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选用)_第1页
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选用)_第2页
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选用)_第3页
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选用)_第4页
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选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 3.高性能24.2. 3.高性能2建设方案文档信息化弱电系统集成工程规范文档范本(招投标文件)设计单位:建设单位: 编制日期: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项目概述1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项目内容1建设内容11.2.实施时间11.3.工程目标21.4.编制依据2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项目组织管理1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

2、cument 1.工程组织管理 11. 1.组织机构 1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1.2.主要管理人员22. 2.施工程序3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3.组织关系3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专业管理层3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实施方案1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1.施工工序1 HYPERLIN

3、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数据中心建设1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1.概述1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原则1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1.技术先进性22.可扩充性2高可靠性25.高可用性22. 6.成熟性37.可管理性38.可实施性3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拓扑4 HYPERLINK l bookma

4、rk30 o Current Document 技术方案4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建设思路5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1.磁盘存储阵列5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5. 2.虚拟机存储63. HDTM数据保护8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存储技术优势101.统一存储10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6.

5、2.动态虚拟控制器和自动负载均衡14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6. 3.前端的自均衡路径分配16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后端自均衡LUN调整17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ocument 6. 5.系统架构和硬件增强186. 6.高速SAS后端技术18 HYPERLINK l bookmark48 o Current Document 6. 7.新一代专用I/O处理器19 HYPERLINK l bookmark50 o Curre

6、nt Document 6. 8.全新的通用处理器和内部总线20 HYPERLINK l bookmark52 o Current Document 6. 9.软件增强部分21 HYPERLINK l bookmark54 o Current Document 10.面向服务优化的系统2311.可调磁盘条带大小25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12.虚拟端口技术安全性26 H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6.13.主动的全局热备技术保障数据安全27 HYPERLINK l bookmar

7、k62 o Current Document 4.6.14.图形化管理的I/O通道管理软件2915. RAID 扩展3116. LUN扩展和缩小32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4.6.17.卷迁移实现灵活的空间调整346. 18. HitachiDynamicProvisioning35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19. SAN环境下的性能优化386. 20. CRM保证100%的读写命中率386. 21. PerformanceMonitor 性能监控39 HYPERLINK

8、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6. 22.安全简便系统管理406. 23.快速部署VMware存储环境446. 24. VMware自动的负载均衡466. 25. VMwareVADP 的支持56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保护优势611.灵活高效61 HYPERLINK l bookmark74 o Current Document 2.简单直观62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实时监控建设64 HYPERLINK l bookmark

9、78 o Current Document 1.概述64 HYPERLINK l bookmark80 o Current Document 2.设计原则652. 1.经济性652. 2.可靠性652. 3.先进性662.4.安全性662. 5.可扩展性662. 6.规范性66 HYPERLINK l bookmark82 o Current Document 2. 7.易维护性67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3.建设要求67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依据69 HYPERL

10、INK l bookmark88 o Current Document 5.需求分析705. 1.存在问题71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5. 2.发展趋势72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6.整体设计73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6. 1.系统架构73 HYPERLINK l bookmark96 o Current Document 7.系统架构图74 HYPERLINK l bookmark98 o Current

11、Document 系统组成74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8. 1.前端监控系统75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o Current Document 8. 2.无线传输系统788. 3.后端平台79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8.4.系统原理80 HYPERLINK l bookmark106 o Current Document 5. 9.系统功能86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o Current Document 5. 9. 1

12、.系统功能列表86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5. 9. 2.车辆捕获功能88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5. 9. 3.高清图像记录功能89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ent 5. 9. 4.速度测定功能925. 9. 5.压、骑线抓拍功能93 HYPERLINK l bookmark118 o Current Document 5. 9. 6.逆行抓拍功能94 HYPERLINK l bookmark120 o Curr

13、ent Document 5. 9. 7.全天候高清成像94 HYPERLINK l bookmark122 o Current Document 5. 9. 8.智能补光功能95 HYPERLINK l bookmark124 o Current Document 5. 9. 9.号牌自动识别功能95 HYPERLINK l bookmark126 o Current Document 5. 9. 10.高清录像功能985. 9. 11.数据存储功能985. 9. 12.图片、视频防篡改功能99 HYPERLINK l book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5. 9.

