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2全套 精品教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本章概况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 的第一章,足以表达了它的重要性;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其次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依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同学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学问,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 新教材的支配, 正好表达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 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学问,同学只有具备这些学问,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明白,也才有可能进一步连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学问体系,第一介绍周期表
2、,给同学以感性熟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同学明白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也有利于同学把握这些学问;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学问,使抽象的内容详细化,便于同学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为其次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其次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 1-20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 电子云” 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试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同学动手推出结论,表达了同学的参与意识;第三节:化学键,以 NaCl、HCl 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学问,简明扼要,同学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
3、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详细化,以帮忙同学巩固概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供应的图表,引导同学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老师照本宣科,给显现成的结论,这样,同学不经过分析、观看,生吞活剥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把握学问,更不利于培育才能;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同学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同学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本章教学重点:元 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课时支配第 1 节 元素周期表 2 课时第 2 节 元素周期表 3 课时第 3 节 化学键 2 课时
4、本章复习 2 课时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 页,共 125 页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 课时)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 1、初步把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把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同学自主学习:熟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育勇于创新、不断探究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 1、周期表的结构;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具预备: 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 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
5、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宏大成就是什么?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宏大的化学家,他的宏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觉 了元素周期律;师:特别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摸索;1、门捷列夫开头是依据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生:看书、争论师:巡察 生 1:一开头,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 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生 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
6、感觉是吧;师:关于第 3 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 师 多媒体播放, 11 Na 各数字的含义 22.99 师:中学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 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 样?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显现了“ 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师:把同学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 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生:它们之间有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师(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争论这张表看看(1)它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2)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生(争论
7、):师(巡察):倾听同学们的看法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 第 2 页,共 125 页生 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生 2:有 7 个横行, 18 个纵行 生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师(微笑):同学们观看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 A、B、O的含义是什么? 多媒体展现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1、周期表周期三个短周期四个长周期 主族 族 副族 O族 学问拓展 多媒体播放 : 族、零族介绍 例题剖析 例 1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 年做出打算,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至右
8、改为第118 列,碱金属族为第1 列,稀有气体为第18 列按这个规定,以下说法不正确选项 A 第 15 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05 B B第 2 列元素中确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 第 17 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 D第 16、17 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老师精讲 据题中所给信息,对周期表族序号重新排列,但内容不变,因此,要熟识 原周期表结构,在原表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答案: D 例题剖析 例 2 2022 年上海 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I A 族的氢元素, 也可以放在A族,以下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 HF BH30 CNaH DH202 老师精讲 此题属较简洁的信息题,
