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兰亭集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应人推举而为兰亭诗集写的序言,主要交代了写作的缘由及大事,并由集会的大事抒发自己关于死生的哲学摸索,包蕴的是王羲之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体察到当时文人的一种生存样式,在文中也主要显露出自己的一种理性的意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同学分析这是一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一其次单元的一篇课文,了现代诗词的基础上再观赏中国古典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即:从这一单元开头, 将使同学在鉴赏兰亭集序、赤壁赋、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游褒禅山记 ,同学在中学的时候就学过记叙类的散文伤仲永等,对散文有个大致的明白,在高中的学习就是在明白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此类古
2、文,培育同学的鉴赏才能,并对中学的文言文基础学问进行巩固;三、教学目标1、通过审读课题来明白古代散文“ 序” 这种文体,并将序的两个类型书序与赠序有个 大致的区分;2、明白山水游记类散文的一般特点;3、通过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的把握明白文章的基本内容;4、基于作者的感情对文章的部分的划分把握文章的主旨;5、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转折的进一步摸索;四、教学难点1、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的把握;2、文章主旨的把握;3、对作者思想转折的深化探究;五、教学重点1、文章字词句的懂得;2、对文章的美丽句子的赏析;3、文章主旨的把握与探究;六、教学方法 主要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实施的一些以同学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方式方法;
3、1、情形创设法;2、提问法;3、争论法;4、合作、探究法;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课前预备:老师预备:教案、教材、U 盘 同学预备:教科书、不同颜色的笔、九、设计理念: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 十、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今日的语文课堂,在上课之前呢, 我想让大家观赏一幅墨宝:(绽开行书书法)大家观看一下,这样的书法看起来怎么样?预设: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连笔写成,而且好多字都不熟识;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师答: 呵呵,看来同学们看得很具体了,好多字都不熟识,是由于在这幅书法写作过程中,写字的把一个字用不同的字体写成,这当然看起来就有点困难了,一个相同的字的写法有
4、十几种,大家佩服这个人吗?预设:佩服!师答:老师也佩服这个人,他的这篇佳作在中国历史上堪称“ 天下第一行书”,大家知 道是谁吗?(停顿)他就是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好,今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的他;他的这篇文章不仅具有艺术性,在中 的具有“ 天下第一行书” 之称的的墨宝兰亭集序国文学史上也具有很高的位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兰亭集序;二、第一让我们听一听兰亭集序 朗读;留意给自己不熟识的或者难以把握的字词注 音,并且在听的过程中给句子标出停顿的地方;信任大家已经注好音了,那就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一下这篇课文,特殊留意自己刚刚注音的字词与句子中的停顿;很好, 大家读的很整齐,停顿的地方都留意到了
5、;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兰亭集序到底在写什么;三、请大家再次的阅读课文,尝试着去懂得文章的大意;好,信任大家都阅读完毕,大致的明白也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标题“ 兰亭集序” 该怎么断句?是兰亭/集序?仍是兰亭集/序?为什么?好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预设:应当念兰亭集 /序,缘由:自己感觉; (或者是关于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来说)师答:请坐;回答很恳切,自己感觉就是自己感觉的,老师要对你的这种态度提出夸奖;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与友相约去会稽山阴举办修禊活动;古代习俗, 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已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 ,人们群聚与水滨玩耍洗濯,以拔除不祥和求福;这实际上是古人
6、的一种游春活动;具体的见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 稽山阴之兰亭;交代了这次机会的时间、地点、大事;这也是“ 序” 这种文体的特点;“ 序”这种散文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是写在书籍或诗文前边的说明性文字,一般是说明编,又如孔雀东南飞 琵琶行写的情形、目的,介绍内容,评判作品等;如滕王阁序正文前的小序;赠序就是唐代兴起的文体,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鼓励、推重、称赞之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四、明白了序这种文体,就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内容;第一,请同学们读一下第一段;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留意标出自己不懂得字词句,前后左右争论尝试利用课文的注释来懂得这一
7、段的大意;好,同学们, 时间差不多了, 大家对第一段的大意懂得了吗?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提 问,老师来帮你们解答;预设:第一段逐句懂得;第一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会稽郡山阴县(今)1、翻译:“ 永和九年” ,也就是癸丑年, (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的兰亭聚会,举办祓禊活动;2、讲解:“ 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 癸丑” 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 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 永和” 这一年号的第九年
8、,也是“ 癸丑” 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 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 暮春” 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说文解字 :“ 会,合也;”“ 禊” 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办的清除不祥的祭奠;兰亭集序 仍有个别称叫 “ 禊帖”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已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与水滨玩耍洗濯,以拔除不祥和求福;这实际上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3、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2、讲解:群,辈也; (说文解字
