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完整住院病历姓名:XXX工作单位:XX钢铁厂职业:工人住址:XX市东风东路205号4栋5单兀23号性别:入院日期:1984年7月23日16时20分年龄:22岁记录日期:1984年7月23日16时50分名族:汉族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籍贯:XX省XX市可靠程度:可靠婚姻:已婚主诉: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半年,心悸、气促三周,双下肢浮肿一周。现病史:患者四年前曾有过关节疼痛,但无活动受限及红肿。今年1月底受凉后发热,随之出现肩、肘、腕、膝、踝等大关节的游走性疼痛。疼痛时关节活动受限,踝部及足部出现过红肿,其余关节红肿不明显,双侧上、下肢出现过“环状红色皮疹”,时消时现。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
2、状。曾在外院多次诊断为“风湿热”,用过“青霉素”、“消炎痛”、“中药”等治疗,用法疗程不详,症状时好时坏。6月下旬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在7月初劳累时感心悸、心前区不适及气促。气促于活动后及夜间加重,尚能平卧入睡。同时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呕吐。曾在本院门诊诊断为“风心痛”,用过“青霉素、消炎痛、地高辛及双氢克尿噻”等多种药物,疗效不明显。入院前一周上述症状加重,每日服用“地高辛”1片仍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浮肿,小便少、黄,频繁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咯血、心前区疼痛及晕厥等症状。自起病以来,出汗多,精神倦怠,饮食及睡眠不好,大便尚正常。体重无变化。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注
3、射过多种预防针(具体情况不详)。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系统回忆: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病史。循环系统:无反复浮肿、晕厥、心前区疼痛、心悸及高血压。消化系统:无返酸、嗳气、腹胀及与饮食有关的上腹部规律性疼痛病史。亦无黄疸、呕血、黑便、便秘及腹泻病史。泌尿生殖系统:无多尿、血尿、浮肿、尿频、尿急、尿痛等病史。亦无肾绞痛及生殖器方面的疾病史。血液系统:无慢性失血、出血倾向、乏力、头昏、耳鸣、眼花等病史。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骨骼疼痛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代谢、内分泌系统:无视力障碍、性格改变、智力变化、体重改变、烦渴多饮等病史。亦无甲
4、状腺、皮肤及毛发改变史。神经系统:记忆力尚可,无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及瘫痪病史。运动系统:无运动障碍、骨关节畸形、骨折、脱位及肌肉萎缩等病史。个人史:出生于曲靖市,一月后来昆明居住至今。未到过流行病区。居住环境一般,工作环境潮湿。无特殊嗜好。婚姻史:20岁结婚,爱人健康。月经、生育史:13,末次月经1984年4月28日,经量中等,无痛经史。白带不多,无特殊臭味。一年前足月顺产1子,身体健康。无流、早、死产及手术产史。家族史:父母健在,家族中无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C脉搏:10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70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半卧位,表情痛苦,神智清楚,检查合
5、作。皮肤粘膜:皮肤粘膜较苍白,弹性尚好。无发绀、黄染、出血点、瘀斑、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及蜘蛛痣。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及其器官:头颅大小及外形正常,无肿块及压痛。毛发脱落。眼脸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无凸出及凹陷,运动正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无结膜下出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存在。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无。乳突无压痛。鼻无阻塞及出血,副鼻窦无压痛。唇无发绀,无龋齿、缺齿牙龈无肿胀、出血,舌无震颤及偏斜,口腔粘膜色正常、无斑疹、溃疡及出血,咽部稍充血,扁桃腺无肿大。颈部:颈软,双侧对称、无畸形,胸式呼吸为主,无胸壁静脉曲张。乳房大小正常,为触及肿块。肺脏视诊
6、:呼吸动度双侧均等,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触诊:语颤正常,双侧等强。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叩诊:双肺叩诊呈清音。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下线分别为6、8、10肋间。肺下缘移动度正常。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病理性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双侧均等。心脏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可见弥散性搏动,剑下亦可见心脏搏动。触诊: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1厘米处,有轻度抬举感。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向下扩大,如表1所示。表1右侧(cm)肋间左侧(cm)2.5II32.5III43W6V910.5注: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厘米。听诊:心率104次/分,节律整齐。心尖区可闻及W级
7、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何舒展中晚期隆隆样杂音,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吸气时减弱。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向胸骨左下缘传导。心音无异常。A2P2,未闻及奔马律等附加心音。无心包摩擦音。桡动脉:脉律104次/分,节律规则,可触及水冲脉,无奇脉。血管弹性正常。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双侧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何双重杂音。腹部视诊:对称平坦,无疤痕。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触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肿块。肝脏在剑突下7厘米,有肋缘下4厘米。边缘钝,质地充实,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胆囊=脾脏及双肾未触及。季肋点、上、中输
