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_第1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_第2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_第3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_第4页
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及审核要点2021年6月目 录技术规定一总体引见内容变化一、根据新规范条文要求,调整设计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内容,添加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超高超大建筑专项论证等内容。二、取消只执行建筑节能部分的内容。三、精简技术规定格式,减少反复内容。四、细化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分析报告的要求。总体引见新增重要内容【绿色施工与运营】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按重庆市DBJ50/T-228的相关规定,针对该工程工程采取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提出相应的绿色施工要求,并宜阐明其运用要求。【绿色建材】建筑资料应采用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应阐明绿色建材的等级、

2、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目的及运用部位,能否是国家或重庆市绿色建材一星级及以上认证或备案的产品。【可再生能源】1 具备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实施条件,单体建筑面积大于五万平方米含且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高能耗公共建筑,应采用水源或土壤源等热泵技术进展供冷供热。并提供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2 位于我市可再生能源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范围内,其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应由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提供。总体引见新增重要内容【达标方式】绿色建筑设计采用评价方式达标的,设计文件的编制也应符合本规定要求,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评价方式时,应在设计概略中添加对达标条文调整的阐明,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评价方式时,应在达标条文调整涉及的

3、专业的设计概略中添加对达标条文调整的阐明。【超高超大建筑】当建筑高度超越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时,除应符合规范的各项规定外,还应提供专项论证报告。【专业分工】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专业分工,目的是方便审查,详细分工各单位可自行调整。总体引见根本规定设计阐明分析报告与计算书设计图纸根本情况表自审意见书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条文需求的技术支撑文件,如超高超大建筑的论证报告、物理环境分析报告、节能计算书等。节能计算书单独成册,分析报告汇编合订为一本提供目录:。其它技术支撑文件节能绿色建筑与其它专业设计均需求运用的技术支撑文件,如环评、地勘报告;涉及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的论证意见、采用评价方

4、式的工程的绿色建筑评价意见等。总体引见根本规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审查资料清单一、设计阐明 1、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阐明。二、设计图纸1、建筑设计图纸总平面图、绿化布置图、平立剖图、节点构造图等;2、构造设计图纸根底平面布置图、根底典型大样图、典型楼层平面布置图及关键节点大样等;3、给排水设计图纸总平面图、系统图、主要设备资料表等;4、电气设计图纸总平面图、配电系统图等;5、暖通设计图纸设备资料表、通风平面图、空调平面图等。三、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建筑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2、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四、根本情况表五、自审意见书六、其它技术支撑文件1、或;

5、2、或;3、上阶段相关批文、论证意见、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总体引见根本规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资料清单一、设计阐明 1、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阐明。 注:图纸方式,各专业各自成篇,建筑专业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阐明分述。二、设计图纸1、建筑设计图纸总平面图、绿化布置图、平立剖图、门窗表、装修资料表、建筑节能范围表示图等;2、构造设计图纸根底平面布置图、根底大样图、构造平面布置图、混凝土构造或钢构造资料强度等级图等;3、给排水设计图纸总平面图、系统图、卫生间给排水大样图、机房设备备平面布置图等;4、电气设计图纸总平面图、配电系统图、配电控制箱系统图、照明平面图、主要设备资料表等

6、;5、暖通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资料表、通风平面图、空调平面图等。三、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建筑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电子版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2、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四、根本情况表五、自审意见书六、其他技术支撑文件1、或; 2、或;3、上阶段相关批文、 、论证意见、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等。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阐明目录1 设计主要根据1.1 设计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规范、规范、图集;1.2 设计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2 设计概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略表见附录E。3 建筑专业3.1 建筑节能设计阐明3.2 绿色建筑设计阐明4 构造专业5 给排水专业6 电气专业7 暖通专业建筑专业节能

7、设计阐明目录1建筑的分类2围护构造主要保温构造系统及相应材性能目的3建筑节能计算主要目的表4房间有效通风换气目的;机械通风系统设置5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等级6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玻璃可见光透射比,西向窗墙面积比、遮阳7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及遮阳措施8室外空调机位设置9建筑防结露设计10不同功能空间的隔墙及分隔楼板构造措施11公共建筑大厅全玻幕墙设置12防火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绿色建筑设计阐明目录1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2建筑物理环境设计3建筑节材与资料资源利用4景观设计构造专业设计阐明目录1 场地规划选址2 构造优化3 建筑构造高强资料的运用4 高耐久性建筑构造资料的运用5 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

