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我国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摘自发改委网站 TOC o 2-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7556157 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简况 PAGEREF _Toc287556157 h 1 HYPERLINK l _Toc287556158 2010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要紧特点 PAGEREF _Toc287556158 h 2 HYPERLINK l _Toc287556159 2010年要紧高载能行业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59 h 3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0 2010年船舶工业接着保持平稳较快进展 PAGEREF _
2、Toc287556160 h 5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1 2010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回忆 PAGEREF _Toc287556161 h 6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2 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62 h 7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3 2010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63 h 8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4 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 PAGEREF _Toc287556164 h 8 HY
3、PERLINK l _Toc287556165 2010年各地区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65 h 17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6 2010年合成橡胶行业运行再创佳绩 PAGEREF _Toc287556166 h 17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7 2010年化肥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回忆 PAGEREF _Toc287556167 h 18 HYPERLINK l _Toc287556168 2010年炼油行业运行态势平稳 PAGEREF _Toc287556168 h 19 HYPERLINK l _Toc28755
4、6169 2010年乙烯行业回升势头强劲 PAGEREF _Toc287556169 h 19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0 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0 h 20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1 2010年钢铁产业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1 h 21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2 2010年电力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2 h 22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3 2010年电力运行要紧特点 PAGEREF _
5、Toc287556173 h 23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4 2010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4 h 24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5 2010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5 h 25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6 201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要紧特点 PAGEREF _Toc287556176 h 27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7 2010年轮胎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忆 PAGEREF _Toc287556177 h
6、28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8 2010年我国汽车物流进展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8 h 29 HYPERLINK l _Toc287556179 2010年农机工业运行情况 PAGEREF _Toc287556179 h 31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简况 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供需差不多平衡,投资较快增长,效益明显提高,煤炭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据行业测算,全年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铁路煤炭发运完成19.99亿吨,同比增加2.48亿吨,增长14.2%。要紧港口煤炭发运完成5.56亿吨,同比增加9854万吨,增
7、长21.5%。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全年煤炭进口1.65亿吨,同比增长30.99%;出口1903万吨,同比下降15.03%;净进口1.46亿吨,同比增加4237万吨。港口与电厂存煤增加。12月末,要紧煤炭发运港口库存2373万吨,比年初增加 980万吨,增长70.4%;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7万吨,比年初增加1777万吨,增长46.4%,可耗用天数15天,比年初最低时增加7天。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行业经济效益提高。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155亿元,同比增加6233亿元,增长41.8%;其中
8、,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397.7亿元,同比增加4523亿元,增长41.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2930亿元,同比增加1110亿元,增长61.1%。其中,前10家企业实现利润1110亿元,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37.9%。2010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要紧特点 (一)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方面,产能大幅提升,产量接着增加。一些要紧产煤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时期性成效,一大批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晋陕蒙宁等要紧产煤省区煤炭产能大幅提升,其中内蒙古、山西产能分不达到9亿吨/年、8.5亿吨/年。煤炭运输方面,大秦、侯月线等要紧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和曹妃甸等港
9、口中转能力明显提高,支撑了煤炭发运量的快速增加。 (二)要紧用煤行业煤炭消耗增幅趋缓。2010年,在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等因素的作用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要紧行业煤炭消耗增幅减缓,火力发电量单月增速从4月份的25.6%逐渐回落,进入四季度后火力发电量回落到上年同期水平。全年粗钢、生铁、水泥分不增长9.3%、7.4%和15.5%,比上年回落4.2、8.5和2.4个百分点。随着要紧耗煤产品产量增幅减缓,煤炭消耗增幅下降。 (三)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紧。3、4月份,受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拉动、西南地区干旱来水偏枯、恶劣天气频繁,以及部分产煤省区资源整合、安全整顿等因素阻碍,煤炭市场淡季不
10、淡,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进入迎峰度夏后,随着南方地区普降暴雨、水电增发,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高耗能行业增幅下降,火电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旺季不紧,供应宽松。入冬以来,除华中地区个不电厂存煤偏紧外,煤炭市场供应形势整体平稳。 (四)国际市场煤价有所上涨。国际煤价在前三季度保持相对平稳,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差不多在90100美元/吨。进入四季度后,受欧洲冷冬天气、澳大利亚和印尼特大暴雨洪水等阻碍,煤价出现持续上涨。12月份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平均价格达到119.47吨/美元,同比上涨46%。 总的看,全年煤炭运行态势良好,在迎峰度夏、度冬等用煤高峰时期,在应对特大干
