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1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2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3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4页
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六、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行业有关规章、规范和验标等;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设计文件和资料;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的补遗、澄清书、答疑书、补遗答疑更正书,拉林铁路招标相关技术资料;国家、铁路行业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和标准及有关文件;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我单位在青藏铁路高原施工经验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我单位综

2、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1.2编制原则突出环保优先的原则。高原生态环境是极其脆弱的,一经破坏,难以恢复,有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突出环保优先的原则,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以环保为主线开展工作,工程施工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施工中坚持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限制人为活动范围,注意保护地表植被,同时高度重视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高原特点,严格执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完善高原地区医疗、卫生等后勤生活保障体系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工作业,改善劳动条件,

3、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对长大隧道及风险隧道采用机械化施工,按照“能用机械不用人工、能用电动不用内燃”的原则进行配置。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招标人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也込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坚持以提高高原环境下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功效的原则。积极采用、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四新”技术,

4、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符合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招标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遵循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根据铁总关于深化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总建设2013193号文),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齐人员设备,细化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尊重地方民族习俗的原则。本标段地处西藏自治区境内,上

5、场后详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尊重当地民族习俗,增强民族团结,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3编制范围本标段为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段,编制范围包括:拉林铁路站前工程和站后与站前相关接工程,包括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场以及大临工程等。(具体编标范围以工程量清单描述和相关答疑补遗描述为准)。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拉萨至林芝铁路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线路从拉日铁路协荣站引出,向东经贡嘎、扎囊、乃东、桑日、加查、朗县、米林至林芝,是西藏自治区对外运输通道的重要一段,也是川藏、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线东端连接规划建设中的川藏、

6、滇藏铁路,可通往西南及东中部地区,向北、向西连接既有青藏铁路和的拉萨日喀则铁路及规划的日喀则亚东、日喀则聂拉木等铁路,可通往西北广大地区及我国与尼泊尔、印度的主要岸,是西藏自治区对外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新建正线长度403.14km,正线桥隧总长301.067km,占线路长度的74.68%。其中,桥梁121座84.602km,占线路长度20.99%,隧道47座216.465km,占线路长度53.69%,全线新建车站34个,初期开站17个。本标段为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段,正线起讫点为也込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方m讒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

7、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DK303+105DK345+785.65,标段长42.68km;主要结构有:路基0.25km,车站4座(甲格车站、下觉车站、奔中车站、卧龙车站),桥梁4座,共长1082.1m,,涵洞6座,共长263.2m,隧道4座,共长40837m。2.2主要技术标准本线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单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16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m,困难1600m限制坡度:12%o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HX系列牵引质量:30001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预留880m闭塞类型:自动站间闭塞2.3主要工程数量主

8、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2T。表1-2-1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拆迁及征地站场改移道路公里0.05路基区间路基土石方立方米756站场土石方立方米432213桥涵工程大桥甲格车站双线大桥延长米281.55下觉三线一号大桥延长米206.3下觉三线二号大桥延长米295.3奔中车站双线大桥延长米298.95涵洞6道横延米263.2隧道工程拉嘎隧道正同延长米8537辅助坑道横洞延长米762贡多顶隧道正同延长米13590辅助坑道斜井延长米816横洞延米长1450奔中山一号隧道正同延长米9911辅助坑道横洞延长米1697奔中山二号隧道正洞延长米8799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

9、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也运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IS 也运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IS工程名称单位工程数量辅助坑道斜井延长米1622轨道粒料道床面碴立方米18874底碴立方米4254无砟道床隧道弹性支撑块米37305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汽车运输便道新建引入线公里36.6改(扩)建便道公里&7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处10给水干管路公里22.4自然条件2.4.1地形地貌本标段处于朗县与米林县间,属于藏南山原湖盆地貌区(朗县至米林),山高谷深,气候极端恶劣。山脉呈南北向纵贯延展,谷岭相间,地势起伏跌宕。海拔为30104700m。2.4