14、 13.数据传输与断点续传功能99 HYPERLINK l bookmark134 o Current Document 5. 9. 14.远程系统管理维护功能1009. 15.Web数据浏览功能10010.系统性能102 HYPERLINK l bookmark13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章“三横三纵”环卫道路监控建设104 HYPERLINK l bookmark140 o Current Document 1.建设目标1041. 1.市容环境监控104 HYPERLINK l bookmark142 o Current Document 1.2.城市综合执法监控10

15、41.3.市政设施监控1041.4.环卫设施监控104 HYPERLINK l bookmark144 o Current Document 1.5.其他公共设施监控1051.6.河道监控105 HYPERLINK l bookmark146 o Current Document 2.前端系统基础设施105 HYPERLINK l bookmark148 o Current Document 2. 1.实施流程1052. 2.工程勘察107 HYPERLINK l bookmark150 o Current Document 2. 3.安装方案设计107 HYPERLINK l bookmar

16、k152 o Current Document 2. 4.埋基础,安装手井、敷设管道,安装立杆1072. 5.开箱验货1122. 6.切割线圈112 HYPERLINK l bookmark154 o Current Document 2. 7.布线、设备安装1126.2.&系统调试1132. 9.割接1132. 10.试运行1132. 11.终验114 HYPERLINK l bookmark156 o Current Document 3.切割地感线圈114 HYPERLINK l bookmark158 o Current Document 3. 1.构件(立杆等)设计、安装114 HY

17、PERLINK l bookmark16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无线传输建设116 HYPERLINK l bookmark162 o Current Document 1.设计依据116 HYPERLINK l bookmark164 o Current Document 2.遵循标准116 HYPERLINK l bookmark166 o Current Document 3.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1173. 1.设计原则117 HYPERLINK l bookmark168 o Current Document 3. 2.先进性原则1173. 3.实用性原则118

18、HYPERLINK l bookmark170 o Current Document 3. 4.可扩充、可维护性原则1183. 5.可靠性原则1183. 6.经济性原则118技术要点119 HYPERLINK l bookmark174 o Current Document 1.无线接入的经济性119 HYPERLINK l bookmark176 o Current Document 4. 2.无线传输技术概述119 HYPERLINK l bookmark180 o Current Document 4. 3.视频传输技术对比分析124 HYPERLINK l bookmark182 o

19、Current Document 5.技术特点127 HYPERLINK l bookmark184 o Current Document 5. 1.全天候的工作环境温度适应范围127 HYPERLINK l bookmark186 o Current Document 5. 2.分体式结构设计127 HYPERLINK l bookmark188 o Current Document 5. 3.高的频率资源利用率128 HYPERLINK l bookmark190 o Current Document 5. 4.专门针对视频传输应用的组播/广播控制功能1285. 5.支持 VLAN 和 I

20、EEE802. 1Q封装128 HYPERLINK l bookmark192 o Current Document 5. 6.针对室外应用的自动延迟时间机制1285. 7.QoS带宽分配功能128 HYPERLINK l bookmark194 o Current Document 5. 8.数据包优先级功能1297. 5. 9.增强改进型的802. lln技术129 HYPERLINK l bookmark196 o Current Document 7. 5. 10.多扇区基站的灵活配置1297. 5. 11.多种远端站的灵活配置129 HYPERLINK l bookmark200 o

21、 Current Document 7. 5. 12.多种网络管理平台1297. 5. 13.串联机制,提髙吞吐量130 HYPERLINK l bookmark20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百万髙清技术131 HYPERLINK l bookmark206 o Current Document 髙清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分析133 HYPERLINK l bookmark208 o Current Document 髙清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34 HYPERLINK l bookmark210 o Current Document 方案设计135 HYPERLINK l b

22、ookmark212 o Current Document 规划思路136 HYPERLINK l bookmark21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城市无线网络体系140 HYPERLINK l bookmark216 o Current Document 1.链路规划140 HYPERLINK l bookmark218 o Current Document 2.前端网点设计143 HYPERLINK l bookmark220 o Current Document 3.视频监控平台设计143 HYPERLINK l bookmark222 o Current Docum

