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_第1页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_第2页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_第3页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_第4页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二)密度的测量方法类型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将小石块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质量:m,转换法求体积:V=Vm二一#排P水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测固休的密度天平法表达式pibp水m3-m2水练习题1-3此种方法也可测液体的密度,详见强化训练3题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转换法求体积:V=Vm二一#排PpK质量m2;用细线系好石块,手提石块浸没在水中(不接触杯底),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m3;表达式p=叫p

2、水m3-m2水练习题4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用天平称出空小烧杯质量质量:m1;转换法求体积:V=Vm二一#排p水m2;将大烧杯倾斜放置,向大烧杯中倒水至水面刚好与大烧杯口相平,将石块放入水中,用小烧杯承接溢出水,称量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3;表达式p=叫P水m3-m2水练习题5用天平称出小空瓶(包括盖子)的质量m1;往空瓶中倒满水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测液体的密陵质量:m3-m1;转换法求体积:V=V液水和水的总质量m2;倒出水并擦干瓶子,往空瓶中倒满液体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3;表达式p液m2-m1练习题6-7(续表)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弹

3、簧测力计固-IF质量:m;g浮力:Fff=G-F,Fff=p水gv体积:V=V排=F浮二空;排PKgPKg密度:p物弋一提解决质量;二提解决体积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测液体的密度测固体密度p物p水测固体密度p物沖水物块浸没在水中时,F浮时,F浮=G-F2=p液gV排;窝=捫排相等)漂浮时,浮力:F浮=G;质量:m物=m排=p(V2-V1);=V3-V1;密度:P=吗物V物(针压法让物体浸没)漂浮时,浮力:F浮=G;质量:m物=m排=p(V2-V1);体积:v物=5-仏;密度:p物=V物物(辅助法让物体漂

4、浮)表达式:=Gfp练习题8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向烧杯中装适量的待测液体,=G-Fi=p水gV排;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数F1;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把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表达式:P液=竟卩水1练习题9-10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将物体放入量筒中,物体漂浮水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浸没时,体积:V用长细针将物体压入水中,读筒仍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把物体从小空筒中拿出后放出体积v;表达式:p物=晋卩水V3V1练习题11将一小空筒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V1;将物体放入小空筒中,使小空

5、入水中浸没,读出体积v;表达式:P物=V2-V1P.物V3-V1水练习题12-13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漂浮时,浮力:F浮=G;质量:m物=m排=p(V2-V1);体积:VV3-V1;密度:p物=V物物(可令物体空心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把该物体再制成实心的,让它将物体制成空心的,让它漂浮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3;表达式:=p水31练习题14方法类型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测形状规则的漂浮时,浮力:F浮=G;用刻度尺测出物块的高度h1;固体的pVg=pVg;水排物物密度(p物p体积:V物=(h3-hi)S杯;把待测物体直接放入烧杯中,水)密度P物寸测出水面咼度h3;V物

6、表达式:p=3p水h3-h1水练习题17把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等压法压强相等;测液体p液=p水;的密度p液gh2=p水gh1;P液h2=P水h1管竖直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向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分别测出薄膜到水面和到待测液面的距离为和h2;表达式:p液亠卩水液h水2调节杠杆平衡,用细线将A和B拴好,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使杠杆再次平衡;杠杆GAl1=GBl2;平衡法杠杆第二次平衡时测固体(GF浮)11=Gb1;的密度可得一雪=;GA-F浮12(PAP所以一事A;水)PAVAg-P水VAg12杠杆第一次平衡时则宁=12PA-P水1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和B到

7、支点的距离l1和l2;在容器中盛水,将A浸没在水中,保持A不变,改变B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测出B到支点的距离12;表达式:Pa=Yp水l2-l2练习题18-19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已知p水=1.0 x103kg/m3)(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操作过程如图ZT2-1甲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甲乙图ZT2-1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3)小明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如图ZT2-2所示:A.加水、浸没、标记B

8、.取出、称量C.再加水、再称量图ZT2-2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往烧杯中再次加水,直到_,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通过上述方法可求出石块的体积为m3。(4)根据以上数据,用密度公式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若只考虑小石块的吸水性,则密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若在C步骤中,小明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密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后三空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

9、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了下面的操作: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横梁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ZT2-3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B甲乙BB|r1111r11f11pr11pi1110I和d45呂图ZT2-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向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45g;

10、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cm3,石块的密度为kg/m3。(已知p水=1.0 x103kg/m3)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略低于标记处,他们并未用胶头滴管加水,在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石块的密度值将(选填“偏大”或“偏小”)。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p=。(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实验过程中,若只有