11、旱、地震、泥石流和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难的关键时段,在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活动期间,煤炭供应都保持差不多平稳有序。2010年要紧高载能行业运行情况 钢铁行业。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665万吨,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减缓4.2个百分点;钢材产量79627万吨,增长14.7%,减缓3.8个百分点。焦炭产量38757万吨,增长9.1%,减缓1.4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2436万吨,增长8.2%,减缓12.2个百分点。铁矿砂进口61863万吨,下降1.4%。焦炭出口335万吨,增长5.1倍。钢材出口4256万吨,增长73%;进口1643万吨,下降6.8%。 钢材价格前4个月呈上涨态势,5-7月
12、一直下行,8月份又开始持续上涨。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126.83,同比提高21.21点。6.5mm高线、20mm中厚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不为4702元/吨、4641元/吨和5458元/吨,同比上涨2.6%、2.9%和1.3%。 前11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63.1%,上年同期为下降40.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603亿元,增长1.1倍,上年同期为下降4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1283亿元,增长58.1%,上年同期为下降42.6%。 有色金属行业。2010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17.3%,增速同比
13、加快11.5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1565万吨,增长19.9%,加快18.9个百分点;铜产量479万吨,增长12.2%,加快2.6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9.8%,减缓6.6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9.7%,加快8.1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22.4%,加快18个百分点。 要紧有色金属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月份开始持续上涨,12月份略有回落。国内市场铜、电解铝、铅现货平均价12月份分不为64089元/吨、16303元/吨和17248元/吨,同比上涨14.3%、1.9%和7.9%;锌价为18507元/吨,同比下降2.2%。 前11个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435亿元,同比增长80.3%,上年同
14、期为下降20.4%。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449亿元,增长76.6%,上年同期为下降26.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986亿元,增长82.1%,上年同期为下降17.1%。 建材行业。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6796万吨,同比增长15.5%,增速同比减缓2.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63026万重箱,增长10.9%,加快9.2个百分点。 水泥价格前7个月差不多稳定,8月份开始持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月份开始不断上涨。12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66元/吨,同比上涨75元/吨,涨幅为25.8%;平板玻璃出厂价84元/重量箱,同比上涨4元/重量箱,涨幅为5
15、%。1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412万吨,同比上升10.7%;平板玻璃库存1989万重量箱,上升44.3%。 前11个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泥行业利润487亿元,增长34.6%,增幅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利润66.6亿元,增长1.3倍,上年同期增幅达12.3倍。 化工行业。2010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增幅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要紧产品中,烧碱产量2087万吨,同比增长12.8%。纯碱产量2029万吨,增长4.2%。化肥产量6620万吨,增长2.5%;其中,氮肥产量下降3.6%,磷肥、钾
16、肥产量分不增长20.2%和12.7%。农药产量234万吨,增长20.4%。橡胶轮胎外胎产量77634万条,增长19.8%。电石产量1462万吨,下降0.2%。 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前三季度小幅波动,四季度明显上涨。12月份,烧碱(片碱)平均价格为2500元/吨,同比上涨13.6%;纯碱2250元/吨,同比上涨75.8%。尿素1960元/吨,同比上涨10.1%;国产磷酸二胺3300元/吨,同比上涨22.7%;电石4450元/吨,同比上涨43.5%。 前11个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724亿元,同比增长58.8%,增幅同比提高45.1个百分点。2010年船舶工业接着保持平稳较快进展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应对
17、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的深入实施,2010年,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国际船市持续低迷的不利阻碍,逆势上行,接着实现平稳较快进展。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创历史新高;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是去年新接订单量的2.9倍;截至2010年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2010年,2141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5.2%;1-11月,实现利润总额408亿元,同比增长22.9%。2010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回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2010
18、年医药产业生产、销售、效益接着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形势好转,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一、 产业增速高位运行1-11月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1239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2157亿元,同比增长24.4%;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3185.6亿元,增长24.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1048.3亿元,同比增长23.2%。前11月,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5%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近5个百分点。可能全年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左右。二、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1-11月,医药行业整体产销率为94.9%,同比下降0.6个
19、百分点,要紧受实施新版药典的阻碍,特不是关于新生产的药品必须使用变更后的讲明书和标签等要求,使得产销率持续走低。从1-11月分行业产销率情况看,除制药装备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外,其它行业产销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其次是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三、对外贸易稳步回升1-11月,医药产业进出口呈平稳增长态势,出口相对活跃,累计进出口额5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出口358.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进口额183.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由于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贸易顺差达到174.7亿美元,增长了28
20、.4%。可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左右。四、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11月医药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14亿元,同比增长28.3%;销售利润率10.4%,同比增长了0.2个百分点;医药市场的持续向好,提升了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从分行业情况看,对产业利润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及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可能全年实现利润1250亿元左右,增幅有望保持在28.5%左右。五、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11月,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3.3亿元,同比增长28.8%。分行业看,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贡献较大的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化