23、ent 中心机房设计144 HYPERLINK l bookmark224 o Current Document 5.整体方案146 HYPERLINK l bookmark226 o Current Document 5. 1.链路规划(可视,大容量,频率,备份)1465. 2. Ip地址规划146 HYPERLINK l bookmark228 o Current Document 5. 3.无线安全性设计147 HYPERLINK l bookmark230 o Current Document 5.4.系统备用电源设计148 HYPERLINK l bookmark232 o Curr

24、ent Document 6.系统安全性综合评述148 HYPERLINK l bookmark234 o Current Document 6. 1.设备硬件安全148 HYPERLINK l bookmark236 o Current Document 6. 2.无线数据安全149 HYPERLINK l bookmark238 o Current Document 6. 3.无线设备连接安全性149 HYPERLINK l bookmark240 o Current Document 6. 4.防雷设计1496. 5.防水设计152 HYPERLINK l bookmark242 o C

25、urrent Document 6. 6.现场勘查156 HYPERLINK l bookmark24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章智能交通网络化图像监控系统161 HYPERLINK l bookmark246 o Current Document 1.系统设计思路161 HYPERLINK l bookmark248 o Current Document 2.系统设计亮点1622. 1. S0A为主体的架构设计1632. 2.业务集成的WebService框架164 HYPERLINK l bookmark250 o Current Document 2. 3.高性能的外

26、场设备接入服务设计165 HYPERLINK l bookmark252 o Current Document 2.4.结合Ajax和RIA技术的更好用户体验166 HYPERLINK l bookmark254 o Current Document 3.遵循的标准与接口166 HYPERLINK l bookmark256 o Current Document 3. 1.互联接口和通信协议166 HYPERLINK l bookmark258 o Current Document 3. 2.设备接口和控制协议167 HYPERLINK l bookmark260 o Current Docu

27、ment 3. 3.视音频编码标准167 HYPERLINK l bookmark262 o Current Document 3.4.设备用户地址统一编码标准167 HYPERLINK l bookmark264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总体框架168 HYPERLINK l bookmark266 o Current Document 1.系统总体架构168 HYPERLINK l bookmark268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网络架构170 HYPERLINK l bookmark270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平台组成172 HY

28、PERLINK l bookmark272 o Current Document 5.系统功能183 HYPERLINK l bookmark274 o Current Document 5. 1.基本业务功能183 HYPERLINK l bookmark278 o Current Document 6.软件系统关键特色198 HYPERLINK l bookmark280 o Current Document 6. 1.多业务融合19810. 6. 2.快速布控19910. 6. 3.录像追踪19910. 6.4.三维定位19910. 6. 5.预案管理19910. 6. 6.设备兼容20

29、010. 6. 7.多级联网20010. 6. 8.无线应用200 HYPERLINK l bookmark282 o Current Document 10. 6. 9.提高的安全性20010. 6. 10.灵活的媒体存储201 HYPERLINK l bookmark284 o Current Document 7.系统部署方式20110. 7. 1.系统运行环境201 HYPERLINK l bookmark286 o Current Document 10. 7. 2.服务器能力205 HYPERLINK l bookmark288 o Current Document 10. 7.

30、3.校时服务器20710.8.特点优势209 HYPERLINK l bookmark29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一章数字无线通信系统2281.系统简介228 HYPERLINK l bookmark294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依据228 HYPERLINK l bookmark296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原理229 HYPERLINK l bookmark298 o Current Document 工作原理229 HYPERLINK l bookmark300 o Current Document 设备安装说明230 HYP

31、ERLINK l bookmark302 o Current Document 售后服务措施及承诺232 HYPERLINK l bookmark304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实施方案233 HYPERLINK l bookmark30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二章大厅信息显示屏234 HYPERLINK l bookmark308 o Current Document 1.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保证23412. 1. 1.供电线路234 HYPERLINK l bookmark310 o Current Document 12. 1.2.用电安全管理234

32、 HYPERLINK l bookmark312 o Current Document 12. 2.工程实施方案23512. 2. 1.设计依据236 HYPERLINK l bookmark314 o Current Document 12. 2. 2.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运作237 HYPERLINK l bookmark316 o Current Document 12. 2. 3.成品设备及材料组织和管理239 HYPERLINK l bookmark318 o Current Document 12. 2.4.施工图纸设计与审核240 HYPERLINK l bookmark320

