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分析与治疗_第1页
心理疾病分析与治疗_第2页
心理疾病分析与治疗_第3页
心理疾病分析与治疗_第4页
心理疾病分析与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各种污染、各种干扰、快节奏、紧张、 HYPERLINK /view/360388.htm t _blank 关系复杂、作息变化、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娇生惯养、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难以根治,是今后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给家庭给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的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更多。 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可分为: HYPERLINK /view/121463.htm t _blan

2、k 感觉障碍, HYPERLINK /view/1705594.htm t _blank 知觉障碍, HYPERLINK /view/110467.htm t _blank 注意障碍, HYPERLINK /view/856458.htm t _blank 记忆障碍, HYPERLINK /view/296574.htm t _blank 思维障碍, HYPERLINK /view/289883.htm t _blank 情感障碍, HYPERLINK /view/1113183.htm t _blank 意志障碍, HYPERLINK /view/1113193.htm t _blank 行

3、为障碍, HYPERLINK /view/156557.htm t _blank 意识障碍, HYPERLINK /view/13610.htm t _blank 智力障碍, HYPERLINK /view/156571.htm t _blank 人格障碍等。 详细分类针对患者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咨询、治疗重点,心理疾病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HYPERLINK /view/1138636.htm t _blank 拔毛癖,多动症,习惯性尿裤,屎裤(儿童遗便症),夜尿症, HYPERLINK /view/334.htm t _blank 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口吃, H

4、YPERLINK /view/338560.htm t _blank 言语技能发育障碍, HYPERLINK /view/4385722.htm t _blank 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 HYPERLINK /view/552005.htm t _blank 儿童退缩行为,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Rett综合征, HYPERLINK /view/735685.htm t _blank 品行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偏食,咬指甲,异食癖,以及一些具有儿童特点的 HYPERLINK /view/1138641.htm t _blank 儿童性别偏差(包括儿童 H

5、YPERLINK /view/585179.htm t _blank 异装癖),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怖症,儿童 HYPERLINK /view/576702.htm t _blank 情绪障碍(如焦虑症、 HYPERLINK /view/332.htm t _blank 抑郁症)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HYPERLINK /view/551996.htm t _blank 考试综合症,严格管束引发的反抗性焦虑症, HYPERLINK /view/67724.htm t _blank 恐怖症,学习逃避症, HYPERLINK /view/1005.htm t _blank 癔病,强迫性神经

6、症, HYPERLINK /view/33380.htm t _blank 师生恋(单相思),恋爱挫折综合征, HYPERLINK /view/10103.htm t _blank 大学生常见的 HYPERLINK /view/94370.htm t _blank 心理障,碍 HYPERLINK /view/95220.htm t _blank 网络综合症等。 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工作适应疾病:过度成就压力、物质金钱关系不当(如致富后的空虚症、吝啬癖等)。 职业性 HYPERLINK /view/3491.htm t _blank 心理疾病:教师的 HYPERLINK /view/971946.

7、htm t _blank 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 HYPERLINK /view/94370.htm t _blank 心理障碍、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 HYPERLINK /view/687443.htm t _blank 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 性心理疾病:花痴(色情狂)、 HYPERLINK /view/93960.htm t _blank 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 HYPERLINK /view/585179.htm t _blank 异装癖、 HYPERLINK /view/473390.htm t _blank 自恋癖、性厌恶、 HYPERLINK /view/452

8、20.htm t _blank 恋物癖、阳痿、早泄、过度 HYPERLINK /view/4534.htm t _blank 手淫等。针对 HYPERLINK /view/2204672.htm t _blank 中老年的:更年期精神病、 HYPERLINK /view/1572.htm t _blank 更年期综合征、痴呆、阿尔采莫氏病、老年期谵妄、 HYPERLINK /view/1136829.htm t _blank 退离休综合症。 除此之外,可按照疾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划分: 不良习惯及嗜好:偷窃癖、纵火狂、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 HYPERLINK /view/43640.htm t

