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II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3 1 概述 PAGEREF _Toc498520493 h 1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4 1.1 建设项目由来 PAGEREF _Toc498520494 h 1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5 1.2 建设项目特点 PAGEREF _Toc498520495 h 1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6 1.3 评价过程 PAGEREF _Toc498520496 h 2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7 1.4 评
2、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 PAGEREF _Toc498520497 h 2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8 1.5 主要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98520498 h 2 HYPERLINK l _Toc498520499 2 总则 PAGEREF _Toc498520499 h 3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0 2.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98520500 h 3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1 2.2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PAGEREF _Toc498520501 h 6 HYPERLINK l _
3、Toc498520502 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PAGEREF _Toc498520502 h 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3 2.4 环境功能区划 PAGEREF _Toc498520503 h 8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4 2.5 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498520504 h 8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5 2.6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PAGEREF _Toc498520505 h 1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6 2.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PAGERE
4、F _Toc498520506 h 1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7 3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PAGEREF _Toc498520507 h 1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8 3.1 自然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98520508 h 1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09 3.2 社会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98520509 h 1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0 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PAGEREF _Toc498520510 h 15 HYPERLINK l _Toc498
5、520511 3.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AGEREF _Toc498520511 h 1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2 3.5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PAGEREF _Toc498520512 h 1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3 3.6 高新区(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起步区简况 PAGEREF _Toc498520513 h 20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4 4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14 h 2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5 4.1 建设项目基本
6、情况 PAGEREF _Toc498520515 h 2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6 4.2 工程占地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498520516 h 2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7 4.3 建设规模及工程组成 PAGEREF _Toc498520517 h 2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8 4.4 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 PAGEREF _Toc498520518 h 23 HYPERLINK l _Toc498520519 4.5 公用工程 PAGEREF _Toc498520519 h 24 HYPE
7、RLINK l _Toc498520520 4.6 燃料 PAGEREF _Toc498520520 h 2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1 4.7 主要工艺系统 PAGEREF _Toc498520521 h 26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2 4.8 供热管网 PAGEREF _Toc498520522 h 28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3 4.9 土石方平衡 PAGEREF _Toc498520523 h 2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4 4.10 污染源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
8、524 h 2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5 4.11 达标排放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25 h 3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6 4.12 非正常排放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26 h 36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7 4.13 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及控制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27 h 3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28 4.14 清洁生产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28 h 37 HYPERLINK l _Toc498520
9、529 4.15 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29 h 3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0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98520530 h 40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1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31 h 40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2 5.2 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32 h 4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3 5.3 燃料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
10、c498520533 h 5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4 5.4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34 h 52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5 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498520535 h 5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6 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8520536 h 5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7 6.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8520537 h 56 HYPERLINK l _To
11、c498520538 7 环境管理与监测 PAGEREF _Toc498520538 h 6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39 7.1 环境管理 PAGEREF _Toc498520539 h 6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0 7.2 污染物排放及管理要求 PAGEREF _Toc498520540 h 6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1 7.3 环境监测 PAGEREF _Toc498520541 h 6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2 7.4 排放口规范化管理 PAGEREF _Toc498520542
12、 h 66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3 7.5 企业信息公开 PAGEREF _Toc498520543 h 6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4 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44 h 6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5 8.1 社会效益 PAGEREF _Toc498520545 h 6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6 8.2 经济效益 PAGEREF _Toc498520546 h 6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7 8.3 环境效益 PAGEREF
13、 _Toc498520547 h 69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8 8.4 环保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498520548 h 70 HYPERLINK l _Toc498520549 9 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49 h 7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0 9.1 产业政策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50 h 7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1 9.2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51 h 71 HYPERLINK l
14、_Toc498520552 9.3 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PAGEREF _Toc498520552 h 7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3 9.4 环保政策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53 h 71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4 9.5 规划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54 h 73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5 9.6 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55 h 74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6 10 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