9、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时对信息未懂得,或懂得不透彻,不妨试一试排除法,由于,挑选题的特点就是供应了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可减化摸索过程,提高正确率;因此,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训练一题多解;答案: C 师:在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Na 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表达;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争论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师:请同学们看书 P5,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试验: Na、 K在空气中燃烧 引导同学观看,得出结论; 试验二: Na、K 与 H2O反应 请两名同学上台,在老师指导下,同时
10、演示 K、Na与水反应;指导同学观看现象,并写出方程式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3 页,共 125 页表(一) Na、 K与 O2 反应现象Na K 易燃烧,火焰呈黄色易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结论 Na、K 都易与 O2 反应, K先燃烧表(二)Na K 请现象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四处游相同,有较微爆炸声动,溶液呈红色反应方程式2Na +2H2O = 2NaOH+ H22K + 2H 2O = 2KOH + H 2结 论Na、K 都易与水反应,但K 更简洁更猛烈请同学们看书P6P7;(多媒体展现:结论)师:碱金属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在物理性质
11、上也有很多相像之处,同学们依据刚才的试验及表1-1 推导出碱金属特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学问拓展 元素金属性判定依据:1、依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简洁,就金属性越强;2、依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就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3、可以依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定;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就单质金属性越强; 测题剖析 【例题剖析】【例 3】有某碱金属的单质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 198g,加入适量的水使成为氢氧化物后,得到氢氧化物为 276g;求原先混合物中的碱金属的种类,和其单质、氧化物的质量各多少克 . 课堂小结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
12、开头,请同学熟记表的结构,通过 Na、 K性质比较,初步懂得原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形成利用试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才能;布置作业:教材:P11、T11、 T12;板书设计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 1 课时)一元素周期表 二. 碱金属1原子序数核电核数 2. 结构 1. 相像性质子数(1)周期 2. 变化规律核外电子数(2)族活动与探究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4 页,共 125 页上网或查阅其它资料,明白门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 2 课时)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 1、把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量数等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法:
13、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质递变规律;2、明白核素、同位素、质2、自主探究:探究卤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育同学创新思维才能;2、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才能 教学重点: 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新制饱和氯水、NaBr 溶液、 KI 溶液、 CCl4、苯、溴水; 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表的结构,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出一、二、三短周 期表的示意图; 实物投影: 2 份同学的作业 请几位同学点评存在的问题; 推动新课 师:在主题1 中我们已经学过氯气的性质,请同学们画
14、出Cl 原子结构示意简图;并在周期表中找到氯元素所在的位置,卤族元素包含哪几种元素?生:看书;翻阅周期表;师: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依据教材供应的卤素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估计氟、溴、碘的可能性质,并比较与 Cl 2 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生摸索分析,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论估计是否正确呢?如何验证?可以通过实 验验证; 学问拓展 多媒体播放: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定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简洁,非金属性也越强;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固,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
15、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也越强;4置换反应师:请同学们看书P8,卤素单质与H2反应,总结出变化规律; I2师: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实物投影仪投出表格,内容先用纸盖上表(一)卤素单质与H2反应F2Cl2Br2与 F2 反应条件暗处光照或点燃加热至肯定温度不断加热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5 页,共 125 页氢化物稳固性很稳固较稳固不如 HCl 稳固不稳固、易分解结论从 F2I 2与 H2 化合越来越困难,氢化物稳固性逐步减弱师:通过试验,我们可以证明 Cl2、Br2、I2 的非金属性强弱;K、Na 的金属性较弱,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试验证明试验 1-1 :老师演示,请同学认真观
16、看,完成下表:表(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试验内容NaBr+CC14 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新制饱和氯水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Cl2I2 KI+ CC1 4溴水 +KI+ CC14单质氯化性逐步减紫色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同主族元素,从上下,失电子才能逐步增强,得电子才能逐步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步增强,非金属性逐步减弱;【例题剖析】【例 1】(1998 全国)氯化碘( ICl )m化学性质跟氯气相像,估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HCl 和 HIO C、HClO3 和 HIO D、HClO和 A、HI 和 HClO BHIO 老师精讲 在 Icl 中 I 、Cl 的化合价分别为 +1、 -1
17、价,与 H2O 反应,与 Cl 2相像,但到底不同,要留意其不同的本质:元素价态不同;答案:B;【例 2】1996 年上海, 4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以下递变规律正确选项 A 单质的溶、沸点逐步降低 C 气态氢化物稳固性逐步增强 B 卤素离子的仍原性逐步增强 D 单质氧化性逐步增强 老师精讲 此题考查的是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对递变规律熟识,即可顺当作出正确判定;答案: B 【例 3】 (2022 上海)13CNMR(核磁共振),15N 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 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 以下有关 13C,15N表达正确