8、尿管点无压痛。叩诊:腹部叩诊呈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正常。腰腹部无血管杂音。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无疤痕、溃疡、外痔。肛门指检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无下肢静脉曲张。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肌肉无萎缩。神经系统:皮肤痛觉存在,肌张力正常。角膜放射、腹壁反射、双侧肱二头肌及膝腱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门诊化验资料:7月20日血常规:白细胞11.2X109/L,中性81%,淋巴18%,单核1%。血红蛋白95/L。血沉18毫米。抗“O”测定:1:1000。病历摘要XXX,女,22岁,已婚,工人
9、。因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半年,心悸、气促二周,双下肢浮肿一周,于1984年7月23日入院。患者四年前曾有关节疼痛。今年1月底受凉后发热,继之反复出现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并在双侧上、下肢发现“环状红色皮疹”,诊断为“风湿热”。7月初因过劳开始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气促。入院前1周,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难于平卧,双下肢浮肿。曾口服“地高辛”,每日1片。入院体检:一般状况不佳,半卧位。皮肤粘膜苍白。咽部充血。颈静脉充盈。双肺底可闻湿性啰音。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动。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1厘米处,有轻度抬举感。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4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W级全收缩吹风样杂音何舒
10、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可触及水冲脉。周围血管征阳性。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踝关节红、肿、热,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血常规:白细胞11.2X109/L。中性81%。血红蛋白95/L。血沉18毫米。抗“O”测定:1:1000。诊断依据1、风湿热病史中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上、下肢出现过“环状红色皮疹”,体检有发热,踝关节红、肿、热。血常规:白细胞11.2X109/L,中性81%,淋巴18%,单核1%。血红蛋白95/L。血沉18毫米。抗“O”测定:1:10002、风湿性心脏病全心增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患者体检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
11、动,心尖搏动有抬举感。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4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W级全收缩吹风样杂音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可触及水冲脉。周围血管征阳性。提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损伤,全心增大。患者三周前开始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气促。入院一周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难于平卧,双下肢浮肿。体检颈脉充盈。肺底可闻湿性啰音,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提示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结合有风湿热证据,故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急性咽峡炎咽部充血。血常规:白细胞11.2X109/L,中性81%,淋巴18%,单核1%。血红蛋白95/L
12、。血沉18毫米。抗“0”测定:1:1000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全心增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2)风湿热;(3)急性咽峡炎。医师签名:XXX(二)首次病程记录一2002年12月12日10:30姓名:XXX性别:女年龄:36岁住院号:362185二级医师、副主任医师XXX于2002年12月12日10:15诊视病人1、本例特点“反复心悸、气促3年,双下肢浮肿半年,加重伴咳嗽、咳痰1周”。3年前患者感重体力活动后有心悸、气促症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以后症状加重,一般体力活后即感心悸气促。至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
13、全”,以后检查服用“倍他洛克”、“卡托普利”等,症状有所缓解。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间断服用“地高辛”、“速尿”后症状科缓解。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色粘痰,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平卧,高枕卧位,尿量减少至每日400-500ml,自服“地高辛”、“速尿”后症状无减轻。体检:体温:36.5C,脉搏:10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15/85mmHg,半卧位,二尖瓣面容,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率104次/分,律齐,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动,心尖搏动位于左第六肋间锁中线外1cm处,有轻度抬举感,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W级全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晚
14、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肺可闻细湿啰音,肝剑下3cm,右肋下2cm可及,质软有轻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门诊资料:(1)血常规:白细胞11.2X109/L,中性81%,血红蛋白95/L,(2)X线胸部正位片:双肺纹理增粗,肺淤血,左房、左右室扩大。2、拟诊讨论或鉴别诊断(1)高血压性心脏病:既往有多年高血压,有左心室肥大客观证据,多先出现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存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等症状。该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查体有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彩超提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可排外此病(2)扩展性心脏病:该病由心肌病变引起,临床特征是各心腔扩大,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心力失常,由于