15、98520556 h 7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7 10.1 建设概况 PAGEREF _Toc498520557 h 7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8 10.2 环境质量现状 PAGEREF _Toc498520558 h 7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59 10.3 污染物排放情况 PAGEREF _Toc498520559 h 7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0 10.4 主要环境影响 PAGEREF _Toc498520560 h 75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1 1
16、0.5 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98520561 h 76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2 10.6 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情况 PAGEREF _Toc498520562 h 76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3 10.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PAGEREF _Toc498520563 h 7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4 10.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PAGEREF _Toc498520564 h 7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5 10.9 政策规划符合性 PAGEREF _Toc4985205
17、65 h 77 HYPERLINK l _Toc498520566 10.10 综合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98520566 h 77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生物质燃料检测报告附件3:灰渣综合利用协议书附件4:关于高新北区职教园区秸秆供热项目的选址意见附件5:高新北区职教园区120万平方米秸秆能源供热特许经营项目初步协议书附件6: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附件7:会议纪要附件8:修改备忘概述建设项目由来市职业教育产业园建设,通过集中建设,以园区化模式对地区职业学校进行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使职业学校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图书馆
18、、食堂、宿舍等公共设施,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热源建设是市职业教育产业园顺利投入使用的前提条件,能够为高新北区产业起步提供人才保障,能够吸引大批企业进入高新北区兴业发展,为区域建设增添活力和后劲。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区域集中供热,既满足了满足环保要求、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又减少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城区环境,降低供热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所以,根据市供热专规划(2014-2020年)及目前高新北区的供热现状,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供热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建设项目特点本项目拟新建一座热源厂,配套新建4台生物质燃料锅炉,供热总负荷为101MW,供热规模为
19、120104m2,供热范围为市职业教育产业园内学校及附属设施。配套建设热力网1000m以及相应的其它配套设施。本项目废气主要为锅炉烟气、燃料输送系统废气及储料棚卸料废气。锅炉烟气采用陶瓷多管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除尘后的锅炉烟气满足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22/T2581-2016)表1新建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标准,燃料输送系统废气及储料棚卸料废气采用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处理后的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本项目废水主要为锅炉排污水、软水处理系统排污水、研究所化验用水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管网
20、送至市新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主要的连续噪声源主要为引风机、鼓风机及各种泵类。降低噪声首先从设备选型、方案优化和声源上对设备噪声提出控制要求,采用锅炉等噪声较大设备室内布置方案,合理布局总平面设计,尽量减少主厂房及其它高噪声车间敏感侧墙面的开窗比率,并采用双层隔声窗,减少室内主要噪声源噪声的对外辐射等。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灰渣和生活垃圾。灰渣年产生量约为3302.25t,全部综合利用,用于有机化肥的生产。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98t,集中收集送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评价过程评价单位在环评过程中,调查了市汽车产业园区新区开发现状。项目按环评技术导则要求,结合项目特点,深入开展了
21、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根据新建项目污染源强核算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以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调查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质量调查和评价,以此为基础,对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按技术规范要求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在综合上述工作成果基础上,按环评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明确了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本项目采取的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均可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以支持项目的建设。本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问题如下:大气环境:主要为锅炉烟气、燃料输送系统废气及储料棚卸料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
22、污染物为SO2、NO2、烟尘、粉尘。声环境:主要为设备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表水环境: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4 * GB2 环境风险:主要为本项目涉及生物质燃料发生火灾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的规划,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同时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符合国家、省、市环境保护部门现行环保要求。本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合理,废水、废气和噪声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符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总量控制因子满足市环境保护局的总量控制要求,项目建
23、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满足风险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要求,评价区域内公众支持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环境合理。只要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和开车运行,落实报告书中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成投产后达到本报告书的排污水平,则在本次评价范围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供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是可行的。总则编制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修订),2016.1.1;(3)中华人民
24、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改),2015.11.13;(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改),2012.7.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09.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修订),2016.1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08.2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03.01;(11)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12)国经贸资源2000
25、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0.10.25;(13)环发20028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函200677号国务院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的批复;(16)吉环管字200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17)国务院国函19985号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18)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1.16;(19)
26、吉环管字200413号转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批程序的通知;(2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1)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2)吉环管字20131号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23)市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9.1.11;(24)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环发2006189号),2006.11.27;(25)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05.29;(2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27、年计划;(27)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8)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区域发展规划;(29)环境保护部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03.19;(30)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31)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32)环发201254号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33)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34)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8.7;(35)环发20121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
28、作的通知,201210.30;(3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37)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15.1.8;(3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34号,2015.6.5;(39)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2016.6.26;(40)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 第31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3.5.24;(41)国发201337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9.10;(42)工信部节201351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2013.12.