21、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一方面,鼓舞医疗器械本地化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立即实施新版GMP,促使企业制剂制造行业资金投入大幅提升。此外,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全面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经费逐步到位,企业新药投入加大等,均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上升。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0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同比减缓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不投资109505亿元、69312亿元和55924亿元,增长22.8%、26.9%和26.2%,增速同比减缓1.1、9.1和8.8个百分点。31个省份投资同比增长,除上海增长
22、0.3%以外,其余省份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广西、甘肃、宁夏分不增长36.1%、35.3%和34.1%。与上年相比,7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福建、新疆分不加快12.5和5个百分点;24个省份增速减缓,其中四川、山西分不减缓20.7和18.6个百分点。2010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同比增长33.2%,增速同比加快17.1个百分点。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投资28009亿元、10517亿元和9741亿元,增长32.7%、32.4%和35.3%,增速同比加快20.4、7.8和16.3个百分点。30个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海
23、南、福建、宁夏分不增长62.5%、60.1%和56.3%。与上年相比,26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福建、新疆分不加快59.5和45.2个百分点;4个省份增速减缓,其中山西、云南分不减缓22和10.1个百分点。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回升向好后的平稳较快进展。能源行业加快转变进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进展对能源的需求。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进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
24、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0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2010年全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连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进展态势。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2010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20亿吨,比上年增长14.2%;要紧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5.6亿吨,增长21.5%。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5607万吨,可用天数
25、15天,差不多处于正常水平。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46亿吨,增长40.9%。 1、煤炭价格时期性波动特征明显。2010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805元/吨左右。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675元/吨左右。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早储煤迎峰度夏,拉动
26、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升至760元/吨。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重点发电企业库存充裕,煤炭消费 “旺季不旺”,价格回落至720元/吨左右。10月下旬以来,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我国冬储煤在即等因素阻碍,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上涨,11月底达到807元/吨,恢复至年初水平。 2、行业治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煤价。入冬以后,冬储煤需求增加,全国大范围强低温天气推升取暖用煤需求,12月下旬,全国日均火电发电量达到107亿千瓦时,创年内新高,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煤炭价格在高位运行,电力企业存煤积极性下降。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能源局召开座谈会要求煤炭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
27、下,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的煤炭供应;各地煤炭行业治理部门要会同价格治理部门联手打击囤煤惜售、恶意炒作行为,不得干预煤炭外运,保持良好的市场流通秩序;督促电力、煤炭企业做好2011年度电煤衔接,订立长期供货协议。在有关各方积极配合下,煤价趋于稳定,电煤价格适当下降。12月底,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为775元/吨,比11月底下降30元/吨。 (二)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需求增速逐步回落 1、电力供应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万千瓦,火电5872万千瓦,核电174万千瓦,风电1399万千瓦。截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累计达到9.6亿千瓦,其中,水电2
28、.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核电1080万千瓦,风电3107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4.1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3%。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达到4660小时,比上年增加114小时,是2005年以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其中,水电3429小时,比上年提高101小时;火电5031小时,提高166小时;核电7924小时,提高208小时;风电2097小时,提高20小时。 2、电力需求增速前高后低。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1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6%。受上年基数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阻碍,增速前高后低,逐季回落。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用电量连续了2009年四
29、季度以来快速增长势头,工业特不是重工业仍然是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要紧拉动力量。二季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用电量增速开始回稳。三季度,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钢铁、化工、建材、有色四大行业用电量开始回落,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下降。迎峰度夏期间,全国降温负荷迅速攀升,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成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要紧拉动力量。进入四季度,各地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重工业用电增速快速回落。11月份四大要紧用电行业累计用电量10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一年来增速首次转负,比全社会用电增速低5.7个百分点,处于多年较低水平。 3、迎峰度冬期间,华中、西南部分省市
30、电力供应偏紧。进入12月份,各地“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差不多完成,前期受到抑制的煤炭和电力需求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强低温天气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电煤库存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相对高企,中、西部地区的火电企业亏损加剧,电厂存煤积极性下降。12月31日,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降至15天,远低于10月底21天的水平。由于电厂存煤下降较快,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和陕西等省先后采取有序用电或拉闸限电措施。 (三)成品油消费增长较快,四季度柴油出现时段性短缺2010年原油产量稳步增长,首次突破2亿吨,比上年增长6.9%,为近年来最高增速。原油进口2.39亿吨,增长17.