15、二、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出现相应瓣膜区杂音,X线胸片呈普大型心外型,超声心动图各房室腔扩大,一左心室扩大为主,二尖瓣小开口,室壁运动减弱,该病人查体有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超提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可排外此病。3、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全心扩大,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W级。(2)肺部感染。4、诊疗计划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沉、抗链球菌O”测定、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复查X线胸片,协助诊治。(2)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大量利尿注意补钾,心电监测,记录24小时尿量及生命体征。(3)抗感染治疗
16、:精选抗生素,观察其副作用,警惕二重感染。(4)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治疗。一级医师、住院医师XXX首次病程记录二XXX年X月XX日XX时XX分姓名:XXX性别:男年龄:56岁住院号:XXX二级医师、副主任医师XXX于XXX年X月XX0XX时XX分诊视病人1、本例特点胸痛4小时,无明显诱因胸痛呈紧缩感,向左肩部及左第4、5肋间放射,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自服“速效救心丸”无效,既往有高血压十余年,最高血压达170/110mmHg,现服用“雅施达”片,1次/日,血压波动于140-130/70-80mmHg。体检:BP:12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82次/分,律齐,无附加音及心脏杂音。心电图:
17、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酶学:TnI:0.23ug/ml,CKMB:25ug/ml。2、诊断依据男性,56岁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等,持续性胸痛4小时,无明显诱因,向左肩及左第4、5指尖放射,伴恶心、呕吐。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酶学,TnI:0.23ug/ml,CKMB:25ug/ml。3、拟诊讨论或鉴别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前区疼痛持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含服扩冠药可缓解,心电图多呈典型缺血型ST-T改变,随疼痛缓解,心电图可正常,心肌酶学无增高,该患者无上述特点可排外。急性心包炎:可有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及咳嗽加重,可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ST段
18、向下抬高,T波倒置,而此患者无上述特点可排外。4、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不大、窦性心率、心功能I级。(2)高血压3级极高位组。5、治疗计划(1)立即PCI术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特征,吸氧,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防治并发症,低脂易消化,多维生素饮食。(3)抗栓治疗:波立维,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4)抗缺血:消心痛。(5)0-阻滞剂,倍他乐克,ACEI制剂:雅施达(同时降压),降脂:舒降之。(6)对症处理,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请上级医师指导诊治。(四)普通病程记录2002年12月20日11:00今日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第三天,患者未诉不适,饮食、二便正常。查体:
19、BP:125/80mmHg,心率:6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清晰、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起搏器囊袋处切口敷料干燥,无渗血及分泌物,无肿胀。心电图示:起搏心率,心率:60次/分,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正常,工作方式VAT。12月19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WBC+,血生化正常,询问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故暂不考虑尿路感染,隔期复查尿常规。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嘱患者继续卧床休息,继续给预防感染治疗。一级医师、住院医师XXX(五)危重病程记录2002年12月12日15:24患者因“反复活动后胸痛半年,胸骨后压榨性疼痛5小时”以
20、“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急诊入院,查体:神情,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皮肤湿冷,BP:95/60mmHg,心率:92次/分,律齐,心界无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率,V-V导联QRS波呈QS型,ST段呈弓背上抬0.3-0.4mv,并与T15波融合成单项曲线,支持急性广泛前壁心梗诊断,心电监测偶有室性早搏,立即给以吸氧,杜冷丁50mg肌注止痛,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320mg口服,玻立维75mg口服,并以链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滴溶栓治疗,拟定于45分钟后滴完。患者现在胸痛稍有减轻,心电监
21、测未见室早,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双肺尿量情况,有无心源性休克、左心功能不全、再灌注心律失常等,急诊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测定、全血生化已送检,1小时后取结果。溶栓后1小时复查心电图,以后每4小时复查心电图、心肌酶学1次,了解溶栓是否成功。患者病情危重,已向家属告知病情,并下病危通知,家属签字。二级医师、副主任医师XXX/进修医师XXX(六)抢救记录2002年12月15日1:56患者今日01:40与睡眠过程中突然憋醒,感心悸气促明显,不能平卧,伴濒死感,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一级医师、主治医师XX立即赶至患者床旁,查:BP:110/70mmHgHR:130次/分R:30次/分,端坐呼吸,烦躁
