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审前程序区别_第1页
中美审前程序区别_第2页
中美审前程序区别_第3页
中美审前程序区别_第4页
中美审前程序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审前准备程序,也称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 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结 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审前准备程序设置的 目的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从程序到实体都作好充分的准备,防止一方当事 人突然袭击,确保庭审活动的集中、顺畅进行,这是各国审前准备程序 的共同性原则。从美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其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 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两者并重,审前准备程序已日益成为民 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长期以来被 民事立法和司法,甚至被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所忽视,至今尚未有严格 意义上的审

2、前准备程序,这正是多年来我国民事司法未能走出困境的症 结之一。正文审前准备程序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先期步骤,其设计适当与否关系 着诉讼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益。基于当前我国民 事审判制度改革背景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同的差异,以及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对审前程序设计的精巧性和实用性,本文将 中美两国现行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做一比较,以期有助于我国民事诉 讼制度改革。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审前程序由诉答程序、证据开示 程序、审前会议构成。该规则已被大部分州所采用故可视为一般情况 下,美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体现为此三部分内容。在我国依据民事诉 讼法规定,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主要包

3、括如下活动:1、送达起诉状, 通知被告提出答辩状并送达;2、告知当事人台议庭组成人员及诉讼权 利,接受回避申请;3、全面了解案情,调查、收集证据并予以审查核 实;4、追加当事人,同时,在调解原则指导下,调解活动也贯穿于准 备程序中。总体比较起来。美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而我国审前程序结构较松散。为研究方便,下面即以美国审前程序作构 架展开。一、讼答程序诉答程序与我国民事诉讼中“送达起诉状,通知被告提出答辩状并 送达”有类似之处,其具体内容为:原告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诉状内容 和形式必须合乎法律规定;法院接受诉状并由书记官签发传票交予原告 律师由其向被告送达;被告接到诉状副本及传票

4、后应在二十日内提出抗 辩,包括程序上的抗辩及实体上的答辩,前者指申请法院做出即时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这种程序上抗辩一般基于该法院无管辖权或原告未 能提出适法的诉讼请求等程序上的事由;如果被告未提出引抗辩或虽提 出而未被接受,则可提出实体答辩,即针对原告主张事实、证据、请求, 提出相反的事实和主张。当然也可以对对方主张予以承认,同时,被告 可能提出反诉或对另一被告或第三人的诉讼请求。由此可见,在诉状提出与送达活动上,两种审前程序有着相同之处, 但是彼此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一)关于送达主体。诉答程序中,送达主体是当事人而非法院,体现出民事诉讼为关涉 私权的行动。法官消极地居于中

5、立地位,避免单方接触当事人;在我国, 送达主体是法院而非当事人,学理上对此解释为“送达”。性质上应属 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司法行为,只有通过法院司法权的介入才使得民事争 议关系具有了诉讼法上的意义,也只有通过法院送达才能使法院属人管 辖权对被告产生拘束力。显然两种程序相比较,前者体现的是民事诉讼 当事人意思自治,后者体现的则是国家干预主义。(二)关于程序的发动。诉答程序是美国民事诉讼程序的第一阶段,而原告提交诉状又是 诉答程序发动的肇始。因此,在美国民事诉讼中,一旦原告提出诉状就 标志着诉讼程序的展开。然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经 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并受理立案后,才意味着民事诉讼程序的开

6、始。 一个是当事人诉权决定着司法权的行使,一个则由司法权决定着诉权的 命运,职权主义诉与当事人主义两种诉讼模式在此分野。(三)关于诉状的修改与追加当事人。诉答程序中,原告可在被告提出答辩状前、被告可在提出答辩状二 十日内对各自的诉状予以修改、变更诉讼请求或追加被告等,超过此法 定期限则只能在具有“重大理由”情况下并经法官许可才能修改。相反 的,在我国民诉程序中,当事人对其诉讼请求的变更并不受诉讼阶段的 限制,既可以在审前阶段也可在一审与二审程序对之加以修改。值得注 意的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院在审前程序中须对当事人资格进行审查,可 以依职权追加原告或被告,也可通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被