31、5%。原油加工量达4.23亿吨,增长13.4%,创十年来最高增速。全年汽油产量7675万吨,增长5.1%;煤油1715万吨,增长15.3%;柴油1.59亿吨,增长12%。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4.49亿吨,增长12.3%。 2010年国际油价震荡上扬,前三个季度差不多在70-85美元/桶间波动,11月以来,在发达国家 “二次政策刺激”,特不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阻碍下,国际油价强势上扬,年末达到92美元/桶,创26个月以来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三次调升、一次调降,成品油消费持续回暖,从三季度开始,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受宏观经济拉动,柴油消费大幅增长。全年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辆,比上年增长32
32、.4%,是汽油消费平稳增长的要紧拉动力量。世博会、亚运会带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加之商务出行活跃,航空煤油消费保持旺盛需求。 进入四季度,三秋农忙用油增多,部分地点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用电量一定程度受到抑制,一些地点启用柴油发电,放大了社会正常用油需求,1011月,江苏、湖北、湖南等地柴油供应偏紧。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积极协调下,石油企业采取了增加进口、调整加工量、加强运输调度等措施,有效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进入12月份,柴油市场供求秩序恢复平稳,库存逐渐回升。 (四)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冬季用气高峰平稳度过201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进口
33、LNG 934万吨,增长75%;首次进口管道气44亿立方米。特不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利用量36亿立方米,增长42.3%。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要紧消费地向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可能将达11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4%。为防止2009年冬季的“气荒”重演,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提早制定应对预案。从三季度开始主动协调油气企业,一方面加大天然气增储上产,鼓舞开展天然气储备;另一方面加大LNG现货采购,补充国内缺口;同时,调整检修打算,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的投运进度,市场资源供应量得到有效保障。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冬季全国没有出现“气荒”现象。 二、2
34、010年能源行业的新进展 2010年,在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目标的指引下,能源行业加快转变进展方式,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注重保障民生,不断增强保障能力。 (一)能源进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一是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鼓舞开发、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严格限制新建小煤矿。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有12个产量超过亿吨,总产量28亿吨。二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成效。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46号),明确要求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限制,鼓舞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要紧形式进行兼并重组。山西省矿井个数由
35、2598处减少到1053处,内蒙古和宁夏联手打造宁东上海庙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河南、贵州、山东等省推进煤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神华、中煤、同煤、山西焦煤和陕西煤化5家亿吨级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淮南矿业等9家年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超过50家,产量达到17.3亿吨。三是加大力度关闭小煤矿。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联合公布关于进一步淘汰煤矿落后产能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2010年,全国关闭小煤矿1693处,淘汰落后产能1.55亿吨。目前全国年产30万吨以下小煤矿已减少到1万处以内。四是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2010年关停小火电1100万千瓦,“十一五”
36、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7210万千瓦。全国在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其中60万千瓦及以上清洁机组占33%,年底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33台,在建11台。201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335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克/千瓦时。 (二)清洁能源加快进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41亿元,其中,水电791亿元,火电1311亿元,核电629亿元,风电891亿元。非化石能源建设投资占电源建设总投资的比重达到63.5%,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云南小湾、四川瀑布沟、青海拉西瓦、贵州构皮滩等一批水电项目陆续投产。截至2010年底,全国水
37、电总装机超过2.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22%,水电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10年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和岭澳核电站三号机组投产,结束了核电3年没有新增装机的局面,总装机达到1080万千瓦,核电在建机组28台3097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2010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39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3107万千瓦,装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全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4%。2010年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4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70万千瓦。至2010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合计占26.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累计发电量7862亿千瓦时,按发电煤耗折算约合2.63亿吨标
