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_第1页
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_第2页
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_第3页
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_第4页
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移性脑膜癌病的MRI表现【摘要】目的讨论转移性脑膜癌病的ri表现特征。方法对47例临床证实为转移性脑膜癌病患者的ri平扫、增强的影像资料进展回忆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r平扫可见硬脑膜增厚8例,脑膜结节4例。增强后根据脑膜强化局部分为三种: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28例,硬脑膜-蛛网膜强化15例,混合型强化4例;根据强化形状分线形强化36例,结节型3例,混合型强化8例,根据强化范围分局限型强化27例,弥漫型强化20例。间接包括脑转移瘤12例,脑积水5例,颅骨转移7例,硬膜下积液2例。结论增强ri是检出转移性脑膜癌病非常敏感和有效的方法,可清楚显示异常强化脑膜的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关键词】

2、脑膜肿瘤肿瘤转移磁共振成像rifindingsfetastatieningealarinatsisluxue-a,lngan-sheng,hua-qing,etal.departentfradilgy,jiangenhspital,zhngshanuniversity,guangdng529030,hinakeyrdseningealneplass;neplasetastasis;agnetiresnaneiaging脑膜癌病eningealarinatsis,是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或脑脊液种植播散至脑膜、或邻近肿瘤直接进犯脑膜而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变,本病在癌症患者中发生率约为5%,约占颅内转移

3、瘤的40%1。随着临床认识和检查程度的进步,近年来转移性脑膜癌病的报道有所增加,其影像学诊断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搜集47例全身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病例,对其r征象进展回忆性分析。材料与方法1.对象根据临床病症体征、恶性肿瘤病史、脑脊液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我院2022年以来确诊转移性脑膜癌病47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龄31岁78岁,平均年龄56.5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26例,乳腺癌12例,肝癌1例,胃癌1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2例,淋巴瘤3例本组不包括颅内肿瘤或头颈部肿瘤直接进犯或种植转移的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性呕吐等颅内高压病症,脑膜刺激征阳性15例,共济失调8

4、例,耳鸣5例,复视3例。t1i:重复时间tr450s,回波时间te15s;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加权像t2i:重复时间tr5500s,回波时间te90s;矩阵256256。常规取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fv230230,层厚67,间距1。增强比照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l/kg,扫描序列为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i和横轴位脂肪抑制t1i。20例患者有2次或2次以上r检查,复查时间1个月2年。3.脑膜异常强化的判断标准36,8根据脑膜强化的部位分为3型:硬脑膜蛛网膜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大脑镰或小脑幕线条状或结节状强化,不深化脑沟。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表现为脑外表弯曲

5、细线条状强化,可深化脑沟裂和基底部脑池。同时有上述两种强化特征者归类为混合型。按脑膜强化的形状分3型:线形强化,表现为脑膜弥漫线形强化,可同时累及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和室管膜;结节型强化,即脑膜呈圆形结节样局灶强化,常位于脑膜外表、蛛网膜下腔或室管膜下;混合型强化,同时具有上述两者表现。本组按脑膜受累的范围分2型:单侧异常强化脑膜覆盖范围少于2个脑叶或双侧异常强化脑膜覆盖范围少于1个脑叶者为局限型,反之那么为弥漫型。结果1.ri平扫表现8例患者见硬脑膜弧形增厚,t1i呈等信号,t2i呈高信号。2例硬脑膜见小结节,2例脑沟内见小结节影,t1i和t2i上与脑皮质信号相似。发现脑转移瘤12例;5例

6、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交通性脑积水表现,2例伴硬膜下积液。7例有颅骨转移,表现颅骨增厚,信号异常。中线构造均无移位。2.ri增强表现根据脑膜强化部位、形态、范围分型,47例的影像表现见表1、表2图16。20例患者随访复查,4例患者脑膜受累范围缩小,5例脑膜受累范围增大图78,11例无明显变化。12例脑转移瘤可见脑本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环状强化影。7例颅骨转移者有异常强化。常规t1i增强与脂肪抑制t1i增强序列相比拟,3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和混合型强化的患者脂肪抑制t1i增强序列显示软脑膜强化的程度及范围较常规t1i增强明显,15例硬脑膜-蛛网膜型强化患者显示无明显差异。表1脑膜强化的部位及