22、不安,口唇中度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布满湿啰音及少许哮鸣音,心律不齐呈房颤心律,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扪及舒张期振颤。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ECG示:快速房颤,考虑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急性左房衰竭、肺水肿。三级医师、主任医师XXX也于5分钟后赶至床旁同意此诊断,并亲临指导抢救。立即给予面罩吸氧,酒精加入湿化瓶,吗啡5mg皮下注射,地兰0.4mg、速尿40mg、氨茶碱0.25mg静推,硝酸甘油5mg静滴等处理,并告知病人家属病情、下病危通知。20分钟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解小便800ml左右,查:BP:100-70mmHg,R24次/分,发绀改善,双肺啰音明显
23、减少,心率:90次/分,房颤律,病情已明显好转。XXX主任医师考虑此次急性心衰发作是由于肺部感染控制不理想所致,故停用青霉素换用先锋霉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嘱待病情平稳后行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尊嘱执行。参加抢救人员:XXX主任医师三级医师,XX主治医师一级医师,以及部分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患者女儿XX在场。一级医师、副主任医师XXX/进修医师XXX(七)病程小结2002年6月6日XXX,男,52岁,干部。因反复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三年,再发加重一周。于2002年5月6日入院,三年前因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诊为“心脏病”,经治疗(具体不详)等药物可好转。此后上述症常发作,服“利尿剂”、“地高辛”(
24、具体不详)等药物可好转,入院前因受凉感冒心悸,气促,夜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尿量500ml/日,双下肢膝下浮肿而入院。入院时查:血压:100/6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颈静脉怒张,双肺中下肺野可闻舒张期奔马律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在剑下5cm,肋下3cm,质中等,压痛,肝颈静脉征阳性,双下肢膝以下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I。房室传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以左房,左室大为主,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薄,运动减弱,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全心大,1。房室传阻滞,心功能W及”,给予利尿合剂、雷卡、安体舒通、卡维地洛等。减轻心脏
25、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肌代谢等治疗,两周速尿已达200mg/日,尿量100ml/日,但仍有时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发生,双下肢膝以下浮肿,鉴于心衰控制不理想,经全科讨论,一致认为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以治疗其心衰。于两天前安装三腔起搏器,在原治疗方案及基础上,考虑尿量增至2000ml/日,能平卧位,查:一般情况可,血压90/60mmHg,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频率为78次/分,鉴于目前心衰纠正,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起搏心率,频率为78次/分,鉴于目前心衰纠正,待观察起搏器是否尚需调整,感知起搏器功能后,可考虑给予出院。二级医师XXX/一级医师XXX(八)术前
26、讨论记录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02年12月20日8时20分讨论时间: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XX主任、XXX主任及本科其他医师及全体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患者,男,52岁,术前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依据“(1)头晕、心悸2年,晕厥三次,晕厥时无口吐白沫、抽搐、大小便失禁,晕厥后心电图示显著窦缓和窦性停搏。(2)入院体表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显著窦缓与窦性停搏,最长间歇2.8秒。食道心房调搏:窦房结回复时间2500毫秒,窦房传导时间160毫秒。手术指征:诊断明确。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身体重要器官功能正常,能够耐受手术,无禁忌症。拟行术式:双腔起
27、搏器植入术。术前准备:双侧腋窝备皮。一级医师、主治医师XXX/进修医师XXX(九)术前小结2002年12月19日08:30术前诊治小结:患者XXX,男,52岁,因“头晕、心悸2年,晕厥3次”于2002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两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伴头晕、气难喘,于去年6月及今年8月、11月在外行走时晕倒,意识散失最长时间为2分钟,无口吐白沫、抽搐、大小便失禁,送附近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前2次为“显著窦缓”,最近1次为“窦性停搏”,最长间歇3秒。患者既往体健,发病至今仅口服丹参片,每日3次,未做特殊诊治。起病以来,精神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体征无变化。体检:体温36.2C,脉搏50次
28、/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5/70mmHg,神清,皮肤粘膜色泽正常,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或凹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中线内0.5cm处,心率5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血甘油三酯轻度增高,肝肾功和血电解质正常。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和血流正常。X线胸片:双肺野清晰,心影正常。体表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频率52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著窦缓与窦性停搏,最慢心率36次/分,最快心率54次/分,最长间歇2.8秒。食道心房调搏: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2500毫秒,窦房传导时间(SACT)160毫秒。
