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1页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2页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3页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4页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21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

2、寻踪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 1背景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

3、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4、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想象画面及听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

5、”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1实写语句讲解。 (1)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2)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的地势,争着向上。 (3)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5)相鸣:相向和鸣。 (6)戾天:到天上;戾,至。 2虚写语句讲解。 (1)息心: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2)忘反:流连忘返;“

6、反”同“返”。 (3)经纶:筹划、治理。 (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5)犹:好像,如同。 (6)交映:互相掩映。 (7)见:同“现”,显现,显露。 3重点句子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快马无异。)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鹰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平息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

7、蔽着天空,即使是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还漏出点阳光。) 4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5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从“风烟俱净”到“天下独绝”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水,突出“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

9、出了水之急。 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从“夹岸高山”到最后写山,突出“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

10、于听,动静相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凸显了山水的魅力。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充,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 学生齐读此段,想象富春江两岸山上树木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一起疏通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写的从富阳到桐庐

11、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在这山水的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看一看“奇山异水”下的情怀。 1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 文章第一语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独有形象,特征鲜明,意境清新,不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胜,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稳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独绝”的个性特征。接着写“奇山”,从四个方面写山,突出山势之

12、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幽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 2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1)从视觉来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流曲折,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

13、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

14、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

15、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广阔,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词语背后的准确,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

16、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

17、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既代表了山水中特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它有何深意? 最后四句很像电影中一个“淡出”的镜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余味无穷。 第一部分:

18、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部分:具体描绘水之“异”,山之“奇”。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形声兼备,时而绘山水之形,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时而摹鸟禽之声,如“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达到形声相融的意境。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的手法。 2虚实相间,骈散结合。 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

19、受,另一方面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 本文中的“风烟”句、“从流”句、“急湍”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文章虽用骈体,但也有散句穿插其中,另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与朱元思书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写异水千丈见底水之清急湍猛浪水之急奇山高山寒树山之高负势轩邈山之势泉鸟蝉猿山之韵息心忘反山之美横柯蔽日山之幽 在教本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多读、多思、多品,通过网络搜集资料

20、,进行广泛的知识跟进,并让学生参考相关文章进行自主地点评。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的共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22五柳先生传 知识与技能 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2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进行课文注释,感知文章。 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难点 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朗读

21、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 (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他29岁出仕,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

22、柴桑归隐。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因他的屋边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本文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虽然用了传记体裁,却又颇似一幅人物画像。作者以“五柳先生”为这位隐士的名号,实际上是以他自况,艺术地再现自我形象,用客观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 1听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处所。 (2)每有会

23、意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 (3)亲旧知其如此旧,旧交、旧友。 (4)造饮辄尽造,往、到。 (5)期在必醉期,希望、愿望。 (6)短褐穿结穿结,打补丁。 (7)衔觞赋诗觞,酒杯。 (8)以乐其志乐,以为乐。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1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空荡、空寂。 2一词多义。 (1)之:或置酒而招之黔娄之妻有言 他,代词;的,助词。 (2)言: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 说,说话;言语、话。 (3)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他,第三人称代词;其中的;语气词,表揣测、反问。 (4)甚:不求甚解所欲有甚于

24、生者 详细;重要。 (5)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目似瞑,意暇甚 意旨;神情。 (6)得: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得到;益处。 (7)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近 离开;距离。 3古今异义。 赞曰亦不详其姓字 赞:传记后附的评论性文字。今义指称赞、赞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别名。今指文字。 4翻译下列句子。 (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3)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以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

25、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7你能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一句中看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五柳先生只是个出身平凡之人。 8五柳先生把名利看得很淡,文中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9“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

26、者本人。 10五柳先生有哪些特点? (1)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书方法,即读书时不死抠字句。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的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爱饮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看到了一个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一起继续走进文章去探究。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

27、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4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

28、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 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这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是如此。 6请同学们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并思考这个字体现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 (1)淡泊名利: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爱好读书著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29、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嗜酒如命,率真放达: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安贫乐道: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8通过课文中的介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

30、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沉默寡言的五柳先生。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9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

31、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10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 11文中

32、最为详写的是他哪方面的特点? 写五柳先生的喝酒,最为传神。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即主体部分,叙述了五柳先生的生平行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作者对五柳先生的评价。 1多用于否定句。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为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语言平淡自然,不事雕琢。 本文语言朴素,不讲究辞藻的华美,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用平常的语言叙述,不刻意雕饰。笔端带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安于贫穷、诗酒自娱、悠然自得的乐趣。 五

