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资源 内容提要 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参与者之 间配置的状态。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看,关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两大现象引人 注目:一从共时性看,不同国家、地区那怕是面临着类似技术和市场参数的 同一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千差万别的;二从历时性看,企业的 治理结构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从单边治理到多边共同治理出现了多种的 企业治理模式。 怎样解释这两大现象呢?本文以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为基 础,给出了一个初步的解释。abstract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the st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2、 the corporation s residual control right and residual claim right amongi ts memb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ion, on the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our eyes are caught by two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stage, even under the sam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governance str
3、ucture of different corporation i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time stage, there a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poration governance. Howt o comprehend these phenomenon?O n the ground of Hayeks duality viewpoint of the society order, this * gives a primary comprehension. 关键词 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企业治理结构、演化key wo
4、rds Hayek, duality viewpoint of the society order, corporation governance structure, evolution .、引言 企业是协调社会分工的一种组织形式, 其运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企业参与者 之间合理配置与企业运行有关的权利、责任, (主要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 余控制权)以确保他们之间合作及竞争关系的存续和扩展,这就是企业治理 的实质。所谓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参与者 之间配置的状态。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看,关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两大现象引 人注目:一从共时性看,不同国家、地区那怕是面临着类似技术
5、和市场参数 的同一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千差万别的;二从历时性看,企业 的治理结构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从单边治理到多边共同治理出现了多种 的企业治理模式。对于两大现象的解释,很多学者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 有关理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企业治理结构共时多样性是 因为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 认为企业治理结构历时多样性是不同企业随 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这样的分析是有缺陷的,要 害的问题在于: 一他们把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当做抽象的理性人 (有限理性) 看待,而忽略了其嵌入其中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二把企业概念化为理性的行 为者,而忽视了企业作为组织协调内
6、部成员利益差别的复杂的政治过程,也 就是忽视了企业治理结构内生演化的方面。结果是,他们既不能很好地解释 企业治理结构的共时多样性问题,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在竞争的作用下, 面临着类似技术和市场参数的同一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治理结构应该收敛于 某一种最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构,而这与观察到的事实明显不符;也不能很好 地解释企业治理结构的历时多样性问题,因为他们只能静态地、逻辑地比较 给定条件下不同治理结构交易成本的差异, 而不能从动态和历史的角度令人 信服地说明治理结构的演化问题, 这样的分析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技术选择论(邓宏图, 2003)。正如周业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制度安排的比较静态分 析仅仅告诉
7、我们 , 在给定某类条件下 ,哪种制度安排更有效或更好 , 至于一种 制度安排为何会变成另一种制度安排 , 其实并没有答案(周业安,2001)”。 哈 耶克是 20 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曾 获 1974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社会秩序理论是其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其 经济学理论的基础部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社会秩序二元观:即社会 秩序是由自发秩序与人为秩序在各自运动的基础上互动所致。 哈耶克社会秩 序二元观为解释上述两大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 可以避免单纯从节约 交易成本角度分析的缺陷。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对于这两大现象给出一个 初步的解释。二、哈耶克的社
8、会秩序二元观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而个人又是不同的,包括个人的追求、知识结构、技 能等等,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在所难免,但为什么社会总体上看起却是井 然有序的呢?在哈耶克看来,这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但不是人类设计的结 果”,也就是说,这不是由某些人理性设计的制度调节的结果,而是由社会 中个人的互动形成的。个人的互动最终达致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其间, 无 数且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 所以我们可以从我们对 整体中的某个空间部分或某个时间部分所作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作出 正确的预期 , 或者至少是学会作出颇有希望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 ”( 哈耶 克,2000) ,这就是所
9、谓的社会秩序。个人的互动是怎样形成社会秩序的呢? 哈耶克是这样分析的: 首先,社会秩序形成所需要的知识是分布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任何一个人 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必然的无知”状态(哈耶克, 1999)。一个人拥有的知 识分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明示知识,这些知识是标准化的、可以言 传的,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在社会成员间传播,可以依靠学习获得;另一部 分是默示知识,这些知识是个性化的、不能言传的,难以为他人理解,只能 在实际的操作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去感悟和把握。由于默示知识的存在,任 何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完全的知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就会存在障碍。因为 他们在很多场合无法理解他人行动的确切含义,合作