11、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在烧杯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一个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豆浆密度的表达式:p=。(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来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该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从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量它的密度。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零刻度线处,稳定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ZT2-4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彳(选填“右”或“左”)调。图ZT2-4

12、她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g。当她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o用细绳将挂饰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溢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示数为g,则挂饰的体积为cm3o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g/cm3;通过对照密度表(见下表)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制品。物质金银铜铁铝密度/(103kgm-3)19.310.58.97.92.7小强的奶奶

13、有一只玉镯,小强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ZT2-5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甲乙丙丁r11耳”TT图ZT2-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玉镯的质量是g。由于玉镯体积过大不能直接放进量筒中,小强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如图丙、丁所示)先用天平称出空小杯的质量为m0,并在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将玉镯用细线系好,把玉镯在如图丁所示烧杯的水中,同时用小杯收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将溢水杯和收集到的水一起放在天平

14、上称量,称得总质量为m且已知m-m0=2Og,则可知玉镯的体积为cm3。由上述测量可知,该玉镯的密度为_kg/m3。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字母序号)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ZT2-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

15、”)调。甲乙丙图ZT2-6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p=g/cm3。实验过程中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TOC o 1-5 h z;根据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该陈醋的密度p醋=。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们发现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

16、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小华采用了如下方法来测量两种不同品牌的酱油的密度。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请你将下面操作步骤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G。(用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后把盖子拧紧,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G2,则水的体积为V=测出的物理量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p水)水.(说出具体做法并用字母表示所测量的物理量)(4)计算酱油的密度p=。(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p水)小刚在实验室中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物体密度。测量一个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小刚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N,然后将石块完全

17、浸N;继续让石块在水中下沉一些,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ZT2-7乙所示,则石块所受的浮力为.但未碰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把石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g/cm3。(最后一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p水=1.0 x103kg/m3)图ZT2-7同组的小明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漂浮的物体能否利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密度呢?为了解决这样的疑问,小明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来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小塑料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小明还应.如图丙所示,将塑料块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

18、测力计的示数为F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则该塑料块的密度p=。(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忽略绳重与摩擦)9.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ZT2-8甲所示,金属块的质g。量m为.图ZT2-8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为_cm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p=g/cm3。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所测密度彳(选填“偏大”或“偏小”)。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盐水密度的表达式p盐水=(用

19、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盐水小丽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如图ZT2-9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为N。图ZT2-9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拴住,细线绕过滑轮,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木块的密度为kg/m3。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剪断细线让木块分别静止在水和该液体中,两次木块所受的浮力(选填“相等”

20、或“不相等”),则木块进入水和该液体的深度之比为。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如图ZT2-10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图ZT2-10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作V。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水面上升至V2。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水面上升至V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木块密度p=。(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p水)小林利用铁盒、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小西红柿的密度。如图ZT2-11甲、乙、丙所示是小林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P水计算小西红柿的密度,则小西红柿密度的表达式

21、P西红柿=图ZT2-11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ZT2-12甲所示;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20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mL,如图丁所示。TOC o 1-5 h z20mL44mL甲乙丙丁图ZT2-12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cm3。在实验步骤和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4.下面

22、是张超同学利用量杯和水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过程及分析,请完成下列填空。(p水=1.0 x103kg/m3)在量杯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把橡皮泥捏成碗状,小心放入量杯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根据原理可求出橡皮泥的质量。再把橡皮泥团成实心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3o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推导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p=o如图ZT2-13是整个实验的操作情景,由图中示数可求得橡皮泥的密度kg/m3o图ZT2-1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一瓶口香糖开封后,取出几粒放入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发现口香糖沉入量筒底且没有溶化,贾

23、铭灵机一动,想测一下口香糖的密度是多少。(1)贾铭同学读出了如图ZT2-14甲所示的量筒中水和口香糖的总体积为cm3。甲乙丙图ZT2-14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g,已知原来瓶子和口香糖的总质量为32g,则口香糖的密度为g/cm3。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又想测量一下妈妈刚榨的一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用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口香糖、水及一只水杯(如图丙所示)测果汁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

24、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将水杯中的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为h2;果汁密度的表达式:p果汁二。(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小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水待測複体图ZT2-15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改进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ZT2-15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p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

25、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p=。小军用吸管也制作了一个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如图ZT2-16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体空心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放入密度为P的液体中,金属盒有九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若把金属球和金属盒用细绳相连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盒有h2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球和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盒有h3的高度露出液面,金属球沉入液体底部,如图丙