9、 _blank 洁癖。 神经症: HYPERLINK /view/47715.htm t _blank 神经衰弱、焦虑症、 HYPERLINK /view/413663.htm t _blank 疑病性神经症( HYPERLINK /view/156573.htm t _blank 疑病症)、癔病( HYPERLINK /view/49131.htm t _blank 癔症)、强迫性神经症、 HYPERLINK /view/759683.htm t _blank 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 生理心理疾病 HYPERLINK /view/688391.htm t _blank 躯体形式障碍:

10、躯体化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 HYPERLINK /view/124741.htm t _blank 肥胖症、 HYPERLINK /view/258126.htm t _blank 神经性厌食症、经前综合症 。 HYPERLINK /view/156611.htm t _blank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阿尔采莫氏病、急性 HYPERLINK /view/762889.htm t _blank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多发梗死性痴呆、皮质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病(Wilson氏病)所

11、致精神障碍、麻痹性痴呆(大脑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脑囊虫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156602.htm t _blank 癫痫性精神障碍。 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生理疾病和心理的关系、传染病和心理疾病、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酒精中毒、 HYPERLINK /view/1136211.htm t _blank 中毒性精神障碍、肝脑综合征、肺脑综合征、 HYPERLINK /view/992.htm t _blank 尿毒症所致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1793191.htm t _bla

12、nk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61884.htm t _blank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风湿性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伤寒所致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44308.htm t _blank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心因性心理(精神)障碍:适应性障碍、 HYPERLINK /view/272012.htm t _blank 反应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偏差)、恐缩症(缩阴症)、迷信引起的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2148.htm t _blank 忧郁症

13、、 HYPERLINK /view/1136672.htm t _blank 病态怀旧心理。 人格障碍 精神病和精神障碍: HYPERLINK /view/1580.htm t _blank 精神分裂症、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障碍: HYPERLINK /view/216344.htm t _blank 躁狂症、抑郁症 HYPERLINK /view/964746.htm t _blank 偏执性精神病 医源性精神病、 HYPERLINK /view/1136856.htm t _blank 旅途精神病 HYPERLINK /view/814236.htm t _blank 周期性精神病 家庭

14、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丧偶综合症。 相关表现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反应1.应激反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险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反应。应激事件是指对一般人来说都是相当危险或十分严重的事情,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家人分离、遭受挫折、意外打击、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盗、失火、天灾人祸、战争情境等皆为激性事件。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出现在每个人面前,会引起人们的应激反应,即引起人们心理和躯体上的一系列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为情绪紧张、感觉过敏、惊谎失措、疲劳无力等;重者为抑郁、恐惧、焦虑、木僵、遗忘,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如 HYPERLINK /view/1002.htm t _blank 心悸、

15、 HYPERLINK /view/246963.htm t _blank 多汗、 HYPERLINK /view/1552760.htm t _blank 厌食、 HYPERLINK /view/563339.htm t _blank 恶心、 HYPERLINK /view/1216250.htm t _blank 尿急、 HYPERLINK /view/994288.htm t _blank 颤抖等);更重者出现肢体麻痹、失明,甚至导致休克或死亡。 2.适应不良反应适应不良反应由各种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续时间较长。其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因人而异。在同样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适应,有的人慢慢适应

16、,有的人根本不能适应,造成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不同人表现也有差异,有人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悲痛、烦恼、焦虑、恐惧等;有的人以行为障碍为主,导致攻击性和反社会的行为。 轻度心理疾病神经官能症神经症神经症又称 HYPERLINK /view/264299.htm t _blank 神经官能症,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其特征为持久的 HYPERLINK /view/1350158.htm t _blank 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 HYPERLINK /view/1564617.htm t _blank 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 HYPERL