8、凝土6 建筑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7工厂化预制构、配件,预制构件运输间隔8 墙体资料类型及强度等级,砂浆类型及强度等级。9可再循环利用资料10 既有建筑进展改造或利用11 其他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料初步设计阶段给排水专业设计阐明目录1水资源利用方案2用水量计算3给水系统4热水系统5排水系统6景观水体补水7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 8管网漏损控制9绿化节水灌溉10游泳池循环水处置系统11 循环冷却水系统12 非传统水源利用电气专业设计阐明目录1 供配电系统2 照明3 电气设备4计量与智能化5可再生能源运用暖通专业设计阐明目录1 室内设计参数2 冷热源3 空调水系统4 空调风系统5 通风系统6 保温7 计

9、量与监控8 可再生能源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建筑专业【1总平面图】1建筑物的朝向及建筑物外轮廓线;2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面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性目的参数;3污染源、危险源、雨水搜集、污水处置安装、中水机房位置及旧建筑的位置;4场地交通组织,出入口无妨碍设计,人行通道与公交站点的联络。【2绿化布置图】绿化设计范围及控制目的,绿地面积构成情况。【3平面图】1平面图所绘门、窗、幕墙、遮阳构件等,应与设计阐明书和计算书坚持一致。采用分散式空调时应绘出空调室外机或窗机位置;2各层房间功能,应经过门窗编号、幕墙编号或采用门窗、幕墙资料表直观反映门窗、幕墙洞口尺寸;3遮阳设备的位

10、置;4自然采光系统的位置,如导光筒、反光板等;5光热、光电系统的位置及机房位置;6立体绿化的范围、面积构成。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建筑专业【4立面图、剖面图】1建筑高度、女儿墙高度及装饰构件的位置;2遮阳系统的位置、采光安装的位置;3外饰面材质及颜色设计情况。【5典型节点构造图】遮阳、透水铺装、种植屋面、墙面绿化等。1工程处于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应有工程距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的定位关系表示图;2 根底平面布置图及根底典型大样图;3 构造典型楼层平面布置图及关键节点大样。设计图纸构造专业【1 给排水总平面图】给排水站房布置,如给水站房、生化池、化粪池、水处置站房等,表达给排水管线与市政管网的接驳管线等

11、;【2 给排水系统图、热水系统图】系统设置方式、系统分区方式、设备设备布置、竖向关系、相关参数等;【3 冷却水系统图】系统设置方式、管路循环方式、循环水泵布置、冷却塔布置、水质稳定措施、竖向关系、相关参数等;【4 主要设备资料表】管材、附件、阀门、主要设备选型参数等。【5 主要生活泵房平面图、水加热站房平面图】平面设备布置、平面空间关系。设计图纸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图纸电气专业【1 电气总平面图】 变配电房的设置位置以复核供电电缆长度。【2 低压配电系统图】1功率因数补偿方式,无功补偿容量;2分项电能计量安装,计量安装和计量互感器的主要电气参数包括量程、精度等级等;3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

12、【3 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平面图】当设置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时,应提供发电系统图、原理图、组件布置图。【1 设备资料表】可与设备资料表共用1冷热源进出水温度、水量、设备压力损失及设备的效率或能效比;2风机通风与空调用的效率、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3水泵的效率;4空调末端的静压与噪声数值要求;5组合式空调器漏风率的要求;6排风热回收安装的额定热回收效率。【2 各层通风平面图】机械通风房间系统编号。【3 各层空调平面图】空调立管及设备布置方案,标注各设备编号或选型参数。【4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5 空调系统原理图】机房设备的功能及相关性能参数,水系统编号,膨

13、胀水箱应在图中标注安装底标高。设计图纸暖通专业初步设计阶段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书】1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包括朝向在内一切模型信息都一样的多个建筑,可采用一个模型。2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1)2)3)4)5)6)7)8)。约10余个各专业根据附录规定的条件及工程可选项的选择情况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各分析报告的内容要求及格式见附录。分析报告运用完好的封面和签字盖章页,为了便于资料的整理归档,一切分析报告汇编合订为一本。分析报告包括相关条文涉及的论证报告。初步设计阶段根本情况表合并和简化根本情况表根本情况表中绿色建筑部分内