10、.2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种植土(Q4ml)、坡残积层(Q4dl+el)的碎石土、粗角砾土;冲洪积成因(Q4al+pl)的细砂、粗砂、粗园砾土、卵石土及漂石土;崩坡积层(Q4dl+col)的碎石土、块石土,冲洪积层(Q4al+pl)的卵石土;泥石流堆积成因(Q4sef)的细砂、粗砂、碎石土及块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Q3al+pl)的砾砂、细、粗圆砾土及卵石土;冲击层(Q3al)的卵石土、冰水堆积层(Q3fgl)的漂石土、卵石土、砂、粉土等。下覆基岩为白垩纪晚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K2nYb);夹花岗岩伟晶岩脉(YP);白垩纪早世英云闪长岩(K1y0)、闪长岩

11、(K15)及新元古-中元古界念青唐古拉岩群八拉岩组片麻岩(Pt2-3b)o(2)地质构造基岩大部分裸露,岩层与岩脉间呈侵入接触关系,各岩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线路集中发育多条节理密集带,影响宽度约50m,节理平直延伸较长,将岩体切割成块,岩体完整性较差。(3)不良地质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为地震、危岩落石、高地应力、高地温、岩堆、放射性及冻害,未见特殊岩土。2.4.3水文地质(1)地表水特征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地表水主要为沟水,雨季及冰雪融化季节沟中有流水,枯

12、水季节沟中无水。(2)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冰水堆积层(Q3fgl)的漂石土、卵石土、砂,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的卵石土和第三系冰磧层(Q3gl)块石土中,其透水性强、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基岩裂隙水主要分部于花岗岩、花岗伟晶岩脉、闪长岩、片麻岩中,其水量大小主要由岩层分布面积及孔隙裂隙率大小控制。总体上看,由于受到雅鲁藏布江河谷深切作用,地下水埋深大,地下水赋存属于中等弱富水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3)沿线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评价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13、。2.4.4气象条件(1)气温工程场地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辐射强烈,日照充足,气候干燥;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集中,多夜雨;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等特点。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从流域上游向下游逐渐升高,从谷底向两侧山地不断降低,沿线气温总规律随纬度增大和海拔增高而递减。沿线气温总规律随纬度增大和海拔增高而递减。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极端最低气温-15.8C、极端最高气温28.8多年平均气温8.4CO(2)降水量降雨量分布不均衡,雨季多集中在5_10月,当年9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702.3mm,年最大降雨量891.9mm。(3)风速风向多

14、与河谷走向一致,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干风季节,年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9.8m/s,主导风向NEo2.4.5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1/400万)(含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及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工程沿线断裂活动性评价及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修改稿)(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4月),方案沿线主要为0.15g,其次为0.200.30g。本标段地震动也込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值VII。属于八级震区。2.5施工条件2.5.1交通运输条件铁路本工程可以利用的铁

15、路有青藏铁路、滇藏铁路。主要钢材、钢轨、道岔、轨枕、桥梁支座等材料可利用铁路运至拉萨或林芝,再由汽车运至工地。公路沿线交通以公路为主,但地势崎岖险峻,地震频仍,道路状况很差,时有地质灾害发生,与本线平行的公路主要有省道S306,还有三级公路国道G318及桑加峡谷区新修的沿江公路,沿线交通方式单一,交通干道标准较低,抗灾能力弱,地质灾害多,受气候影响大。2.5.2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1)施工及生活用水线路主要经过拉萨河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河流宽谷区及雅鲁藏布江高山峡谷区,施工用水可在江边建抽水泵房,抽水至用水点的蓄水池或高位水池。沿路经过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