29、31;(43)环办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3.25;(44)环发201417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12.5;(45)环发201419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12.30;(46)发改能源2014506号 关于印的通知,2014.3.24;(47)环境保护部2015年第17号公告关于发布的公告;2015.3.13; (48)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4.2;(49)国发201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5.31; (50)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
30、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10.26;(51)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2-2017年),2013.12;(52)吉政发20162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6.5.23;(53)吉政办发20157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12;(54)吉政发2016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清洁水体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2016.5.23;(55) 吉政办明电201717号省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17.5.4。环境影响评价技
31、术导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有关规划文件(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3)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4)省地表水功能区划(DB22
32、/388-2004);(5)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实施方案;(6)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2015年);(7)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8)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9)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防治“十二五”规划;(10)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计划;(11)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 年)。(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14)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2014-2020);(15)市汽车工业园区暨市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起步区规划。项目文件(1)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
33、供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供热项目备案表;(3)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评价目的(1)通过调查,掌握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状况。(2)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掌握所在区域的污染现状与环境质量现状。(3)通过工程分析,掌握本项目“三废”排放特征和治理措施,评述达标排放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环境的影响因素和评价因子,为各专题提供污染源强。(4)应用适宜的模式和方法,预测并评价本项目可能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分析本项目的最大可信
34、风险事故源强,进行环境风险影响预测,提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水平及可接受性。(6)通过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证项目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性。(7)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明确污染物排放的管理要求。通过上述工作,论证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工程设计、施工、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评价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法令、标准和规范;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原则,在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时,注重变末端治理为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尽量使用现有
35、的有效资料,对现有资料不足的监测或观测项目进行必要的补测;在环评工作中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和实用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时段本项目拟建于市高新北区职教园区北侧。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评价时段确定为运营期,同时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基础开挖、建构筑物建筑及建筑材料运输、装卸等将产生扬尘、施工机械设备排放废气,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以及生活垃圾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施工人员产
36、生的生活污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对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程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破坏生态,影响景观,也可能由于渗漏而污染地下水;工程建设中打桩机、搅拌机、推土机等各类施工机械运行和作业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等都会对声环境产生影响;运输车辆、水泥混凝土搅拌等,会对道路、施工现场等产生扬尘影响。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具有瞬时性和阶段性,是短期影响,会随着施工阶段结束而消失。运营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对外环境具有中长期影响,主要噪声源对外环境存在一定影响。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见表2.3-1。表2.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环境要素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
37、施工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生态土壤区域经济生产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生态土壤区域经济注:代表中长期影响; 代表短期或轻微影响;代表潜在影响;代表正向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评价因子筛选见表2.3-2。表2.3-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环境因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SO2、NO2、TSP、PM10、PM2.5SO2、NO2、TSP、PM10地表水pH、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氨氮、石油类COD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A)等效连续A声级Leq(A)生态生物量、水土流失量、植被特征与覆盖率生物量、水土流失量、植被特征与覆盖率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根据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38、划分(2015年),本项目不在区划范围内。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2015年)见图2.4-1。地表水根据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划分,松花江(江段)松江大桥-通气河口为第二松花江市工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类”;清源桥至松江大桥以及通气河口至白旗江段水域功能为“类”。地表水(松花江江段)环境功能区划详见图2.4-2。声环境根据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实施方案,本项目不在该实施方案范围内。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
39、功能区分类,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为3类。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实施方案见图2.4-3。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2.5-1。表2.5-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标准级别PM10PM2.5NO2SO2TSP标准来源小时均值二级0.20.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平均值0.150.0750.080.150.3年平均值0.070.0350.040.060.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类水域标准;见表2.5-2。表2.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