38、准煤。 (三)扎实开展保障民生工程,城乡用能结构加快升级 一是改善城镇居民用能条件。至2010年底,全国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区市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初步实现长三角、京津唐等重点用气地区多气源灵活调度,弥补了华北和华东地区大中型都市用气缺口。在北方高寒地区大中都市因地制宜建设热电联产机组,解决都市人口供暖问题。二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2010年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共安排中央投资打算65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20亿元;安排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中央投资打算2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2亿元。打算用3年时刻对未改造农网进行全面改造,对已改造过的进行升级改造,差不多解决农业生产用电突出问
39、题;逐步理顺农村电力治理体制,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三是积极支持边疆地区能源建设。加快项目核准,扩大中央资金政策惠及范围,解决新疆偏远农牧区差不多用电问题。实现了新疆电网与西北750千伏主网互联,打通了新疆电力外送通道。北疆三条天然气管线陆续建成,启动了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南疆三地州25个市县人口集中地区居民生活用气问题两三年内将得到解决。组织建设西藏拉萨和阿里应急燃油机组,缓解西藏电力供应紧张;开工建设青藏联网工程,西藏电网不再孤网运行;西藏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竣工,解决了西藏主电网覆盖的全部32个县、17万户、76万人的用电问题。 (四)能源储备和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应急保障能力进一
40、步增强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收储,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一批商业石油储备基地陆续建成投运,2010年底库容达到2650万立方米。建成大港等3个储气库群,总工作气量 13.9亿立方米;启动华北油田、辽河油田等10个储气库建设,总库容244亿立方米。江苏等5个LNG接收站加快建设,一期规模1550万吨/年。涩宁兰复线、川气东送、陕京三线、榆济线、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中卫黄陂段等一批天然气骨干管道工程相继投运,有效弥补了冬季用气缺口。区域电网互连互通进程加快,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增强。至2010年底,西电东送北、中、南三个通道的输送能力超过6900万千瓦。投产了一大批跨区跨省的输变电工程,如
41、西北宝鸡四川德阳直流联网工程、山西晋东南湖北荆门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呼伦贝尔辽宁直流输电工程等。2010年,我国自然灾难多发,能源战线靠前指挥,加强供需衔接和调度,积极投身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青海玉树地震后第天即全面实现了应急供电保障;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后第13天,舟曲县城用电恢复正常。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加大跨区电网送电力度,全面实施供电保障方案,能源应急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三、2011年能源经济形势展望当前,我国经济进展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平稳
42、进展关于我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11年能源进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目前世界经济已步入本轮危机后的缓慢上升通道,2011年有望连续复苏态势,但由于尚未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困难曲折,我进展的外部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方面。一是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2010年底,OECD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助和刺激打算相继结束,各要紧经济体经济复苏仍显乏力,新兴经济体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各国政府有意识地拉动内需,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要紧拉动力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普遍预测,2011年
43、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2010年,要紧发达经济体将陷入低速增长或“停滞”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4.2%,比2010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2%,回落0.5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将接着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6.4%,回落0.7个百分点。二是新兴经济体“高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通胀”的风险。为尽快走出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纳“二次政策刺激”,美国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推出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打算。欧美等发达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资金,通过硬通货的优势地位转移并释放了自身的通胀压力,却给进展中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三是国际市场的争夺将
44、更加激烈。受复苏不均衡、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阻碍,发达国家对出口市场的依靠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内需扩张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疲弱,但经济增长仍靠内外需双轮驱动,对来自发达市场的需求依靠仍较大,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贸易摩擦、汇率争端和政策冲突将明显升温,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加剧波动。 国内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进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快转变进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进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
45、促进区域经济协调进展的政策,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新“非公36条”政策全面落实,将引导和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推进,劳动者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市场有望接着保持繁荣活跃。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我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连续四次上调存款预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更加审慎、灵活,国家将合理调控信贷投放量和加强地点政府性债务治理,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盲目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回落。 总体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都市