17、INK /view/3456760.htm t _blank 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 HYPERLINK /view/41764.htm t _blank 睡眠障碍,如失眠、恶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有各种明显地躯体不适应感,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但检查不出 HYPERLINK /view/1051182.htm t _blank 器质性病变。 神经症包括六种的病症: 1.神经衰弱:表现为兴奋性增高症状,疲劳过程加速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2.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为主,并伴有明显的 HYPERLINK /view/667212.htm t

18、_blank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 3.癔症( HYPERLINK /view/700.htm t _blank 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有感觉和运动机制障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机能失调以及 HYPERLINK /view/943919.htm t _blank 心理异常等,常有抽搐、头痛、 HYPERLINK /view/271999.htm t _blank 胸闷、心烦、委屈、肢体震颤、眨眼、摇头、面肌抽动或运动麻痹等多种不同反应。 4.强迫性神经症:它是以 HYPERLINK /view/1138893.htm t _blank 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

19、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常出现的强迫观念有: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苦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想;强迫意向和动作有:强迫意向、强迫洗手、强迫计算、强迫性仪式动作。 5.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社交恐怖旷野恐怖动物恐怖疾病恐怖,此外,还有不洁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6.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也称为 HYPERLINK /view/13

20、78390.htm t _blank 心身障碍,是指由心理 HYPERLINK /view/1127455.htm t _blank 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发病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 HYPERLINK /view/431930.htm t _blank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并心律不齐、肠溃并气管哮喘、甲亢、糖尿并月经失调、阳痿、神经性皮炎、类风温性关节炎等。 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所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类疾病又有三种不同类型: 大脑机能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如智力落后、智力迟滞等。 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心理疾玻脑震荡、脑挫伤、 HYPERLINK /vie

21、w/93256.htm t _blank 脑动脉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脑器质性损害,从而产生智力障碍,遗忘症、人格异常等表现。 盲、聋、哑、跛等躯体缺陷时所发生的心理异常。 严重的心理疾病精神病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一致遭到严重的损害,而且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 HYPERLINK /view/675729.htm t _blank 躁狂抑郁症等。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基本个性的改变,并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分裂。躁狂抑郁症是以原发性情感情绪障碍为临床表现,躁狂发作期言语明显增多,联想加快,观念飘忽,注意不集中,情

22、绪极端高涨,精力非常充沛,自我评价过高,行为轻率;抑郁发作期言语明显减少,感知迟钝,联想困难, HYPERLINK /view/922481.htm t _blank 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心理疾病与呼吸(尚未证实)心理疾病是一种因为身体局部缺氧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人的 HYPERLINK /view/19944.htm t _blank 潜意识可能控制着呼吸和人体部位的氧供应量。当 HYPERLINK /view/2564374.htm t _blank 人的意识层面压抑呼吸进而减少某部位的氧供应量时,人就出现了心理疾病所产生的反应。 HYPERLINK /view/3491

23、.htm 编辑本段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理疾病虽然属于心理范畴,但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建立在大脑的生理活动之上,因此心理疾病有明显的神经生理基础。 目前常规理论认为神经症的病因是由于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失调(5羟色胺和 HYPERLINK /view/218098.htm t _blank 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人说神经递质失调仅是神经症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因为神经递质就如汗液,紧张焦虑会导致出汗,同理也会导致神经递质失调,出汗和神经递质失调都是紧张焦虑的后果,而不是出汗抑或神经递质失调导致紧张焦虑。 2007年,国际权威科学杂志 HYPERLINK /view/7932.htm

24、t _blank 自然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 HYPERLINK /view/478361.htm t _blank 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HYPERLINK /view/1316219.htm t _blank 冯国平的研究成果,首度揭示了强迫、焦虑和压抑的生理机制,指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出现信息传导不畅是焦虑的病理原因,冯国平的研究小组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阻断了神经回路的小鼠,居然出现了类似人类 HYPERLINK /view/330.htm t _blank 强迫症的行为小鼠反复抓自己的脸(小鼠通过抓摸来“洗脸”),直到毛皮破损,甚至流血,还无法停止,同时还

