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用句式和修辞_第1页
仿用句式和修辞_第2页
仿用句式和修辞_第3页
仿用句式和修辞_第4页
仿用句式和修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仿用句式和修辞1考点一 仿用句式2 仿用句式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句子的句式特点、修辞特点、语意情景,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什么是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主要有命题式、开放式、嵌入式、续写式、对联式等几种形式。3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仿照上面诗句,另写一段。要求:句式、辞格和字数均相同。假如我是一片落叶,悠悠地在尘嚣中曼舞,我一定看准我的目标,前进,前进,前进思考:在这个例句仿照的过程中,哪些部分保持不变,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4不变:结构:假如我是我一定(假设关系)修辞:比喻、拟人、反复情感:昂扬的变化:一朵

2、雪花 一片落叶翩翩地 悠悠地在半空里潇洒 在尘嚣中曼舞认清我的方向 看准我的目标飞扬 前进5仿写 仿其形式:1、字数相同或大致相同。 2、句式一致(陈述句、否定句、 疑问句、反问句、 把字句、被字句等) 3、修辞一致(比喻、拟人等)仿其神韵 :1、情感基调一致(忧伤、喜悦、 沉重、明快等) 2、用词特点一致(词语的褒贬雅俗等)显性隐性6解题步骤:审划写查审清题干,定好仿写要点(内容、句式、修辞) 划出固定不变的语句,定好框架发挥联想,组织材料,进行仿写检查(是否符合要求)7常见题型一、命题式 命题式仿写,就是 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围绕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话题,按照例句句式仿写。8依照下

3、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9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间沧桑;时间如同一支画笔,它将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生活画面。时间好比一面战鼓,它能激起我们上进的勇气;时间如同一座警钟,它将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答案示例10(2005江苏卷)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另写一组句子。溪流: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你欢快的旋律。答案示例砂砾:没有玉石细腻的光泽/也没有大山伟岸的脊梁/但山水间的那点铺

4、垫/是你默默的奉献。星星: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也没有月亮皎洁的银辉/但苍穹中的那点闪烁/是你迷人的眼眸。11答案示例蜡烛:没有太阳无限的光芒/也没有华灯炫目的光彩/但黑暗中的那点火焰/是你独特的画像。12二、开放式 开放式仿写,就是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可自由发挥),依照所给例句进行仿写。13(2012 课标卷)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黑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蜜蜂在姹紫嫣红的园圃忙碌,意在告诉我们:懂得勤奋;毛毛虫于毫无光亮的虫蛹中睡眠,意

5、在启示我们:不能急躁。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引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示我们:不要放弃。 14(2012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宽容是茫茫冰雪中的火焰,让饥寒者感到温暖;宽容是炎炎烈日下的清风,让劳作者感到凉爽。15三、嵌入式 嵌入式仿写,就是在所提供的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再造句子嵌入空缺处,使其与原材料构成一个意思和结构都完整的段落。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

6、比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诞辰。六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六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有弯曲也有笔直 六十年像一条大路大路继续向前 六十年像一部戏剧 有平静也有高潮 剧幕徐徐拉开 17四、续写式 续写式仿写,就是在所提供的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根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其与原材料构成一个意思和结构都完整的段落。18(2007年天津卷)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 ,少了些清寒;荷因夏

7、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荷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 ,少了些燥热; 。 答案示例 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艳丽,才多了些繁荣,少了些萧条;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奔放,才多了些热烈,少了些凄凉。19在下列横线处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贴近诗意,与画线句的句式相似。 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_20答案示例在长亭旁,洒下离人泪在折柳处,涌起故园情在暮霭中,沉淀夕阳色在流云里,带去岁月痕在晨雾里,散出野菊香在暮雪中,斗出腊梅艳在秋雾中,送来丹桂香在冬雪下,映染腊梅红 21五、对联式拟写对联应注意: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语意相关,上下衔接。上联末字仄

8、声,下联末字平声。221、门前碧水环绕 下联:2、静聆雨润绿草 下联:水碧水碧水环绕门前碧水环绕山青山青山巍峨屋后青山巍峨风拂红花笑看风拂红花草绿草雨润绿草静聆雨润绿草花红花请为下面的对联对出下联。23(2004年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 上联: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答案示例:谦虚为治学前提24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04年全国卷二)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名动+名动+数量+名+动+名+形答案示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25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