16、承压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一般无色无味,无侵蚀性,可作为一般生活、生产用水源。生活用水可就近取水或打井取水,也可结合村镇、农业灌溉设施取水。(2)施工用电在电力永邻结合施工完成之前,施工、生活用电采用自发电。电力永邻结合地段施工完成之后,工程施工用电可由发包人指定位置,就近T接或自地方变电站接引高压线供电。但施工用电线路所经地区电网容量有限,施工高峰期需自行解决。施工用燃料本标段沿线省道S306加油站较多,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所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2.5.3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沿线砂石料资源分布不均,线路起点拉萨至加查段砂石料供应条件相对较好,郎县至林芝端材料匮乏,需到较

17、远料场进行采购,上场后考虑自建采砂场和碎石加工场解决。2.6工程特点、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2.6.1工程特点也込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主要工程特点见表1-2-2。表1-2-2主要工程特点分析表序号主要工程特点特点分析1隧道长且比重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本标段全长42.68公里,主要为隧道工程施工,隧道总长40.837km,占标段长度的95.7%,且单座隧道均在8500m以上。沿线处于西藏高原的藏南谷地,山高谷深,高寒缺氧;构造发育,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浅表地貌改造频繁,表生地质作用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西藏高原特色的工程地质问题。存在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

18、岩屑坡、冰害、高地温、生长期高陡岩质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断层破碎带内可能构造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循环较快,施工中有可能产生突然涌水现象,如奔中山一号隧道;在通过断层泥砾带等含泥质的影响带时有可能产生突然涌水和涌泥现象。2标段处于高寒缺氧地区,人员设备施工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会因为缺氧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本标段位于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高山区,山高谷深,气候极端恶劣。地势起伏跌宕,区内山势雄伟。山峰高程多在5000m以上,河谷地带高程3000-3500m,空气中氧含量较低,属于高原缺氧地区。本线有冬季寒冷而且时间长,气温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阴坡与阳坡温差较大

19、的特点,极端最低气温T1.5C、极端最高气温31.8.C,多年平均气温11.0C,属于高寒地区。3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高本线经过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地区源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D生态源”如何保护这些难以恢复的原始植被,如何保护沿线的野生动物等等都需要慎重考虑。4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等特点本标段全长42.68公里,主要为隧道工程施工,隧道总长40.837km,占总量的95.7%。沿线处于西藏高原的藏南谷地,山高谷深,高寒缺氧;构造发育,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浅表地貌改造频繁,表生地质作用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西藏高原特色的工程地质问题。存在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岩

20、屑坡、冰害、高地温、生长期高陡岩质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断层破碎带内可能构造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循环较快,施工中有可能产生突然涌水现象。5交通条件差,地材匮乏,电力供应不足沿线地势样崎岖险峻,地震频仍,道路状况很差,时有地质灾害发生,父通不便。沿线砂石料资源分布不均,线路起点拉萨至加查段砂石料供应条件相对较好,郎县至林芝端材料匮乏,需到较远料场进行采购,上场后考虑自建采砂场和碎石加工场解决。2.6.2重点难点工程分析和对策措施经过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和设计资料,贡多顶隧道全长13590m,是本标段第一长大隧也运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500m。且下觉三线会让站进入隧

21、道进端,奔中双线会让站进入隧道出端。隧道进出端洞顶均存在洞身依次穿越沙丁断裂和真多顶断裂,受构造影响,岩体危岩落石,需工程防护。隧道洞身穿越地带基岩大部份裸露,各岩层之间呈侵入接触关系。洞身未见区域性断裂,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该隧最大涌水量为31174m3/d。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为地震、危岩落石、高地应力、高地温、放射性及冻害,未见特殊岩土。所以贡多顶隧道是本工程的重难点工程。针对这些地质灾害和难题我们将采取的措施见表1-2-3。表1-2-3重点难点工程的分析和对策措施表序号主要工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施工措施1高地应力、岩爆、高地温本标处于西藏高原的构造发育,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浅表地貌改