14、容不再对技术措施进展罗列,只反映结果。初步设计阶段自审意见书其它技术支撑文件其它技术支撑文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阶段相关批文、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利用可再生能源时、论证意见采用新技术、新资料、新工艺时、评价意见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方式时等。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阐明】1 建筑节能设计阐明2 绿色建筑设计阐明1设计主要根据2设计范围3设计概略4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5建筑物理环境设计6建筑节材与资源利用7景观设计8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设计图纸】1 总平面图2 绿化布置图3 平面图、门窗表、装修资料表4 立、剖面图5 节点详图6 建筑节能范围表示图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

15、设计阐明】1 场地规划选址2 构造优化3 建筑构造高强资料的运用4 高耐久性建筑构造资料的运用5 预拌混凝土6 预拌砂浆7 工厂化预制消费的建筑构、配件8 墙体资料9 可再循环利用资料10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设计图纸】1 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应有工程距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的定位关系表示图2 根底平面布置图3 根底大样图4 构造平面布置图5 混凝土构造或钢构造资料强度等级图6 既有建筑进展改造或利用时应有符合检测鉴定结论的设计图构造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阐明】1 水资源利用2 编制节水用水量计算表3 给水系统4 热水系统5 排水系统6 景观水体补水7 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8 管网漏损控制9

16、绿化节水灌溉10 非传统水源利用11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设计图纸】1 给排水总平面图2 给排水系统图3 节水器具平面图4 再生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管道总平面图5 游泳池系统工艺流程断面图6 绘制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及大样图7 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阐明】1 供配电系统2 编制节水用水量计算表3 照明4 电气设备5 排水系统6 计量与智能化7 可再生能源运用8 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设计图纸】1 主要设备资料表2 电气总平面图3 高低压配电系统图4 配电控制箱系统图5 照明平面图6 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平面图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阐明】1 室内外设计参数2 冷热

17、源3 空调系统4 通风系统6 系统运转控制措施7 废气污染物等的排放设计要求8 可再生能源利用8 保温绝热资料选择9 系统计量及控制要求10 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与运营【设计图纸】1 设备资料表2 通风平面图3 空调风管平面图4 空调水管平面图5 空调主机房平面图6 空调系统原理图7 可再生能源系统及平面图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阶段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书】1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 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包括朝向在内一切模型信息都一样的多个建筑,可采用一个模型。2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2)3)4)5)6)7)。等约20余个 分析报告与

18、计算书应根据附录规定的条件有针对性的提供,并非一切报告均需求提供。如建筑高度超越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的工程,应提供。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本情况表其它技术支撑文件其它技术支撑文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阶段相关批文、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利用可再生能源时、论证意见采用新技术、新资料、新工艺时、评价意见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方式时等。自审意见书审查要点二通用要求以初步设计审查为例设计文件完好性审查根本情况表自审意见书其它技术支撑文件注:除节能设计模型和其它技术支撑文件外,以上文件均须设计人员签字、设计单位盖章。通用要求以初步设计审查为例审查通用要点表达格式与

19、深度1.格式:符合标准技术规定;2.深度:无论是否在设计范围,必须要有结论或数据。文件完整性1.六大类别完整;2.根据选择条文及适用性(可利用技术规定附录)才能准确判断。内容适用性1.可以采用评价方式,执行项无不适用情况,可选项一般不会出现不适用情况;2.需要结合条文正文、条文解释、审查要点、政府文件综合判断适用性。内容一致性1.单一专业各类文件内容表达一致;2.部分条文需要多专业配合,相关专业的文件内容表达应一致。其它技术支撑文件1.作为设计依据的支撑材料至少应有上阶段政府相关部门批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2.其它支撑文件需要结合选择条文

20、及适用性判断,如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3.既有建筑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应有合法检测报告。案例三建筑专业3.1.1 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以下规定:1 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2 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 m2的建筑,应为乙类公共建筑。【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初步设计阐明中应明确该公共建筑的分类;节能根本情况表应明确该公共建筑的分类。2.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应明确该公共建筑分类。3. 节能计算模型:应正确设置该公共建筑分类。【备注】住宅下部的商业效力网点?第8章规定的适

21、用范围?建筑专业3.2.2 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0 时,透光资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0;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0 时,透光资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初步设计阐明应明确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和可见光透射比情况;节能根本情况表中应明确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和可见光透射比情况。2.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应明确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和可见光透射比情况。3. 节能计算模型:应提供正确节能计算模型,按规范要求设置外窗可见光透射比。【备注】单一立面。建筑专业3F20F4F北向4北

