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示踪法_第1页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示踪法_第2页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示踪法_第3页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示踪法_第4页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示踪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cn)本资源源自(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它为揭示体内和细胞内理化过程的,阐明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原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发展,如双标记和多标记技术,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活化分析,电子显微镜技术,同位素技术与其它新技术相结合等。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化学从静态进入动态,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阐明了一系列问题,如遗传、细胞膜受体、RNA-DNA 逆转录等,使人类对生命基本现象的认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下面仅就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

2、学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介绍。1.物质代放谢的研究体内存在着很多种物质,究竟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变的,如果在研究中应用适当的同位素标记物作示踪剂分析这些物质中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相互转变的关系,还能分辩出谁是前身物,谁是产物 ,分析同位素示踪剂存在于物质分子的哪些原子上,可以进一步推断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变机制。为了研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及其代谢,采用标记前身物的方法,揭示了胆固醇的生成途径和步骤,实验证明,凡是能在体内转变为乙酰辅酶 A 的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生成胆固醇的原料,从乙酸到胆固醇的全部生物过程,至少包括 36 步化学反应,在鲨烯与胆固醇之间,就有二十个中间物,胆固醇的生物途

3、径可简化为:乙酸甲基二羟戊酸胆固醇 又如在研究肝脏胆固醇的来源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3H胆固醇作静脉注射的示踪实验说明,放射性大部分进入肝脏,再出现在粪中,且甲状腺素能加速这个过程,从而可说明肝脏是处理血浆胆固醇的主要,甲状腺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的机理,在于它对血浆胆固醇向肝脏转移过程的加速作用。2.物质转化的研究物质在机体内相互转化的规律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本质内容,在过去的物质转化研究中,一般都采用用离体酶学方法,但是离体酶学方法的研究结果,不一定能代表整体情况,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使有关物质转化的实验的周期大大缩短,而且在离体、整体、无细胞体系的情况下都可应用,操作简化,测定灵敏度提

4、高,不仅能定性,还可作定量分析。 在阐明核糖苷酸向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化的研究中,采标记法,对产物作双标记测量或经化学分离后分别测量其放射性。如在鸟嘌呤核苷酸(GMP)的碱基和核糖上分别都标记上 14C,在离体系统中使之参入脱氧鸟嘌呤核苷酸(dGMP),然后将原标记物和产物(被双标记 GMP 掺入的 dGMP)分别进行酸水解和层析分离后,测定它们各自的碱基和戊糖的放射性,结果发现它们的两部分的放射性比值基本相等,从而证明了产物 dGMP 的戊糖就原标记物 GMP 的戊糖,而没有别的来源,否则产物 dGMP 的碱基和核糖的比值一定与原标记物 GMP 的两部分比值有显著差别。这个实验说明戊糖脱氧是在碱

5、基与戊糖不分记的情况下进行的,从而证明了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核苷酸直接转化而来的,并不是核糖核苷酸先分解成核糖与碱基,碱基再重新接上脱氧杭核糖。无细胞的示踪实验可以分析物质在细胞内的转化条件,例如以 3H-dTTP 为前身物作 DNA 掺入的示踪实验,按一定的实验设计掺入后,测定产物 DNA 的放射性,作为新的 DNA的检出指标。3.动态平衡的研究阐明生物体内物质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之中,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对生命科学的贡献之一,向体内引入适当的同位素标记物,在不同时间测定物质中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能了解该物质在体内的变动情况,定量计算出体内物质的代谢率,计算出物质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时间等等

6、。机体内的各种物质都在有大小不同的代,代的大小可用同位素稀释法求也。4.生物样品中微量物质的分析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应用之前,由于样品时的丢失而造成回收率低以及测量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使得对机体正常功能起很重要作用的微量物质不易被测定。近年来迅速发展、应用愈来愈广泛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技术是一种超微量的分析方法,它可测定的物质 300 多种,其中激素类居多,包括类固醇激素,多肽类激素,非肽类激素,蛋白质物质,环核苷酸,酶,肿瘤相关的抗原,抗体以及病原体,微量药物等其它物质。5. 最近邻序列分析法( Nearest neighbour-sequenceysisme

7、thod)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之一,对蛋白质生物的研究,从 DNA、RNA 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 DNA 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在体外作DNA 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一种不同的 32P 标记脱氧核苷三磷酸,32P 标记在戊糖 5C 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后,用特定的酶打开 5CP 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 5C 相连的 32P 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 3C 上 。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 DNA 复制与 RNA 转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分子杂交技术,例如以噬体 T2-DNA 为模板制成32PRNA,取一定量 T2-DNA 和其它一些 DNA加入此32PRNA 中,经加热使 DNA 双链打开,并温育,用密度梯度离心或微孔膜分离出 DNA-32PRNA 复合体测其放射性,实验结果只有菌体T2 的 DNA 能与该32PRNA 形成放射性复合体。从而证明了 RNA与 DNA 模板的碱基呈特殊配对的互补关系,用分子杂交技术还证实了从 RNA 到 DNA 的逆转录现象。此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对蛋白质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核酸的分离和纯化;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