18、选项()A、13C与 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 C60互为相素异形体C、15N与 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老师精讲 此题依据新科技成果命题,但考查内容简洁,属基本概念判定,解题时,不要被形式所困惑;答案 :C A ZX 多媒体展现课件:原子的构成师:试验证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假如忽视电子的质量,取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为 1;就把核内全部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相加,得到的整数值,就叫质量数,它是原子的一个重要性质;我们可以用“A” 表示;好,同学们现在知道 C中 12 的含义了吧? 多媒休展现: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比较1.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
19、粒比较微粒种类 质子中子电子电性带正电不带电带负电电量 1 0 l 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6 页,共 125 页相对质量 1.007 1.008 1 1836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数量关系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a+B b+C c a 、 b、 c为原子个数百分比,A、B、C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 三、核素 1、核素 2、同位素 学问拓展 1 、自然同位素无论是在单质仍是化合物中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变;2、同位素原子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例如:12C+O2= 12CO2;1H2+02=21 1H2O
20、;21 3、据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可求出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即周期表中我们常用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例如: C1:35.45 ,就是一个平均值; (运算公式 :M = M1 n1%+ M2 n2%)课堂小结 卤族元素代表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把握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 下基础;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假设、通过现代争论手段,证明它们的 存在;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些“ 看不见” 的粒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同学们,绽开你想象的翅膀,努力学习哟,让这些粒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布置作业 教材 P11、T3、T5 板书设计其次节元
21、素周期律(第1 课时)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以 1-20 号元素为例,明白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把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出的周期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 1. 归纳法、比较法;2. 培育同学抽象思维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勤于摸索、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教学重点: 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知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成的;电子环围着核作高速 运动; 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的情形是比较简洁的,但是,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情形就很复杂,的
22、观点:如何争论微观粒子电子的这种复杂运动呢?人们提出了这样 推动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子核模型示意图 (教材 1-7 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什么样的含义;师(微笑):同学们观看的比较认真、全面,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各个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因此,它们运动的区域也是不相同的;我们把电子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称为电子层,就似乎示意图中一层一层的;层与层之间是不连续的;用 n 表示电子层, n=1、2、3、4 7 或者用 K、L、M、N、O、P、Q表示;K 表示第一层; L 表示其次层 多媒体播放: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7 页,共 12
23、5 页1、核外电子量依据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2、电子层可以用 K、L、M、 N、O、P 等表示;3. 最外层(除 K 为 2 外)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学问拓展 4. 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18;5. 倒数第 3 层不超过 32;6. 每层电子容纳数,最多不超过2 2n【例题剖析】【例题 1】依据以下条件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结果填在表中;1A 元素原子核外 M层电子数是 L 层电子数的 1 2;2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3C 元素原子的 L 层电子数与 K 层电子数之差是电子层数的 25 倍;
24、4D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 4;【老师精讲】解此题时,要求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特别熟识,有时结合数学学问进行分析争论;答案: Si B F Ne 硅硼氟氖师:在分析争论上表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完成下表;表(一)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行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2 3-10 11-18 结 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出现周期性变化师:请同学们回答(并投影同学填表情形)依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争论,完成下表:表(二)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原子序数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1-2 +1 0 3-
25、10 +1 +4 +5 -4 -1 0 11-18 +1 +4 +5 +7 -4 -1 0 结 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也出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例题剖析】【例题 2】某非金属X 的最高正价为 +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有b 个氧原子一个 X 原子该酸的化学式为;【老师精讲】 在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常常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就;要留意化合价有正负价之分;答案:H2b-mXOb 【例题 3】 有 V、W、X、Y、Z 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 20,其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8 页,共 125 页中 X、Z 是金属元素; V 和 Z 元素