25、会焦躁不安。在正常情况下,小鼠感觉脸脏了,抓几下就会感到干净了,但神经回路被阻断后,“脸干净”的信息怎么也传不回大脑,于是小鼠就会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无法停止。 那么“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障碍,是否正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的真正病因呢?如果确是如此,那么应该如何治疗才能解除其传导障碍呢?在 HYPERLINK /view/49645.htm t _blank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灵杀毒2.0 HYPERLINK /view/2215.htm t _blank 弗洛伊德的拼图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原理,揭示了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 “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

26、传导障碍,导致神经症的道理何在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中传导的是什么呢?答案是:生物电信号。你可能以为,我们的身体中没有电,电线里才有电,没有发电厂和电池哪来的电?那你就错了,当我的手指敲进这段文字,就是来自神经中枢的生物电,跨过超导体电路般的神经纤维,指挥了我手指的肌肉。如果我告诉你,我们的神经中枢就是一架发电机,我们的思维全部都是电活动,你可能不信。可是在100年前,俄国科学家就第一次在开颅手术中在大脑皮层表面直接测到了活跃的生物电,而我们所有的神经末梢,均是基于生物电的传感器,我们所有的感觉,均源于神经中枢的生物电!我们所有的记忆,也是基于 HYPERLINK

27、/view/1096310.htm t _blank 记忆细胞电容的生物电储存! 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中传导的就是生物电信号,从小鼠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一个电的循环回路,神经中枢不断地发电,所以小鼠会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这说明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循环电活动,它不断地循环着,就像心脏的跳动,心灵的呼吸一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患者像小鼠一样的焦虑呢?答案是:伤痕记忆细胞。伤痕记忆怎么会产生电阻,阻碍了神经电信号的传导呢?当某些刺激或者冲动过于强烈,就会使得神经末梢的传感

28、器过度发电,传导到大脑皮层之上,会使得记忆细胞电容带上异常电位,这使得大脑内的记忆读写器(这个部件可能是“杏仁核”)无法正常进入和读取,这就是为什么过度的刺激,会导致“失忆”。也正是伤痕记忆细胞增大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传导电阻,阻碍了循环电活动,所以患者才像小鼠那样的焦虑和难受,那种难受简直就像是窒息般痛苦,任何一个患者都清楚!也正是因为伤痕记忆对于心理行为具有影响,才使得“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传导障碍归属为心理疾病,成为心理疾病的生理基础。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疏通“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神经电传导,解除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困扰呢?你可能会问,在大脑皮层上强加电流不可以

29、吗?确实有人这样尝试,比如经颅磁刺激和经颅微电流刺激,但是他们很难成功,因为大脑皮层被保护在头骨之中,神经被深埋在血肉之中,并且有“生物绝缘层”,外力强加的电流就如进入不了血管的输血,即使将神经烧伤也不一定在神经通道里达到有效值,那么真正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要利用我们神经中枢自有的生物电!它恰恰是最适合的!大脑就是修复它自身的工具!就看你是否会科学操作这一方法了! 在心灵杀毒2.0弗洛伊德的拼图中,指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是心灵呼吸的哮喘症,心灵呼吸背后的生理基础,正是“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这一不断循环的传导过程,也正是心灵对自身状态和信息不断的自检扫描过程,心灵杀毒2.

30、0弗洛伊德的拼图从弗洛伊德的 HYPERLINK /view/364957.htm t _blank 自由联想法出发,讲述如何通过 HYPERLINK /view/431879.htm t _blank 心理治疗宣泄伤痕记忆和痛苦感觉。通过不断触及它们释放其中高电位的能量,减轻其高电阻,然后又发明了机械自助回忆的方法,利用我们自我意识产生的生物电流,去一遍遍地疏导“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恢复我们正常的心灵呼吸,从而消除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极度窒息感觉,逐渐恢复心灵的健康,并验证了“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的神经回路传导不畅是心理疾病的神经生理基础,适合神经症患者的自助调节和家庭护理参