29、初步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疗计划:提交术前讨论,拟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一级医师、主治医师XXX/进修医师XXX(十)手术记录(1)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记录2002年4月6日11:00患者XXX,男,32岁,因左侧隐匿旁道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今日9:30在导管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左锁骨下静脉何右股静脉将标测电极分别定位于冠状静脉窦,高位右房何右心室。查前传文氏点为320毫秒;2:1点为280毫秒。右房程序刺激无房室结双径存在,右室起搏下,冠状窦电极激动顺序为远中近,同时诱发出心动过速,频率为178次/分,发作时冠状窦呈偏心性激动顺
30、序,进退冠状窦电极,确定旁道位于左室后外侧,行高位右心房300毫秒起搏将心动过速终止后,穿刺右股动脉,动脉鞘内注射肝素2000单位后放入消融电极至二尖瓣环心室内,400毫秒右室起搏寻找到理想靶点图后给20w放电5秒内出现室房分离,巩固放电270秒,观察15分钟,右室起搏仍为室房分离,未在诱发心动过速,手术成功。拔出标测及消融导管,消毒纱布敷盖穿刺点并右侧股动脉加压包扎,担架送患者安返病房。请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何足背动脉动情况。预防抗感染治疗3天,隔期复查心电图。术者XXX、XXX记录:主任医师XXX(2)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记录2002年12月23日09:00患者XXX,男,64岁,确诊“
31、S.S.S、心绞痛、高血压病”今日上午11点,在导管室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放入2根J型引导钢丝至下腔静脉,用1%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沿穿刺点切开5cm皮肤,逐层钝性分离出与起搏器大小一致的囊袋,彻底止血后纱布填塞。沿钢丝放入9F可撕开鞘,沿外鞘分别放入心房、心室起搏电极导管,在X线透视下,分别定位于右心耳及右心室尖,经右前斜45。投照确定解剖定位满意。测定电极参数,心房电极:电压阈值0.4V,感知2.5mV,阻抗300Q,心室电极:电压阈值0.2V,脉宽0.54毫秒,感知18mV,阻抗380Q,各项参数满意。结扎固定电极,
32、将电极与起搏器连接后观察心电图,起搏器以出厂模式工作。确认囊袋无出血后用庆大霉素针32万单位冲洗囊袋后逐层缝合,消毒纱布敷盖,沙袋压迫4-6小时,担架送患者安返病房。双上肢制动5-7天,常规抗感染5-7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定期复查心电图。植入起搏器型号:Pacesetter5330R,工作方式:DDD,上限起搏频率120bpm,下限频率60bmp。术者:记录:主任医师XXXPCI术记录2002年12月13日23:35今天22:10时开始手术,常规消毒铺巾腹股沟,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置入动脉鞘,鞘内注射肝素2500单位,用左、右冠造影管造影,结果:LAD近段85%的狭窄;RA近段至中段近端次全
33、闭塞。经讨论一致意见,决定支架治疗,家属同意治疗方案并签字。追加肝素至8000单位。球囊扩张后分别于LAD和RA植入4.0mmX178mm.3.5mmX38mm的支架两个。手术顺利结束。请常规术后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其他出血倾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其他不良反应。术者:XXX、XXX记录:主任医师XXX(4)房缺封堵术记录2002年12月4日10::0房缺封堵术记录今早9:00时开始手术。首先做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房缺为继发孔中央型,最大缺损直径为1.8cm,适合封堵,拟选2.2cm的Amplatzer封堵器。常规消毒铺巾腹股沟,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放置动脉鞘,鞘内注射肝素300单位,用右心导管,通
34、过股静脉到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从肺动脉回撤至右心室的过程中连续测压,肺动脉压:42/13-14mmHg,右心室压:40/12-18mmHg。将右心导管撤回右心房,通过房缺到左心房、左上肺静脉,置入加硬长260cm钢丝,通过右心导管到左上肺静脉,撤出右心导管及动脉鞘,将12F的封堵器传送鞘经长钢丝导入左心房中部,封堵器与传送杆连接后导入传送鞘,在左房释放左房伞,连续释放至右房,右房伞释放后,X线观察封堵器位置好,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封堵去位置好,无残余分流,反复推、拉封堵器无移位,反时针旋转传送杆使之与封堵器分离,撤出传送鞘及杆,压迫包扎穿刺处。手术成功、顺利结束。请术后常规观察,并给抗感染及抗
35、凝治疗。术者:记录:主任医师XXX(十一)出院记录2000年4月24日9:00XXX,男,54岁,干部,2000年4月6日入院,2000年4月24日出院,共住院18天。患者因胸骨后、前区频发作剧痛10余小时,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未次发作疼痛加重,持续2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而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110/70mmHg,脉搏80次/分。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尖部第一心音稍弱,各瓣膜区无杂音。经心电图、酶学检查,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住院,当日行急诊PCI,示左前降支近端阻塞95%并植入支架,同时给扩张冠状动脉抗栓、降脂、营养心
36、肌等治疗。目前病人病情稳定,查:病人一般情况好,血压110/80mmHg,心率60次/分,节律整齐,酶学、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阴性。故给出院。出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功能I级。出院医嘱:(1)防止情绪激动、过劳及感冒,忌烟、酒;(2)继续进行扩冠,抗栓、降脂等治疗;(3)有变化随诊,定期心脏康复专科门诊复查。二级医师XXX/一级医师XXX(十二)死亡记录患者XXX男68岁干部入院时间:2002年11月2日09:00死亡时间:2002年11月8日23:00入院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相对二、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律,心功能W级。诊治经过:因“心悸、气促5年,双下肢浮肿3年,加
37、重伴不能平卧1周”入院。入院查:T36.5CP120次/分脉搏短绌,R26次/分,BP100/70mmHg,半卧位,急性痛苦病容,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侧中下肺动位于左第7肋间锁骨中线外4.5cm处,有轻度抬举感,心界向双侧扩大,房颤律,频率132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及胸骨左缘第五肋间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腹膨隆,肝于剑下4cm右肋下2cm可及,质中等,有轻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侧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入院后每日给西地兰0.2mg静推,利尿合剂(10%GS、速尿、多巴胺、氨茶碱、苄胺唑啉、罂粟碱等)静滴,地高辛片0.25mgPo.Q.
