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百科体育径赛类项目_第1页
初中语文语文百科体育径赛类项目_第2页
初中语文语文百科体育径赛类项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径赛类工程一、短距离跑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比赛工程有100米、200米、400米,少年还有 60米。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 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开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工程,而且在其他 运动工程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途中跑及终点跑三局部。根据记载,公元前七七六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 有了短跑比赛工程。当时跑的姿势是躯干前倾较大,大腿抬得很高,脚落地离重心较近,步 幅较小的“踏步式”跑法。起跑是采用

2、“站立式”姿势,并把大石块置于脚后,借推蹬巨石 之力来加快起跑的速度。一八八七年,开始采用“蹲踞式”起跑,一九二七年有了起跑器,但到一九三六年第十 一届奥运会上才被正式采用。在这个阶段中,短跑技术有了很大的演变,由脚跟先着地改进 为前脚掌着地,并形成了一种“摆动式”的跑法。由于短跑技术的改进,推动了短跑成绩的 迅速提高。一八九四年,创造了第一个100米的世界纪录,成绩为11” 2O以后经过七十四年时间, 于一九六八年创造了 9” 9的世界纪录(电动计时的纪录是9” 95)O 200米被列入比赛工程 是在一九零零年的第二届奥运全,当时成绩为22” 2。到一九六八年,经过六十八年,创造 了 19”

3、 83的世界纪录(电动计时)。一八九六年第一届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所创造的400 米纪录是54” 2,经过七十二年,到一九六八年创造出43” 86的世界纪录(电动计时)。女子参加短跑比赛是从一九二八年第九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TOO米纪录是12” 2o经 过四十九年,到一九七七年创造了 10” 88的世界纪录(电动计时)。女子200米比赛直到一 九四八年第十四届奥运会才开始,经过了三十年,即到一九七八年提高到目前的22” 06的 成绩(电动计时)。由于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其他田径运动工程的开展。自从一九五八年“八一”田径队短跑运发动以10” 6的成绩打破了保持二十五之久的 10” 7

4、的旧纪录之后,我国男子短跑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短短几年内,四川选手又以 10秒整的优异成绩(手记时)平了当时的100米世界纪录,轰动了世界体坛,为伟大的社 会主义祖国争得了荣誉。而目前的100米世界纪录9秒84是由美国运发动保持的,全国纪 录为10秒20。二、中、长跑距离跑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活动技能。人从小时学会走,紧接着就学会了跑。人人都能跑,但 是,跑得快而持久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此,要掌握合理的跑的技术,正确的练习方 法。中、长跑距离是开展耐长久的工程,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是这个工程的特点。它 一方要求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据比赛的情

5、 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运发动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 常重要的。要求跑得轻松协调,重心移动平稳,直线性强,有良好的节奏;要尽量提高肌肉 用力和放松交替的能力,既讲究动作效果,又注重节省体力。这些要求,跑的距离愈长,它 愈显得重要。各种距离跑的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距离的长短和跑的强度不同,所以在跑的 技术细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长距离跑作为运动比赛工程的技术,据已有资料看来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 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属于中 距离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

6、00米、10000米属于长距离跑。少年的 中、长距离跑工程是: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女子400米、800米、1500米和3000 米。男子800米第一个世界纪录是一八九三年创造的,成绩是2, 5”,目前的世界纪录(到 一九九七年八月为止,下同)是1 41” 24。1500米第一个世界纪录是一八九二年创造的, 成绩是4 24 6,目前的世界纪录是3 27” 37。5000米和10000米的第一个世界纪录都 是一八九七年创造的,成绩分别为16 34” 6和34 28 8,目前的世界纪录分别是 12 44” 39和26 38” 08。3000米还未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工程。女子中、长跑