46、化加速进展时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政治优势,市场潜力,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以及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进展。 (二)2011年能源经济走势受宏观经济拉动,2011年我国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但增速趋降。 1、煤炭 2011年山西、内蒙古等要紧产煤省区将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包西、太中银等多条铁路运输通道的投运和改造,将加快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煤炭产能的释放。国际市场上,澳大利亚、印尼、南非、哥伦比亚、俄罗斯等产煤国家产量增加,将接着增加对我出口份额。全年煤炭消费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但受宏观调控政策,特不
47、是可再生能源进展目标和“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分工阻碍,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煤炭供需总体平衡趋于宽松。一季度受持续大范围低温天气阻碍,全社会取暖用煤将保持旺盛需求,煤炭价格大体维持2010年底水平。 2、电力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进展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与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要紧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也将较快增长。但在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2011年电力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可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5万亿千瓦时左右,
48、比2010年增长9%左右;新增电力装机8000万千瓦,年底累计装机达到10.4亿千瓦,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达4700小时左右。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电力缺口。 3、成品油 通过前两年销售量井喷式增长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考虑到单车油耗下降和都市治堵措施等因素,全年汽油消费增幅将有所减缓。“十二五”时期,民用航空建设步伐将加快,2011年航空煤油消费仍将较快增长。受工农业生产、基建和物流运输业的拉动,柴油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当前受煤、电价格机制阻碍,电企存煤积极性下降,1月份以来已有部分省市拉闸限电,如大范
49、围强低温天气持续时刻较长,下游用户以油代煤发电可能性增加,将拉升一季度的柴油需求。 4、天然气 随着地区性输气管网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用能结构不断改善,天然气消费将接着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消费量有望达到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0%。天然气消费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产地及周边、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成为最要紧的消费区域,消费结构接着向多元化进展。可能全年天然气产量将接近1100亿立方米,增长16%。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11年,可再生能源进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进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进展机遇期。水电重点流域开发力度接着加大,
50、可能开工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2亿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岭澳核电站二期二号机组实现投产,核电总装机将达1174万千瓦。新疆哈密、内蒙古开鲁、吉林通榆、甘肃酒泉、江苏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可能全年新增风电装机超过1400万千瓦。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接着开展,可能2011年将新增装机50万千瓦。生物质能产业将更趋多元化,产业创新模式和产业链加快培育,利用规模接着扩大,综合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2010年各地区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其中,东、中部地区分不增长14.9%和18.4
51、%,同比加快5.2和6.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5.5%,增速与上年持平。31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天津、广西、重庆均增长23.7%。与上年相比,30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山西、上海分不加快20.7和15.4个百分点;内蒙古减缓5.2个百分点。2010年各地区进口情况 2010年,全国进口总额13948亿美元,同比增长38.7%,上年为下降11.2%。其中,东、中、西部地区进口分不为12638亿美元、748亿美元和562亿美元,增长38%、47.4%和41.9%,上年为下降11.7%、7.5%和4.3%。 30个省份进口同比增长,增速较快的西藏、甘肃、海南分不增长1.4
52、倍、81.8%和76.7%。与上年相比,6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海南、吉林分不加快57.5和42.9个百分点;23个省份由下降转为增长,其中安徽、宁夏分不由下降23.5%和26转为增长74.6%和72;陕西增速减缓16.8个百分点。 青海进口同比下降3.6%,上年为增长24.2%。2010年合成橡胶行业运行再创佳绩 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0年合成橡胶行业回升势头更加明显,呈现持续稳定进展态势。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达到310万吨,同比增长11.7。2010年4月,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3万吨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茂名鲁华化工1
53、.5万吨异戊橡胶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溴化丁基橡胶和异戊橡胶生产的空白。 市场价格逐步回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0年,在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合成橡胶要紧品种的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除氯丁橡胶价格小幅下降了1.1外,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的价格分不上升了42、64.3、31.4、15.6、14.9。产品销售率接近100%,产销差不多平衡。行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1-11月份实现利润35.49意愿,同比增长38.3;利税总额49.1亿元,同比增长34.2。 对外贸易快速攀升,贸易逆差有所扩大。2010年,合成橡胶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同比