22、造频繁,表生地质作用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地区应力较高,隧道存在较的高地应力,在隧道区域所穿越地质为花岗岩、闪长岩等II、III级硬质岩地段时,可能发生岩爆。测区构造活动强烈,并伴有岩浆活动,以及地热异常。隧道取大埋深为1500m,隧道推算取高地温36.4C,超过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上限温度28C,存在高地温问题。1)做好施工调查,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2)施工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3)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正常施工工序;4)对敏感段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5)针对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岩爆段工程米取措施主要为:对硬质岩可能产生岩爆段根据岩爆等级采用洒

23、水、超前钻孔或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处理。岩爆段工程措施主要为锚网喷支护、超前应力释放孔及拱墙格栅钢架等,同时辅以加深炮眼、掌子面洒水、高压注水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岩爆地段支护参数分为三级,分别为:弱岩爆采用喷砼、钢筋网及砂浆锚杆加强支护;中等岩爆采用喷钢纤维砼、钢筋网及涨壳式中空注浆锚杆加强支护;强岩爆段采用喷钢纤维砼、钢筋网、涨壳式中空注浆锚杆、超前锚杆及拱墙格栅钢架加强支护,并施作超前应力孔。6)针对高地温的处理措施:洞内掌子面前方(已开挖段)30m范围内,米用洒水喷雾防尘降温;加强施工通风,隧道内弥漫式供氧;当地温超过45C时,应及时提出,以便处理。必要时次衬砌米用高炉矿渣水泥,二次衬砌与

24、初期支护之间增设隔热材料。也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mm序号主要工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施工措施2洞危岩落石隧道进、出段洞顶存在危岩落石。斜坡坡面岩性较破碎,加之寒冻风化作用,节理、风化卸荷裂隙与临空面组合后易形成可动块体,且斜坡自然坡度300700,继而以危岩落石形式发生坠落、滚落方向近似直线。1)清除松动的危岩落石;2)采用M10浆砌片石对部分危岩落石进行嵌补或支顶;3)采用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4)在危岩落石下方设置被动防护网进行防护。5)隧道洞施工前核对危岩落石的类型和范围,进步确定实施方案。3冰害该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车站存在冻害,其冻融循环发生可使隧道洞混凝土产生开裂、变形、剥落、承载力

25、降低,随着冻害的发展可能导致结构的失稳破坏。1)加强洞排水和洞内防排水施工。2)洞口500m范围土层、全风化地层段拱墙背后进行进行周边围岩注浆。4高寒缺氧条件下的独头长距离压入式通风本线位于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人员设备施工效率将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会因为缺氧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且隧道长、存在高地应力、高地温等地质问题,良好的通风是施丄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条件。1)针对高原缺氧的施工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改善劳动条件,确保施工安全,适当加快施工进度。2)合理选择通风方式,优化通风设计。根据不同的条件和施工阶段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3)配置大功率的通风设备,加大隧道内通风量,选用大

26、风量风机大直径通风管道确保工作面空气流动量,并备用通风设备。4)为了减少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气污染洞内空气,选择污染小的施工设备,能采用电动的设备尽量选用电动设备。内燃设备应进行高原适应性改造,增加动力,减少尾气排放。4施工排水困难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较差,断层破碎带内可能构造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循环较快,施工中涌水较大,且隧道设置有辅助坑道,施工中反坡排水和顺坡排水父叉进行,排水难度大。1)采取分阶段,梯级排水。2)采用移动式和固定式泵站结合排水。3)根据出水量设置1.5倍的排水能力。4)备用应急排水设施及管路,备用供电设备,足够应付突涌水,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6.3控制性工程奔中山一号隧

27、道全长9911m,是本标段第二长大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350m。奔中山一号隧道DK333+417DK333+587段洞身穿越冲沟,D1K326+559D1K326+864为奔中紧急救援站,进紧邻奔中车站双线大桥林芝端桥台。洞身依次穿越沙丁断裂和真多顶断裂,受构造影响,岩体总体较破碎。隧道进、出覆盖层较厚,未见基岩出露。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线路集中发育多条节理密集带,影响宽度约50m,节理平直延伸较长,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mm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