7、追加的“当事人”除非明确表示放弃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不论其是 否实际参加诉讼都将受到判决的拘束。“追加当事人”制度把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职权主义色彩鲜明地表 现出来,反映了国家与社会两个构造体间的关系,国家包容着社会,公 权力渗透于社会中,反映了国家对社会组织体及社会个体自我关系调整 能力的不信任。事实上,也可以认为在中国国家与社会闻的关系未有科 学的结构,公权全方位地支配着私权。二、证据开示程序证据开示程序又称发现程序,是美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重要组成 部分。形象地说,证据开示程序就是当事人双方将各自的证据及其他资 料向对方公开、出示、以使彼此间做到知已知彼“法庭辩论臂力均等”, 避免由于庭审

8、中一方当事人突然使出“秘密武器”令对方猝不及防失去 防御(辩论)力量而败诉,避免出现判决建立于律师诉讼技巧之上而背离 事实真相的不公正结果。开示证据是当事人的法定义务,拒绝开示的, 将由法官发出强制发现夸强制开示,并可能对违反规则一方课以制裁, 如判处藐视法庭罪、认定请求开示事实为证据、禁止拒绝者提出证据等。 美国民事诉讼法奉行相对主义真理观,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仅依据双方 提供的证据说服力强弱比较,哪方说服力更强就认定哪方所主张的事 实。而不论该方证据是否全然真实。他们认为每一起诉讼由证据所展现的“事实”都只是真正的或者说 是客观事实的倒影,案件一经发现就一去不复返,论证据具有怎样的说 服力也

9、不是过去的客观再现。因此在观念上不能旨在力求发现案件事实 的“真理”,而应当定位成何种“观察”对该案件事实能做出最圆满的 解释。应当设计一种诉讼程序得将所有不同的事件现察尽量陈列且使 之处于对立状态进行辩论,看案件结束时何者更具有说服力。最具有说 服力的那种“观察内容就被设定为案件事实的真相”。这一“真相”仅 仅是相对“真理”而非绝对“真理”。那种认为可通过诉讼程序发现绝 对真理的想法不仅过于天真,而且绝无可能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 国民诉法确立了集中、对审原则。集中审理原则是指对案件的审判应当进行集中,不但要有审理时间 的集中,还要求人的集中与证据等有关诉讼资料的集中。陪审团据以认 定案件

10、事实的证据仅限于在集中审理时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当事人对 举证不足的事实不能事后补充举证。这样的规定是基于抑制当事人及其 师恶意拖延诉讼,提高诉讼效益的考虑。但是,这样一来律师的诉讼技 巧和策略就可能极大地影响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曾有一美国法官指 出,“事实上,陪审团所看到的事实仅仅是律师给他的事实”显然,这 与当事人主义贯彻的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庭审辩论臂力均等顾则是相 违背的,会导致司法的不公正,由此设计出了证据开示程序。证据开示 程序旨在通过证据的开示能使当事人间获得最大程度上的辩论机会的 平等,平衡双方攻防力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证据的判明确认彼此间争 点所在,为案件的实质性审理明确对象

11、,避免在枝节问题或双方无异议 事实上纠缠,以便诉讼能快速进行,提高诉讼效益。大部分情况下,当 事人及其律师双方在对彼此证据证明力进行比较后,彳主彳主能通过协商达 成和解协议,使得纠纷无须经由审判就得到解决。相关资料表明,在美国有90%左右的民事诉讼案件以和解形式终结。某 种程度上说,证据开示程序使得美国民事诉讼获得了公正(形式公正)与 效益的双丰收。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理论上与实际上都对相对主义真理观持批判态 度,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强调客观事实的再现”,认为“司法活动只 能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前程序,法院在审阅诉状基 础上还应进行必要的事实调查,核实、收集证据,而对当事人在审前程

12、 序中须为的活动仅做粗略规定,虽然法律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举 证责任,但类似证据开示程序规定却付之阙如,有关审前程序中的证据 活动规定实际上都是就法院而言的,当事人双方律师从来都把自己的重 要证据作为“秘密武器”,甚至有时提交给法院的证据也不是完整和确 实的,当事人闯无任何证据开示规则可言。将两种程序加以对比,可以发现:美国民事诉讼法上的证据开示程 序活动主体是当事人及其律师,围绕着双方证据的开示而展开。法官 仅是消极的规则维护者,仅在一方违反开示规则时介入,强制其开示或 予制裁,除此外,法官既不审核证据,更不会去收集、调查事实,在进 一诉沿阶段法官与案件事实间始终隔着一重“无知之幕“对抗