22、北向1北向2北向3西向1西向2单一立面朝向表示图平面表示图1平面表示图2建筑专业3.2.3 未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应明确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大于30%的,阐明遮阳方式、设置范围,遮阳系数。2. 设计图纸:建筑西向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时,立面图表达遮阳设计范围及方式。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当建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30%而未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时,提供,根据规范附录C计算建筑西向活动外遮阳含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系数。遮阳系数应不大于0.9。建筑专业3.2.3 未设建筑

23、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备注:1.遮阳效果按各部分面积比例加权平均计算,西向整体遮阳系数应不大于0.9。已设置自遮阳、绿化遮阳、活动外遮阳的范围,计算时可扣除。2. 针对本条,同一栋建筑中塔楼与裙楼可分开统计建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能否大于30%。3. 建筑高度超越5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外窗含透光幕墙太阳得热系数对比规范3.3.1及3.3.2条中太阳得热系数规定值提高了遮阳性能,可等效于有建筑自遮阳效果。SD = ax2+bx+1 x =A/B式中 SD外遮阳系数;x外遮阳特征值,x1时,取x =1;a、b 拟合系数;A,B

24、 外遮阳的构造定性尺寸。遮阳系数计算:建筑专业3.2.5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3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逐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的宽度不应小于3.0,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不应大于4.2;【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图纸:建筑平面图及立面图中核对凹槽中能否逐层布置空调室外机,假设存在应核对凹槽宽度和深度能否满足第3款的要求。备注:1. 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按室外机排风口至凹槽外沿的间隔确定。2. 凹槽两侧外沿尺寸不一致时,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应按室外机排风口至两侧外沿间隔的

25、平均值计算。3. 当凹槽宽度大于6米时,可不计为凹槽。6米可不计为凹槽建筑专业3.2.11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透光门及透光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外墙面积10%。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明确各主要功能房间设外窗,其外窗可开启面积与该房间外墙面积比;暖通设计阐明明确设置机械通风的房间,机械通风方式,设计换气次数。2. 设计图纸:核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门窗表中关于有效通风换气面积能否与中一致。核对通风平面设计图对不满足有效通风换气面积的房间,能否有设置机械通风,且设计通风换气量到达2次/h。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建筑专业

26、3.2.11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透光门及透光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外墙面积10%。当不能满足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备注:1. 平开窗、推拉窗自然通风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可按门窗分隔图的可开启面积计算。2. 核对通风平面设计图对不满足有效通风换气面积的房间,能否有设置机械通风,且设计通风换气量到达2次/h。房间编号房间外墙面积A1(m2)房间外窗(含透光门)及透光幕墙有效通风换气面积A2(m2)A2/A1(%)11022028 22538212.548112.558 112.5建筑专业8.3.19 公共建筑运用的建筑资料应为绿色建材,详细规定应满足如下要求:1 公共建筑中银级绿色

27、建筑运用的建筑资料应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2 公共建筑中金级、铂金级绿色建筑运用的建筑资料应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且至少运用一类二星级及以上的主要绿色建材。【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设计阐明:审查各专业设计阐明中注明绿色建材的等级、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目的品牌不能出现。所选用的绿色建材应选用纳入的建材产品。绿色建材:本条文所指的绿色建材是指经过绿色建材评价并获得标识的建筑资料,公共建筑运用的绿色建材即应选用纳入的建材产品。公共建筑中银级绿色建筑应全部运用纳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主要的绿色建材将在发布的中予以明确。建筑专业3.1.2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思索减

28、轻热岛效应。1 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建筑规划规划应满足日照规范,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规范。2 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域最正确朝向或适宜朝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建筑总体规划规划时思索的促进自然通风、减轻热岛效应的措施;审查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中小学校建筑普通教室,医院建筑普通病房,疗养院的疗养室日照程度;审查建筑主要采光立面朝向;审查建筑间距能否满足的要求。2. 设计图纸:审查建筑总图中建筑规划规划、朝向、间距能否满足要求。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对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建筑、医院

29、建筑、疗养院等有明确日照要求的建筑类型,审查中建筑底层窗台日照时数能否满足相应规范规范规定的日照要求。建筑专业3.1.2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思索减轻热岛效应。1 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建筑规划规划应满足日照规范,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规范。2 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域最正确朝向或适宜朝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备注】1JGJ 3987第3.1.7条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GB 50099-2021第4.3.3条规定: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第1.3.4条规定:中小学校至少