28、术文件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也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将岩体切割成块,岩体完整性较差。预测隧道涌水量。正=10520m3/d;Q最大=21040m3/d,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隧道涌水量预测只考虑了正常状态下隧道涌水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隧道揭示隐伏构造,并形成导水通道的时候涌水量将会成倍增加。全隧不良地质为地震、危岩落石、高地应力、高地温、泥石流、冻害、放射性。施工存在长大隧道正洞及横通道施工通风、施工排水困难等问题。本隧土建工程总工期为47.6个月,(不含无砟轨道沉降变形观测及无砟轨道铺设时间),是本标段施工时间最长的隧道,为本标段控制性工程。3总体目标3.1

29、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3.2安全目标杜绝一切行车、人身伤亡、火灾、爆炸责任事故及交通重大事故。3.3工期目标计划工期:77个月。阶段工期目标见表1-3-1。表1-3-1分阶段工期要求计划工期(月)计划开工日期主体工程完成日期架梁开始日期架梁结束日期铺轨开始日期铺轨结束日期静态验收开始日期竣工日期772015.7.12020.9.192020.5.162020.6.192021.3.202021.4.72021.9.12021.11.30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工

30、期节点以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总指挥部下发的各工期节点时间为准。3.4环保、水保目标节约施工临时用地,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保护森林资源,爱护野生动物。3.5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工程,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1)本项目执行的标准规范见下表: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施行日期发布文号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12.1建设部第450号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199

31、5.10.1建标1995181号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2012年版)2007.12.29铁建设函(2007)1369号4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20122012.3.19铁建设函(2012)51号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1997.1.1建标1996404号6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122012.10.1建设部第1395号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008.12.30建标2008140号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3.1.1建标2002219号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2009.1

32、2.1建设部第347号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2001.11.1建标2001172号11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20061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20091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12年版)TB10063-2007(2012年版)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07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008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10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004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09193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

33、计规范GB50060-200820082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0112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200422铁路供电调度系统设计规范TB10117-2008200823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200624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2007(铁建设【2007】39号)25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2006(铁运【2006】26号)26客运专线铁路牵引供电及电力供电系统若干设计问题的指导意见2010(铁集成【2010】258号)27关于系统集成施工图审核有关事项的通知2012(工管工技函201

34、2199号)28铁路通信设备雷电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2011(铁运2011144号)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 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29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2012运电通信函2012(428号)30高速铁路轨道及站后“四电”工程备品备件配置指导意见2012(铁建设2012158号)31铁路动车组设备设计暂行规定2007-04-21铁建设200789号3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209号33工业金属管道工

35、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2011-06-013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02011-12-0135铁路技术管理规范2007.4.1铁道部令第29号3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09、J971-2009)2009.12.1铁建设(2009)209号3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2006.6.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19号38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2006.6.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18号39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J448-2005)2005.4.25铁建设(200

36、5)66号4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2005.4.25铁建设(2005)66号41铁路边坡防护及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2009.9.21铁建设(2009)172号42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2007.1.1铁建设(2007)152号4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2005-04-25铁建设200566号4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J158-20062006-06-25铁建设2006116号4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J127-2

37、0062006-06-25铁建设2006118号4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版)2006-12-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29号4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J1167-20112010-12-20铁建设2010255号48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J1078-20102010-08-03铁建设2010126号4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1-07-0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3号50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2008-10-20经规标准2008176号51铁路路基

38、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2004-01-01铁建设2003127号5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J945-20092009-09-24铁建设2009181号5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2002年3月1日建标【2001】230号01)5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B502232008)2008年7月30日第70号5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年10月1日第1405号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1年7月1日第743号5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