26、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 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 L 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3 倍;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推知 填元素符号 (1)V ,W,X,Y,Z ;(2)写出 Z 与 V2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老师精讲】解推断题第一要审清题意,找到突破口,层层推动,逐个求解;过程中,要留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终,仍要再验证结论;答案:( 1)H、O、A1、S、K (2)2K + 2H2O = 2KOH + H2课堂小结 学习了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重
27、点是懂得其变化的规律,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布置作业: 多媒体展现作业 1. 以下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 的元素组成;请按以下要求填写化学式: 1 只有 2 个原子核和 2 个电子构成的分子是; 21 个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和 3 个只有 1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 31 个最外层有 4 个电子的原子和 2 个最外层有 6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的分子是; 4 由 3 个最外层是 6 个电子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分子是; 5 由 2 个原子核 10 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由 5 个原子核 10 个电子结合而成的分子是;参考答案:(1)H2( 2)NH3(3)CO2(4)O3(5)HF
28、 板书设计:其次节周期律(第2 课时)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 1、把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试验操作,培育同学试验技能;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同学探究才能;2、自主探究,通过试验探究,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教学重点: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 探究才能的培育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试管夹、火柴、酒精灯、酚酞试液、1m o1/L 盐酸, 1m o1/LA1C13 溶液、 3mo1/
29、LNaOH溶液、3mo1/LH2SO4溶液、 1m o1/LMgC12溶液;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 多媒体课件展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9 页,共 125 页性变化的规律 推动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出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
30、化学试验来判定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播放:金属性强弱判定依据 1、金属与 H2O 或与酸反应难易程度;2、置换反应; 3、最高价氧化物对立水化物碱 性强弱;试验一 .Mg、Al 和水的反应1、分别取一小段镁带、 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 2 支小试管中, 加入 2-3ml水,并滴入2 滴酚酞溶液;观看现象;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2 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看现象; 多媒体展现出表格 表(一)Mg Al Na 与冷 H2O反应现象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表面与沸 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与沸水现象变红结 论化学方程式Mg + 2H2O=Mg(OH)2 + H2Na与冷水猛烈反
31、应,Mg只能与沸水反应,Al 与水不反应;试验二 .Mg、Al 和盐酸的反应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把镁带和铝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 2-3ml 稀盐酸观看现象; 多媒体展现出表格 表(二) Mg、Al 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 Al 现象 反应快速,放出大量的 H2反应方程式 Mg+2HCl= MgCl2+H2结论 Mg、Al 都很简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 H2,但 Mg比 Al 更猛烈试验三: MgOH2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加入2ml,1mO1/L、MgCl2 溶液,再逐滴加入3mO1/L、NaOH溶液,把生成的白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多媒体展现出表格
32、表(三) Mg( OH) 2的性质3mO1/L、NaOH溶液、稀盐酸观看,完成下表:现象加入 NaOH 加入稀盐酸反应方程式Mg(OH) 2 能溶于盐酸沉淀溶解结论MgOH2+2HCl= MgCl 2+2H2O 不能溶于氢氧化钠试验四: AlOH 3的性质取一支试管,加入1mo1/L Al Cl3溶液,加入3mo1/LNaOH溶液至少产生大量的AlOH3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0 页,共 125 页白色絮状沉淀, 把 AlOH 3沉淀分别盛放于2 支试管中, 然后,向 2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o1/L稀盐酸和 6mo1/LNaOH溶液,观看现象; 多媒体播放表格 表
33、(四):AlOH 3 的性质加入稀盐酸加入 NaOH,现 象反应方程式 AlOH 3+NaOH=Na AlO 2+2H2O 结 论 AlOH 3 既能溶于,也能溶于稀盐酸师:从上面几个试验,我们已经明白了Na、Mg、Al 与 H2O 或者与酸反应的难易;知道了 NaOH、MgOH2、AlOH 3的性质,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完成下表;表(五)Na Mg Al 单质与水 (酸) 反应最 高价氧 化物 水NaOH MgOH2AlOH 3化物碱性强弱比较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弱碱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Na Mg Al 【例题剖析】【例 1】 X、Y、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
34、层数,而 Y 的核电荷数比 X 大 2,Z的核电荷数比 Y 多 4,1 mol X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 1g 氢气,这时 X 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依据上述条件,试回答: 1X、Y、Z 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X、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分别为,;【老师精讲】此题确定X 是关键,定量关系:2X H2 不要找错;离子反应方程3+式写好之后,要留意检查两个守恒: 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答案:( 1)Na A1 C1 (2) OH _ +H+ = H 2O A1OH3 + 3H+ = A1+ 3H 2O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来判
35、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展现出:元素非金属判定依据 请同学们看教材P15、3 资料,之后完成下表:S P S Cl 气态氧化物化学式SiH4PH3加热HCl O 4 最强含氧酸单质与H2 化合的条高温磷蒸气与 H2 能反件应对 应 水 化 物 合 或 最 高价氧化物H2SiO3酸性强弱弱酸中强酸结论师:从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的分析、比较中,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同时展现元素周期律内容 1. 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板书: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例 2】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简洁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仍原反应;甲的最高价氧化物
