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麻痹医学百科_第1页
震颤麻痹医学百科_第2页
震颤麻痹医学百科_第3页
震颤麻痹医学百科_第4页
震颤麻痹医学百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震颤麻痹医学百科震颤麻痹 HYPERLINK /zhenchanmabi_21899/ /zhenchanmabi_21899/目录拼音英文参考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断治疗措施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老中医经验用药规律其他疗法其他措施相关文献拼音zhn chn m b英文参考parkinsonism概述又称帕金森病,是发生在中年以上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因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 肌张力增高、运动障碍。临床以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为特征,其确切病因至今 不明。西医大多采用左旋多巴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虽有疗 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或因久服,药效渐 减,且

2、不能控制病情的自然发展。因此,治疗上难度较大。震颤麻痹归属中医 “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属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 病较明确的记载,在甘医籍中应推明代证治准绳 ,其“杂病”节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不能任持,风之象也。”并指由:“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多,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清代的张氏医通卷六进一步指由本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并分别立方。医宗己任编则云:“大抵气血俱虚不 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并提由以人参养荣汤等治疗本病虚证,从而使本病的理法方药日趋 完善。现代中

3、医治疗震颤麻痹,最早觅于 1955年用针灸治疗的临 床报道,但此后一直未引起重视。从 70年代中期起,应用 中医中药个案报道陆续由现。治疗以滋阴熄风、益气活血及养血疏筋等为主。自1979年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麻痹48例临床分析以来,关于本病的大样本观察垠道逐渐增多。 根据本病肝风内动的特征,部分患者伴有血瘀证候,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理论指导,在平 肝熄风治法中增投养血活血之品,是这一时期的论治特点。80年代,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渐趋一致,认为肝肾不足、气血 亏虚是本虚与内风、瘀血、痰热之标实相兼为患,同时进 步认识到重用活血化痰药对减轻震颤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从70年代中期起,国内

4、不少医家应用针灸治疗本病,包括体针、头针、电针及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 也有用推拿、 气功、验方等法治疗获效的报道。至 1990年,就所收集到 的29篇(包括个、验案)文献资料统计病例为387例,其中痊愈84例,显效94例,好转158例,无效48例,总有 效率为87.6%。中医药治疗本证方法较多,疗效较肯定,具 有一定优势,由此看由其潜力是很大的。有关震颤麻痹中医药治疗的机理研究,报道尚不多。有人通 过肌电图观察,发现用中药治疗后,震颤明显好转的患者群 放电位明显减少。虽然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 病人较易接受等优点,但还无很大把握,其有效方药尚有待 进一步发掘,治愈、显

5、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机理有待 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发挥中西医药的协同作用,取长补短, 应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病因病机综合古今医家经验,多数医者认为本病之发生与年老体衰、 七情内郁、饮食不当等有关,其病机可归纳如下:肝肾阴亏 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老年 人多血虚精亏,加之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风内动造成颤动振掉或拘急 强直。气血两虚 多因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 损,以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而致震 颤之疾。气滞血瘀 情志内郁,或痰湿,气滞不畅,豉动不能,血行 缓慢而瘀阻脉道,致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动作减少,屈

6、伸 不利。痰热动风 五志过极,木火太甚,风火相煽,痰热互阻,寇 伐脾士,脾主四肢,故见四肢颤动;若风火盛而脾虚,则津 液不行,痰湿停聚,风痰邪热阻滞经络,发为颤证。辨证分型由于古今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因此各家辨 证分型相对集中,一般归纳为四型论治。.肝肾阴虚 躯干僵硬,抖动不已,伴有头痛头昏,耳鸣目 糊,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腰部酸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气血两虚肢体震颤,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动作困难,自 汗怕冷,少气懒言,胃纳减少,便漉浮肿,舌质淡红,脉象 沉细。.气滞血瘀 四肢或头部、下颌呈固定式的抖动,屈伸不利,躯干或肢体有固定不移的疼痛或麻木,