31、考。 主要诱因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 HYPERLINK /view/125376.htm t _blank 精神疾病。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 HYPERLINK /view/2129432.htm t _blank 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

32、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 HYPERLINK /view/1281046.htm t _blank 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 HYPERLINK /view/3508098.htm t _blank 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

33、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 HYPERLINK /view/843555.htm t _blank 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升官、买房后易得抑郁症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

34、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 HYPERLINK /view/93683.htm t _blank 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高考不如意如何调整心态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种不健康心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

35、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九、难以适应 HYPERLINK /view/391473.htm t _blank 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

36、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十、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HYPERLINK /view/3491.htm 编辑本段发病机理 HYPERLINK /view/26607.htm t _blank 哲学家、精神病学家时效波在需求斗争奖赏与精神疾病一文中,从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述了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摘录如下: 心理是

37、人脑的机能,人脑是生命与环境长期进行矛盾斗争的产物,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形成了“需求斗争奖赏”这一人类特有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作为个体的人,其一切为满足需求的斗争活动和相应情绪,都是在脑的指挥、控制和感受下产生的,都遵循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需求斗争奖赏规律是:人为了满足主导需求,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这一规律可以形象地表述为“需求斗争奖赏”,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需求是中心、是重点、是主要矛盾,它决定着斗争力度和奖赏程度。正常人的“需求斗争奖赏”是处在整体状态、平衡状态,即便偶尔有所偏激,也是应急状态下的

38、应急行为。而“需求斗争奖赏”这三者一旦分割,中间的环节出现了不协调,即说明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不是在遵循着这一规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从原始生命到动植物到人类的发展进化,是有需求的生命主体与客观环境长期斗争的结果。“心理作为人的活动的天然动因和必然伴随物”,是生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反映机能与产物。生命漫长的矛盾斗争历程,进化出了能够识记、思维、体验情绪的物质器官人脑。人的一切心理、行为活动只有在意识和潜意识的本能协同协作下,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这一规律,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人脑才能体验到自信、愉悦等积极的情绪

39、,才能成为正常人。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就像人的胃这一器官,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是用来消化和吸收食物,满足生命体生理需求的。如果像厌食症患者那样毫无食欲、味同嚼蜡地进食(类似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斗争的抑郁症),或专门吃些生鱼生肉等消化不了的食物(类似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斗争的神经质症),违背了作为生命进化发展结果的胃的活动规律,当然要受到惩罚。 再进一步形象地比喻:斗争就像撞钟,情绪就像钟声。只有用正确的方式撞击钟的正确位置钟体的下沿处,钟才能发出铿锵优美的正常响声。如果毫无心劲、有气无力地撞钟(类似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斗争的抑郁症),或固执地去撞击钟的中部或中上部(类似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斗争的

40、神经质症),自然产生不了正常的钟声。钟声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左右,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撞钟方式和撞钟部位,只要撞钟的方式和部位选对了,就能发出正常的声响;同理,情绪的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左右,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正确的斗争方向和斗争方式,只要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规律,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就能体验感受到自信、愉悦等积极健康的正常情绪。 “需求斗争奖赏”是人类正常生存发展进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需求,没有斗争,没有奖赏,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同理,进化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如果迷失斗争方向,丧失了需求动机和斗争热情,不愿再进行斗争;或者违背规律,选错斗争对象,斗争了而毫

41、无进展,不能获得愉悦奖赏,就必然要产生副面的消极情绪,乃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二、需求斗争奖赏与人类精神疾病 1.有主导需求,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正常人) 2.无主导需求,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抑郁症) 无主导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患者没有了更高层次的能提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导性需求目标,迷失了斗争的方向;虽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须斗争的心理和环境压力,但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或个人具有的现实意义,产生不了斗争的动机、兴趣和热情,总提不起精神,缺乏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了主导需求,他们长期进行着一种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即便有时也有进展或成果

