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10篇范本生物课程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关注食品安全。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重点和难点重点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课前准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课前明确课题的目的
2、后,经商讨制定调查或收集方案,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类型的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购买肉类、鱼类及其它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课前收集若干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学生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整理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将收集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像带,便于上交流;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合理差异性的对比图(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课时分配:参考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合理营养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2、什么是合理营养
3、?3、“我”该怎么做?4、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合理营养关注健康生活,进行情感。二、食品安全整体感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包装食品的安全。(会读包装内容)。非包装食品的安全(有一双火眼金睛)2、预防食物中毒3、防止食品污染。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4、了解绿色食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方案一:学生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师生、生生合作为该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文明公约。再次为家长重新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
4、把好的作品办成专刊。方案二: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相互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阅读课后“营养师”资料,拓宽视野。方案三:4人小组合作,以课题形式展开调查,收集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写出调查报告,课堂上小组交流,相互评价,并用所学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为长辈敬孝心。(注:书上第三节内容可作为学生调查过程中查阅的资料之一。)学生根据课前布置,发布收集到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讨论,并推举小组
5、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就课前询问了解的常识进行组间交流。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知识,并可提问和补充。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讨论: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对吗?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学生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方案一: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方案二:根据讨论提纲小组自主合作讨论人类活动与环保、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绿色食品”资料,以便拓宽视野,并自主地在课外收集此方面的信息(如转基因食品
6、)(可通过剪报、上网查询、收看电视相关节目、VCD光碟等途径获得。)督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并指导学生观察、自学、组织全班交流。点评;引导学生对比了解科学知识前后对健康生活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列举教师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实例及指导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报刊信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并参与全班交流、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有效性。归纳并用投影片展示该如何合理营养。课前提出课题(调查当地青少年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因不注意饮食安全带来的危害)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做出评价。听取学生的资料发布,引导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学生发言予以肯定并纠正补充某些内容
7、。听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建议学生课后到菜市场进行“实战演习”和学生一起听取小讲座,对进行表演的同学予以充分肯定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认真听取学生讨论并及时调控。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肯定学生的分析,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展示讨论提纲,指导阅读,鼓励学生课外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津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土中水能进入到植物体的顶端?思考问题学习下面相关知识点: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的原因水在植物体内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
8、吸收和运输,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不同植物需水量(和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和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时必须进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2、水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其次是伸长区。适于吸水的特点:根毛数量多,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根毛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吸水的途径:外界溶液里的水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根的失水: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失水途
9、径: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外界溶液。应用举例:“烧苗”、“腌菜&rdquo 初中政治;等等。3、茎的结构从外到里是:树皮内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髓。木本植物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断的分裂,能使茎逐年长粗。草本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导管位于植物茎内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内的韧皮部,向下运输有机物。4、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叶片包括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保卫细胞外不含叶绿体,起保护作用(表皮属保护组织)。栅栏组织叶肉细胞: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排列整齐,绿色深;海绵组织叶肉细胞: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
10、少,排列疏松,绿色浅,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有输导和支持作用。气孔的结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5、蒸腾作用概念:蒸腾作用指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气孔蒸腾散失到体外的过程。部位主要在叶片,其次是幼嫩茎和叶柄。在20C到300C之间,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温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弱。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中导管叶脉气孔大气。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水以及水分从根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