30、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GB 51039-2021第5.1.7条规定:50以上的病房日照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 50352的有关规定。GB 50352-2005第5.1.3条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规范;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规范。建筑日照计算按照GBT50947-2021的相关要求执行。2建筑主要采光立面朝向,宜选择南偏东30至南偏西30范围。建筑专业3.1.2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思索减轻热岛效应。1 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建筑规划规划应满足日照规范

31、,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规范。2 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域最正确朝向或适宜朝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日照计算结果多种表现方式窗台高度平面多点日照分析图日照计算案例:留意:ecotect等非国内专业计算日照软件运用的是北京时间而非真太阳时!引荐运用众智、PKPM、斯维尔、天正、飞时达等专业日照计算软件。建筑专业3.3.5 屋面、外墙和地下室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确保该部位的内外表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建筑防结露设计措施阐明及围护构造结露计算结果。2. 设计图纸:审查围护构造热桥节点大样图中保温资料及厚度能否与阐明、节能计算书

32、一致。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审查中围护构造结露计算结果能否满足的要求。附录对工程结露情况进展了验算 节能计算书中已含结露计算内容,不再单独提供结露计算相关报告书建筑专业8.2.1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应符合: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等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20%;2 超越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资料。【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设计阐明:审查设计阐明中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能否满足要求。2.设计图纸:审查建筑立面图中建筑外饰面称号、颜色能否与阐明一致。审查建筑装修资料表中建筑屋面、道路路面采用的

33、资料类型、颜色及反射系数能否与阐明一致。审查绿化布置图中能否明确乔木遮阴要求。3.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假设工程选用计算迎风面积比达标,审查中工程平均迎风面积比能否不大于0.8建筑专业8.2.1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应符合: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等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20%;2 超越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资料。【备注】1.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应至少包括本条文给出的两项措施。第1项措施需求在绿化布置图中明确乔木遮阴设计目的要求,由景观深化设计落实目的。当第2项措施无法满足时,阐明工程建筑平均迎风面积比或其

34、他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2.其他有效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主要有以下2条: 1建筑底层的通风架空率不应小于10%,架空位置面对场地夏季主导风向; 2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50%。3.屋顶绿化是一项有效的建筑降温节能措施,建筑屋面的绿化面积不低于屋面总面积的50时,可将其效果近似等同超越70%的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资料。4.绿化遮荫面积按照成年乔木的树冠投影面积计算。迎风面积是计算建筑在夏季主导风向NW来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迎风面积与最大能够迎风面积之比称为迎风面积比。对于建筑群来说,其平均迎风面积比取每栋建筑的迎风面积比的算术平均值。建筑专业8.2.

35、1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应符合: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等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20%;2 超越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资料。乔木遮阴阐明案例:建筑专业8.2.1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应符合:1 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等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高于20%;2 超越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资料。迎风面积比计算案例:建筑专业8.2.3 设计应进展以下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室内采光分析,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6主要功能房间7

36、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GB 50033的要求。【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等级及采用的采光规范值能否符合GB50033第4章规定;审查工程各单体建筑窗地比或采光系数平均值能否满足规范要求。2. 设计图纸:审查平、立面图中房间类型及窗地比能否与计算书一致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审查中主要功能房间窗地比能否满足GB 50033的要求2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应提供,审查普通教室、普通病房的采光系数能否满足GB 50033的要求。 其它类型的有自然采光要求的建筑仅当工程窗地比不满足要求时提供,审查中主要功能房间能否75%以上的面积

37、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规范GB 50033的要求。建筑专业8.2.3 设计应进展以下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室内采光分析,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GB 50033的要求。【备注】 1. 本条中审查的主要功能房间主要指GB50033中列出的采光等级不低于 级的公共建筑房间类型。有特殊要求的空间,非顶层大进深、高大进深空间,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质量可按其本身规范要求执行。2. 不同采光等级的主要功能房间窗地比不低于下表限值,可断定工程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GB 50033的要求。建筑专业8.2.3 设计应进展以下建

38、筑室内外风环境、室内采光分析,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规范GB 50033的要求。窗地比计算案例:采光系数计算案例:建筑专业8.2.5 场地内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 3096的规定。【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设计阐明中能否有场地声环境的测试和预测结果,且结果满足GB3096中对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环境噪声限值的要求。假设环境噪声限值超标,审查改善场地内声环境的措施设置声屏障、绿化、吸声地面等。2. 设计图纸:审查总平面图中噪声控制相关措施能否表达正确。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无。监测日期监测时间测点位置