42、,但患者却没有渴望进展或成果的需求心理,因此也体验不到应有的愉悦奖赏,形成不了“需求斗争奖赏”的良性循环。这种消极麻木、浑浑噩噩的斗争方式同样违背了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因此,这种没有主导需求、没有动机兴趣的斗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斗争。 作为在生存斗争中进化发展的人类,其活动要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当某一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应该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进一步激发斗争的热情,以使人能够按照需求斗争奖赏规律更好地生活下去。从 HYPERLINK /view/295140.htm t _blank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 HYPERLINK /view/625081.htm t _bl

43、ank 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我们已摆脱由基本需求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但它不是终点,而应该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我们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就应该为更高层次的超越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驱动,成为存在价值的积极追求者。这种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包括创造力、睿智、情感的自发性和对工作的热忱等。超越性需要是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在某些人身上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或“灵魂病态”。超越性精神疾病是长期丧失超越性需要,超越性动机(渴求存在

44、价值的动机)不能满足而引起的存在于精神上的疾病(即抑郁症),它包括玩世不恭、冷漠、厌烦、缺乏热情、失望、无助感、虚弱和虚无感等。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人生就是一场满足需求的斗争过程,人生的最大乐趣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一个人不再有能够激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导需求时,他的生存空间也就被剥夺了。抑郁症患者,或者极为孤独,或者疲于应付日常生活,根本就不清楚活着的价值所在。比如,当抑郁症患者说出了钓鱼的想法。治疗的目的则不是让他用钓鱼来打发时间,而是挖掘钓鱼背后的意义,让他意识到,喜欢钓鱼是因为钓鱼意味着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可以置身大自然总之

45、,就是帮助患者找出对他的个人而言所有关于钓鱼的一切意义所在(认知疗法的侧重点)。抑郁症患者应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理想目标,增强志趣和竞争理念,以提高斗争的动机、兴趣和热情。 3.以消除身心的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神经质症:包括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和焦虑神经质症) 神经质症患者是以消除主观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偏离了正常人的需求斗争方向,选错了斗争的对象,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症的症状。初次在众人面前演讲,会感到紧张;经过辛苦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会感到自卑;听说别人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后总觉得自

46、家煤气阀口没关好,不反复检查就放心不下等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过之后就会消失。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则会主观上把那些正常的反应和感受视为逆端,会威胁到自我个体的成长发展,因此,总想拼命消除之,否则就会心理不安,就会有危机感;而这种无能为力、无进展奖赏的斗争,只能进一步产生焦虑和自卑,使人更加注意不适情感,更加过敏,从而形成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恶智)。这种不安感被病态地固定下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经质症。因此,神经质者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其结果却是不断地创造着神经质症状,并使其迁延不愈。 4.虽有主导需求,却逃避斗争

47、,奖赏自然也无从谈起(癔症) 遇到所谓的危机或压力时,癔症患者也有趋利避害的主导需求,但他们却不自觉地采取了逃避斗争的方式,轰然倒地,听天由命。试想,在远古,这种人要是遇到了虎、狼之类的猛兽,自然要一命呜呼,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 因此,假如人类现在仍生活在那种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癔症患者是要被淘汰的,能够遗传下来则是稀之又稀,乃至要绝迹。之所以没有被环境淘汰,并且能够遗传下来,则是得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患者有了越来越多被照顾的机会和机遇。 5.无法正常斗争(精神病)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出现了问题,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正常的认知、感受、思维,也就

48、不存在遵循规律,因而也无法正常斗争。 需求斗争奖赏规律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的角度阐明了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并为解除人类的困惑心理,拯救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规律也将永远主导着人类个体的精神健康。 治疗方法心理疾病有很多种类,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采用不同的疗法: HYPERLINK /view/1137769.htm t _blank 心理分析疗法 :分析心理学是由瑞士著名精神病学家荣格所倡导。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组成的,借助于象征语言(梦、幻想)而互相交流。精神活动具有力求将意识与潜意识整合为一体的倾向。这个学派认为,帮助病人正确面对其潜意识活动,便

