告制度并对“危险值”高度重视。3、检验人员为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急危重症患者的报告数据提供全面,细致的咨询服务。4、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标本留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标本的危险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幸免此类情况发生,检验中心必须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提供各类标本留取告知,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同时,临床实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和培训

50、护士如何正确留取标本。七、除病区病人外:1、门诊病人危险值报告:检验科在确保结果准确后及时打电话通知开单大夫所在科室护士站,并作好记录,联系开单大夫并处置病人,处理后在病程录上记录。2、体检中心危险值报告:工作时刻打电话报告体检中心,并记录报告者和接电话人姓名及时刻。3、专门情况危险值报告:若遇通讯失败,工作时刻报告医务科。4、检验科在发觉危险值后应当记录在危险值记录本上(包括接电话者、时刻等)。附:本院制定的危险值:1、常规项目:序号项目中文英文缩写低值高值1总胆红素TB350Umol/L2直接胆红素DB150Umol/L3谷丙转氨酶ALT1000U/L4谷草转氨酶AST1000U/L5肌酐

51、Cr1000Umol/L6尿酸UA1500Umol/L7尿素BUN30mol/L8血清淀粉酶AMY5000U/L9尿液淀粉酶UAMY12000U/L10血糖GLU1.5mmol/L35mol/L1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U/L12血氨AMM400Umol/L13白细胞计数WBC0.3109/L80109/L14血红蛋白HB30g/L220g/L15红细胞计数RBC1.01012/L7.01012/L16血小板计数BPC10109/L800109/L17钾K2.0mol/L7.0mol/L18钠Na120mol/L170mol/L19氯CL80mol/L160mol/L20钙Ca1.0m

52、ol/L3.5mol/L21二氧化碳结合率T.CO212.0mmol/L35.0mmol/L22凝血酶原时刻PT5.0秒100.0秒2、其他项目:一类传染病的病原体;脑脊液、血液等标本中发觉病原微生物时;心脏标志物TNI出现结果阳性(非心内科及心内科首次检验阳性结果);HIV初筛结果阳性,均迅速报告结果,参照“危险值”报告流程。附件二: 危险值处理流程图LIS系统红色报警检验人员发觉危险值自检程序纠正标本采集运送方法重新调试仪器更换试剂排除干扰严格质量操纵检查标本是否合乎检测要求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测试剂是否有效有无电磁干扰室内质量操纵是否在控 否是按复查核对后结果报告复查是否符合否 是 电

53、话通知临床、检验危险值结果登记本上记录 接电话护士随之记录相关内容 报告主管或值班大夫,并向检验中心反馈大夫记录报告床号姓名、项目、时刻立即医嘱重新抽血免费复查临床大夫分析病情符合与否是否复查结果反馈报告上级医师,并及时治疗处理治疗后及时复查,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对体检、手术和同意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不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关心或警示标识等方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2、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3、做好基础护理,要配好用好护理人力资源,开放床位与病房,上岗护士配比为1:0.4。假如

54、人力配备不足,治理者应及时进行人力危机值报告制度。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损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明白如何得到援助。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

55、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冷静剂、降压药等)的患者进行评估,在床头卡上挂防跌倒、坠床标志。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留陪护监管,做好相关指导。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12、教会患者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时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13、关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体位不宜突然改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14、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15

56、、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如有需要能够让 HYPERLINK /asp/wangxiao/hushizhuanyezige/hushi.asp 护士关心。16、关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关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爱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幸免对患者造成损伤。17、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周围,通知大夫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推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18、配合大夫对患者进行检查,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1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

57、密观看病情变化,发觉病情变化,及时向大夫汇报。2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处理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大夫查看受伤情况推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看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程序】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大夫查看受伤情况推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依照情况逐级上报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1.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2.落实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压疮治理制度第一节 压疮的评估制度一 、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刻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引起压疮最差不

58、多、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二、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爱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紧密的关系。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俯卧位时:好发于脸蛋、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三、高危人群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或肥胖者;瘦弱、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患者;意识不清和服用冷静剂患者;瘫痪或水肿或发热或疼痛

59、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因医疗护理措施(如制动、行石膏固定、手术、牵引等)而活动受限者。四、危险因素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活动受限;体温升高;意识状态改变或感受障碍;应用矫形器械;营养不良或水代谢紊乱;药物阻碍;皮肤受潮湿刺激;全身缺氧。 五、压疮分期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出现临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接着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受压部位呈现紫红色,皮下产生硬节,皮肤因水肿变薄,可有水疱形成。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3、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真皮层创面

60、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皮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4、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峻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峻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六、压疮伤口评估评估内容:1、伤口大小:(长宽)可用直尺测量伤口,头到脚方向为长,左到右为宽。2、深度:将无菌止血钳直接放到伤口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3、潜行深度:测量时将无菌止血钳沿边缘直接放入深至止血钳能到的最深处,测量止血钳与皮肤表面平起点到止血钳头的距离。4、组织形态:黑色结痂、黄色腐肉、红色肉芽组织、表皮增生、伤口组织周围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