39、012年8月1日第1094号5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年12月1日第609号5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12年8月1日第1096号6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013年6月1日第1448号6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003年12月1日第147号6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2012版)(CECS102:2002)2012年4月24日第104号6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2009年5月1日第162号64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2008年12月

40、6日铁建设2008243号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6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1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2012年版)7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73铁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TB10079-20132013年1月9日铁建设201315号74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209-200

41、975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年76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年局修铁建设2010138号77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年78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12年7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年80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1998年81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2012年8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年83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12年8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年8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TB10005-2010年87计规范铁路工程

42、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6年88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年8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年9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年91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62号9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5号9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6号94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2009.12.01铁建设2009197号95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20102010.08.

43、01铁建设2010106号96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2010.08.01铁建设2010107号97铁路用地图绘制管理办法铁运201078号2010.05.3098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1997.10.1建标199774号99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1998.07.01铁建函199815号100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1998.07.01铁建函199815号(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按国家、行业和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总体施工组织及施工区段划分5.1施工组织机构、职责

44、划分及管理制度5.1.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按照项目法施工原则和标准化管理要求,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也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4m 也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4m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将抽调曾参与过铁路长大隧道、特殊结构桥梁、特别是具有高原、高地应力、高地温的隧道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专业队伍担负

45、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成立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段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任务量和构成特点,项目经理部下设两个子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和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分别下设相互对应的职能部室相互配合,主要职能部室有: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队和地质工作室)、质量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计划合同部、设备物资部、财务部、中心试验室、征拆环保部、综合管理部(下设卫生防疫室)。主要技术和管理人员由集团公司选派,由具有类似铁路建设经验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组建。施工组织机构见“表6-1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5.1.2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见表1-5-1。

46、表1-5-1职责划分及管理制度序号岗位部门管理职责一局项目经理部代表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对本工程实施组织、指挥及协调、处理一切与本工程相关的事务,对本工程全面负责。1项目经理全面执行本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与此有关的事务。确定项目管理目标与方针。对本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劳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做好本工程的建设。全面负责本项目部所辖范围内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组织落实招标人、监理、设计单位关于工程建设的指令和要求;确保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配合项目经理完成本工程对招标人的

47、承诺。配合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管理与施工生产工作,对项目经理负责。具体主抓项目的进度组织管理,从施工安全、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3总工程师对本项目部所辖范围内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等负直接技术责任。负责组织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查,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及批准。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在本项目的推广和应用。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对本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组织科研攻关项目,解决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4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职责4.1工

48、程技术部(含测量队和地质工作室)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测量工作室进行指导并检杳工作。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按照合同规定,与招标人协作配合,协调各专业队做好与其他各单位、前后专业工序之间的联系与配合。测量队负责控制测量、放线定位测量和对工程进行复核、检杳及其它抽杳性测量工作。负责测量桩橛的交接;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给定的控制点,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负责实施竣工测量,并按规定做好相关的测量记录;参与验

49、工计价。地质工作室负责本标段地质确认,探明本标段地质情况,为本标段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共同制定施工措施,实现科学有效安全施工。4.2质量管理部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项目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杳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对试验技术工作进行指导。4.3安全管理部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标段的安全管理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等具体的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定期安全检杳和安全抽杳,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负责安全检杳督促,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抢险救灾预案

50、。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4.4计划合同部负责劳务合同、内部承包合同的制定、签定和管理。负责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提出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负责验工计价工作,指导各工区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负责按时向招标人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4.5设备物资部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完成设备物资米购和管理。联系厂家完成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保养培训工作,检杳指导和考核各工区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工程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根据招标人的物资供应方案,按时上报主要物资申请计划,

51、在现场进行物资的验收、现场物资信息的反馈。确保施工生产需要。4.6财务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承包合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按照财务法负责本工程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4.7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工程的检验、试验、父验,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指导工地试验室做好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审批各种混和料的施工配合比等试验数据。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4.8征拆环保部负责协调解决本工程征地拆迁、道路改移、管线迁改等工作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建立