40、物单位类标准值类标准来源1pH69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2高锰酸盐指数mg/L6103BOD5mg/L464氨氮mg/L1.01.55石油类mg/L0.050.5声环境按照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实施方案,本项目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见表2.5-3。表2.5-3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标准限值dB(A)标准来源3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6555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见表2.5-5。表2.5-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标准值,mg/kg标准来源土壤p
41、H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6.56.57.57.51铜(Cu)(农田等)501001002铅(Pd)2503003503镍(Ni)4050604Cr(旱地)1502002505铬(Cd)0.300.300.606汞(Hg)0.300.501.07砷(As)(旱地)403025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本项目锅炉烟尘、SO2、NO2执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22/T2581-2016)表1新建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标准。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标准限值详见表2.5-6和表2.5-7。食堂
42、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38-2001)中的表2限值要求。见表2.5-8。表2.5-6 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表序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限值mg/m3标准来源1锅炉烟气二氧化硫50DB22/T2581-2016中表1氮氧化物250颗粒物30表2.5-7 粉尘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表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标准来源排气筒(m)二级1颗粒物120153.5GB16297-1996表2表2.5-8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表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
43、废水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排水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B类标准,其中特征污染物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要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污水处理厂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详见表2.5-9。表2.5-9 废水排放控制标准一览表序号污染物单位GB/T31962-2015中B类标准GB18918-200中一级A标准1pH6.59.5692CODmg/L 500503BOD5mg/L 350104SSmg/L 400105氨氮mg/L 455(8)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44、B12348-2008)“3类”标准;详见表2.5-10;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规定,详见表2.5-11。表2.5-10 厂界噪声控制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值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标准来源昼间夜间165553(GB12348-2008)表2.5-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噪声限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7055(GB12523-2011)工业固体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45、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风险及卫生防护距离重大危险源辨识执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卫生防护距离执行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环境空气根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关于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采用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正常排放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进行分级。本项目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SO2、NO2、烟尘、粉尘,在采取除尘措施后,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Cmax、对应占标率Pmax以及达到10%占标率对
46、应的最远距离D10%计算结果见表2.6-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见表2.6-2。表2.6-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估算结果表项目Ci(mg/m3)C0i(mg/m3)Pi(%)PmaxD10%锅炉烟气SO24.2310-30.50.858.71-NOX1.7410-20.28.71PM103.6010-40.450.08燃料输送系统废气TSP1.0210-40.90.011-储料棚卸料废气TSP2.1110-40.90.023-表2.6-2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47、,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以本项目锅炉排气筒为中心,半径为2.5km圆形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详见图2.6-1。地表水本项目所排污水的最终受纳水域为松花江江段,该江段多年平均流量为410m3/s,属大型河流,纳污江段水域功能为类,本项目新增污水排放量为112m3/d,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确定地表水评价级别为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详见表2.6-3。表2.6-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一览表本项目污水排放量 (m3/d)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评价江段水质要求评价级别112中等大型河流类、类三级地表水现
48、状评价范围:清源桥断面至下游白旗断面,全长82.6km;影响预测范围: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入江口至溪浪口断面,全长42.27km,见图2.4-1。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附录A中规定“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报告书项目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类,如含有灰场地下水属于类项目。本项目不含有灰场,根据导则规定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此本次评价不对地下水展开评价。声环境根据区域噪声类别和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项目建成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小于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增
49、加较少,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中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1m。环境风险本项目原辅材料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且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区,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以本项目储料棚为中心,半径为3km的圆形区域,评价范围见图2.6-1。表2.6-4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别标准剧毒危险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
50、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根据工程周围的环境敏感目标及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的同时,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的要求。施工期(1)控制项目施工期废水排放,保护地表水环境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类水域功能。(2)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使之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要求,降低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3)控制施工前期噪声,减少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建设项目周围居民的不良影响,使声环境质量符合