7、面色黯黑,舌质暗紫 或有瘀斑,脉细涩。.痰热动风 形体稍胖,神呆懒动,胸皖痞问,口干,头晕, 咯痰色黄,项背强急或肢体振颤,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以上分型是相对的,少数病例症状可不典型,并可同时由现 多个证型的症状和特征互相错杂或转化。故治疗时必须抓住 疾病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以提高临床疗效。诊断一、病史及症状:原发性震颤麻痹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与脑动脉硬化、颅 脑损伤,CO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物(吩曝嗪类、单胺氧化酶抑 制剂、叁环类)中毒有关。多缓慢起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 包括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病史应注意询问有无上 述史。二、体检发现:.震颤:最先生现于上肢的远端(手指)逐渐波及

8、下肢。典型的手指 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动作。初期为静止性震颤,晚期可变 为经常性。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强直:肢体伸屈肌张力均增高, 呈铅管样或齿轮状强直。面肌受 累则缺乏表情呈面具状脸。.运动障碍:常因肢体及手部肌肉强直而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严重时起坐 困难、躺下时不能翻身,穿鞋系带扣钮扣均困难,生活不能 自理。步态障碍甚为突生,早期表现行走时下肢拖步,上肢 不动,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步艰难,一旦迈 步,以极小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 慌张步态。.个别病人尚可由现言语障碍、反应迟钝等。叁、辅助检查:1.腰穿CSF检查多巴胺代谢产物 香草醛酸含量和5羟色 胺代

9、谢产物5-羟回噪醋酸含量降低。2,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亦降低。3.部分病人头颅 CT或MRI可见底节区缺血变性改变。治疗措施一、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改变病程经过。.抗乙酰胆碱药物,抑制乙酰胆碱作用,相应提高神经传递 介质多巴胺的效应,安坦 2mg 3次/d或东葭着碱0。2mg 3 次/d,多有口干、散瞳、便秘副作用。.多巴胺替代疗法:补充神经递质多巴胺之不足,使乙酰胆 碱-多巴胺系统重新获得平衡。一般采用可透过脂膜屏障的左旋多巴0.25 3次/d,渐增量至疗效最着而副作用最轻为 度。.复方左旋多巴及复方左旋多巴缓释剂(美多巴、帕金宁)。. DA能受体激动剂:澳隐亭 0.

10、625mg渐增量,但每日理不 超过30mg。协良行0.025mg,每隔2天增1/4片1mg,直到 获得满意效果。二、手术治疗:微电极导向苍白球和丘脑切开术。叁、基因治疗:TH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可以提高多巴胺神经递质50%,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前景可观。TH(移植转酪氨酸羟化酶)。疗效标准一般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判定。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 自理和参加部分工作。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基本生活或工作能力 得以改善。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运动仍有一定困难或较常 人缓慢者。无效:治疗已满3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者。分型治

11、疗(1)肝肾阴虚治法:补益肝肾,滋阴熄风。处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何首乌12克,玄参9克, 钩藤克,白痍藜9克,羚羊角粉0.3克,生牡蛎20克,丹 参12克,赤芍9克,杜仲9克。用法:每日1齐L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 51例,显效10例,好转29例,无效 12例,总有效率为76.5 %。常用成方: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叁甲复脉汤等 加减。(2)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熄风止颤。处方:黄黄12克,党参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天麻 9克,钩藤12克,珍珠母30克,丹参9克,鸡血藤 9克, 羚羊角粉0.3克。用法:每臼1齐L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 31例,显