54、增长50.9%;贸易逆差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进口总额43亿美元,同比增长42.6%;进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等,顺丁橡胶则减少14.4。出口总额约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1%; 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但出口总量仍相对较小。2010年化肥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回忆 在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09年以来化肥产业逐步回稳,2010年回升的势头进一步明显,产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进展态势。一是产业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化肥产业实现产值5773亿元,同比增长25.5%。生产化肥6620万吨(折纯,下同),同比增长2.5%,其中
55、磷肥、钾肥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不为20.2%和12.7%。 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改善。2010年前11个月,化肥产业实现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59.8%。其中磷肥行业利润20.3亿元,差不多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正常水平。三是投资增速明显减缓。2010年化肥产业累计完成投资988.2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低于全社会国定资产投资增幅约1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1159个,同比下降13.9%。 2010年,化肥产业较好的完成了保障农业生产用肥和价格差不多稳定的任务。但产业进展受高品位磷、硫、钾矿资源不足约束,低成本产品产能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石化产
56、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氮肥行业开展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加强中低品位磷、硫、钾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国内外钾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低成本化肥供应保障能力。 2010年炼油行业运行态势平稳 在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0年炼油行业产值和产量持续增长,结构调整逐步推进,接着保持良好进展势头。 2010年,炼油行业实现产值24252亿元,同比增长38%。全年国际油价(WTI)维持在70-85美元/桶,受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到位阻碍,炼油行业实现利润694亿元,同比下降3.8%。全年原油加工量4.23亿吨,同比增长13.4%;成品油产量2.5
57、3亿吨,同比增长10.0%;在国内汽车需求旺盛等因素带动下,成品油消费量大幅增加,达到2.45亿吨,同比增长11%;全年成品油实现自给,略有富余。 在重大工程建设上,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稳步推进,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标准。2010年9月,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广西钦州1000万吨炼油工程正式投产,提高了西南地区成品油供给能力,优化了产业布局。 总的来看,炼油行业较好地完成了国内油品保供任务,布局进一步完善,原油加工水平稳步提高,行业呈现稳定向好的进展态势。但也应看到,炼油行业规模以下企业较多,一些大型炼油企业又毗邻都市中心,淘汰落后和搬迁改造任务仍专门艰巨。2010年乙
58、烯行业回升势头强劲 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09年以来乙烯行业运行迅速回稳并快速反弹,2010年回升的势头更加强劲,要紧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接着攀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接着好转,呈现持续快速进展态势。 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天津、镇海两套百万吨级乙烯建成并达产达标,2010年我国乙烯产量跃升到1419万吨,同比增长31.7。乙烯下游产品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产量达到4361万吨,同比增长18.3;其中聚乙烯产量达到986万吨,同比增长28.6;聚丙烯产量达到917万吨,同比增长13.5;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130万吨,同
59、比增长11.3。 市场价格稳步回升。2010年,在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价格上升了约15。产品销售率接近100%,产销差不多平衡,行业盈利水平提高。 对外贸易接着攀升。2010年,合成树脂及共聚物进出口总额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其中,进口总额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进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ABS、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则分不减少0.7、7.1、22.7。出口总额约62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氯乙烯则下降3.4。 2010年合成树
60、脂及共聚物进出口态势发生微妙变化,继聚氯乙烯进口量出现负增长之后,聚乙烯和聚丙烯进口量也出现负增长,出口量则出现较快增长,但出口总量仍较小。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要紧含烯烃、芳烃、醇、醚、醛、酚、酸、酮、酯类等)取得了较快进展,行业产值、进出口贸易和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乙烯、纯苯、甲醇、冰醋酸为代表的基础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实现产值12862亿元,同比增长36.8%;进出口总额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其中进口总额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出口总额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4%。要紧产品乙烯产量1418.9万吨,同比增长31.7%;纯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镍及镍合金材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创业孵化器股权投资转让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场地租赁服务协议书
- 穴位知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剧本保密与改编权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子设备租赁与3C产品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高铁站墙面广告位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国际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数据分析与优化合作协议书0814
- BICC协议介绍
- 盾构刀具大解析
- 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毕业论文
- 变频器变频altivar71说明书
- 农村饮用水工程监理规划
- 疑难路段处理能力及室项目分析
- WBS BOM操作手册
- 维瓦尔迪《The Four Seasons四季》【春】小提琴 钢琴伴奏谱
- 铁路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共2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