26、所示。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金属球的密度p球=。图ZT2-16某实验小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鶯FIIImrnar-i甲乙图ZT2-17实验器材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若干个,刻度尺,烧杯,适量水。实验过程(1)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m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ZT2-17甲所示。分别测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1,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TOC o 1-5 h z质量为。在烧杯内加入适量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

27、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若水的密度为p,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某学生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ZT2-18甲所示,选择一根长杠杆,调节两边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g、容积为50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甲乙图ZT2-18测量过程将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调节;测量液体时,往A处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

28、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支点O的右侧cm处。若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0cm处,则此种液体的密度为g/cm3。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应采用方法增大量程。实验拓展挣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待测固体的体积为cm3。则此固体的密度为g/cm3。参考答案】1.(1)未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52水面上升到标记处2.

29、0 x10-52.6x103偏小偏小偏大(1)未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72(3)302.4x103(4)偏小(3)m1-m0mi-moV倒出水并擦干净,将豆浆倒入烧杯中至先前的标记处,用天平测出豆浆和烧杯的总质量m4叫Hp水m3-m2水(1)左端右152.42.49.0铜(1)右(2)60.6装满水浸没203.03x103(1)BCA(2)左(3)2.6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m2P水m1-m0水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仍然准确解析(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先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再测体积,最佳的顺序是BCA。(2)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

30、,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3)小矿石的质量m=50g+2g=52g,体积V=80mL-60mL=20mL=20cm3,则小矿石的密度p=m=2.6g/cm3。(4)将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可求出陈V20cm32醋的质量m醋=m2-叫,陈醋的体积V醋k=m*=m严,可得出陈醋的密度p醋=%=叫-叫叫-mop(6)天平的醋20醋水P水P水醋V醋叶十叫-m水P水左盘有一个缺角,但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侧质量相等,测量结果仍然准确。7.(2)G2亠把饮料瓶中的水倒干净,再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后把盖子拧紧,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饮料瓶和酱油的总重力G3晋8.(1)2.2不变

31、1.1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塑料块完全浸没在水中FT+F2解析(1)由题图可知,石块重为5N,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石块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5N-2.8N=2.2N;因F浮=卩水V排g,石块在水中下沉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将该石块放入另一种液体中使其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则石块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浮示FFFFFN-2.6N=2.4N;由F”=pgV、FJ=p、gV得浮一浮,即亩=卡,解得pfpi=24Nx1g/cm31.1g/cm3。浮水石浮液石pgpgpp液F水2.2N水液水液浮(2)塑料块挂在弹簧测

32、力计上,测量出塑料块的重力G=F产mg,所以塑料块的质量为m。向上拉动弹簧测1g力计,使塑料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塑料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且受力F1Fp平衡,所以FG+F2=F+F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p水gV=F+F2,所以V,塑料块的密度为p=于p水gm=Fl水。VFT+F2F+F2p水g9.(1)27(2)10(3)2.7(4)偏小(5)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mg-FgV10.(1)06(2)大气压0.6x103(3)0.8x103相等4:5解析题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0.4N,木块受到的浮力F=G+F=0.6N+

33、0.4N=1N,木块的体积拉浮拉FV=+,p囲水木块的密度p木=訂:G_丄xp水=0*6Nx1x103kg/m3=0.6x103kg/m3。F、,bF7tNgx浮浮p水g(3)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0.2N,木块受到的浮力FJ=G+FJ=0.6N+0.2N=0.8N;则P木于拉浮拉:十FG勺液=0fp液=&103kg/m3;解得p液=0&103kg/m3。gx浮浮P液g(4)根据所求液体和木块的密度关系,可知木块在水和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相等,则有p水gV排水=p液gV排V排水=p=08xT0333=4,又因为木块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木块进入水和液体的深度之比!h=V排水=1。液V排液P水T-XT03kg/m35h液V排液511木块完全浸没(V2-VT)p水V3-VT(1)3.2(2)不变解析(1)根据题图甲与乙的对比,得出金属块的体积V=20mL=20cm3;将金属块取出,即图丙中液面离溢水杯口的体积为20cm3,然后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此时又溢出水44cm3,小空筒漂浮,此时金属块和小空筒排开水的总体积V=20cm3+44cm3=64cm3,且此时小空筒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大小因此金属块的总质量为排排开水的质量,即金属块的重力G=F浮=卩水V排g,金属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