11、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提高降水量,降低环境温度;促进生物圈水循环。应用举例:选择阴天或傍晚带土坨移栽,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2一、说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植物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初识不同的植物类群。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
12、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三、说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地处偏远农村,该校生都是来自大山的孩子,对常见的植物即陌生又熟悉,说熟悉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常见的植物有密切接触,有深刻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高,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植物系统进化
13、树和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生物学经验基础。四、说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为2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从内心深处产生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欲望。对此我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提前一周通知学生利用周末采集样本,同时,还利用学生中午休息时间,带领大队长一个班12人上后山采集样本,回到学校后,由大队长随意分配样本到各位小组中。这样,学生课前对
14、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课中:一、通过以上创设的情景,引入新课,二、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三、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五、说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系统进化树图片,学生采集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2、实物材料及用具:学生采集新鲜的水绵,葫芦藓、墙藓、铁钱蕨、海金沙、石斛,芒萁、带球果的杉枝、带花及果实的白菜植株等大量植物实物、放大镜、镊子。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通过学生
15、采集活动和生活中对植物的感性认识,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好奇,直揭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植物系统进化树和活动: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运用课本植物系统进化树的认识,帮助学生对植物的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采用提问式、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逐一分析藻类植物的1、结构: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
16、洋中的,还有少数种类生活在陆地上的。2、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分类:据藻类植物呈现的颜色的不同可以将藻类植物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等。4、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是有些可食用,可药用,如海带、紫菜等可食用,褐藻胶、琼脂、碘酒在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利用对比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结构、特征、分类。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四)、本课总结及时反馈与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五)、作业设计七、说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内容
17、的教学效果可以从课堂回答、反馈练习、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课堂回答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课中练习巩固反馈是一般的知识性练习题,目的是检验学生当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八、说总结与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着眼于知识获取的过程、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学到知识和方法,发展多种能力。教师要多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边联想、边思考,从中发现新知识,并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
18、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3教学目标:(一)知识: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3、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学难点: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数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为什么会有如此严
19、重的污染问题呢?(二)新课学习:1、人口增长过快(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分析教科书上的图131,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信息?请同学们根据表131中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生:讨论,交流从图中发现的问题,绘制曲线图师:巡回指导师:请同学们将所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延伸,推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即20_年的人口数量生:讨论,计算,交流师生交流: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我国人口状况的有关问题师:人口压力很大,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有效得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过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有无作用?生:分组热烈讨论,发表看法2、环境问题严峻(第二课时)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
20、及人们的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很多跗面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例子生:积极讨论,交流,发言(1)实验探究: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对照实验过程(3)汇报交流结果(4)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师:除了酸雨,大家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吗?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板书设计: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一、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二、环境问题严峻1、酸雨。2、臭氧层空洞。3、温室效应。4、水污染。5、噪声污染。6、农药、化肥污染。7、生活垃圾。初
21、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4教学目标: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学习内容:一、导入新课先复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再从练习题中导入: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如果变成像我们这么大的人?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大树,小鱼到大鱼,小宝宝到成人,主要是我们身内的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从练习题中思考问题,思考细胞在我们的身体变化中发生的变化。二、讲授新课(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1、细胞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2、细胞分裂细胞数目
22、的增多(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的生长:新长出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在没有示意图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复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在细胞核里面有染色体,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举出果蝇的例子:原本8条,分裂成4条,再2条?那怎样才能使分裂后的染
