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项脊轩志归有光一、原文项脊轩,旧(原来的)南(名作形,南边的)阁子也。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雨水)下(名状,向下)注;每移案,顾(环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朝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名动,砌墙)墙周(名动,环绕)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敞亮)。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自然界一切声音)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农历十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这样),庭中通南北
2、为一。迨(等到)诸父(叔父)异爨(生火做饭),内外多置(设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两次)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名动,哺育)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同“尔”,你)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儿童)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看望)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整天)默默在此,大类(像)女郎也?”比(等到时候)去,以手阖(关)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3、顷之(过了一会),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动,上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旧的事物),如在昨日,令人长号(大哭)不自禁(宾语前置)。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关窗)而居,久之,能以(凭借)足音辨人。轩凡(总共)四遭火,得不焚,殆(大概)有神护者。余既为(写)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书法)。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再)葺南阁子,其制(建造的格式)稍异于前(状语后置)。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
4、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名状,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二)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庙的主持(三)词类活用1.乳二世(名词作动词,乳养)2.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3.吾家读书久不效(名词作动词,取得效果)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5.雨泽下注(名词作动词,下雨)6.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7.又北向(名词作状语,朝北)8.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朝西)9.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方)10.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自,亲自)11.垣墙周庭(使动,使围住,即环绕)(四)一词多义1.过(
5、1)人往,从轩前过 (经过)(2)一日,大母过余 (拜访,看望)(3)公子过谢侯生 (前往,前去)(4)必有过人之节 (超过)(5)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过分,过于)(6)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过错,过失)(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指责)2.案(1)举案齐眉 (古代进食用的有短腿的木制捧盘)(2)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几案)(3)无案牍之劳形 (处理公事的文书、案卷)(4)召有司案图 (同“按”,考察,查看)(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同“安”,安定)(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妪,先大母婢也2.省略句(1)使(之)不上漏(2)明月(照)半墙3.倒装句(1
6、)宾语前置令人长号不自禁(2)状语后置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室西连于中闺鸡栖于厅三、翻译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
7、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
8、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
9、哭。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得到的好处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10、。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四、理解性默写1.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 。2.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 , 。3.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
11、并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的句子是:“ , ?”4.项脊轩志中,写作者睹物思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寄予亭中枇杷树的语句是:“ , , 。”物是人非,痛彻心扉。5.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怀念起祖母昔日手持象笏对自己的殷殷教诲,一时心情激荡,真情流露的一句是: , , 。1.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3.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5.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五、当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
12、尚魏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尉迟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
13、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余官如故。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
14、,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隋书卷四七)注直寝:在皇宫值班。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权侄疏广与疏受。台铉:宰辅重臣。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今以委公,普为吾守 委:交托B. 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 过:责备C. 冀与公
15、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致:达到D. 今之所请,深乖本望 乖:违背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丁忧,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官员必须停职守丧的制度。B. 坐,连坐,定罪。连坐是指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的制度。C. 耳顺,六十岁,意指个人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也称“花甲”。D. 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表彰其生平功业所给予的称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韦世康德隆望重,性情恬淡。尉迟迥兴兵作乱,世康受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使全境安宁整肃:他崇尚古人质朴之风,不因
16、得失扰乱心志。B. 韦世康自幼慧敏,谦进平和。世康从小沉稳敏捷,年纪轻轻就被官府任用。任吏部尚书后也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视别人,仍像原先一样对待其他官员。C. 韦世康为官公平,廉洁正直。世康两次吏部任职,荐举提拔官员甚多,都能做到选拔任用公正,得到朝廷的高度评价。D. 韦世康爱民惠民,治理有方。东夏刚刚平定,世康便安抚士人百姓。任职荆州,施政简素清静,百姓爱戴,全境没有争论官司。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4分)(2)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4分)5. 文中韦世康三次请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1.
17、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解释错误,“亦不显人过咎”中的“过”字在句中作宾语,应理解为名词,“过失”的意思,全句翻译为“也不张扬别人的过失”。)2. D(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表述有误,“谥”应该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3. B(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任吏部尚书后也未曾以官位名望做视别人”表述有误,原文“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可见在此处描述的事件中,他任的是“礼部尚书”。)4. (1)世康淡薄(很少有)嗜好欲望,不羡慕权贵权势,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视别人。(2)父亲修身养德,
18、身居高位,名望远近闻名,盈满则溢的教训,古人、圣贤都十分看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寡”,翻译为“单薄,很少有”;“嗜欲”,嗜好欲望;“矜”,傲视、向夸耀;“物”,别人、他人。(2)“澡身浴德”,修养自身、砥砺德操;“盈满”,盈满则溢,太满就要溢出来;“名立官成”,名声远播、官位显赫;“戒”,戒忌、教训。5. 身体不适,供养母亲;丧期未到,坚守古制;不恋官位,急流勇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要确定题干所指的“三次”,然后锁定原文中与答案要点相关的区域。第三段,“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
19、阙,罪在我躬”,意思是说“近来眼睛昏朦更加厉害,不能看清小字,脚病更加严重,不能疾步快走。爵禄怎能要多,为了防止满盈应该退让;年岁不必暮年,有病就辞职。况且母亲年事已高,冬夏冷热应该伺候,晨昏问候却又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第四段,“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意思是说“开皇四年,因为母亲守丧离职。不满一年,朝廷起用命他复职管事。世康坚决请求,希望到丧制满”;“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意思是说“我听说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行之道。现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辞官回家闲居,你们认为如何?”通过提炼上文,加以概括即可。【参考译文】韦世康,是京兆
20、杜陵人,有器识度量。年仅十岁,州府征用为主簿。在魏朝,二十岁任直寝,封爵为汉安县公,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封授为仪同三司。后来任职北周,由典祠下大夫起,历任沔州、硖州二州刺史。曾随周武帝平灭北齐,授任司州总管长史。当时东夏刚刚平定,百姓未得安定,世康安抚他们,士人百姓都很高兴。尉迟迥兴兵作乱的时候,高祖为之忧心,对世康说:“汾州、绛州原来是北周、北齐的分界之地,趁此叛乱之机,恐怕生出变故。现将它交托于公,替我好自镇守。”于是授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镇守于此,全境安宁整肃。世康生性恬淡素崇尚古凤,不因得失自乱心志。在州任上,曾经感慨很深地露出知止知足的心意,给子弟的书信说:“现在虽未到七老八十,而壮年已经过去。近来眼睛昏朦更加厉害,不能看清小字,脚病更加严重,不能疾步快走。况且母亲年事已高,冬夏冷热应该伺候,晨昏问候却又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想奏闻圣上,请求遵循孝养之礼,因未征询你等,所以发此信来。动笔牵起远方情思,伤感哽咽难以自持。”兄弟们回复说恐怕难以如愿,于是才止息退念。他在任几年,有仁政惠风,赋税也连年交得最多,被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