9、)“ 贤” “ 少” “ 长” 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 有贤德的人”“ 年轻的人” “ 年长的人” ;“ 至” “ 集” 后都 省略 了介宾短语“ 于此”,作状语;少长在这里总括的是不同年龄的贤者,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毕,全,完全;咸,全,都3、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1、翻译: 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密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亮激荡的水流, (在亭的)左右辉映围绕;2、讲解:此,指示代词,这;“ 崇山峻岭” “ 茂林修竹” “ 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 映
10、” 为动词“ 辉映”,“ 带” 为动词“ 围绕”,其后 省略 了介词“ 于”;崇,高;峻,形容山高而陡;激湍,流势很急的水;3、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1、翻译:(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 (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爽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2、讲解:“ 引” 后省略了宾语“ 之”,代“ 清流激湍”;“ 以” 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 列坐” 后省略了介词“ 于”;“ 其” 指代曲水; “ 一觞” “ 一咏” 为动词性短语“ 饮一杯酒”“ 咏一首诗” ;
11、“ 以” 为介词“ 用来”;殇,古人喝酒用的器物;流,使动,使 流淌;次,旁边,水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合起来就是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亦,副词,也;畅,爽快、纵情的;3、鉴赏:三十字写尽饮酒赋诗之盛况;现在,请同学们再整体的浏览第一段,看看自己仍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没有了是吧, 好,那就请出声自己朗读第一段, 在自己尝试依据自己的懂得来懂得文章的大意;好了,第一段的问题基本解决了,那我们现在进入其次段的学习;大家看看,其次段有什么不懂得吗?其次段比较好懂得,大家都懂得的很到位,再有什么不懂的吗?其次段逐句懂得;其次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翻译:这一天,天气
12、晴朗,空气清爽,微风和暖;2、讲解:是,代词,这;惠风,和风;畅,无阻碍之意;2、鉴赏:一张一弛,此为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伸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纵情享受视听的欢快,实在欢快啊!2、讲解:“ 之” 为 定语后置 的标志;“ 品类” 为名词“ 世间万物”用来 的景观”,“ 极” 为 动词 “ 纵情享受”;“ 所以” 为 固定结构 “ 所3、鉴赏:此为“ 游”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有景物、有游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段,第三段相对于前两段来说有点难度,我们就逐字逐句的一
13、起来看一下吧;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1、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2、讲解:“ 夫” 为助词,不译;“ 之” 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 俯仰”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3、鉴赏:全部的生命感悟实自一“ 夫” 字始;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乐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伴侣)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表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2、讲解:或,有的人; “ 诸” 为 合声词 “ 之于” ,取诸,从 取得;“ 之” 代所言内容, “ 于” 与其宾语“ 怀
14、抱” 组成的 介宾短语作状语;“ 晤言” “ 放浪” 后省略了介词 “ 于” ,“ 于”与其宾语组成的宾语 介宾短语作状语;“ 因”为介词 “ 通过” ,与其后面“ 寄所托” 一起形成 介宾短语作了状语;3、鉴赏:读此句有“ 物喜”“ 己悲” 之感;魏时的弥衡,西晋时的刘伶等人为典型代表;此实为 政治 黑暗,伤害屡起时,文人生活的畸变;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叹系之矣;1、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兴奋时,临时满意,欢快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
15、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叹就会随之而来;2、讲解:“ 取” 有两解,一为“ 趣”,一为“ 取”,这里取“ 取” 意;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其,代词,代,上述两种人;暂,副词,短暂的时间;“ 欣于所遇” 为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倒倒装句,欣,对 感到兴奋;“ 所遇”为名词性的所字短语;既,已经;系之,系,关联;之,代词,代“ 情随事迁”3、鉴赏: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意思是感叹随之而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翻译:以前感到轻盈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旧不能不因此产生感叹,何况人寿
16、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终终将以生命的终止为最终结局;2、讲解:“ 之”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 “ 的” ,在句中译为状语,实因古今汉语习惯不同;“ 之” 为代词,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的情形;向,从前、往昔;陈迹,过去的事情;犹,副词,仍旧,仍;“ 修” 为形容词“ 长”;化,造化;“ 期” 为“ 以 为最终结局”;“ 尽” 为“ 生命的终止”;3、鉴赏: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翻译:古人说: “ 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哀思呢?鉴赏:千古同此一叹!此痛感为文学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晋时阮籍的穷途而哭为其先声!现在第三段的字词方面仍有