23、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相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数量上先加倍,再进行分裂,从而保证它分裂后的数量与分裂前一样。 像人的染色体是46条,加倍后是92条,细胞的染色体在分裂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平均分配的,就是一个细胞有几条?得出的结果是:1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2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结论: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在生长。细胞不会无限地生长,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分裂。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不是,这样分裂后的染色体数量与分裂前的不一样。可以先增多一倍。46条。小结:生物体的生长包括两部分:哪两部分?(提问)注意:细胞分裂后的染色
24、体形态、数目相同。一、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不能无限地长大)二、细胞的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多)练习: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和_分不开的。2、细胞分裂的步骤应该是( )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部分在细胞中形成新的细胞膜A、 B、 C、 D、 3、细胞分裂的结果,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 )A、DNA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B、DNA分子的数量可能会改变C、所含的遗传物质都不相同D、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经加倍4、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A、分裂 B、生长 C、成长 D、分生进一步探究如果细胞不按规律地
25、分裂,会有什么结果?指导学生自学书本P60,解决问题:什么叫癌变?癌变如何导致的?如何预防癌变?教学反思: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行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这方面可以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有的学生还会弄混,应反复对这一问题进行复习、练习。对于染色体先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如果直接传授,学生虽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思考,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分裂的,对于如何分裂后还
26、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行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用这个方法启示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讲,因为如果按照书本用篮球和乒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的差异而得出细胞不能无限量地长大,这个问题学生很难理解,现在还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让他们理解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量地生长,觉得很遗憾。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5教材分析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能健康地生活也是非常
27、有必要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教学目标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重点和难点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课前准备凝集原和凝集素的模型教学法小品表演、谈话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景: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欧洲战场上的怪事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二、abo血型划分展出自制的凝集原
28、、凝集素的模型(如图),介绍abo血型。观察、思考利用模型辅助教学,既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又能较好地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四种血型及其划分的依据;凝集原和凝集素的对抗关系;凝集反应的基本原理。三、小品表演(输血原则)1、展示输血关系表。2、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输血原则。1、学生表演,分别扮演医生、病人、护士,给病人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导致不同的结果。2、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创设情景,把理论知识生活化。四、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组织学生汇报调查结果1、第一组主题:献血,输血与传染病。2、第二组主题:无偿献血教育。3、第三组主题:明星怎样看待献血?4、第四组主题:广州市需血和献血情况调查。让
29、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五、无偿献血1、播放与无偿献血相关的影片。2、提出问题:同学们长大后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1、观看影片,思考问题。2、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光荣性。六、课外阅读指导阅读,布置作业阅读资料:心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医生。扩展知识,关注生命。七、总结提出问题: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吗?思考,回答锻炼学生总结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6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2、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3、
30、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弄好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二、教学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难点:1、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2、细胞结构的观察。1、阅读书本P47方法步骤,出每个步骤:擦滴取涂盖染吸。(口要漱干净)2、这里面滴的与制作植物时不一样,不同在哪?(滴的是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外面没有细胞壁,要使动物细胞处于活性的必须给它一个适合于它所在的环境,而0.9%的生理盐水就是适合于细胞生活的环境。就是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生理盐水的成分就是0.9克盐99.1
31、克水。3、注意,取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是在口腔两颊取。4、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比较难找,要把已经做好的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给学生看,让他们准确找到细胞。四、布置作业:生物实验报告册P10、13、16教学反思:因为有了上一节课的植物细胞的实验,这一实验学生比较容易操作,但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要教育他们科学。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可以老师先做好一片示范的在讲台,让学生先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很多同学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找到细胞,虽然有的书上写在实验中可以先染色后盖玻片,但对于这个实验来说,先盖玻片后染色成
32、功率更高。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7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2、课程新授(1)鱼的形态特
33、征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鳍,用于游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2)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3)课堂小结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五、布置作业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8教学目标:1、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3、关注鱼类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难点:探究
34、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教材分析:有无脊柱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但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根本没有这种概念,只有首先通过直观图片了解脊椎动物的骨骼,再进一步归纳脊椎动物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再通过实例列举,让学生掌握脊椎动物概念。鱼类是学生常见的生物,但从未仔细观察。学生利用探究实验了解鱼类运动和呼吸,其中重要的方法是观察法。首先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的环节,了解鱼类的外形和外部结构。再通过观察,了解鱼类的运动和呼吸,但是单一的观察,无法了解具体的运动过程和呼吸过程,因此需要辅助实验来证明鱼类的运动和呼吸过程。鱼类的运动需要利用模拟鱼鳍的运动来证