7、形态讨论随着临床检查程度的进步及治疗方法的改良、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在临床理论中脑膜转移的发生率逐渐增多,早期正确诊断有利于相关治疗及预后,脑脊液sf发现癌细胞仍是确诊脑膜癌病最简便与最直接的证据,但sf需要屡次充分检查,且阳性率不高。ri被认为是转移性脑膜癌病的最正确影像学检查方法,且无创伤,能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血行播散是脑膜癌病的最常见转移途径,其中以肺癌、乳腺癌最多见,本组病例中分别占55.3%26/47和25.5%12/47。1.脑膜强化的病理特点脑膜由外向内分为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三层,硬脑膜又分内、外2层,外层兼具颅骨内膜的作用,内层坚厚与蛛网膜紧贴,硬脑膜内层向脑内反折形成大脑镰

8、和小脑幕,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为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富含血管且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缺乏严密连接,不形成血脑屏障,静脉注射gd-dtpa后扫描可强化,通常见于硬脑膜返折处如海绵窦、麦克尔腔、大脑镰、天幕、矢状窦旁脑凸面的硬脑膜,表现为薄而不连续的线状强化3,有作者研究认为正常人的硬脑膜强化长度应小于3,强化范围应小于50%4。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外表,随脑回伸入脑沟裂内,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严密连接,故存在血脑屏障。蛛网膜薄而透明,缺乏血管,与软脑膜一起统称为柔脑膜,正常柔脑膜不强化。由于蛛网膜与硬脑膜内层紧贴,在影像上无法将两者区分,两层脑膜病变互相涉及,单纯蛛网膜受累的强化与硬脑膜或者

9、硬脑膜合并蛛网膜受累的强化相似,不易区分,故在影像学上根据脑膜强化的部位,把脑膜异常强化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型和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5,6。在脑膜的病理性强化中,硬脑膜-蛛网膜型强化和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强化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线状或线状并结节状强化,沿颅骨内板下方及大脑镰、小脑幕走行,但不伸入脑池、脑沟及脑裂,与后者沿脑外表、脑沟、脑池线状或结节状的强化明显有别,三层脑膜同时受累那么为混合型强化。转移至脑膜的肿瘤细胞,以弥漫型和结节型两种方式生长,前者表现为肿瘤细胞在脑膜外表覆状生长,并沿蛛网膜下腔蔓延,后者表现肿瘤细胞在脑膜外表呈局灶性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结节。两种方式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出现,常

10、伴有室管膜受累8。2.转移性脑膜癌病的ri表现脑膜转移的肿瘤细胞主要浸润脑膜及蛛网膜下腔,通常无明显占位效应,且病变组织与邻近脑脊液无明显比照,r平扫对脑膜显示不敏感,本组仅8例患者可见硬脑膜增厚,增厚的脑膜在t1i上呈等信号,t2i呈高信号。4例患者硬脑膜及脑沟内见小结节,结节边界清楚,信号与脑皮质信号一样。部分患者可见到脑室扩大、交通性脑积水或脑沟模糊等非特异性征象7。脑膜癌病的脑膜强化类型与肿瘤进犯脑膜三层构造的方式和程度有关。以往国外文献报道脑膜转移癌病以硬脑膜-蛛网膜单独受累较为常见,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受累较少,且多为弥漫性强化9,10。本组病例的脑膜转移途径为血行转移,不包括颅底