39、监测结果(dB)主要声源2008.7.1015:36C150.6员工公寓16:43C248.2会所22:58C144.9员工公寓22:02C239.4会所执行标准类:昼间噪声60dB,夜间噪声50dB场地噪声监测结果GB3096-2021规定环境噪声限值场地噪声监测案例:【备注】环评报告中没有对噪声进展预测的,可运用类比分析对噪声进展评价,指点建筑设计。建筑专业8.2.6 建筑室内声环境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 50118的要求。8.2.7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宜低于现行国家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规范的平均数值。8.2.8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宜优

40、于现行国家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规范的平均数值。【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能否按照GB50118的规定正确提出了相应类型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降噪目的要求。假设工程为毛坯建筑,审查能否对二次设计正确提出了隔声目的要求。2. 设计图纸:审查建筑平面图中建筑平面规划能否合理,重点审查噪声敏感房间和噪声较大房间或声源的布置能否贴临,假设贴临,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噪声影响。审查建筑墙体、楼板构造大样图中相应构造能否满足隔声要求。【备注】对于公共建筑中的大空间、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噪声级没有明确要求的空间类型,不做要求。建筑专业8.2.6 建筑室内声环境应符合现

41、行国家规范GB 50118的要求。8.2.7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宜低于现行国家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规范的平均数值。8.2.8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宜优于现行国家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和高要求规范的平均数值。室内声环境案例:建筑专业8.2.3设计应进展以下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室内采光分析,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 1 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等进展优化设计,并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已做过通风、日照和采光方面的优化设计; 2 过渡季、夏季建筑物室外风压均匀,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建筑前后或主要开窗外表压差大于0.5P

42、a;【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设计阐明:核对有无室外风环境情况的阐明,对于需进展数值分析的工程,阐明分析结果满足相应技术目的的要求;2.总平面图:核对建筑规划方式能否与阐明相符;3.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建筑专业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展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分析:a 当建筑群体组合为封锁的围合式规划时;b 当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且采用行列式规划相对于斜列式,指建筑主立面与当地过渡季节主导风向垂直或平行;c 当建筑物对场地风环境具有较准确的要求时。行列式规划建筑主立面与当地过渡季节主导方向垂直或平行围合式规划建筑专业8.2.3设计应进展以下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室内采光分析,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和构

43、造设计: 3 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90%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应低于2次/h;【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设计阐明:核对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设计情况。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能否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2 次/h。2.设计图纸: 1核对各主要功能房间有设置外窗条件的能否设外窗; 2核对阐明中采取加强自然通风的措施的如采用天窗、拔风井等,能否表达。3.分析报告与计算书: 、建筑专业【备注】1自然通风应满足以下要求,否那么应进展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自然通风房间可开启外窗净面积不得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4%,建筑内区房间假设经过邻接房间进展自然通风,其通风开口面积应大于

44、该房间净面积的8%,且不应小于2.3m2。同时,单侧通风房间的进深不超越房间净高的3倍;穿堂风房间的进深不超越房间净高的5倍。2观演厅堂、大空间场站、大型商业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尺度空间,医疗卫生建筑、实验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按各自规范关于通风的要求执行。3高度不低于50m的高层建筑,50m以上的主要功能房间可不要求自然通风。4在进展建筑风环境数值分析时,应首先进展建筑外外表的风压分布分析,再进展建筑内部的气流流场分析。50m以上的主要功能房间可不要求自然通风。50m建筑外表压力分布建筑专业8.3.10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不应低于50%。【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

45、阐明:核对能否有透水铺装方式的阐明如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植草砖等;能否有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的面积比例不小于50%的阐明。2. 绿化布置图:复核景观透水铺装和铺装节点大样图,查看透水铺装能否到达功能要求;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的面积比例能否到达50%。建筑专业8.3.10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不应低于50%。【备注】对于场地完全不具备透水条件如:铺装范围设计标高下为岩石的工程,可采用评价方式达标。对于此类情况需在设计阐明中加以阐明,并提供场地剖面图、地勘报告等文件证明。 地下车库顶板上有大于1m厚回填土的,因具备一定雨水缓排才干,覆土上可布置透水铺装。铺装范围设计标高