35、明鱼尾部摆动的作用,鱼的呼吸需要墨汁来指示水流的运动。鱼类的呼吸中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点至关重要,利用合作讨论来理解其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再进一步归纳总结根毛、小肠绒毛、肺泡等结构的相似点。在呼吸过程中,血液和水的成分改变也十分重要,通过探究实验的演示来了解其成分变化。鱼类的利用和保护是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直接以情境问题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最直接的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及保护措施,再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多姿多彩的鱼类及其利用保护。课后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本意是探讨将实验教学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的课堂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我们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如何确保实验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如何将实验动手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
36、,成为掌握知识重点难点中的有利帮手,并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最终做到寓教于乐。一、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简单明了,渗透知识与情感态度教育。首先利用鱼类作用的知识导入新课,节约大量时间。学生对鱼刺卡人致死的新闻感兴趣,且紧扣教学知识。2、本堂课教学环节流畅,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实验能直观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实验前的约定,让课堂实验有序进行,避免了实验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持课堂秩序。本堂课有三次实验活动与知识讲解的交替,这三次交替都能迅速有效的完成。4、鱼的运动观察不能明确各部位的作用,当使用鱼模型的游动时,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尾部摆动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这
37、个教学内容方面,鱼的模型必不可少。5、实验准备不充足。本实验中,墨汁指示水流方向的实验基本没有成功,原因在于鱼过于活跃,会躲避墨汁甚至向墨汁吐水。如果能够对实验装置进行进一步创新,应该效果更好。6、由于学生活动比较多,内容比较紧凑,因此缺乏深层次思维的问题。可以将鱼呼吸后,水分成分的改变和血液成分的改变交与学生讨论回答会更好。7、小组合作还需强化训练。真正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分工合作,人人平等,信息交流有效,但课堂中大多存在的只是表面的交流。二、课例研修反思(一)个人反思1、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正是由于本堂课预先进行了实验行为约定,从而确保实验教学有序有效进行。2、
38、实验教学应该先从预实验开始进行备课,只有充分了解实验材料、实验处理过程、实验结果预测等环节,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调控。本堂课中,正是由于对墨汁指示水流方向的预实验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导致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该环节的目标基本没有达成。如果能在预实验的时候就发现问题,并选择合适方法解决,那么就不会出现实验失败的现象。3、应该准备充分的实验教学素材,从预实验到官方的演示实验,这些素材虽说没有学生在课堂实验中直接参与,但却能帮助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4、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动手,而应该关注学生在动手之余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断出实验结论,从而从根本上发展学生
39、终身学习的能力。5、课堂观察量表准备比较仓促,课堂观察量表应该更加细化,能够定性、定量分析实验教学。(二)专家点评胡校长:较好,量表要向“定量”发展。学生的基础与深度均要延伸。必须让学生时不时再做笔记。要有深度,深入思考,提高难度,培养高科技人才,培养智商素质,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邓主任:这是一堂生动,高效的生物实验课,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启迪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实验的作用。小组合作问题,每科老师都要对其进行强化。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9教师寄语: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
40、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学习难点: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人口普查也是_。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41、。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2)分组: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和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和_。(5)归类(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二)生物的归类方法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
42、与人类的关系。(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和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和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等。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篇10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尝试通过生活经历分析、推测、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过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教学重点1、细胞
43、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2、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感知物质由分子构成。2、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教学思路:讲述细胞的生活,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基于学生的经验创设问题情景,按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先宏观后微观的顺序开展教学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课前准备:糖、水、红墨水、烧杯、玻璃棒、课件教学方法:基于问题情景分析、推测,类比推理教学过程:一、引课:1、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的慌。说话没力气、走也走不动,这说明什么?(体内缺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是细胞,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板书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二、授新课:学生实验:将一些白砂糖放入盛清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要求注意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现象:肉眼可见的白砂糖溶解在水中,成为肉眼看不见的物质。结论: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组成。我们把这些微粒叫分子。学生实验:将红墨水滴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要求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同补充协议合同范本
- 单位房屋借用合同范本
- 劳动使用期合同范本
- 利用合同范本挣钱
- 上海徐汇金杯租车合同范本
- 监控弱电维护合同范本
- 医院电动车租售合同范本
- 备案的借住合同范本
- 单位之间借支合同范本
- 2003劳务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化工流程教案》课件
- 后循环缺血治疗
-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
- 2024年浙江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体检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 2024年萍乡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飞行器小学生课件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2-2 领空
- 《单片机应用实训教程》课件第4章
- 应急突发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