7、工程开展较晚,800米第一个世界纪录是一九二八年创造的,成绩是 2 16” 8,目前的世界纪录是1 53” 28。1500米开展得更晚些,一九七二年才列入二十届 奥运会正式比赛工程,第一名的成绩是4 1” 4,目前的世界纪录是3, 50” 46,是由我国 选手曲云霞保持。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开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目前的世界纪录分 别是 8 06” 11 (王军霞)、14 36” 45 和 29 31 78(王军霞)。三、跨栏跑跨越障碍物是人类在长期生产以及与自然作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作为 田径运动的跨栏跑,是由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开展演变而来。跨栏跑,是途中设有

8、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工程,也是田径运动中 技术比拟复杂、节奏性比拟强、锻炼价值比拟高的工程。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开展 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发动的平跑速度、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以及跑、跨越栏架的 完善技术,以及跑、跨两者协调配合的能力。仅有好的跑速,而无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是 不能在跨栏跑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样,仅有合理技术,而无良好跑速,也是不能在跨栏跑 中获得更高成绩的。跨栏跑的关键是快,这就是一要跑的快,二要完成跨越栏架一系列动作快。因此,任何 距离跨栏跑的特点都是短时间大强度的工作

9、。动作自然,而且能以必要的幅度和较快的频率完成,是现代跨栏跑技术的基本特征。尽 管跨栏跑的距离有长有短,栏架有高有低,栏间跑的步数有多有少,但是跨越栏架的技术是 基本相同的。跨栏跑在十九世纪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叫障碍跑,是男子工程,采用一般的栅栏做障 碍物。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以后又改为象锯木柴用的支架。跨越这类障碍物,不 但危险,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阻碍了跨栏跑技术的提高。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上形栏架,促进了跨栏技术的开展。一九三五年比赛中采 用了 L形的栏架,栏架底部加重,栏板只要受到3.6-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栏架 的这种结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一八三

10、七年在英国首次举行了大学生跨栏跑比赛。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就有了跨栏跑比赛。当时跨栏的技术很不完善,不是跨栏, 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因此成绩不高,这届运动会冠军的成绩是17” 6。一九零零年第二届奥运会,跨栏技术已有所改进,创造了 “跨栏步”技术,美国运发动 获得了 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5” 4。一九零八年第四届奥运会,美国运发动采用了上体前倾的过栏姿势,并改进了起跨腿的 动作(起跨腿蹬地结束后不直接前拉,而是经过体侧向前提拉过栏),以15”的成绩获得了 冠军。一九二零年一一九二二年加拿大运发动除了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防止身体重心 上升过高外,还采用了单臂前摆帮助上体前倾的跨栏

11、技术,以14” 8的成绩获得了第七届奥 运会的冠军。一九三六年美国运发动过栏时把摆动腿的膝抬得很高,这对过栏后第一步迅速落地起着 很大作用,技术又有了改进,以14” 2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冠军。一九五九年西德运发动创造了 13” 2的世界纪录(人工计时)。直到一九七三年美国运 发动才以13” 1的成绩刷新了纪录。到一九八零年止的世界纪录是电动计时为13” 16,人 工计时为13”。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塑胶跑道的出现,跨栏跑的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跨 栏向跑栏过渡,全程跑的速度提高了(110米跨栏跑平均速度每秒8-9米,女子100米跨栏 为每秒8米),“跨栏步”的绝对速度也有一定

12、提高,过栏和栏间跑的速度更加接近。目前 男子110米栏的世界纪录为12” 91,女子100米栏的世界纪录为12” 2E男子400米跨栏跑从第二届奥运会起,列为比赛工程,当时的栏高是76. 2厘米,这届 运动会的冠军是美国运发动,成绩是57” 6o 一九零四年第三届奥运会将栏高改为91.1厘 米,冠军的成绩是58”。到了一九五六年,美国运发动以49” 2的成绩突破了 50”大关。 目前这个工程的世界纪录是46” 78O女子80米跨栏跑于一九三二年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工程,这届奥运会冠军的成绩是 11” 7。这个工程的世界纪录曾经到达10” 2,是苏联运发动于一九六三年创造的。一九六七年国际田联决定,取消80米栏,将女子100栏列为正式比赛工程,目前的世 界纪录是电动计时为12” 21,人工计时为12” 3。女子400米跨栏跑,一九七三年起成为国际比赛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