49、可增进内省能力,使精神症状得以缓解。荣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精神分析学派,但两者在理论体系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1)两人皆重视潜意识,但荣格的潜意识范围较广,除包括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婴儿根源外,荣格还强调人格的种族根源。其次,荣格所谓的潜意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弗氏的潜意识只有非理性的成分,而荣格的潜意识为心理能量及智慧的根源,所以具有积极性。 (2)荣格对于人类的看法包含目的论和因果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及种族的历史和对生活的期望所形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而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过去的影响。(3)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不认为“力比多”是性欲的来源,

50、而认为是生命力的来源。(4)弗洛伊德学说过分强调生命中的病理部分和人的缺陷,而荣格则喜欢从一个人的健全方面着手研究。(5)按荣格的观点,人具有一种持久、创造的发展,以及追求完美的渴望。此一看法,不同于弗氏无休止地重复本能性目标,直到老死。现代荣格心理疗法有下列四个步骤: (1)投射和衍生物:心理的基本原则是潜意识的投射,即归因于其他人或外部环境。这种投射可能导致错误的知觉(如当他人自觉良好而你认为他苦恼、悲伤)或正确酌知觉(如你的朋友过于吝啬使您感到气愤),投射总伴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分析过程中,必须使病人知道自己投射的程度和行为如何受其影响,这样病人就会知道自己的心灵,作出反应或消除投射。(

51、2)面临自己的“阴影”:人的阴影是他的心理的一个方面,可以不被自己所觉察。面临自己的阴影是十分痛苦的,并且理论上是无休止的。分析家必须仔细指导以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并改变自己的不适合的行为。(3)情结:情结是一个能量系统,它在心理中如同一个矿床。在它的中心,如同旋风一样,其能量来源于意识中的人格。如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父亲和母亲情结等等。分析家帮助病人认同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地摒弃它们并回到意识中的自我。(4)面临“集体潜意识”:所谓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理现象。它并不是个人的,而且是全体的、普遍的。人类多多少少都具有同样的集体潜意识。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特质,此特质使人们对

52、各种事物的反应有一特定型式。如人之所以怕蛇与黑暗,乃是原始人类常在黑暗中遭遇危险和受毒蛇之害所致。指导者在进行治疗时只要把这些原则从神话学、文学等方面加以引用解释,就可达到效果。荣格的方法既是一种再教育的过程,又是一种了解心理现象的方法,也可认为是一种治疗方法,因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医学、心理学、哲学、精神病学、文学等领域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一般原理形成神经症状的根源是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是早年形成的症结。通过心理分析工作,病人能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病人洞察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

53、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就是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用心理分析疗法对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神经症,以及性变态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编辑本段注意事项1病人要受过适当的教育,能理解医生的解释和说明。2向病人讲明心理分析治疗的时间要长一些,至少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因此,请病人做好准备。3要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生活中重要的事暂不做决定,待治疗结束后再考虑。病人必须遵守治疗原则。4要求病人必须随时把浮现在脑子里的任何观念、想法全部说出来。5治疗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其他人员在场,以免干扰病人。 6治疗前要经过严格的躯体和精神检查。有幻觉、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不能进行心理分析治疗。因

54、为他们思维不清,不能理解心理医生的解释。心理分析的过程心理分析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治疗时期,在正式治疗时要先进行约两周左右的试验性分析和联想,进一步确定诊断,排除分裂症或抑郁类精神病,才能正式进入第一期治疗。第一期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并且维持一个治疗上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 第二期治疗主要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决。病人出现的移情会逐渐发展,医生要适时地予以解释,使病人能区别他和医生之间的治疗同盟,现实和被移植歪曲了的现象,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儿感情对医生歪曲了的形象。第三期治疗即结尾期,使病人放弃把医生当作替身的态度,放弃医生是移情中幼儿期父母的