38、d.,雅施达片2mgPo.Q.d.,小剂量阿司匹林120mgPo.Q.d.及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每2日复查血电解质、肝肾功及血地高辛浓度。经以上治疗患者心悸、气促症状减轻,夜间可平卧,但仍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1月18日20:00点,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散失,面色青紫,呼之不应,血压为0,心电监测示:心室纤颤,立即予250J体外电除颤,转为房颤,持续20秒后再次出现室颤,为细颤,立即静脉推肾上腺素2mg,300J电除颤,心电图显示一直线,再次静推肾上腺素2mg,心电图仍为直线,呼吸随之停止,立即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反复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等静推无效。于20:50分仍无心跳和
39、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心电图仍为直线。抢救无效死亡。参加抢救人员:三级医师XXX主任、XXX主任医师,XXX主治医师一级医师,以及部分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患者女儿XXX在场。死亡原因:心室纤颤死亡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相对性二、三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律,心室纤颤,心功能W级一级医师XXX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XXX(十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02年11月5日15::0讨论地点:XX医学院附一院心内科办公室参加人员:本科各级医师及全体进修、实习医师病史汇报:XXX医师患者,女,29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3年,加重伴晕厥、憋气15天,于2001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情绪激动
40、后突发头晕、心悸,我胸痛、咯血、憋气、黑蒙、意识散失及肢体活动障碍,休息后可缓解。此后类似发作5-6次,性质痛前,未予诊治。2001年12月16日洗澡时晕倒,意识散失5-10分钟自行恢复,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其后渐觉憋气,伴腹围增大、下肢水肿、少尿约200ml/d,外院给利尿治疗后浮肿有所减轻,但憋气进行性加重。12月28日赴外院查血沉2mm/1h;X线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升主动脉扩张;超声心动图(UCC)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根部内径60mm),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包积液。因诊断不明,12月30日入住XX医学院附一院急诊科,查体:BP:100/60mm
41、Hg(lmmHg=0.133kPa)右侧颈静脉充盈明显,双下肺呼吸音低,心界扩大,心率85次/分钟,心音低钝,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腹水征(+),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8g/L,WBC12X109/L,血小板203X109/L;ALT1557U/L,总胆红素(TBI)53umol/L,直接胆红素(DBI)6.8umol/L,肌酐(Cr)151umol/L,尿素氮(BUN)ll.lumol/L,凝血酶原时间15.7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2.5秒;血沉5mm/1h;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腹水。12月31日10:30因憋气自服“消心痛“后突发意识丧失、
42、大汗,心电监护示:BP:65/25mmHg,心率110次/分钟,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予补液、多巴胺治疗后血压回升,患者神智渐转清。测中心静脉压25cmHO;UCC示:大量心包积液(夜2性暗区22-38mm),升主动脉瘤样扩张、AR,未见动脉瘤破裂或主动脉夹层。考虑急性心包填塞,遂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术中抽出红色血样液体200ml,该液体常规示:Hbl05g/L,WBCI.6XIO9/L,血小板31X109/L;术后患者诉憋气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本院CCU病房,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脱发、光过敏、关节肿痛、口腔及外阴溃疡、雷诺现象,无盗汗或体重下降,其父从事结核病防治,无类似家族
43、史及马凡综合征家族史。入院查体:Tn35.9C,BP:125/80mmHg,高枕卧位,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呼吸音低,心界扩大,心率70次/min,律齐,A=P,心音22无遥远,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四肢脉搏一致,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腹部及双肾区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患者发育正常,身高165cm,无蜘蛛痣、脊柱弯曲,视力正常。患者入院后诊断考虑特发性主动脉环扩张(AnnuloaorticEctasia,AAE),升主动脉瘤破裂致心包填塞可能性大。予心电监护、吸氧、绝对卧床、硝普钠严格控制血压、镇咳,并给予利尿、抗感染治疗,同时
44、积极术前准备。患者渐感憋气再度加重,无胸痛,心包引流仍有血样液体引出,监测血红蛋白逐渐下降至90g、L。遂于2002年1月1日晚急诊手术,术中见:心脏外形符合AAE诊断,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内有血栓,且发现主动脉根部右侧壁有一针尖大小破口于收缩期向内心包腔内射血,主动脉瓣环扩张、瓣叶稍薄;成功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主动脉人工瓣置换,冠状动脉移植术(Beb-tall)手术。术后病理示:动脉壁中层明显变化、弹力纤维断裂,部分有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符合动脉瘤诊断。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憋气、头晕、心悸发作,下肢水肿逐渐消退;复查肝肾功示:ALT76U/L,TBI24umol/L,DB8.6umol/L,
45、Cr106umol/L,BUN7.5umol/L;SH术后胸片:心影大小正常,升主动脉不宽,双侧胸腔积液消失;UCG示:主动脉瓣人工瓣术后功能正常,少量心包积液,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内径35mm。讨论记录:XXX医师青年女性,29岁,慢性病程,多浆膜腔积液,多系统损害,病情似乎十分复杂。很容易使临床医生联想到免疫性疾病的可能。但追问病史,患者无发热、皮疹、光过敏、关节肿痛等免疫病的表现,2次查血沉正常,均不支持此诊断。再仔细分析病情,其虽以情绪激动诱发头晕、心悸发作作为最初表现;但本次发病急,症状加重伴晕厥、憋气、水肿,颈静脉充盈、心界扩大、心音低钝、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同时血液动力血不
