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_第1页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_第2页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_第3页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_第4页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训练讲话归纳法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经验事实出发而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一种推理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 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 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事物的共同本 质。”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过程,在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归纳思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经过归纳推理提出来的。哥德巴赫计算了许多偶数,发现它们都可以分解为两质 数之和:4=2+2, 6=3+3, 8=3+5, 1

2、0=5+5后来他写信给欧拉,提出每个偶数,从 4开始,都是两个质数之和c 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逐个验算,一直验算了三亿三千万个偶数,都没有发现矛盾情况。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例如德国有个著名数学家高斯,他小时候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给孩子 们出了一道题:“1+2+3+4+97+98+99+100/”老师题目刚刚说完,高斯就报出答案是 5050。他告诉大家, 他发现1到100这一百个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挨次把头尾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101,而这样的数正好有五十对,于是“101X

3、50=505。在这里,高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的优点是 完全”,因为 完全”因而结论带有必然性。但是完全归纳法的缺点也在于完全”,因为它只能适用于那种对象不多的类,而不能运用于一个具有无穷分子的类。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提供的范围,但是它将个别性的结论上升为一 般性的结论,避免了人们仅仅停留在对个别、局部事物的认识水平上。通过完全归纳推理作出来的结论,如果是 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可能发生于下述两种情形:1.前提虚假,与事实不符。从不符事实的前提出发推出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2.在前提中考察的对象有遗漏,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考察的范围。根据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

4、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某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这种归纳推理叫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它不完第1页共5页 全,结论不必然可靠,也正因为它不要求完全,所以适用范围较广。在发现新规律、新知识的过程中作用很大。不完全归纳法又可以分为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和典型事例法等几种。我们观察到某类中许多事物都具有某属性,而又没有观察到相反的事实,我们就作出结论:某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这就是简单枚举法。例如军 事家们在分析气象和军事的关系时,注意到以下事实:公元前 216年,迦太基著名军事统帅汉拔尼在坎尼战役中 与罗马军队交锋,兵处劣势。但他知道当地每天午后便东南风骤起,于是调兵遣将,指挥部队紧急转移到上风方 向,

5、将午后东南风起时,乘风猛攻。罗马军逆风对阵,风沙迷目,箭矢无力;汉拔尼军风助人势,越战越勇,到 天黑歼敌七万余人。又如三国时孙、刘联军 5万人与曹操20万人对阵,诸葛亮 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现代战争中,核武器放射性沉降效应,化学毒剂的施放及杀伤效果,生物作战剂的效能等,更密切地依赖风向, 逆风则不能使用。由此军事家们便归纳出 兵不逆风”这个一般性结论。简单枚举法是一种初步的简单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只是根据一个一个事例的枚举,以于这些事例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它的可靠性,完全建立在枚举 的事例的数量上。当枚举的事例的数量不断增大时,其可靠性也有所增加。但是即使枚举的事例很多,还是不具 有绝

6、对的可靠性,欧洲人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观察到千千万万只天鹅全都是白色,他们利用简单枚举法得出结 论:所有的天鹅是白色的。后来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原来的结论就被推翻了。所以运用简单枚举法 要注意是否有相反的事例。没有观察很多的对象,没有注意考察是否有相反的事例。没有观察很多的对象,没有 注意考察是否有相反的事例,运用简单枚举法就可能犯轻率概括”的错误。简单枚举法的结论虽然是一个或然判断,甚至只是一个假定,但这种推理形式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并不是随时 都可以充分根据的,必须在现有材料基础上,作出初步的概括。即使所得的结论带有或然性,但它也可以作为研 究的出

7、发点,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线索。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于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方法。例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个石灰岩洞, 人们带着牛、马等大牲畜,可以安全出入,但狗、猫、鼠、鸡等小动物走近洞中,就会倒地死去。后来人们对这 一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科学分析,了解到小动物所以死去,是因为它们的头部靠近地面,而岩洞的地面上浮动第2页共5页着比重较大的二氧化碳,缺乏氧气。所以是石灰岩洞的缺氧地面,造成头部离地面较近的小动物死亡。由此得出 小动物进入石灰岩洞必然会死亡的结论。科学归纳法不停留在事实的简单重复上,它还对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必 然

8、联系进行科学分析,实际也运用了演绎法,所以推出的结论一般来说是可靠的。典型事例法是根据对某一类事物中的典型事例的分析,概括上升为关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 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我们所说的典型,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了解麻雀的生理结构,用不着也不可能把天下的麻雀都拿来解剖,只要解剖两只就够了。例如,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之一,纸的发明可以视为古代技术发明的一个奇迹。造纸术在四大发明中更具有典型性,因为纸的发明比其它 发明更为困难,更不易想象,它不像纺织技术那样是一种对自然物的加工编织技术,也不像制陶术、冶金术那样 可以在人们使用