55、形象,能承受和医生分离时的焦虑和丧失亲人的痛苦。概括地说,心理分析疗法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那些童年创伤、痛苦体验挖掘、暴露出来,变成意识的东西,加以分析、解释、疏导,使患者从心理医生的分析中重新认识自己,并改造自己人格的不足,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以实现治疗的目的。心理分析的方法、集中注意法: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放松全身肌肉,闭上双眼。医生把一只手按放在他的前额,叫他注意一个特殊症状,回忆与这个症状有关的经历。、自由联系法:不引导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忆的范围,告诉病人必须遵守一个规则,要求他随时把心里出现的任何想法立即说出来,不论他认为这些想法多么荒谬,多么没有意义,或违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

56、不要怕说出来会使他感到羞耻、难为情或者烦恼、伤心,也不要顾虑别人的批评、耻笑和非难。让病人斜卧在躺椅上,医生坐在侧后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扰,让他自由地表达思想。启示:弗氏的思考角度是如何治好病,因此他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病人的症状上寻找其根源。而我们的思考角度应该是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如何启发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为此,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在心理辅导活动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集中注意进行联想,笔者将此称为主题联想。通过主题联想,使学生发现自己潜意识中的观念,从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为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心理辅导老师要

57、特别小心对联想主题的选择。治疗机制神经病的致病根源是过去或幼年期被潜抑到无意识的症结,不经分析病人不能知道。医生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并对病人的梦进行分析,破除病人的阻抗,把症状背后无意识的愿望(即症结)引到意识中来,病人知道了症状的真意。这个过程和心理状态叫做“领悟”。病人有了真正情感上的领悟,好像打开久猜不中的谜语一样,有“啊!原来如此”的体验,症状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失。 症结的来源:幼年期受到挫折的性欲望、各种心心灵的创伤和挫折。 启示:童年的经历会给人的一生打下烙印。为此,成人要给孩子创造和谐、民主、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避免心灵伤害的发生。同时,要充分估计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58、,给予适当的锻炼。 阻抗:病人有意或无意的不配合,如不信任医生,不相信医生的解释,或回忆不起来。 移情:在辅导过程中,由于医患关系的加深,病人会把医生当作对自己情感影响最深的亲人,把对他的所有的爱和恨的情感都在无意识中移到医生的身上。 医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反移情。心理分析疗法非常强调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的医患关系。他强调心理医生要作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启示: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安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判。并在事后给予保密。编辑本段科学性和实践性心理分析法的理论主要由临床实践和弗洛伊德自我分析的内省材料中总结出来,并通过不断接受实践的检

59、验,修正错误,以适应新的实践。这就是说,心理分析理论的科学性来源于他的实践性。基本理论1、精神区划论:弗洛伊德把整个的心理装置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无意识理论:在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对这种冲突关系不能意识到。来源:布洛耶的病人安娜欧有许多躯体和精神症状,在用催眠方法使他进入催眠状态时,能讲出引起这些症状的精神创伤事件,与这些事件伴随的情感得到宣泄以后,症状可暂时消失。但在清醒状态下,对他在催眠状态中的叙述的经历却一无所知。这说明人在清醒的意识后面,还隐藏着另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例:弗氏的一个朋友喜好文学,

60、曾参加某个文学评论组织,相信那个组织将来可帮助他排演他的剧本。虽然每个星期五准时出席会议,他对这个组织里所讨论的问题并不感兴趣。如此坚持数年。有一次他知道他的剧本有把握确定在某剧院公演。以后几个月内老是忘记参加文学评论组织的会议。每次接到他缺席的通知,就为自己的健忘而脸红,十分自责,感到惭愧。觉得对自己不需要的事情这样不热心,太卑鄙了。下决心要记住去参加下一次会议并时常提醒自己。到了时间终于到达会场,发现会场的门已经上锁,好像会议已经开过了。原来不是把时间弄错了,而是弄错了日期,那天是星期六了。他虽然意识上是认为应该去参加会议的,但无意识中“不去开会”这个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无意识”也叫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