36、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1 页,共 125 页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 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 只有 B只有 C D【老师精讲】元素非金属性得强弱判定是重要得学问点,其判定得标准很多:与 H2化合 得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得稳固性;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等;答案:C;【例 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选项 A铍 Be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 At 为白色固体, HAt 不稳固, AgAt 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 SrSO4 是难溶于
37、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 H 2Se是无色、有毒,比 H2S 稳固的气体【老师精讲】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重点;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变化规律; A 正确,由于,铍的性质类似于铝,氧化物可能有两性;C 正确, Sr 是第A族元素,其性质类似于 Ca、Ba, SrSO4与 BaSO4 相像,难溶于水; 【答案】 BD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争论了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出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并又通过事实, 我们得出了元素周期律,法,培育自己的创新才能;布置作业 P18 T6 板书设计期望同学们能把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其次节元素周期律(第2 课时) 3. 元素周一元素
38、周期律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期律从 Na C1 从左右(1)定义: 金属性逐步减弱,金属性逐步减弱,(2)实质 : 核外电子非金属性逐步增强;非金属性逐步增强;排布的周 期 性变化活动与探究AlOH 3性质探究现象说明或方程式1、通入2、加入 KOH溶液3、加入 BaOH2 4、加入稀 H2SO45、加入稀 HNO结论其次节元素周期律(第3 课时)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2 页,共 125 页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 1、把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位置的关系;2、把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学
39、问的归纳比较,把握“ 位、构、性”的关系;2、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科学创新品质,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才能;教学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位、构、性” 的推导 教具预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它的重要性表达在什么地方呢?这就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 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 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 就打算、 影响着元素的性质(称简 “ 性” );因此, 我
40、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 2 种量;师:请同学们打开周期表观看:用绿色、淡绿表示的元素分别是哪种元素?假如沿着硼(B)、铝( A1);硅( Si )、锗( Ge);砷( As)、锑( Sb);碲( Te)钋( Po)画一折线,就 位于折线左侧的是什么元素?折线右侧的又是什么元素? 板书 1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例题剖析】【例 1】(2022 江苏) X.Y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以下表达中能说明 X的非金属性 比 Y强的是A、 X 原子的电子层比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性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41、的气太氢化物稳固;D、Y 的单质能将X 从 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老师精讲】此题考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定,要熟记并懂得判定标准,不能随便 变换标准; 学问拓展 元素金属性,金属活动性区分(优化设计) 板书 2 :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师:请同学们写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化学式,并标出 Li 、Na、K 三种元 素的化合价; 板书 (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二族序数 学问拓展 =最外层电子数 =价电子数;1、价电子数:元素外层电子一般指最外层电子,有时仍包括次外层电子,对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2、上述规律对主族元素成立,不适用于副族元素、零族
42、元素; 板书 (2)非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中与最低负化合价确定值之和等于 8;【例 2】:氧化仍原反应中除了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仍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肯定条件下,RO n-和 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 n-+6I-+6H +=R- +3I 2+3H2O(R为主族元素)就:(1)RO n-中 R的化合价为, n 值为;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3 页,共 125 页(2)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个;【老师精讲】很好,解题时,要留意一题多解,当然,仍要留意挑选最简洁的方法;(2)题,简洁错为5 个,忽视了题中所给的信息“R-” ;因此,分析
43、时要合理,不能有遗漏;答案:( 1)+5,1(2)7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用途 猜测新元素;查找半导体材料;合成新农药;查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进 行“ 位、构、性” 的推导;【例 3】2022 上海市高考题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取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的目的;人们曾用乙醚、NH3、CH3C1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 就是易燃; 于是科学家依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学问,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 氢化物的易燃性:第 2 周期
44、: H20HF;第 3 周期: SiH4PH3 2 化合物的毒性: PH3NH3;H2SH20;CS2C02;CCl4CF4选填“” 、 “ ; ;3CFCl3 或 CF3Cl ;4 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 a;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通过学习, 我们明白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科学争论有多么庞大的指导作用;期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把握科学文化学问,在不久的将来,有所创造、有所制造,报效祖国,服务全人类!生 1:(热闹鼓掌) !布置作业:教材 P18,T4, T5 板书设计: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
45、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4 页,共 125 页其次节 元素周期律(第 3 课时)三.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3.猜测新元素1. 金属性 . 非金属性与 2.位构性的推导 4.找半导体 .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位 5.新农药等构2. 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性活动与探究:1、 上网或查阅其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门捷列夫事迹简介;2、 查阅资料,最新发觉的是一种什么元素?第三节化学键(第1 课时)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 1把握离子键的概念;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把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娴熟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育同学抽象思