9、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26仿句注意点局部上,句式要一致语言上,修辞要一致内容上,情感要一致整体上,风格要一致27考点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8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常见的修辞手法29怎么考?1、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考查30一、比喻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

10、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1友情就像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找一找下面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比喻词喻体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2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表示猜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我国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等。 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要看有没有本体或喻体。334、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明

11、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34(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比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35(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4)博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365、比喻的作用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

12、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化深奥为浅显。 如:理想是前进的航标,实干是扬帆的航船;没有航标,帆船就会触礁沉没;有了航标,没有帆船也到不了彼岸。所以,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必须有把理想变成实干的精神。37下列句子是什么类型的比喻句?1、西湖就是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暗喻博喻383、一轮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明喻4、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借喻39二、比拟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

13、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402、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拟物:A、把人当作物来写。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B、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如: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413、比拟的作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产生共鸣。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42品味比拟的妙处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

14、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43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拟人还是拟物?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 拟人拟物443、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4、可是,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进门缝来,落到枕头边上,我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拟人拟人45比

15、喻和比拟的区别比喻重在“喻”突出两事物的相似点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喻体必须出现比拟重在“拟”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述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46如:1、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2、桥下的睡莲正在沉睡。例1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2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47你来辨别一下:下面的句子用了比喻还是比拟?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拟人拟人比喻比喻48三、借代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

16、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2、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492、借代的种类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解析:用“黄发”代老人,用“垂髫” 代小孩。具体代抽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用“烽火”代战争。50专有名词代泛称。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解析:用“诸葛亮”代聪明有才智的人。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人,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解析:用“马褂”和“西装”代上面坐着的两个人。51部分代整体。如:两

17、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解析:用船上的“帆” 代船。材料代本体。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解析:用制作镜子的材料“青铜” 代镜子。523、借代的作用具体生动、特点鲜明、形象突出。能够使语言简洁精练。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53借代和借喻的异同例句:警方布下天罗网,犯罪分子被关进铁窗。分析:警方布下的层层包围与“天罗网”相似,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铁窗”与监牢有关系,是监牢的一部分,在句中代替了监牢,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相同点: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1、借代只代不喻

18、,借喻代中有喻。5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例句:警方布下天罗网,犯罪分子被关进铁窗。不同点:2、借代基础是事物间的相关性, 借喻基础是事物间的相似性。不同点: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不能。55判断下面的句子用了借喻还是借代?1、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选自瀑布)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4、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5、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借喻借代借喻借代借代56四、夸张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 2、夸张的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57扩大夸张:2、夸张的种类 故

19、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58超前夸张:2、夸张的种类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59可突出、强调事物最基本的特征,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3、夸张的作用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60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能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引起奇异的联想,启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20、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614、运用夸张的注意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如: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62五、对偶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2、对偶的种类: 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 从内容上分63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 上下句意思

21、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满招损,谦受益。64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65从形式上分 :严对 : 又叫“工对”。它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对,没有重复的字眼,词性要相同。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66宽对 : 它只要求出句和对句字数相等,字面可以稍有重复,结构大致相当,词性大致相对,平仄大致相对。如:家庭小集体,集体大家庭,尝遍生活酸甜苦辣; 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673、对偶的作

22、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节奏鲜明,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8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A69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0拟出对联的下联。1、海到无边天作岸,2、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山登绝顶我为峰。3、爆竹声声脆,祖国日日新 。

23、71六、排比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2、排比的种类: 成分排比、分句排比、 单句排比、复句排比72如:1、君子兰兼有松柏的遒劲,荷花的娇艳,文竹的清雅,杜鹃的火炽,牡丹的端庄,水仙的俊逸。 2、爱心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733、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

24、,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743、排比的作用 由于排比句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又差不多,语气也一致,整齐的句式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加强了文章的语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议论文中用它说理,可以使论述详尽,条理分明;在抒情的文章中,可以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记叙文中,可以使描写深刻细腻,意味深长。75七、设问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

25、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手法。2、特点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76如: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自问自答)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而不答)3、设问的作用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77八、反问1、概念 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2、特点 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 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感叹号。如:神佛都是假的,谁能相信它! 783、分类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如:1、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79问而有答的反问。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4、作用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80设问与反问的异同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 设问的作用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如:1、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按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幸运和福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