33、o Current Document 12. 3.现场安装阶段241 HYPERLINK l bookmark322 o Current Document 12. 3. 1.施工准备阶段241 HYPERLINK l bookmark324 o Current Document 12. 3. 2.屏体框架安装阶段242 HYPERLINK l bookmark326 o Current Document 12. 3. 3.线缆布放铺设阶段242 HYPERLINK l bookmark328 o Current Document 12. 3.4.屏体安装阶段24212. 3. 5.调试阶段24

34、2 HYPERLINK l bookmark330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实施步骤和方法2431.安装工程特点243 HYPERLINK l bookmark332 o Current Document 线管和线槽的敷设243金属线槽的安装243 HYPERLINK l bookmark334 o Current Document 金属线管的敷设244 HYPERLINK l bookmark336 o Current Document 12. 4. 5.显示屏系统的安装246 HYPERLINK l bookmark338 o Current Document 12. 4

35、. 6.显示屏系统的安装249 HYPERLINK l bookmark340 o Current Document 12. 5.项目进度安排250 HYPERLINK l bookmark342 o Current Document 12.6.机房的加固254 HYPERLINK l bookmark344 o Current Document 12. 7.现场安装 255 HYPERLINK l bookmark346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1.现场调试阶段 256 HYPERLINK l bookmark348 o Current Document 12.

36、7. 2.工程的施工 257 HYPERLINK l bookmark350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3.线缆的敷设259 HYPERLINK l bookmark352 o Current Document 12. 7.4.线缆的端接260 HYPERLINK l bookmark354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5.闭路监控系统设备安装261 HYPERLINK l bookmark356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6.摄象机的安装26212. 7. 7.管道敷设262 HYPERLINK l bookmark

37、358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8.电线管敷设264 HYPERLINK l bookmark360 o Current Document 12. 7. 9.工地验收测试26512. 7. 10.系统检测265 HYPERLINK l bookmark362 o Current Document 弱电工程施工阶段266 HYPERLINK l bookmark364 o Current Document 12. 8. 1.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的安装268 HYPERLINK l bookmark366 o Current Document 12. 8. 2.测试、验收

38、27412. 8. 3.施工安全的措施 27512. 8.4.防火安全措施 275 HYPERLINK l bookmark368 o Current Document 12. 8. 5.安全施工措施 276 HYPERLINK l bookmark370 o Current Document 12. 8. 6.人员培训计划280 HYPERLINK l bookmark372 o Current Document 12. 8. 7.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28212. 8. &培训方式28312. 8. 9.培训目标283第一章项目概述项目内容建设内容数字XX二期硬件设备及系统集成建设工程是弱电

39、系统设备供应 及安装调试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集成工程,主要系统如下:仁数据中心建设2、实时监控平台建设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4、大厅信息显示屏5、机房加固6、系统集成要求实施时间若我公司中标,即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个月内完成所有建设内容进 行项目初验,试运行一个月后项目终验。工程目标为使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对我们所提出的图纸,积极做好跟 踪服务工作,确保新埋管点位正确。本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经过综合考 虑,加强施工管理效能,合理组织,责任到人,人员到位,使工程施 工安全、质量、工期达到如期目标。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杜绝重大或大的责任事故,避免小事故发生, 不影响社区居民正常生活和休息。施工质量:严格

40、按照施工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检测标准,确保 每个工序一次性完成,力创“优质”工程。编制依据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1KV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JGT1.5-8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S87)

4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高建局域网标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第二章项目组织管理2.1.工程组织管理数字XX二期硬件设备及系统集成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集 成工程,要求建立一个专业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具体的工程项目。我司 组织建立一支由项目总经理总负责,20余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每个 小组指定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经济师负责 领导、协调、指导施工作业。施工班组“2.1.2.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项目工程师姓名职务职称主要资历、经验及承担过的项目项目经理项目经

42、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 人高级工 程师施工员施工员/质检员质检员/材料员材料员/安全员安全员/造价员造价员助理工 程师22施工程序整个施工程序上来看,基本上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设计、设 备采购进场、工程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管理。要求在各个施工 过程中,劳动力和技术力量的配置要做到相对固定,又要灵活调配,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统一,避免重复作业, 力争一次性施工,周密计划,节约用工。其人力资源初步计划如上表 所示,但人力资源计划是随着工程情况的进展和变化而改变的,项目 组进入现场后必须对人力资源计划有前瞻性,提前向项目经理部提出 计划,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配。组织关系

