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0课1.修建阿房宫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50步,南北约50丈,殿内可容一万人 2.造骊山陵墓 3.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4.修筑长城 今天留下的是明长城,不过其始祖要从秦长城说起思考:曾经如此强大的秦朝为何会二世而亡呢?目录12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暴政3楚汉之争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

2、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暴政的原因。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3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4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

3、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 论从史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沉重的赋税 刑法残酷论从史出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

4、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揭竿起义秦的暴政官逼民反秦二世昏庸残暴学习思考: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过程是什么?在哪里建立了政权?意义是什么?1、时间:2、领导人:3、建立政权地点:4、意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渤海黄海水淮水江江长黄河河水济水漳水渔阳密云西南巨鹿平乡西南戏咸阳咸阳东北荥阳淮阳大泽乡宿州东南武关丹凤东南灵宝北陈胜吴广起义地点陈胜吴广进军路线张楚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及地点陈胜吴广活动地区响应起义的地区重要战役陈南阳张楚函谷关前207年前206年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占领陈,建立张楚政权秦二世反击吴广遇害陈胜牺牲过程

5、 假如陈胜、吴广发动起义之前不遇上大雨,按期到达了渔阳,起义还会爆发吗?请说明理由。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各抒己见学习思考:巨鹿之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巨鹿之战1、时间:2、地点:3、交战双方:4、结果:公元前207年巨鹿项羽 VS 秦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 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7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知识梳理年表法刘邦项羽 刘邦项羽

6、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亡(前207年)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建立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苛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丁男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在两个小队长的带领下,杀死两个押解军官,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中发动起义。 材料三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绳”,捧着传国玉玺符书,向起义军投降。(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结合三则材料,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秦朝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