33、柳先生传 陶渊明 人物:五柳先生 体裁:传(正文赞)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志趣高雅 志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旷达自任隐士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安贫乐道 生活环境:环堵萧然、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逐字逐句解释,只求意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读通、读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让学生听读、自由读、朗读、适时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句式整齐的否定句,有的同学更已通晓了文意,这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轻车熟路

34、了。 本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从课文本身理解人物,也体会到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对这种生活方式,同学们看法不一,我让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作了比较,让他们深入理解了陶渊明的选择是有其社会原因的。从而培养了他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23马说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

35、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重点 1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3拓展延伸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人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曲,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因为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

36、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朝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有名的文章。 题

37、解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1听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38、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重点词语的理解。 (1)祇:只是。 (2)辱:受到屈辱。 (3)骈:并列,一同。 (4)是:这。 (5)能:才能。 (6)见:通“现”,表现。 (7)且:尚且。 (8)等:相等。 (9)安:怎么能 (10)临:面对。 2一词多义的理解。 (1)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2)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食不饱:吃。 (4)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食之不能尽其材

39、:指代千里马。 (5)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释。 (1)食:通“饲”,喂养。 (2)材:通“才”,才能。 (3)见:通“现”,表现。 (4)邪:通“耶”,吗。 4难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

40、全文。 6第1自然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8第2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3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马。 11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本段中哪

41、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

42、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怎样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 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 6关于“托物寓

43、意”写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 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恨的心情。 8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第1自然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 第2自然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

44、运用了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 第3自然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 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1自然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

45、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第2自然段写千里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诘,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3自然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

46、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 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13读了本文后,

47、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揭示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点明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 本文属于“说”这

48、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

49、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马说 韩愈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文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中的深意,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对

50、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浙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他在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被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擅长传记的写作,他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全集。 1题解 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

52、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这篇序的作者,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如话家常,质朴亲切,令人容易接受。 2背景资料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在太学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1重要词语的

53、解释。 (1)即:就。 (2)嗜:喜欢,爱好。 (3)致:取得,这里是“买到”的意思。 (4)每:常常。 (5)怠:懈怠,放松。 (6)走:跑,引申为“赶快”。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既:已经。 (9)加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10)硕师:才学渊博而有名望的老师。硕,大。 (11)趋:快步走,奔赴。 (12)填:充塞,挤满。 (13)降:和缓。 (14)辞色:言辞语气和表情态度。 (15)援:引,提出。 (16)质:询问,请教。 (17)请:请教。 (18)或:有时。 (19)叱咄:大声斥责。 (20)至:周到。 2一词多义。(1)和:缓解、暖和(久而乃

54、和),谦和(言和而色夷) (2)冠:天下第一(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男子20岁成年(既加冠) (3)请:请让我(战则请从),请教(俯身倾耳以请) (4)再:第二次(再而衰),两次(日再食) (5)患: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无冻馁之患) 3古今异义。 (1)汤:古义: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义:菜汤 (2)走:古义:跑(走送之)今义:行走 (3)趋:古义:快步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今义:趋势 (4)或:古义:有时(或遇其叱咄)今义:或者 (5)卒:古义:最终(卒获有所闻)今义:士兵 (6)假:古义: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义:假期 4词类活用。 腰:名词作动词,腰挂(腰白玉

55、之环) 5通假字。 (1)支: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 (2)被:通“披”,穿着(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通“饲”,给饭吃(日再食) 6虚词辨析。 (1)以:介词,用(以衾拥覆) 介词,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连词,来(无从致书以观) (2)之:代词,他(录毕,走送之) 助词,的(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弗之怠) 7重要句子的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庭贫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

56、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我也不知道。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与我同住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有白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子,浑身光闪闪的,就像神仙一样。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57、 8学生结合注释和教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梳理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文章的大意。下面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宋濂先生在文章中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是要告诉同乡什么。 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老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5)未尝稍降辞色。 2作者写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58、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3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所学都不如作者,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4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条件的艰苦,其中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指导,

59、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取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 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作者最后以“勤且艰”概括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5揣摩语言,赏析本文的语言美。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形象地写出了抄书的艰难。 (2)“

60、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借写先达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反衬自己虚心求学、百折不回。 (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这几句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反衬出作者求学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 6教师请语文课代表主持讨论会,就“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生1:逆境成才,这是个亘古常新的命题。困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以至成才的关键。 生2:要想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