43、总部与现场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详述:公司本部是数字XX二期 硬件设备及系统集成建设工程的最高负责部门,全力支持现场项目经 理部的工作,统一调配施工单位和XX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源、协调各 部门的行动,建立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机制,保障工程圆满完成。现 场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协调工地各方关系,直接管理系 统项目组,现场项目经理由项目工程总监指派,系统由现场施工组、 设备、材料组、质量监理组、技术支持组等组成。专业管理层专业管理层是由项目总监、项目经理、施工组组长、专业工程师、 资料员、安检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人员组成,完成整个工程的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经理为数字XX二期硬件设备及系统集成建设工程

44、 的直接管理负责人,负责管理整个项目人员的调配、项目组与公 司各部门的沟通,以及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项目经理为该现场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 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具体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计划、协调、控制 等管理工作,以及在关键技术问题上行使最高技术决策人的决断 权利。施工组组长是本组具体的施工负责人,负责本组的施工 规划、人员调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控制。专业技术负责人为该项目的技术总负责,全面负责工程 实施、施工中的协调和工程师队伍的管理,是工程按期、按质完 成的重要保证。现场工程师负责工程施工的计划落实工作,确保工程严 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及时反馈施工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为项 目

45、经理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专业工程师负责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 管理点的顺利实施。材料员负责本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与管理。质检员负责本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督管理。第三章实施方案3.1.施工工序中心机房设备的安装可以和摄像机立杆的安装同步进行。物资准备材料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物资的准 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之前完成。设备材料的准备依据是施工预算,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 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进行汇总,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加工件的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加工件的名称、规格、质量、 数量及供应渠道编制计划。安装机具的

46、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及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 量和进场时间。第四章数据中心建设概述目前,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正在引发一场全方位的信息变革。“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 发布,是“智慧南京”概念的落脚点,也是xx建设智慧城市的指引。 智慧XX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及有机组成部分,XXXX年8月,XX 启动智慧数字XX系统建设,初步形成了 “监督指挥分离的工作体 制,建成了资源共享、发现问题、指挥协调、监督评价的应用平台。 本期项目作为数字XX二期项目也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是智慧城市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基石,需 要严谨、细致、专业的规划设计。本方案

47、将深入讨论XX数字城市数 据中心IT基础架构的规划。设计原则本技术分方案本着技术先进性、可扩充性、高性能、高可靠性、 高可用性、成熟性、可管理性的设计原则和总体设计思想,集合HDS 公司优秀技术设计理念和产品,借鉴HDS全球众多成功案例和实际 经验,设计整体的解决方案。技术先进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当前先进而成熟的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本期工程 的需求,也能适应未来的业务系统发展需要。可扩充性在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可扩充性,从而确保新功能、新业务的 增加在原有的系统平台上扩展和实现。高性能系统设计应对应用需求做详细设计,提供高性能的设备,需要有 官方和第三方的性能设计作为性能分析的依据。高可靠性存储平台

48、具有高可靠性,支持服务器平台的高可用性集群技术; 具备先进的灾备的设计;充分保证系统的高扩展能力和高容错能力, 具有通道负载自动均衡能力和存储系统性能调节能力,提供极为充分 的可靠性各项指标设计。高可用性在不停机情况下,实现不停机扩容、维护、升级等服务,提高性 能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具备7X24X365连续工作的能力,系统的 可用性为100%。在自动化管理软件支持下可以实现磁盘数据的在线(不停机)备份。成熟性应尽量选用经过大量运用、成熟可靠的系统。可管理性要求配置实时性能监测管理软件。可对CPU使用率、内存使用 率、交换区使用情况、I/O操作、队列状态、磁盘空间、卷磁盘错误、 系统事件、系统中

49、各进程对系统资源占用等性能和操作数据等服务器 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可实施性选用成熟的技术,成熟的案例经验和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技术 实施方案。4.3.系统拓扑前墨服务器前墨服务器TCP/IP Network数据库眼务器数据库服务器HDSHDSHUS150HUS1504.4.技术方案仁数据库无缝迁移到新存储将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导出,通过数据库的管理平台再将数据库导 入到新的数据库平台上,即可完成数据库的无缝迁移到新的主机及存 储上。2、应用平台需无缝迁移到新的前置机与数据库服务器上(不停机迁移)我们使用原有的配置将前置的应用平台先完全安装到新的前置 服务器上,同时将按照原有的联接方式连接到新升