46、稳定(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辅助检查示肝肾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UCG示大量心包积液。考虑急性心包填塞诊断明确,可解释本次病情全貌。而手术解决了心包填塞的问题后,患者症状缓解,胸腹腔积液消失,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也证实了我们的分析。XXX主治医师患者转来本院时病情危重,出现急性心包填塞、血液动力血不稳定,遂行心包穿刺引流,暂时缓解了病情,进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急性心包填塞的病因。患者胸片、UCG血管造影均证实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尽管UCG、血管造影未见破口或夹层,但结合临床仍考虑升主动脉瘤破裂与心包填塞直接相关:UCG示升主动脉瘤短期内进展(主动脉根部内径6069mm)
47、;心包穿刺引流出血样液体、Hb测定与血常规结果一致,提示心包内“积血”心包穿刺引流后症状稍缓、血液动力学恢复稳定;但其再度出现憋气,心包持续有血样液体引流,Hb下降。进一步分析手术指征:升主动脉瘤进行性扩大,临床判断升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心包填塞:虽积极控制血压、镇静以望稳定病情,但心包填塞再度加重。考虑病情危急,故急诊手术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XXX主治医师患者在本院急诊时已考虑到升主动脉瘤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的可能,但UCG、血管造影均未见主动脉瘤破裂的征象,误以为病情相对平稳,未急诊手术治疗。事实上据文献报道,UCG、血管造影往往不能显示主动脉瘤的小夹层或破口,经食道超声可提高阳性率。结合本例
48、临床特点,考虑升主动脉瘤破裂、虽破口小,但心包腔内压力逐渐升高,而导致心包填塞。因已决定急诊手术,故未冒险食道超声。XXX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后决定急诊手术是十分及时、正确的。手术所见: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血管管壁薄而近乎透明,随时有破裂可能;同时发现主动脉根部右侧壁有一针尖大小破口于收缩期向心包腔内射血,亦证实了术前升主动脉瘤破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的判断。XXX教授患者入院后积极准备手术的同时,亦进一步分析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的诊断。复习文献,AAE是Elli等在1961年首先用以描述胸主动脉瘤中主动脉近端和主动脉环特发性扩张,导致单纯性主动脉反流的临床病例表现。国际上将AAE的病因分为三类:典型
49、的马凡综合征;具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特发性的AAE。临床方面:AAE多见于男性(男:女)=2-8:1,通常以主动脉瓣反流的症状起病;特发性AAE多在40-60岁间起病,而马凡综合症或与之相关的AAE起病要相对年轻。体格检查则以胸骨左缘的舒张期杂音区别于瓣膜病引起反流的胸骨右缘杂音。辅助检查上胸片、CT、MRI均可见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扩张,而UCG、血管造影则能同时显示AR。Lemon和Whjte总结了AAE的血管造影表现以“梨形”升主动脉扩张最为多见(56%),直径可达正常的2-5倍(48-50mm)。但血管造影往往不能显示AAE小夹层。治疗方面:外科手术的时机通常选择在AR重度反流、引起左
50、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之时,或左心室、升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之时。手术方式以采用组合移植瓣进行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置换(包括冠状动脉移植)为宜。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晚期主动脉夹层是导致其猝死的主要原因,故需长期随诊,其中20%会因邻近部位主动脉瘤形成需要再次手术。本例为青年女性,以情绪激动诱发头晕、心悸发作为最初表现,提示其起病时即有AR表现,查体温及胸骨左缘的杂音,UCG、血管造影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梨形”、伴有AR;术中证实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主动脉瓣环扩张而瓣叶基本正常。至此AAE的诊断明确。追问病史,其否认马凡综合征家族病,查体亦无相关的体征,故考虑特发性AAE可能性大。XXX主任医师术中所
51、见心脏外形符合AAE诊断。另外,行Bebtall手术时发现其升主动脉扩张远端的血管壁组织的柔韧性亦不正常,结合文献考虑有邻近部位主动脉瘤再形成的可能,已嘱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诊。XXX教授AAE常见的病理特征是受累的主动脉壁发生中层囊性退行性变,随着主动脉根部进行扩张,导致主动脉瓣环扩张、瓣叶分离、反流形成,而非瓣叶本身病变引起反流。同时薄弱的主动脉壁也有形成夹层的倾向,多为小的、环形夹层,且局限于升主动脉。本例术后病理符合AAE的病理特征:动脉壁中夹层明显变性,弹力纤维断裂,同时可见内膜破裂、小夹层的形成。AAE确为罕见病例,但总结本例的诊治过程,提醒临床医师,应对复杂的临床资料去粗取精、重视临
52、床判断,才能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处理,改善预后。记录:主治医师XXX(十四)全市会诊记录会诊时间:2002年11月5日15:00会诊地点:XX医院心血管内科会议室参加人员: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XXX教授,本科各级医师及全体进修、实习医师病史汇报:XXX副主任医师1、资料患者男性,48岁,干部,住院号112911。因反复咳嗽2月余伴心悸,下肢浮肿20天入院。患者20天来因劳累出现咳嗽,轻微活动感心悸,气短,乏力。无发热,能平卧,无心前区及腰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泻及厌食,无皮肤瘙痒,无记忆力减退,无四肢麻木,无出
53、血倾向。精神尚可,但睡眠较差,食欲稍减退,大小便正常。既往史:1985年体检发现高血压(130/110mmHg),为坚持观察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1989年因腹痛到我院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多囊肾,多囊肝,肾功能情况不详。体检:体温37C,0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50/105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无尿臭,皮肤无黄染,口腔粘膜无溃疡,颜面无浮肿。心界向左下扩大,无抬举感,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心尖区可闻奔马律,无心包摩擦音。腹部双肋下丰满,可触及双肾,右肾下缘在左肋下12cm,表面光滑,无触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踝部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比
