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汇总 6 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1教学内容:教材第 6162 页练习十四第 6、9、10、11、12 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 6 题。比一比,那组摘得多?2、练习十四第 9 题:夺红旗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

2、说你怎样估算的。3、练习十四第 12 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二、估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 7 题。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练习十四第 8 题。理解题意。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全班交流。3、练习十四第 11 题。指导看图,弄清题意。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2设计说明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

3、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设计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 想。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 24 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24 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节课以

4、“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 时钟模型学生准备 时钟模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做游戏,认时间。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口述,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的好。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 12 时,用动作示范一下。老师报出下列时刻:凌晨 3 时、早上 6 时、上午 11 时 30 分、下午 4 时、晚上 9 时。(教师边板书边提问)2.导入。师: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中

5、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 12 时计时法。如果同学们用 12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那么应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词。有没有一种不用加文字说明的计时方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24 时计时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归纳出 12 时计时法的特点,并理解 12 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 12 时计时法在实际运用时要有限制词,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表示时间的更为简便的计时方法24 时计时法,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经历过程,体验感知1.体验生活中的“一天”。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 82 页主题图),引导学生

6、说出在主题图中获得的信息。(学生汇报小女孩在一天中的作息时间) 2.认识一天的开始0 时。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作答复)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在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境。(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12 时)是什么时候的 12 时?(夜里 12 时)师:到了夜里 12 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 12 时说成 0 时。师:0 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刻了吗?一起说说

7、看。(0 时)3.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课件演示)现在是 0 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师:(钟面显示早晨 6 时 45 分)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 小女孩在做什么?师:(钟面显示上午 10 时 15 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师:(钟面显示中午 12 时)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师:(钟面显示下午 3 时 30 分)小女孩和同学们在跳绳。师:(钟面显示下午 6 时)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师:(钟面显示晚上 7 时 25 分)现在是什

8、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师:大家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夜里 12 时)到了夜里12 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能力目标。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

9、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情感目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和活动中,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具:课件。学具:15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现在谁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前面在练习中我们已经发现可以用数小正方形的方法来求面积。(电脑出示)如下图:让学生说说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

10、积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师:同学们,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操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出示图片),也用数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的、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揭示课 题。)(设计意图:让数学接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课件出示篮球场、操场、游泳池等图片,在具体可感的的场景中引起学生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太麻烦,应该寻找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二、实践探究,寻找方法。(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想。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的面积计算方法

11、。1、复习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之前,谁先来说说长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2、师:既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现在请你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回答,肯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有关长方形的知识已有计算周长的方法,我就利用这个旧知,让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不是跟它的长和宽有关呢?在迁移中导出新知。)(二)分层实验,发现计算方法。1、初求面积,猜想方法。师:既然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现在请你先来试一试。在练习纸上,有一个长 5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请你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可以自

12、己独立尝试,也可以同桌讨论进行。学生动手尝试。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设想学生可能有的方法:(1)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摆了 15 个,所以它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2)每行摆 5 个,可以摆 3 行,它的面积是 53 等于 15平方厘米。(3)用尺画了 15 个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4)因为它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 53 等于 15 平方厘米。比较学生的方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发现用乘法计算最简便)发现用乘法计算的第 2 种方法与第 4 种的联系。观察第 2 种方法与第 4 种方法,有没有发现什么?(联系:因为这个长方形

13、的长是 5 厘米,所以可以每行摆 5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 3 厘米,所以可以摆 3 行。所以第 2 种方法其实与第 4 种方法是相类似的。就是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积。)师:经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用乘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比较简便。现在请你们猜一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出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那我们的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在上面的猜想上打个问号)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设计意图:学生先初步求长 5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不仅跟它的长和宽有关,而且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学生带着想要

14、去验证这个计算方法的急迫心情开始下面的活动。)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师:老师在每组桌上摆了一个信封,在每个信封里放了许多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你自己动手来拼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在拼长方形之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用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限,想用几块就用几块。同桌合作,一个人拼,一个人记录。也可以交换着拼和记录。每拼出一个长方形,就请你在这张表格(实物投出表格)中记录下你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 积。然后再接着拼。拼好以后,请你和同桌相互说说你拼的这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了多少个面积是 1 平方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反馈交流。(1)(指名学生反馈)现

15、在谁愿意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拼的?你拼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边说师边在电脑中输入。)(2)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拼法吗?4、四人小组讨论。把你们的表格放在一起,相互观察表格,你从大家的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了吗?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了吗?5、:刚才我们通过大胆猜想,并通过自己的实验进行了验证,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学习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在合作中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的力量。)6

16、、寻找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学生猜想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电脑出示)一个长 7 分米、宽 5 分米的长方形,求出它的面积。再把这个长方形渐变成长 6 分米、宽 5 分米的长方形、长 5 分米、宽 5 分米(边长 5 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自己计算面积。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设计意图:学生再次猜想,并利用迁移,找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7、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发现了什么?(通过都是用乘法来进行计算的。不同的是长方形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行了,其实正方形是长和宽相

17、等的长方形。)三、应用方法,巩固深化。1、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让学生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学生动手测量并计算。反馈交流。2、先估计书本封面和黑板的面积,再动手测量,计算它们的面积。3、学校在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活动中,在操场西边修了一个边长是 5 米的正方形花坛,请你帮忙算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请你帮忙算算栏杆有多长?4、前两天,老师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面积是 24 平方分米的台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再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请你们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

18、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图)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 6 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 137 厘米,其他每格表

19、示 1 厘米。)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小组进行学习。11、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12、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出示“10 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

20、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巩固练习:40 页 2、41 页 3、5 全课。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 5教学目标:使同学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使同学通过观察.丈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设计理念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同学探索的动机。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同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沛调动了

21、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同学主动探究。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同学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比方: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借助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战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同学感悟解决问题的战略多样化;说说自身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三、和时反馈反思,渗透学习战略。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和时反馈,对解决问题结束的和时反思,使同学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认知过程。比方,通过反馈周长的计算方法,暗示性地让同学注意战略的优化;用试一试的方法教学正方形的周长,让同学感受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课小结时,通过交流收获与体会,使同学感受到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