9、火时偶然发现。纸是一种人造材料,是人类真正的创造。有人对造纸术的典型事例作了详尽分析, 说明它为什么仅仅发明在古代中国汉代而不是更早或更晚?最后概括出一般的结论:每种技术产品都满足于一定 的需求结构;有缺陷的或特殊的需求结构,造成了发明新技术的持久的潜在的动力。典型归纳推理所运用的典型 事例虽然是少数、个别的,但它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典型事例法和枚举法不同,它所根据的事例不在于多,而 在于其代表性、典型性。典型事例法可以看作是科学归纳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归纳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论证论点。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勤出成果,马克思辛勤劳动,艰苦奋斗 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

10、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 1500种以上,写下了资本论;司马迁从 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 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 和戏剧家可德前后花了 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歌浮土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了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 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其中的论点 勤出成果”,是借助于简单枚举法归纳出来的,也是借助于简单 枚举法来证明的。又如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点,论证的大致过程是先列举出俄国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帝

11、国主义者,指出他们都是纸老虎,然后揭示他们的共同本质:因为他们都是反动的,第3页共5页从长远的观点看都没有什么力量,没有什么前途。这一论点的提出和论证,是借助于科学归纳法。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必须注意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这是辩证思维的方法之一,归纳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演绎是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辩证思维从人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出发,研究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逻辑史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归纳和演绎被形而上学地相互对立起来。归纳主义学派只要归纳而不要演绎,演绎学派只要演绎而不要归纳,它们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人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

12、必须相互联系着的。”事实上,作为演绎的前提的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从经验材料中概括出来的,同时演绎也为归纳确定研究的方法。通过归纳获得结论总是或然性的,归纳需要演绎来补充,同 时演绎是否符合客观真理,需要到归纳中去求得检验,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为用的。例文评析敢为天下先王力南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老子处世之宝之一就是 不敢为天下先我抖胆唱两句反调,划去不字,便是 敢为天下先这道理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易得到印证。伽利略为什么能研 究出落体定律。因为他最先怀疑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如果他看到大小铁球同时落地而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发问, 闭起眼睛谨遵圣人的结论,恐

13、怕他只能成为旧理论的忠实信奉者而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了西德的格奥尔格 贝德诺尔茨和瑞士的亚历克斯 米勤,其原因恰是他俩最先提出铜、亿、钢等氧化物及陶 瓷可作超导材料,打破了只有银等金属才能充当超导体的传统理论,为们开拓了思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虽 然评奖时,中、美、日等国科学家已经实验出超导材料,但头功仍属于这一理论的最先提出者。在科学发展的领 域里,先”字的含义是大胆的质颖,是科学的预言,从这种意义上讲,敢于天下先”实在是任何一门科学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实,社会的变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国家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必然会碰到许多第4页共5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

14、盾。这一切要求人们敢于先摸索,先探讨,先设计,先尝试。幺国两制”的构想是创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认也是创先 如果人们都怕违背马列先哲的现成结论,都怕 枪打出头鸟,没有人敢为 这些先”铤而走险,那不就像饥饿的人隔着玻璃窗看见了鲜美的食物,却不敢自己打开窗户,而在那里等着别人 打开吗?如果大家都不去打开,结果只能是急死、馋死、饿死。因此,实在难以想象无人敢为先的社会改革怎么 可能进行下去。敢为天下先”不仅仅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从哲学意义上说,它是一切新事物的开端、由来。新事物是通过否定旧事物发生质的飞跃产生的。 ”如果没有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旧事物”何以否 定”,质的飞跃”如何发生“,

15、新事物”又怎么可能 产生”呢?所以,凡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 物,都是 敢为天下先”的产物。因此不难看出, 敢为天下先”是积极进取的精神,而 不敢为天下先”是保守落后的意识。恪守中庸之道,害怕发展、害怕新事物,不敢为天下先工具结果就总是落后。一个人,一个团体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发展科学不敢为先,等着别人的成果,变革社会不敢为先,等着别人的模式,那么 一个国家就会受制于人,站不起来,更谈不上赶先进国家。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教训是很惨痛的。绝不能让 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禁锢我们头脑。勇猛争先吧!敢为天下先”的人,即使倒下了,身躯也是向前的!本文的论点是 敢为天下先。第二、三段运用归纳法,分别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例进行论证;第四段 运用演绎法,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论证;第五段,揭示不敢为天下先”的后果,从反面进行论证。全文体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综合运用,论证有力,令人信服。思考和练习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归纳法概括出材料的共同的主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