54、重1.008,白细胞+;肾功能:尿素氮12.4-13.7mmol/L,肌酐578-579umol/L,24h肌酐清除率23ml/L;腹部B超:双侧多囊肾,多囊肝。血糖、血脂、血电解质正常;心电图TV-V波倒置;胸16片:主动脉型心脏改变,彩色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内径增宽,各房室内径增大以左室扩大为主;眼底检查: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住院经过:入院后强心、利尿、降压、抗感染、保护肾功能等治疗,数日后心衰改善,心悸、气短、咳嗽、水肿等症状消失,心率减慢至70次/分左右,奔马律消失,血压维持在150/90mmHg左右,透析药物因腹泻不能耐受而停药。日尿量可维持在1000-2000ml左右,肾功能无改善。
55、2、讨论XXX医师(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患者的诊断时明确的,为先天性多囊肾,多囊肝,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心脏病,左心室肥大,窦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肺部及尿路感染。患者系中年男性,病程长,病情发展缓慢,虽客观反映肾功能严重损伤,但我尿毒症临床症状,故多年来未引起重视。此次因过度劳累起病,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而收住本科。经检查并结合病史,考虑心功能不全是因长期高血压未经良好的治疗,致靶器官的损伤,加上代谢产物引起心肌损伤所致。高血压是继发病,继发于多囊肾。经治疗虽然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心衰有所控制看,但肾功能差,如何改善肾功能是关
56、键。会诊的目的是请各位专家提出诊治的宝贵意见,尤其是今后长远治疗的方向,如血液透析和肾移植问题等,请各位专家具体指导。XXX医师(XX省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患者的家族史不详。一般情况好,腹部两侧丰满,1989年发现多囊肾,已有高血压。CT检查有多个肾囊腔,尿素氮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粗算12ml/分,尿比重低。现在危及生命的主要是多囊肾。该病分III期;血压不高,肾功能尚好为I期,单纯血压高或肾功能不全为II期,血压高加肾功能不全为III期。该患者病情属III期。该期药物治疗无效,预后差,很少存活超过55岁。过去的治疗是手术破坏囊肿,减轻肾组织受压,可延长寿命。但近年来主张做手术者较少,仅限
57、于1、11期患者,111期病人做手术风险大,曾做过两例,术后肾功能急转直下,本例已有心血管的损伤肾功能差,不做手术估计还可活一段时间,已失去手术机会。目前血压可控制尿量尚正常,还可把代谢产物排出去,尚无尿毒症表现,血透可暂缓。患者一般情况好,年龄不算大,肾移植可最后考虑。XXX医师(XX市XX医院泌尿外科):关于治疗,去顶减压术已失去机会。本病是一长期缓慢过程,靶器官的损伤远远超过自觉症状,目前是采取姑息治疗还是积极措施?如果只要求存活,减少痛苦,可以内科治疗为主,对症处理,或在B超引导下无穷尽地多次囊腔抽液,但易造成感染,且要使肾功能改善不容易。积极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先建立内瘘,为血透做好
58、准备。关于肾移植,目前武汉等地区主张先切除双肾然后再作肾移植术。患者虽肾功不好但在有尿的情况下作双肾切除,家属及患者是否有充分的认识来接受治疗?但本例系晚期病人,长期高血压,存在有动脉硬化征,肾移植的风险大,不得已的情况下,控制好血压再考虑肾移植问题。XXX医师(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断已明确。1989年全国会议专家意见不统一,关于去顶手术做与不存活率一样。我院做过几例,属于I期患者,做了以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术中可见肾脏内大囊套小囊,囊内液体呈巧克力状或血清状。术后肾脏可缩小,但不久囊腔又增大,目前考虑肾移植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多囊肾,本例居第四位。伴脑血管
59、瘤,单发或多发结肠憩室,影响手术胡效果。肾移植费用高,风险大,要充分考虑利弊。主张先作透析治疗。肾移植前应先切除肾。XXX医师(XX市XX医院泌尿外科):发病年龄及病情进展均符合多囊肾诊断。为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出现症状早晚是决定预后的因素。典型临床表现,多先出现高血压。然后双肾逐渐增大,B超和CT出现多囊肾典型改变。诊断可排外多发性肾囊肿及斑痣性错构瘤。CT上残留正常肾实质已不多,属多囊肾晚期。去顶术或单纯穿刺减压均无意义,同意以上各位专家意见,目前对本病治疗无突破性进展,只能对症处理,鉴于患者对口服透析药物不能耐受,腹膜透析将引起腹胀叶不能接受,可考虑血透,对清除
60、代谢产物,调节水盐电解质平衡有利。同意先在手腕上做好动、静脉内瘘,准备血透,关于肾移植的指征和时机,多囊肾不是最佳指征,有并发症移植预后更差。目前考虑尚早,若先切除了肾,动脉粥样硬化不能解决也是个问题。XXX医师(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同意大家意见。要就近避远,走一步看一步,目前先做内瘘,准备血透,如上良好的内科治疗,到不得已时再考虑肾移植。XXX医师(XX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同意各位专家意见。入院时有呼吸道及尿路感染,是加重肾功不全的因素,该病肾功能代偿性较强,只要有一半肾实质未破坏,肾功就可代偿。经治疗后复查肾功能,若肌酐仍高则应进行血透;肌酐不再继续升高,采取内科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8181-3: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XL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3: Conformance testing
- 经典技术协议合同书
- 认证委托服务协议书
- 个人合伙退伙协议书
- 水电施工总承包合同
- 建筑水电劳务安装合同
- 电商行业退换货服务免责协议
- 借款担保合同合同
- 动迁房房屋买卖合同
- 房建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2024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小学校食堂建设与设备配置规范
- 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课件
- 2024年度农村电子商务ppt演示课件
- 中注协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第二版)全文
- 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
- 医院科普直播方案
- 高原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 2023年6月新高考天津卷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精校打印版)
- 中国商贸文化 货币简史
- 高中校本课程-网络营销概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