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古诗文鉴赏_第1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_第2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_第3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_第4页
初一古诗文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 古文鉴赏讲解初一语文主要考点(1)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排序、传统文化常识;小故事大道理、综合探究(读书学习)、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2)古诗阅读、文言文(3)现代文、小作文、大作文。 指明难点:【诗歌鉴赏】(1)体裁:律诗、绝句(2)题材:(学过的古诗)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3)意象:古诗中出现的景物; 意境:意象营造出来的气氛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2、瑟凄凉,雄奇优美、生机勃勃等 画面: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句。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炼”字:A.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说说某字在诗中的作用?解题方式:解释原意+代入诗句解释诗句意+明确修辞手法(判断是否有修辞手法)+本句诗表现的情感(5)表现手法:A.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B.常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哀衬乐.C.解题方式: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

3、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析效果)(6)修辞手法:A.公式: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B.解题方式: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7)思想感情术语:思乡、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试题解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

4、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C.“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E.诗歌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5、从作者一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答案】CE【解析】C项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E项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2.诗歌第二句中“冷”字有何妙处? 【答案】“冷”字有寒冷、冷清之意,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既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解析】炼字题变式设问: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

6、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某字能否改为某字?答题方法:公式: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诗人表达的情感。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在结构上起作用)。3.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答案】诗中写了庭院中被月光照得发白的地面,栖息在树上的鸦雀、冷露、桂花等景物,作用是渲染了中秋望月环境的凄清、孤寂,加重了思乡怀人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意长的意境。【解析】意象题: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意境题:1.描绘诗中展现的

7、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译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为南宋诗人苏轼所作七言律诗,全诗只有四句,却寓情于景、字字情语,经得住再三玩味。B.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的

8、诗说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苏东坡的诗感慨的是人生的短促。C.第三句“一株雪”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D.第一句描绘了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春色的景象,诗人以“雪”比喻梨花,衬托出梨花色彩之美。E.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说明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体现梨花品格的高尚。【答案】AD【解析】A项苏轼是北宋诗人,七言绝句。D项以“雪”比喻梨花,在诗中第三句,而非第一句。2.“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

9、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1)运用了对比和动态描写。色彩的对比:色彩深浅组合,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言之成理即可)(3分)【解析】表现手法题公式: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模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点析评)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结合全诗,分析该词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惆怅,诗人惆怅的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一、二句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

10、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从“满城”到“一株”是写梨花凋谢之快,有春光易逝的含义。最后一句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解析】感情分析题公式: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 【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析】模式: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补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嘉祐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

11、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四、文言文阅读方法(一)主要考题:实词、虚词、句子翻译、文本内容理解(二)考试形式: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诫子书狼寓言两则)(三)必掌握内容:课内文言文实词翻译、虚词、思想感情主要回顾虚词用法:而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连词,表转折但是,却)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连词,表转折但是,却)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连词,表转折但是,却)3.有闻而传之(连词,表承接,然后)之1.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2.因往晓之(代词,他)3.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12、性,不译)5.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助词,同上)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助词,的)以1.投以骨(介词,把)2.以刀劈狼首(介词,用)3.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4.盖以诱敌(连词,用来)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连词,表目的,来)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来)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夫)5.仁在其中矣(代词,此,这)6.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四)阅读技巧:以熟代新(利用学过的字词、成语、文言文内容代入课外文言文中)逐字翻译(恰当组词)五、文

13、言文对比阅读(1)诫子书对比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 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 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

14、,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注】黾勉:勉力辞世:指弃官隐居缅求:远求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夫君子之行。( )年与时驰,意与

15、日去。( )每以家弊。( )至心尚之。( )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B.虽不能尔。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4.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参考答案1.操守,品德消失,逝去贫困尊崇,崇尚2.D3.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

16、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4.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5.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

17、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告诉严、俟、份、佚、侮诸子: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家中常常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

18、,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轰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

19、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诗经上说:“

20、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备份】(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

21、)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行:操行。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淫漫:荒淫,怠惰。励精:振奋精神。意:意志。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1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 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 )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 ) 险躁则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

22、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参考答案】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 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就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

23、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

24、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二)狼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25、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

26、“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C.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既而奄奄僵卧 其一犬坐于前/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又数刀毙之/久之不动屠乃奔倚其下/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竖下视之,气已绝矣!_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_参考答案1. B2. B3. B4.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两个牧童从

27、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了。5. 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甲文中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解析1. A项,前句句意为:故意让小狼嗥叫。故,故意。后句句意为: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故,原来。选项加点字的意思不完全相同。B项,前句句意为: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意,神情。后句句意为:神情非常惊慌。意,神情。选项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C项,前句句意为:狼不敢上前。前,上前。后句句意为:和前面一样连抓带嚎。前,前面的。选项加点字的意思不完全相同。D项,前句句意为: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去,

28、距离。后句句意为:一只狼径直离开。去,离开。选项加点字的意思不完全相同。2. 停顿: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A项,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从句法成分上看,“其一”是主语,“犬坐于前”是谓语,应在中间停顿。正确停顿为“其一/犬坐于前”。选项停顿划分无误。B项,句意为: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从句意上看,“其一竖”是主语,指另一棵树上的牧童,“又在彼树”是在另一棵树上,“致小狼鸣急”是“扭着小狼让它哀鸣”。正确的停顿为“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选项停顿划分有误。C

29、项,句意为:想要从通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户。从句意上看,“隧入”指从通道进入,是一个整体,在“隧入”前后各有停顿。正确的停顿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选项停顿划分无误。D项,句意为: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既而”是副词,副词后有停顿。正确的停顿为“既而/奄奄僵卧”。选项停顿划分无误。3. B项,错在都运用了比喻修辞,甲文中,将狼比作狗一样坐着,乙文并未运用喻修辞手法,选项赏析有误。A、C、D项赏析无误。4. 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意为: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

30、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耳:语气助词,罢了。句意为: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了。竖:牧童。5.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这两篇文言文体现的特征。在甲文中,屠夫为保护自己,找机会杀掉两只凶猛的狼,行为出于自保;乙文中,两个牧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戏弄狼妈妈致其死亡,行为无意义。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三)穿井得一人对比阅读【甲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的陪太子去吧)”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1.解释下列加点词。溉汲(打水浇田) 穿井(挖掘,开凿) 王信之乎(相信) 谓魏王曰(对说)翻译下列句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如今赵国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