5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限值。(4)施工期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处置,不对外环境噪声二次污染。(5)施工期间防止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运行期(1)控制本项目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B类标准,通过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控制其对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影响。(2)本项目锅炉烟尘、SO2、NO2执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22/T2581-2016)表1新建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标准。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52、2二级标准要求。(3)控制项目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4)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及利用,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遵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其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7-1和图2.6-1。表2.7-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序号环境保护目标区域功能装置区为基准方位最近距离km环境空气与环境风险人口集中区1安家村GB3095-2012二类SW1.602陶大院S1.873腰烟达木沟SE2.024正蓝村SW1.965寇家沟NW2.48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区域功能地表水烟达木沟GB383
53、8-2002中 = 3 * ROMAN III水域松花江江段-下游白旗断面GB3838-2002中 = 3 * ROMAN III、类水域声环境厂界外1mGB3096-2008中3类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排污特点和所在区域环境现状,本次评价将以工程分析为基础,以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和环境风险评价为重点,并兼顾其它专题。吉林市职业教育产业园120万平方米秸秆供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区域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市位于省中部偏东,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邻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南连长白
54、市、通化市,北靠黑龙江省。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位于吉长北线西南部,长吉高速公路北部。本项目位于市汽车工业园区新区职业教育产业园内,所在区域地理位置见图3.1-1。地形地貌市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为河谷冲积平原及低山丘陵,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多为山地,西部、西北部多为平原、丘陵。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南高北低,高程在185-25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以下。东部空间狭窄破碎,西南部相对开敞平坦。地质特征在大地构造环境上,地区属吉里褶皱带的向斜,构造地层以花岗岩侵入体为主,其次为二迭纪粘板岩与角页岩。上覆第四纪冲洪积,沼泽沉积、洪坡积地层。地层自上而
55、下分别为耕土、亚粘土、轻亚粘土、游泥质亚粘土、粉细砂、碎石、碎石角砾、卵石园砾、岩层。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第四纪古层或新层,土质一般为黄沙土和粘土。地震烈度按度烈度区设防。地表水文地表水主要水域为松花江,以丰满大坝为界分上、下游区。上游区属长白山脉;下游区的江段(丰满大坝至白旗)长112.11km,此江段位于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松花江江段共有84条支流汇入干流,集水面积大于500km2的共有4条,顺江而下依次为温德河、牤牛河、鳌龙河和团山子河。本项目所在区范围主要有两条河,由西向东分别为烟达木沟和通气河。均为松花江左岸的一级支流。气象气候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ESE)
56、,年平均风速2.84m/s;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月份,为4.08m/s,月平均风速最小为6月份,为2.08m/s,静风频率为31.68%;年平均气温6.6,7月份气温最高为22.1,1月份气温最低为-14.1;最大冻土深度为-1.9m;年平均降水566.3mm;年平均气压991.4hPa,年日照时数2480.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社会环境概况行政区划市是省第二大城市,全市包括市区和外县(市),共计6个区5个县(市)。市区所辖4个区,分别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2个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外县(市)分别为永吉、舒兰、蛟河、磐石和桦甸。 土地利用市所辖
57、土地面积27120km2,市区占地面积3636km2;市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肥田沃土,适宜各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生长;森林覆盖率为54.92%。工业市是以化学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在化工业发展的同时,冶金、机械、水泥工业也不断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化,汽车、造纸、粮食加工、纺织工业也比较发达。农业市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其次为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主要经济作物为大豆、甜菜、麻类、油料、烟叶、药材、蔬菜、瓜果等。交通市铁路、公路、水运都很便利。吉京、吉津、吉宁、吉长、吉哈、吉图等铁路交汇于此,铁路正线延展里程达到737.9km;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14587.4
58、km,长春图们、沈阳黑河公路,长春、长春珲春等高速公路已成为公路运输的主力。市年货物量3937万吨;年货物周转量105173万吨,年客运量3956万人;旅客年周转量155487万人。文化教育市区现有大学、中专、中小学约847所。高等院校在校人数133534人,普通中学在校人数196529人,小学在校人数219683人,教职工人数53742人。其它环境敏感目标评价区域内没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饮用水源等敏感目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时间本次评价采用省华科检测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27日8月2日连续七天的现场监测的监测结果。监测点布设和监测项目按照均布性原则并结合本
59、工程特点,本次评价共设置2个监测点,监测点位置、监测项目和监测时间详见表3.3-1和图2.6-1。表3.3-1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项目表序号监测点名称监测项目监测时间1职教园区SO2、NO2、PM10、PM2.5、TSP2017年7月27日8月2日2寇家沟SO2、NO2、PM10、PM2.5、TSP2017年7月27日8月2日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3.3-2。表3.3-2 监测时间及频率表监测项目每日次数采样日数要求1小时(一次值)8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SO2/06、10、14、19连续7日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采样时间NO2/06、10、14、19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采样时间/
60、PM101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TSP1每日应有24小时采样时间/PM2.51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SO21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NO21每日至少有20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同步数据统计职教园区和寇家沟两个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详见表3.3-3表3.3-4。表3.3-3 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统计结果一览表监测项目监测点名称浓度范围(g/m3)标准限值最大占标率(%)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是否达标SO2职教园区717500g/m33.4-是寇家沟8193.8-是NO2职教园区1428200g/m314-是寇家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演练活动评价总结
- 2025版进出口贸易培训及咨询合同规范
- 2025版废石开采及综合利用采购合同
- 2022-2027年中国渔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废钢回收与加工技术合作协议
- 2025版山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与实施承包合同
- 2025年中国电量传感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政策干预效果评估-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模板文件
- 民宅高空作业施工合同简易版
- 内部竞聘选拔的方案
- 恩施州咸丰县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浙江省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2025年法律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田野之声: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调查报告
- 护理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执法现场会活动方案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