17、什么不懂的吗?预设:没有; 那么就请大家默读第三段,然后自己梳理一下对这段的懂得;看完了第三段, 那么第四段请大家先齐读一遍吧;好,大家读的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第四段;第四段: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如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1、翻译: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叹的原由,(跟我所感叹的)犹如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晰地说明;2、讲解:每,经常;“ 合契” :古代的符契,刻字之后,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为信;“ 喻” 为动词“ 说明” ;“ 于怀” 介宾短语作为 后置了的状语 ;3、鉴赏:此为阅读之真境域!固知一死生
18、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翻译:(我) 原来就知道, 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彭,指彭祖,古代长寿之人;殇,指未成年而死,现在所说的夭折,2、讲解:“ 一” “ 齐” 为意动用法,意为“ 把 看作一样”;3、鉴赏: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层哲学感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1、翻译:后人看待今日,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2、讲解:“ 之” 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犹,犹如、似乎;3、鉴赏:生命之痛更加一层厚重的历史感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1、翻译:因此我一一登记参与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2、讲解:“ 时” 为“ 当时的”,指“ 参与这次
19、聚会的”;“ 其” 为人称代词“ 他们的”;3、鉴赏:补录兰亭集之成因,实因生命之感,实因修禊始也!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1、翻译:即使时代不怜悯形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2、讲解:世,时代;事,大事、情形;所以: 的缘由;3、鉴赏:补录兰亭集之理论依靠;原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翻译: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2、讲解:斯,指示代词,此;3、鉴赏:补录兰亭集序之目的;大家对这段在字词句子的懂得方面仍有什么问题吗?预设:没有了;好,那么今日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大家下去了要对今日学到的字词要通过做配套练习有 肯定的把握, 然后请下去熟读课文,认真的
20、体会王羲之的这篇文章;我们下节课会进一步的探析一下作者的这篇序中的感情;好;今日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其次课时概述第一课时(1min ):上节课我们通过审读课题和懂得文本两个方面来初步的解读了这篇课文,审读课题方面,上节课我们第一通过对“ 兰亭集序” 这个标题的断句明白把握了序这种文体, 并跟本文的书序与赠序相区分, 其次在熟识字词的基础上熟读了这篇课文,其后我们一起进入了文章的懂得, 通过对重难字词句的懂得基本把握了文意,同学们在上节课都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懂得, 今日这节课我们将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习这篇课文;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呢,请大家观赏一首周杰伦的“ 兰亭序
21、”,这首歌的歌词、曲风极富中国古典文化特色和韵味; (4min)二、正式上课: 观赏了古风古韵的周杰伦的兰亭序之后,信任大家已经陶醉于他的歌词的动听中,带着这样的心境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再次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教学流程:(一)、读一读: 3min 第一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会背的同学可以尝试着背一下;好,同学们朗读的很好,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会背了,特别好,我信任今日这节课后大 家都会背了,对吗?(二)、找一找 1、第一部分: (第一至二段) (4min)(1)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至其次段,摸索这个问题:这两段可以分开来看吗?为什么?预设:不行以,由于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2、 乐” 或“ 信可乐也”;有人评判: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一至二段“ 良辰、佳处、美景、知音、乐事” 具也;这里的知音,指的是谢安、孙绰等与作者相交甚好的同行游玩之人;那么文中从哪些具体的语句可以看出良辰、佳处、美景、知己、乐事的书写?良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佳处:“ 会嵇山阴” 即浙江诏兴;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知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乐事:“ 修禊事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修禊,上节课说道,就是一种古人的游春活动;这一部分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四周的环境、最终是“ 是日也” 领起 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
23、情;总结:我们之前学过的论语 侍坐中也有关于暮春的一段描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i),风乎舞雩,咏而归; ” 给人一种逍遥旷达之感,与本文所写有很多相像之处,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一段唱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 在这里, (良辰)气候宜从之乐、(佳处、美景)环境美丽,(乐事)相聚狂欢之乐、(知音)名士相交之乐 全部美好的事物基本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的高兴;2、下面我们进入其次部分(第三段)(4min)常言道:“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作者的这种欢快并没有连续多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谷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 第一,请同学读
