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4 页 共 NUMPAGES14 页2023年最新的黄果树瀑布10篇黄果树瀑布(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指导学生透过重点词句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的特点;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
2、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学习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
3、的性情的陶冶。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师应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健康自主地发展”。这一节课课堂教学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用心去朗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师定位于组织者、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好好地练一练,你们能比老师读得还要好!”、“谁想起来展示一下?”、“读得太精彩了”等语言贯穿课堂始终,使阅读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依据的理论】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
4、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要实现语文课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强调通过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结合本篇课文特点,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文章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
5、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2.让学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激发对大自然的赞美,进而陶冶人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文章内容。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自然之美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课后练习2) 2.谈话导入:本文描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他的壮美,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果树瀑布,一起来细细品
6、味它的美丽吧!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画出来。 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的幻灯片。 片一:“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到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边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片二:“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片三:“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他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
7、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结合板书:声响大 形态宽) 5)大声练读这三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说出为什么。 7)播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洒金街”的情景。 2.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底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 第一个问题: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做铺垫。 第二个问题:我们来到谷底,感受是“那道瀑布
8、”离我们“近的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先让学生查字典,选出“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再请同学演示一下。“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结合板书:感受舒服) 3)看幻灯片,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课文,要读出那种舒服、惬意的感受。 3.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那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2)出示幻灯片,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先让学生查字典说说“灌”的意思:浇、灌注,再让学生说说“乐声奏鸣”、“
9、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最后让学生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先让学生查字典选出“挟”在文中的意思: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观察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小结第二段段意:写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4.学习第八自然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2)出事幻灯片简介徐霞客。 3)小结第三段段意:作者完全沉醉在美景中。 三、总结全文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四、作业 1、摘抄文中打比方的
10、句子。 2、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内容优美的课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浏览 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感悟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特点,整堂课,我围绕文章的中心句“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展开教学。设计了“作者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呢?”和“作者来到黄果树风景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三个主干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在读中感受作者内心的陶醉,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交
11、融。 成功之处: 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声响、形态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声响、形态的词句,如“哗哗、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体会。产生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银雨洒金街”这一奇景时,缺少了媒体资源,觉得缺少美感。 黄果树瀑布(10)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黄果树瀑布。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
12、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第五单元为祖国各地,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黄果树瀑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感受祖国的美丽、可爱和灿烂的文化。 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特别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和巧妙的比喻,是学习语言的好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对教材仔细
13、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我重点针对本文的第二课时,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比较容易的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因此,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理解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 难点:引导学生揣摩
14、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法; 讨论法; 启发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 自主学习法; 读写结合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语,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可以在上一堂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讨论一下自己心目中的黄果树瀑布的样子,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很自然地引入到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去。 (二)自主阅读,整
15、体感知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会、独立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 根据刚才学生交流的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有关表现黄果树瀑布壮美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 因此我通过: 1 .轻声自由读,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板书)?真的来到黄果树景区,身临其境听到瀑布的声响、看到它的雄姿,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 .分段联系读:让学生逐段默读,边读边找出 “进入黄果树景区”、“透过树的缝隙”、“银雨洒金街”等词句,反复
16、阅读,在阅读中记住并积累这些优美的词句。 (三)精读感悟,理解积累 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为了突出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的: 1 .研读“瀑布的壮美” 自由轻声读课文,请大家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语句,并做好记号,然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反复朗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象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步机上泻下来。”“刚进入黄果树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水声从远处飘来,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渐进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了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那
17、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等等语句,出示图片,并板书(见:形态宽,闻:声音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上一些语句,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些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读读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读,让学生感受和想象瀑布激出的水化为“银雨洒金街”(板书)的奇妙景象。 2 .研读“谷底时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第五至七节,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语句,等候交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四周乐声奏鸣,人就象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中灌满了活力。”和“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的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生机”等语句。三个自然段,一是写“舒服极了”,二是“灌满了活力”,三是写
18、“无限生机”。这是写实,也是写虚;写实景,也是写感受。运用情景教学法,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谈理解并反复诵读,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到陶冶身心情操的目的。 (四)质疑理解,合作探究 1.在重点句段教学时,我们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前瞻后联,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文章的好习惯。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呼应。重点抓住“沉醉”一词,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神奇魅力。 2.学了本文,学生一定会对大自然的杰作美丽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美的体验。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为什么大自然的美景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充满活力?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体会。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探究中获得启发和领悟。 (五)以读促讲,升华情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呢?这里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做一回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介绍,要设法激起别人想去游玩的兴趣。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近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六、说作业设计 让学生访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处你曾经游玩过的一个地方。 语文要崇读学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与创新管理办法
- 托管经营与管理办法
- 杭州店招牌管理办法
- 旅店业入住管理办法
- 合工大寝室管理办法
- 县公司计量管理办法
- 干部排水站管理办法
- 智能云预约管理办法
- 学校文体赛管理办法
- 木材检查占管理办法
- 招标业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集成电路工程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软件硬件资产管理办法
- 【课件】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采购面料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新疆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 海上试验活动方案
- 电厂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