46、维和综合概括能 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育同学的归纳比较才能,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育同学的空 间想像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同学用对立统一规律熟识问题;2培育同学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 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从前面所学学问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打算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质的分子或物质呢.化学键板书:第三节那么, 是不
47、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师:依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 属键等不同的类型;第一我们来学习离子键;板书:一、离子键 推动新课 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仍须从我们中学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什么是离子化合物 .请举例说明;演示试验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5 页,共 125 页板书 2Na+Cl 2=2NC师:从宏观上看, 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如从微观的角度,又应当怎样懂得上述反应呢. 摸索与沟通 1 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多媒体展现 多媒体展现 2试说明氯
48、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图 1-3-3 师: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用电脑形象地表示如下: 展现多媒体课件 钠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氯原子最外层 7 个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钠原子与氯原子相互接近 发生反应 ;钠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跑到氯原子上去,钠原子变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变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生成氯化钠;板书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多媒体展现 氯化钠晶体的立体动画,使其旋转,让同学从各个方向清晰地观看立方体,并选中其中的一个 Cl或 Na,让其四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图标闪耀; 摸索与沟通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
49、质是否相同 .为什么 .师: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便利,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板书:二、电子式表达:在元素符号四周用小黑点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 Na、Cl 、 Mg、S 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板书师:这样,我们就可以很便利地用电子式来表示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板书:师:上述式子中的“+” 表示“ 相遇” ;“” 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表示原子相遇电子的移动方向;即为氯化钠的电子式;在电子式里面,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6 页,共 125 页阳离子
50、的电子式与其离子符号相同;知钠离子、镁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板书 Na Mg2师: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四周标出其最外层的8 个电子,并用方括号括起来,要在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如Cl,S 2的电子式分别为:板书: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同学活动, 老师巡察, 并把书写过程中显现的各种错误让同学展现于黑板上,进行讲解: 投影仪展现 因此,氯化镁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正确地表示如下:板书过渡:要写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我们第一须知道其是否能形成离子键,那么,哪些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 .并进而得到离子化合物呢 .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
51、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从而形成离子化合物;元素周期表是A 族、A 族的活泼金属与A 族、A 族的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另外,强碱及大多数的盐中也都含有离子键;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及电子式的有关学问;知道离子键是阴、 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电子式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离子, 仍可以用来表示物质及物质的形成过程; 布置作业 1判定以下哪些化合物中有离子键KI HBr Na2SO4 NH 4Cl H2CO32请用电子式表示以下化合物的形成过程KI Na2S MgO BaCl2板书设计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7 页,共 12
52、5 页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第 1 课时)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2Na+Cl2=2NaCl二、电子式留意:1. 离子须标明电荷;2. 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3. 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4. 不能把“ ” 写成“=”;5. 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 也可不标 ;活动与探究 1为什么 NaCl 中 N原子与Cl 原子的个数比为11,而 Na2O中 Na 原子与 O原子的个数比却是21;2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关系;第三节化学键(第2 课时)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1使同学懂得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把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 法的懂得;
53、2能较为娴熟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3懂得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育同学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才能;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育同学的归纳比较才能,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育同学的空间想 像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同学用对立统一规律熟识问题;2培育同学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1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1用电子式表示共化合物的形成过程;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定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8 页,共 125