24、一下这一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翻译此段;(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把我上节课讲到的都融会贯穿了)(2)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在这段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字或者一段话:“ 痛” 或“ 死生亦大也,岂不痛哉! ”找出作者“ 痛” 的语句:1)“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叹系之矣;”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意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布满了欢快也布满了无尽的苦恼,怎能不感叹万分;2)“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快,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 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3)“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25、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悠闲、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意;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 心想而事不成” ,这样“ 人生的冲突” 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3)想一想,本段的谈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预设:首句“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是承上段“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而言,是承上 文“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中的“ 俯仰” 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 种人:一种是“ 晤言一室之内” 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 放浪形骸之外”
26、寄情山水的;他 们虽然“ 趣舍”“ 静躁” 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 时都是“ 不知老之将至” 的,随着时间的 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叹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谈论,推动到生死的大 问题,抒发了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 的沉痛感;(4)依据文章的内容可知,这种“ 痛” 是痛什么?预设:对“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在这一部分情感的转折方面,我们看完第三段再来探讨)3、第三部分(第四段) (3min )(1)先请同学们读一下第四自然段,(娜娜)翻译段 预设,翻译的很好,把我上节课强调的要点都留意到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段找出能表达出作者情感倾向的一个字
27、或者一句话:预设:“ 悲” 或者“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2)那么作者在悲什么呢?(用文中语言作答)“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如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三)、论一论( 10min)从第一部分到其次部分,再到第三部分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由乐转到痛,再到悲,相信同学们对这样的转折都心存疑虑吧,恩,对于这个情感的突然转折,60 岁月中期,郭沫如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集序 真伪问题的大争论,他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这样的文本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哀思,悲得太没道理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8、(四人小组,读,商讨)预设:不同意;那么请你们找出作者悲的几个方面,然后依据我上次给大家发的这篇文章的创作时代背景来谈谈自己的缘由;创作背景: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政治统治特别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 对生命经常有惧怕之感;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这样就使得文人们经常采纳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就如本文中所说,“ 或取诸怀抱,唔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不无实际、思想崇尚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悲的方面: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
29、如曹操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安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 感到欢快自足, 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觉时间的消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或许早已经是两鬓花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3)“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叹系之矣;”等到喜悦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的变化;这仍是悲;4)“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几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消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爽快;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 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楚?6)“ 每览昔人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出售代理人合同(2篇)
- 2024音响设备展会展览策划及组织服务合同3篇
- 2024石材加工厂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农产品市场调研与营销策划合同4篇
- 2025年度婚纱摄影情侣写真拍摄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版智慧社区门卫及智能安防系统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面粉质量检测与认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土地储备开发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新能源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3篇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冷库制冷负荷计算表
- 肩袖损伤护理查房
- 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规范标准
- 办文办会办事实务课件
-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语文)试卷
- GB/T 14600-2009电子工业用气体氧化亚氮
- 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征求业主意见表
- 房屋买卖合同简单范本 房屋买卖合同简易范本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