46、下为岩石的,可不思索做透水铺装。铺装范围设计标高下有大于1m厚回填土的,可布置透水铺装。建筑专业8.3.33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展专项声学设计,满足相应功能要求。【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包括体型设计、混响时间设计与计算、噪声控制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内容;扩声系统设计应包括最大声压级、传声频率特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言语明晰度等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内容。2. 设计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1建筑平面规划能否合理,重点审查有声学要求房间与噪声干扰较大房间或者室外噪声源能否贴临,能否有隔声减振处置措施;2墙、楼板、

47、窗户、外墙等部位的构造措施;3有机电设备降噪设计措施表达。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备注】建筑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要求应满足GB 50118-2021中的要求,其他类型建筑还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博物馆建筑公众区域声学设计应满足JGJ66-2021;电影院声学设计应满足GB/T3557-94;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声学设计应满足GY/T183-2002;体育馆建筑的声学设计应满足JGJ31-2003;厅堂、体育馆扩声系统声学设计应满足GB/T28049-2021;广播电视演播室应满足GY/T5086-2021。建筑专业8.3.33 公共建筑中的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

48、进展专项声学设计,满足相应功能要求。设计阐明节点设计大样声学专项分析报告建筑专业8.3.30 宜对建筑进展碳排放计算分析,主要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审查能否有碳减排详细措施的阐明。常见的碳减排措施有:1)构造优化设计,减少建材用量;2)运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资料; 3)选用节能高效设备,降低照明、空调、水泵、风机等设备运转能耗。2.设计图纸:审查碳减排措施在图纸上的表达。 设备资料表:审查能否有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能否明确为节能高效的设备。3. 分析报告与计算书: ,应明确以下内容:1)根据的规范、采

49、用的计算方法;2) 数据来源;3)主要建材和设备的碳排放量;4各楼栋碳排放量及单位面积碳排放量,5)碳减排详细措施及减碳量,采取措施前后碳排放变化情况。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构造专业【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设计阐明:1. 应阐明混凝土构造各构件梁、板、柱、剪力墙、根底的钢筋资料运用部位、强度等级及不低于400MPa 级HRB500级的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总用量的比例;混凝土运用部位和强度等级,混凝土竖向承重构造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构造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2应阐明钢构造中资料运用部位、强度及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用量的比例。设计图纸:1混凝土构造

50、资料含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等级图纸。2钢构造资料强度等级图纸。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2.;3. ;4. 。8.3.21 混凝土构造中受力普通钢筋运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的用量应高于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85,或运用HRB500级钢筋占受力普通钢筋的65%以上,或混凝土竖向承重构造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构造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越50;钢构造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构造专业构件类型钢筋总重(kg)不低于400MPa级钢筋(kg)HRB500级(含)以上钢筋(kg)梁20000180000柱1000090000板20000180000墙1000090

51、000合计60000540000高强钢筋占受力钢筋总用量的比例90%0%高强钢筋用量比例统计表构件类型混凝土总量(m3)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m3)梁800000柱5000040000板700000墙2000015000竖向承重结构混凝土总用量70000(注意:只计算竖向构件柱、墙)55000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78.6%高强混凝土用量比例统计表判别能否大于85%判别能否大于65%判别能否大于70%注:1构造为混凝土构造,下面三个比例有一个满足即视为满足此条规定。2构造为钢构造,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即满足此条规定。3构造为混

52、凝土+钢混合构造,混凝土构造和钢构造应同时满足要求。新增新增构造专业【技术规定及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设计阐明:应阐明能否选用工厂化预制消费的建筑构配件及采用预制构配件的称号、运用部位,且各类预制构件运输间隔应控制在水路500km以内,陆路200km以内。设计图纸:必要时提供预制构配件平面布置及大样图。分析报告与计算书:1. 2. 8.3.25宜选用工厂化预制消费的建筑构、配件,如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各类预制构件分量与建筑地上部分分量的比值不低于15%,且运输间隔应控制在水路500km以内,陆路200km以内。构造专业构件类型建筑地上部分总重量(kg)各类预制构件重量(kg)梁100005000

53、柱80004000墙50002000板100000装饰及其他150002000总计4800013000各类预制构件重量占建筑地上部分重量比例27.08%各类预制构件分量占建筑地上部分分量比例统计表能否大于15%注:各类预制构件分量占建筑地上部分分量比例不小于15%,并阐明各类预制构件运输间隔应控制在水路500km以内,陆路200km以内。各类小型配件如螺栓等,不受运输间隔限制,但是计算各类预制构件分量占建筑地上部分分量比例时可以计入。给排水专业5.2.1 供水系统设置合理、节能、卫生、平安,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根据市政供水条件、小区规模、建筑物用途、建筑高度、建筑分布、运用要求、平安供水、