50、级的数据库平台上, 并进行应用测试,测试完成后,只需要将新的应用平台的接入到原有 的应用平台网络中即可完成不停机的应用迁移。3、新的服务器与存储架构设计方案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需要较高的处理器和内存资源外,对磁盘存 储的性能要求更高。磁盘I/O性能往往成为制约系统充分释放性能的 瓶颈点。4.5.建设思路4.5.1.磁盘存储阵列本期项目建议选用中高端磁盘存储阵列以保证磁盘I/O系统不会 成为系统的瓶颈,中高端存储阵列具有较高规格的处理能力、高速缓 存、前端接口、后端带宽和磁盘扩展能力。本期项目建议选用双活控制器,32GB数据缓存,8个8Gb光纤 接口,后端带宽192Gb,支持不少于960块磁盘的存

51、储阵列;根据当前业务系统数据容量需求,配置24块600GB10KSAS磁 盘,其中4块磁盘建立可靠性和性能俱佳的Raid-10阵列组,用于存 放高性能文件。另外18块建立两组Riad-5阵列组,用于存储常规数 据数据。剩余2块磁盘作为全局热备磁盘。在业界权威的第三方性能评测机构SPC的SPC-1性能测试中拥 有接近42万的IOPS,是全球中端存储阵列产品的翘楚产品。采用类似高端存储阵列的XEON和ASIC双处理器分离式架构, 能够为数据库应用提供出色的性能。支持HDS自研的FMD磁盘,客户能够搭建全闪存阵列以获取 极致的吞吐性能,并能和传统的高速SAS磁盘、近线SAS磁盘混用, 构建高效率的数

52、据自动分层系统。4.5.2.虚拟机存储支持UVM存储虚拟化网关、NAS文件存储网关、OSD对象存 储网关、网盘共享网关、数据检索网关等设备,能够以一种逐步演进 平滑过渡的方式,为客户构建满足未来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存储基础 架构。如果需要使用vSphere云计算虚拟化软件,可以集中整合大量 的应用系统,虚拟机群对存储系统的要求也非常的高。虚拟机存储的三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存储控制器自动负载均 衡,如何在虚拟机群的环境下实现QoS服务质量管理,如何使存储 与虚拟机软件紧密结合提升管理效率。采用业界独有的对称式双活虚拟控制器,能自动实现硬件级的负 载均衡,从而充分释放系统存储系统性能,避免出现热点瓶

53、颈。从存 储前端接口、到控制器处理器缓存、到存储后端接口,能够实现点对 点的全连通架构,在硬件级智能的实现前端接口、后端接口和控制芯 片的自动负载均衡。管理员无需划分卷属主,系统会将虚拟机的卷自 动的均衡到较空闲的控制器,使存储阵列的两个控制器适中处于相同 工作负载的状态。支持在存储业界通常高端阵列才具有的缓存分区技术,能够避免 虚拟机群之间的缓存争用而造成的性能抢占和抖动。从而实现端到端 的QoS服务质量管理,使管理员能够根据业务系统的重要性,为特 定的核心虚拟机预分配固定的缓存资源,并设定与应用需求匹配的独 有缓存段尺寸。缓存分区之间相互隔离,可拥有不同的缓存段尺寸。支持VMware的VA

54、AI技术,使存储阵列能够和虚拟化软件紧密 结合,大幅简化系统管理员的运维工作。可以根据现有网络条件考虑配置WGbiSCSI接口,以降低边缘 应用虚拟机存储适配器的投入。iSCSI存储网络应与生产IP网络隔 离而采用专为存储系统使用的10GblP网络。虚拟机存储和数据库存储可以建立基于磁盘阵列底层复制的容 灾系统,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这一数据保护功能。物理机和虚拟机混合环境下,如何进行全面综合的数据保护是当 前数据中心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的物理服务器环境大多通过安装代 理程序进行数据备份,但这种方式并不完全适合虚拟化环境的特点。 虚拟化环境下虚拟机数量巨大,且多台虚机共享一台物理主机,应采 用针