52、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据国家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针对本工程环境特点,制定具体详细的环保、水保规划与措施,并督促各区段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施工不对当地环境造成任何损害。4.9综合管理部(下设卫生防疫室)负责建立和使用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对人员、设备、物资、进度、质量评价、设计图纸、合同、成本、验工、办公管理等几个子系统。对各类技术资料、往来信息实现档案化管理。做到实时、实地、实况监控,实现远程办公,基本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给建设、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人员。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本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卫生防疫室负责工地的消毒、员工医疗、事故救治及流行病的预防。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

53、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 #匹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二子公司项目经理部1子公司项目经理代表项目经理部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实施组织、指挥及协调、处理与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范围内的工程相关的事务,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全面负责。2项目经理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的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全面负责子公司项目经理部所辖范围内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组织落实业主、监理、设计单位、项目经理部关于工程建设的指令和要求。3项目副经理协助子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工作,配合子

54、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完成项目管理与施工生产工作,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负责。具体主抓项目的进度组织管理,从施工安全、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4总工程师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所辖范围内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等负直接技术责任。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在本项目的推广和应用。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对子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5子公司项目职能部门职责5.1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测量班进行指导并检杳工作。负责对设计图

55、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负责控制测量、放线定位测量和对工程进行复核、检杳及其它抽杳性测量工作。负责测量桩橛的父接;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给定的控制点,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负责实施竣工测量,并按规定做好相关的测量记录;参与验工计价。负责地质确认,探明地质情况,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共同制定施工措施,实现科学有效安全施工。5.2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项目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杳指导。5.3安全管理部负责安全综合

56、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等具体的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5.4计划合同部负责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经理批准执行。负责验工计价工作,指导各工区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5.5设备物资部联系厂家完成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保养培训工作,检杳指导和考核各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5.6财务部负责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按照财务法负责本工程资金管理,确保项目

57、建设资金专款专用。5.7工地试验室负责本工程的检验、试验、父验,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新建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LLZQ-10标技术文件 也込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m5.8征拆环保部配合局相应职能部门做好协调解决本工程征地拆迁、道路改移、管线迁改等工作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据国家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针对本工程环境特点,制定具体详细的环保、水保规划与措施,并督促各区段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施工不对当地环境造成任何损害。5

58、.9e厶综合管理部配合局职能部门建立和使用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对人员、设备、物资、进度、质量评价、设计图纸、合同、成本、验工、办公管理等几个子系统。对各类技术资料、往来信息实现档案化管理。做到实时、实地、实况监控,实现远程办公,基本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给建设、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人员。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本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备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接受局项目经理部部门的直接领导并与之相配合,开展相应工作。5.2总体施工组织521指导方针根据本标段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设备配置以铁路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结合拉林线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工程量、施工场地和工期要求等因素,拟定出配套方

59、案。对照高原地区施工特点,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上场,投入适应高原高寒气候特点的、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基础,以大型机械设备配套为保证,以科学管理、合理组织、强化调度指挥为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效益各项目标的实现。522管理思路在本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上,突破传统的项目管理,进行管理创新:突出技术质量管理,改变施工队伍组织方式,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要求,实行架子队管理;建立创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更加明晰的目标责任制,积

60、极落实各项职责。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人员、设备、物资、进度、质量评价、设计图纸、合同、成本、验工、办公管理等几个子系统。对每一部位采用材料的厂家、批次、检验人员、施工人员等多项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可追溯性;对每个项目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资源配置实行网络化管理;对各类技术资料、往来信息实现档案化管理。建立信息网络覆盖各施工管区;建立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做到实时、实地、实况监控,实现远程办公,根据需要,最基本信息可以直接通过住生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传输给建设、监理等单位及有关领导。建立完善的检测试验系统建立各级试验检测机构,并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