54、 页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学键共价键 板书 二、共价键 推动新课 本节课我们再来熟识另一种类型的化什么是共价键呢 .我们中学所学的共价化合物的学问可以帮忙我们找到答案;请大家看以下试验,并描述试验现象; 多媒体课件演示 氢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板书 H 2C 2=2HCl板书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师:氢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过程,我们可用以下动画形象地表示出来;师: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来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不仅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 8 个电子的稳固结构,而且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两个电子的稳
55、固结构;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时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 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 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于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显负电性,氢原子一方略显正电性,但作为分子整体仍呈电中性;以上过程也可以用电子式表示如下:板书师:为什么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与表示共价化合物有如此区分呢?这是由
56、于在氯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得失,未形成阴、阳离子,因此,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不能标电荷;而氯化钠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完全失去电子给氯原子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两者电子式的表示是不同的,同学们要留意这点区分; 多媒体展现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以下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O2、NH3、CH4同学活动,老师巡察,并让三个同学到黑板上各写一个:板书:过渡: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通过共用电子对可形成化合物的分子,那么,通过共用电子对,能不能形成单质的分子呢.下面,我们以氢分子为例,来争论这个问题;师: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氯气、氧气、氮气;同学活动,老师巡察:对具有典型错误的写法进行分
57、析、评判:板书: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9 页,共 125 页师: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即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它们的原子之间都 能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稀有气体除外 ;板书:过渡:在化学上, 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以上提到的几种粒子,表示成结构式分别为:板书: HCl O=C=O NHH 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式;师:假如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才能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偏向吸引电子才能强的原子, 偏离吸引电子才能较弱的原子,使得共价键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键显极性;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
58、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才能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板书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多媒体展现 练习:以下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_;含有极性键的是 _;A:H2O B:N2 C: NaI D:Na2O2 E: NaOH F:CO2板书:过渡:从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猛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相互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我们把这种相邻的原子之间猛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板书:三、化学键 相邻的
59、原子之间猛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板书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师:请大家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H2分子与 Cl2分子作用生成 HCl 分子的过程;生:先是 H2 分子与 Cl 2 分子中的 HH键、Cl Cl 键被破坏, 分别生成氯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氯原子与氢原子又以新的共价键结合成氯化氢分子;师:大家懂得得很好;离子键和共价键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它们之间的区分我们可总结如下: 多媒体展现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项键型离子键共价键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20 页,共 125 页目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粒子阴、阳离
60、子原子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作用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注:以上内容也可由同学自己填写;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共价键的实质及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期望同学们要留意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分, 留意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分,留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分;深化懂得化学键的内涵;学会判定离子键、共价键; 布置作业 P23 T1 、3、 4、5 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键(第 2 课时)二、共价键 3、化学键(1)定义1、 定义(2)类型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第一章复习课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懂得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压力式喷雾造粒干燥机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电缆附件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2029年中国椰子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克拉霉素分散片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太阳能恒温阀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加药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福建省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课前小测第21课时追求民主价值
- 2024-2025年中国焊接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医用橡胶手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课时 广东开心英语
- 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演示文稿课件
-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