55、对虚拟化环境而优化的数据备份保护方案。HDIM数据保护HDIM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保护、业务连续性解决方案。HDIM 具有备份、CDP、复制、归档、追踪、容灾六大功能。支持虚拟机和 物理机混合的分布式数据中心环境,也是一个行业领先的虚拟化环境 数据备份保护解决方案。备份HDIM可以通过备份策略进行定时的自动化数据批量备份,支持 增量备份和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备份目标端可以是存储阵列卷池,也 可以是带库,或者从存储卷池出库到带库。4.5.32 CDPHDIM通过实时传输数据可以实现CDP持续数据保护功能,可 将卷状态回退至任一历史时间点,回退粒度间隔可灵活设定。可有效 预防人为的逻辑错误,且对主机和

56、网络影响非常小。(注:适用于 WindowsServer 环境)4.5.33归档HDIM可以通过文件的时间、大小等属性自动将邮件归档到HCP 进行长久保存,不仅实现了服务器自动化的瘦身,提高性能和效率, 同时可实现法规遵总从的要求。4.5.34复制业务数据在第一个目标端被集中保护后,可以被复制策略通过IP 网络传输到其他的目标端,例如园区级的另一数据中心,或是城际距 离的另一数据中心,实现业务保护数据在物理空间上分布式的增强保 护。.追踪可以按照路径、进程、类型、用户定义需要追踪保存的文件,只 要有修改,就会保存,可以回滚任何一个修改的版本,同时记录操作 的用户和操作的方式。4.5.36容灾基

57、于HDIM基础的数据保护功能,结合复制功能,HDIM可以构 建非常灵活的容灾系统。HDIM可以支持最为常见的双中心交叉容灾 架构,也可以支持较高规格的两地三中心3DC容灾架构,还可以支 持分支机构较多ROBO环境下多对一集中容灾和一对多的数据分发 架构等。并且对存储阵列的厂家和型号没有要求,支持异构存储环境 的远程容灾。以上多种数据保护方案可在项目实施配置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进行部署和组合。46存储技术优势4.6.1.统一存储伴随用户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用户存储的数据类型也出现了多样 化的趋势,块、文件和对象数据的存储需求并存,传统的存储架构需 要客户为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单独采购不同的SAN、N

58、AS以及对象 存储设备。然而,这样的建设思路造成了新的存储孤岛以及低下的资 源利用率。伴随新的存储需求,业界陆续出现了统一存储的产品。对于统一 存储的定义,EvaluatorGroup在2011年3月的报告中给出了 一个定 义:Un ifiedStorageisastoragesystemthatprovidesbothfilea ndblocka ccesssimulta neously.Theblockaccessisaccomplishedthroughuseofa nin terfacesuchasFib reChannel,SAS,oriSCSIoverEthemet.Thefile

59、-basedaccessistoafilesystemonthestoragesystemusingeitherCIFSor NFSoverEthernet.统一存储即能够同时提供文件和块访问的存储系统,块访问通过 FC、SAS. iSCSI协议,文件访问通过以太网的CIFS或NFS协议。统一管理数据保护与法规遵从分层与迁移虚容量供应块 文件 对像HDS在对客户统一存储需求的充分调研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下 的HDS统一存储框架结构。之所以提出以上的统一存储框架,因为HDS认识到我们的客户在面临数据的快速增长和统一存储需求时面临的多重挑战,主要包括:从容应对数据增长;:在数据量不断增长前提下,降低

60、成本;:有效控制基础架构的复杂度;:满足服务等级要求;针对这些挑战,HUS提出的解决之道简述如下:从容应对数据增长用户需要面对数据容量、应用以及虚机数量的快速增长HUS解决之道::超过2倍的容量扩展:超过3倍性能提升:卷和文件系统的动态增长更加快捷的容量和文件系统供应在数据量不断增长前提下降低成本面对不断紧缩的预算,IT部门必须提升效率HUS解决之道:CAPEX节省:提升存储密度和空间利用率OPEX节省:通过整合降低50%以上的运维成本 :通过统一存储管理节省软件费用、管理时间和人员培训时:降低能耗、制冷和场地需求:对称活动控制器降低部署和维护的人力、时间成本有效控制基础架构的复杂度如何将客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