12、效7例,好转11例,无效 13例,总有效率为58%。常用成方:可选用归脾汤合补阳还五汤等加减。(3)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通络熄风。处方: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9克,川茸6克,当归 9克,丹参12克,苏木9克,地鳖虫 9克,炮山甲15克, 鸡血藤9克,熟地9克,淮牛膝9克,杞子9克,首乌12 克,白芍6克。用法:每日1齐L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 18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 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常用成方:可选用通窍活血汤或逍遥散等加减。(4)痰热动风治法:清热豁痰,熄风通络。处方:全瓜篓12克,胆南星6克,竹沥9克,钩藤12克, 天麻9克,羚羊角粉0.3克,珍

13、珠母30克,丹参12克,赤 芍9克。用法:每日1齐L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法共治疗 6例,临床治愈1例,显效2例,好转 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6.7 %。常用成方:可选用温胆汤合羚羊钩藤汤等加减。以上四型中,如气虚症状明显,重用黄黄、党参,酌加白术、 山药、炙甘草;血虚甚加阿胶、桂圆肉、桑棋子、旱莲草; 血瘀甚加红花、山甲、莪术;肌肉僵硬明显加金钱白花蛇、僵蚕、蝉衣、地龙;项强加葛根;上肢酸麻加姜黄;下肢酸 麻加川牛膝;全身或四肢关节酸痛加虎杖、 金雀根、威灵仙、 徐长卿、秦芜;头痛头晕加白芷、葛根、川茸、菊花;脾虚 湿重加半夏、陈皮、茯苓、砂仁。专方治疗(1)熄风汤组成:天麻12克

14、,全蝎5克,钩藤12克,洋金花0.6克, 螟蚣2条。加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加龟版、生地、熟地、山萸肉;面色无华,食少倦怠,头晕乏力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 胸皖痞闷,咯痰色黄,苔黄腻加胆南星、枳实、竹茹等。用法:每日1齐L水煎两次,两煎液混合;早晚分服。重者每日2齐黑疗效:用上方共治疗 58例,治愈47例,好转9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6.5%。(2)养肝熄风汤组成:生地15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茸9克,玄 参15克,女贞子12克,钩藤5克,阿胶12克,僵蚕9克, 全蝎6克,螟蚣2条,甘草6克。用法:每日1齐L水煎,早晚分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 3例,远期疗效满意。(3)中麻I

15、号针剂组成:洋金花单味提取物。用法:治疗当日清晨禁食,排空小便,测量体温、脉搏及血 压,静脉点滴10%葡萄糖500毫升,力口 10%氯化钾10毫 升,以避免由于空腹入睡过久而发生低血糖。为预防瞳孔过 分散大,两眼滴用1 %伊色林,另服心得安10毫克以避免心 动过速。药物选用上海中药一厂制造的中麻I号针剂, 剂量为 0.1毫克/公斤,静脉注射。药物注射后开始每5分钟测量血压、脉搏1次,半小时后改为每 10分钟测量1次,1小 时后改为每小时测量 1次,直到病人清醒。每 3060分钟 测量腋温1次。个别病人用脑电图作治疗全程监视。疗效:用上法共治疗8例,显效5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治疗后效果维持2

16、24天。老中医经验施继宗医案陈,女,76岁。1981年3月3日求诊。两个 月来,上下肢、舌及下颌不自主颤动,手指颤动如搓丸状, 面部、下颌在说话时明显颤动,语言不清,颤动不能随意停 止,于情绪激动时加重,脉呈弦滑。舌质绛红少苔,并伴有 咳喘,吐黄白脓痰。辨证为肝阴不足,虚风内动,肺气不宣。投以养血活血通络,平肝熄风,宣肺化痰之法。处方:丹参30克,白芍15克,川茸10克,菊花10克,白 痍藜10克,麻仁10克,牡蛎20克,珍珠母30克,生熟地 各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 地龙6克等。加减:喘咳加杏仁10克,紫苑10克,海浮石10克,旋复 花6克(包);纳差加砂任6克(后下),麦芽10克等治疗, 诸证消失,以六味汤善后。前后用药计23齐L后经随访半年,未见发作,已能做家务。按:施老认为,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 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病主症是震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