54、维护管理和降低能耗等要素,合理确定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直接供水;在满足相关条件且经同意可采用叠压供水系统。2 当需求加压供水时,应根据市政供水条件、规模、建筑物用途、建筑高度、建筑分布、运用要求、平安供水、维护管理和降低能耗等要素合理确定二次加压泵站的位置、数量、规模。3 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层数、运用要求、资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和能耗等要素综合确定。分区压力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50015和GB50555的有关规定。4 合理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分区内底层部分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5 变频调速泵组应

55、根据用水量和用水均匀性等要素合理选择搭配水泵及调理设备,宜按供水需求自动控制水泵启动的台数,水泵采用一对一变频控制,保证在高效区运转。给排水专业【技术规定】初步设计:1. 供水方式、分区压力及原那么;2. 二次供水时,泵站位置、数量、分区方式等,及市政直供水利用情况;3. 二次供水时,加压泵组合、配置方式,及运转控制方式;5.2.14. 用水点供水压力:用水点压力满足的限定条件;5.2.15. 水质平安保证:阐明采取一系列水质平安保证的措施及防水质污染措施;5.2.1【审查要点】初步设计:1. 设计阐明: 1阐明供水方式、供水系统、站房设置位置、竖向分区方式,阐明分区压力不大于0.45MPa,

56、竖向分区最不利点的压力,不能低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值;当用水点供水压力超越0.20MPa,采取的减压措施;阐明采取的防污染平安措施和水质平安保证措施。 2)阐明给水泵组的水泵配置方式、控制方式、水泵数量及每台参数。2. 设计图纸:给水总平面图,给水系统图,主要设备资料表;复核供水方式能否合理,泵站位置能否接近用水负荷中心、能否会对用户带来噪声,复核各分区供水压力和用水点供水压力能否满足规定,以及给水泵组的水泵选择、配置情况及控制方式能否满足条文要求及保证在高效区运转。给排水专业案例1.给水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分区压力不大于0.45MPa;2.各分区底部设支管减压阀;3.在满足相

57、关条件且经市政部门同意,可采用直接利用市政管网压力的叠压供水系统。叠压供水设备给排水专业1.当市政压力较低时或市政条件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时,不能采用叠压供水,可采用如图的地下水箱 工频泵 屋顶水箱向下重力供水的竖向分区方式;2.各分区底部设支管减压阀,阀后压力0.20MPa-0.25MPa;3.水箱出水设置紫外线消毒器,保证水质平安;消防水池补水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以防止倒流污染生活水质。屋顶水箱给水泵紫外线消毒器倒流防止器案例给排水专业案例变频调速泵组应根据用水量和用水均匀性等要素合理选择搭配水泵台数,和运转的台数,水泵采用一对一变频控制,保证在高效区运转。 两用一备一对一变频控制电气专

58、业6.5.1 应根据建筑功能特点,按用户、运用功能或分区设置电能计量安装。电能计量安装应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4个分项独立设置。【技术规定】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分项电能计量安装的设置情况;2. 设计图纸:低压配电系统图或配电箱系统图:应表达分项电能计量安装,并标注计量安装和计量互感器的主要电气参数包括精度等级等;【审查要点】施工图设计:1. 设计阐明:应阐明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分项的设置电能计量安装以及各分项电能计量安装的设置位置;2. 设计图纸: 1复核低压配电系统图或配电箱系统图的分项计量安装设置能否与设计阐明描画一致; 2复核分项

59、计量安装设置能否满足条文要求; 3低压配电系统图中应标注计量安装和计量互感器的主要电气参数包括精度等级等;电气专业【备注】1. 电能计量安装的分项要求应符合重庆市地方规范DBJ50/T-153的相关要求: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4个分项是必分项,其中空调系统应按冷热源及输配系统各部分及空调末端分别设置计量子项,其他必分项可根据建筑用能系统的实践情况灵敏细分为一级子项和二级子项。2. 产权独立、独立出租或独立核算的办公、商业及住宿等场所的室内空调末端(风机盘管、VAV末端、VRV末端)、排气扇、分体式空调难以单独计量时,可计算在照明插座用电子项中。电气专业低压配电系统图案例:分项电能计量安装分项电能计量安装及互感器精度要求电气专业6.5.2 设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设置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其他大中型公共建筑宜设置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审查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