11、肿瘤对脑膜直接进犯和颅内肿瘤种植性转移病例,脑膜强化方式以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强化为主,占59.6%28/47,硬脑膜-蛛网膜型强化只占31.9%15/47,混合型强化较少8.5%4/47;脑膜强化形态以线形强化为主,占76.6%36/47,其次为混合型强化17.0%8/47,单纯结节状强化都在软脑膜-蛛网膜下腔,仅占6.4%3/47;脑膜受累受累范围多为局限型,占57.4%27/47,弥漫型强化占少数,为42.6%20/47,与国外文献报道有所不同。血源性脑膜转移癌主要为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强化,其原因可能与血供有关,软脑膜血管丰富,肿瘤细胞进入的几率和数量较大,又因为软脑膜的血供主要来之颈

12、内动脉,因此血源性转移的同时合并有脑本质转移。本组12例脑本质内见结节状、环状强化。硬脑膜-蛛网膜强化的病例中,也多为局限性强化为主,7例伴有颅骨转移病例中,异常强化脑膜多位于转移骨的下方,即使是弥漫性硬脑膜-蛛网膜强化,也以转移颅骨附近硬脑膜强化明显,考虑除了转移肿瘤细胞本身的浸润外,还有邻近颅骨转移的刺激有关。本组比拟了常规t1i增强和脂肪抑制t1i增强序列对脑膜强化的显示才能,在28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和4例混合型强化的患者中,后者对软脑膜强化显示较常规t1i增强效果好图5、6,一方面是因为板障、头皮等脂肪高信号及脑本质内含脂质成分高信号背景受到抑制,从而较好衬托出脑膜病变位置、形态及

13、范围,另一方面,脂肪抑制增强序列的扫描时间晚于常规t1i增强约56in,可能随时间的延长比照剂渗入脑脊液,可见脑脊液强化,使病变范围显示较t1i更加清楚。而硬脑膜-蛛网膜强化型的病例两者显示无明显差异。近年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尤其是t2-flair技术的应用,明显进步了对脑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软脑膜的转移1,2,本文未针对flair成像序列进展讨论。也有文献报道静脉注射23倍标准增强剂量可进步脑膜病变的检出率4。脑膜受累的范围决定着患者的临床病症及治疗方案,脑膜广泛受累者临床病症重,局限性脑膜受累者病症轻。脑膜癌病的治疗方法临床一般采用鞘内注射和放射治疗两种方法,

14、化疗的途径包括腰椎穿刺和脑室导管注射化疗药物,通常是小剂量屡次给药。ri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转移性脑膜癌病的随访和疗效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组病例20例患者随访复查,其中4例患者局限型脑膜受累患者的病变范围缩小,5例患者脑膜受累范围增大图78。3.鉴别诊断r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极为敏感,有肿瘤病史的患者,假如脑膜异常强化,无论有无脑本质病变,都应考虑到脑膜癌病的可能,应指导临床进一步检查。但引起脑膜异常强化的病因还包括感染性疾并反响性脑膜增厚和非感染性脑膜炎。颅内感染包括结核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脑膜炎的脑膜强化主要表现脑膜线形强化,多为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及全脑膜强化形式,

15、涉及范围大,一般不会出现结节型强化,有时结核杆菌在颅底形成结核球而类似结节型强化,但这种结核球一般只会出如今脑底部而不会出如今脑膜外表或室管膜下。感染直接蔓延引起的脑膜炎、颅脑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反响性脑膜增厚通常表现硬脑膜蛛网膜强化。非感染性脑膜炎如结节并egners肉芽肿等可表现硬脑膜线状强化,而结节型强化,庄建华等认为混合型强化是区分脑膜癌病患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5,6,8。影像上鉴别困难时还要结合临床病症、体征,必要时行脑脊液细胞学反复检查。【参考文献】1.黄飚,梁长虹,刘红军,等.r增强后flair序列对脑膜病变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22(5):671-673.5.庄建华,李焰生,赵忠新,等.脑膜癌病的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23(2):100-103.6.肖家和,王大有,邓开鸿.肿瘤软脑膜-蛛网膜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