13、伦理要求 法官必须保持消极、中立和独立,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做到不偏 不倚公正地审判。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审前证据活动主体基本上是 法院,活动内容则是走访、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谓取资科等,当事人居 于无为之地,只是在消极地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显然.中国的法官在对 其案件进行实质性审理前巳内在地形成了某种认识和判断。心理学的研 究表明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即在对某一事物尚一知半解时就急于做出 自己的判断与取舍,而且这种判断产生后彳主彳主会驱动本人在后的活动中 竭力去寻求能证实自己判断的材料,法官也不例外。因此我国民事诉讼 上的未审先判”、你讲你的,我判我的的现象的产生不能不说与此有 着很大的关系

14、。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民事诉讼法上的审前准备程序名不 副实,法官实际上在“准备”过程中就已经进行了实质上的审理。三、审前会议与我国民诉法的调解制度审前会议是美国民事诉讼法审前准备程序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顾名 思义,审前会议就是指在实质性审判前由法官召开的当事、及其律师参 加的会议。审前会议具有多项功能,如确定证据开示程序具体步骤、明 确双方争点等。一项民事诉讼,可能需要召开多次审前会议,其中以最 后一次会议最重要。最后一次审前会议将做出多项审前命令,确定需审 判的纠纷争点、庭审中允许提出的证据以及可以出庭的证人、审判的具 体阶段等等,除此外其他证据资料将不被允许提出,未被许可出庭的证 人律师不得申

15、请传召该证人出庭。由此看来,审前会议实际上起着协调冲突双方,确定审判对象,明 定攻防程式,加速审理进程,简化审理程序与降低诉心成本的作用。审 前会议参加者既有法官又有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法官此间也给人一种 “能动、积极”的印象,但“这与其说是立法或习俗使然,毋宁认为法 官的个性在里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此方面看,我国民诉法的调解 制度与之有形似之处,但是在精神上两种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一)制度主旨不同。审前会议旨在解决程序性问题,为案件进入实质性审理铺平道路, 确定审判对象以及作为审判基础的证据,使庭审集中富有效率。审前会 议不能发出关系案件实质性问题的审前命令。调解则不然,它立足于对 纠

16、纷是非权责等实体性内容的确认,力图通过劝说、协商、妥协促使双 方达成某种谅解,以期取得和睦团结妥善解决纠纷的效果,避免因公权 的介入而使“内部矛盾”未能在“内部”得到化解。简言之,调解的目 的不在于为审判做准备,而在于避免审判。显然,中国传统的“以和为 贵”思想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二)不同主体其意思作用不同。审前会议上,对实体审理有着重要影响的审前命令虽由法官做出, 并且一经做出非有“重大理由”不得改变,但这些命令实质上都只是对 当事人主张和证据在程序上的确认。法官命令的做出须以当事人意思为 基础,而不能背离。形象地说,就是由法官给这些主张和证据一张入庭 参审许可证,许可证的颁发对象取决于当

17、事、对自己主张和证据的取舍, 凡舍乎规则且不放弃己方或承认对方主张和证据的,就将得到这些许可 证。因此,审前命令实际上是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另样支持,而不 是职权主义的体现。与之相厦的是,在调解活动中法官的意志居于优势 地位,当事人的意思则受到了抑制。“在调解过程中,由于法官是大权 在握的裁判者,(当事人)都希望能与法官搞好关系,都害怕得罪法官, 在诉讼中一般都尽量避免与法官意见发生冲突如果一味地拒绝调解,法 官将来做出判决时,可能会使他承担某种不利的后果”另外由于功利的原因,法官与律师都有着相当的调解偏好,这导致 了 “强制调解”、“以劝压调、以判压调等违背自愿原则,违背处分原则 的现象屡

18、出不穷。调解的成功彳主彳主意味着一方当事人权利的让步,这种 让步具有单向性,即由原告对自己的诉讼请求做出折扣,因此调解虽然 平息了纠纷,但付出了权利作为由法律强制力保障的本质受到损害的代 价,这是否意味着作为民事诉讼法组成部分的调解制度与民法所奉行的 公平原则的某种冲突呢?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差 异于此再次得以反映。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双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 论是一种审前程序都以其自身的内在结构鲜明地表现出了该程序所属 的诉讼模式的特征,也可以说.每个诉讼模式的基本特征都已在审前程 序中表现出来了。当前我们要对民事审判方式进行改革,要重塑我国的 民事诉讼模式,就需要先从审前程序着手,因为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 的一半,一个科学的审前准备程序就是一套发达的民事诉讼程序的体现。小结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审前准备程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其在适用过程中的缺陷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