10、难以达成,社会秩序就 难以形成。 其次,为了克服自身知识的局限性,社会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规 则。这些规则实质上就是社会成员互动自发形成的、并愿意共同遵守的共同 知识的集合,是知识的浓缩器。有了这些规则,社会成员依此正确地预期其 他成员的行动,并按照这些规则强化自己某些方面的重要特征(如技能和倾 向等),进而更好地推动成员间的互动,形成“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 哈耶 克, 1988) 。根据哈耶克的解释,规则来自于惯例,惯例被采纳之初可能是 因为其他原因,甚至是偶然原因,之后,这些惯例之所以能延续,主要是因 为它们使采纳它们的群体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好于其他群体。 这种经成员互动 自发形
11、成的规则,被哈耶克称为自发秩序。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发秩序 之间的竞争,社会成员在互动过程中,某些成员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可能会 采取新的行动策略,并通过一个类似惯例产生的自然选择机制,产生一个在 新环境下成员更好互动的自发秩序,从而导致自发秩序的演化;也可能由于 成员对规则的过度依赖产生规则锁定,从而使得成员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 最终导致秩序的瓦解。再次,为了避免由于人们知识的局限性可能出现的“锁定”效应或降低由人 们错误决策造成的“失衡成本” (青木昌彦, 2002),社会成员可能形成组织 来加以补救,这就导致了外部规则的出现,也被称为人为秩序。它是一种通 过“认知分工”部分地克服成员知识
12、有限性的设置,通过人为设计的部分规 则,更有效地处理分散化的 “关于特定时间和环境的知识”(青木昌彦,2002) 人为秩序以命令的方式把特定的任务、目标或职能赋予组织中特定的个人 从而可以支配组织成员的行动 , 它一经创立出来 ,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 它不像自发秩序那样是目的独立和普遍适用的, 而往往只是服从于组织或统 治者的特定目的。 它的优势在于弥补社会成员与内部规则互动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一系列失误、促进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 及制度供给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等; 其局限性在于常常会出现制度刚性和组 织僵化,也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组织失灵。由于组织
13、之间存在着竞争,竞争将推动人为秩序的演化,演化的机制跟自发秩序的演 化类似。最后,自发秩序与人为秩序的互动形成总体的社会秩序。一方面,一些人为 秩序是在自发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将自发秩序法律化和条文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人为秩序也会影响到自发秩序的演进,某种自发秩序的形成完全 依赖于人为设定的规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 哈耶克,1988) 。随着环境的变化, 自发秩序与人为秩序之间不断发生互动,可能相互耦合,也可能相互冲突, 最终达成一种多重均衡状态。至于收敛于那一均衡状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问题,往往由互动开始时的状态、互动的路径及互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多 重因素共同决定。三、企业治理结构共
14、时多样性的根源按照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企业首先表现为一种人为秩序,它是由生产 要素所有者互动形成的一种生产性和交易性组织。 为了克服个人认知方面的 不足,它以命令的方式把特定的任务、目标或职能赋予组织中特定的个人, 从而可以支配组织成员的行动,权威、奖励、认可和协调形成了企业的组织 特征( 西蒙 1991)。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 本质上是一个 社会行动者,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是经济领域中的活动者,其行动就必然是 社会化的、要受到人为秩序约束的。这样,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是在人为秩序 下由企业参与人互动形成的一种自发秩序,是自发秩序与人为秩序的统一。 由此,我们就不难得出“企业的
15、治理结构是由自发秩序、人为秩序共同决定 的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参与者之间配置的状态”的结 论。由于从企业的现实运行看,企业不过是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履行过程 (谢德仁, 2002),这样,具体企业的治理结构就是在给定人为秩序条件下, 参与企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谈判的结果。 给定的人为秩序往往给出了谈 判的初始规则、要素所有者初始的权利设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要素所有 者的目标、偏好、非正式组织状况等等。比如有的国家特别重视劳动者权利 的保护,比如德国公司法便明确规定,企业董事会必须有职工代表参加等。 在此基础上, 每一个参与人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状况由该参与人的谈判能力决 定。在
16、企业设立时,生产要素所有者谈判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要素所有者所提供给企业的生产要素可能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一般来 说,发挥的作用越大,该要素所有者获得权利就越大、责任越大,反之,则 反是。比如拥有高专有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其谈判能力就相对较高,所谓 “专有性” (exclusive) 生产要素就是指这样一些生产要素 , 一旦它们从企业 中退出 , 将导致企业团队生产力下降、组织租金减少甚至企业组织的解体, 生产要素专有性程度是决定生产要素所有者分享组织租金的谈判力基础。 (杨瑞龙、杨其静, 2001)。2、生产要素所有者对其生产要素不进入企业生产过程而闲置所产生的机会 成本的承受
17、能力。承受能力越大,谈判能力越强。比如在那些资本短缺、劳 动力供给过剩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资本的人的谈判能力就强,而那些只能提 供简单操作劳动的人的谈判能力就弱。3、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通用性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由于稀缺,该生 产要素的可替代性就低;由于通用,他就不怕闲置,因此生产要素通用性越 强、稀缺程度越高,他的谈判能力就越强。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高 级技工严重缺乏,他们的收入甚至比部门经理的收入都高,有些企业为了留 住他们甚至给他们股票期权。在企业存续阶段影响参与企业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谈判能力的因素, 除了 上述因素外,还包括:对该生产要素绩效衡量的难度和监督生产要素所有者 机会
18、主义行为的成本,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谈判能力 越强。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上述谈判结果的主要特征就会被当作企业的 惯例稳定下来成为组织的记忆, 使企业参与者休战而进入合作状态 (纳尔逊、 温特, 1997)。企业参与者按照上述惯例强化自己的技能、认知、倾向等, 使得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得到强化, 从而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当的稳定 性,直到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参与者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时将之破 坏为止。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同一时段内,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企业面 临的人为秩序不同, 也就是所嵌入的社会结构不同; 加之,同样人为秩序下, 由于不同企业内部各生产要
19、素所有者谈判的结果不同,因此,同一时段内,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技术层面 上(产业领域、企业规模、各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看大致相同的美国 企业和日本企业,企业的治理结构会差别很大,根源在于其背后的自发秩序 和人为秩序的不同。四、企业治理结构历时多样性的一个粗略机制 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人们的有限理性,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肯定 难以消除,这样在一定的人为秩序下,企业作为一个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之 履行过程,就是参与企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不断再谈判的过程。随着内外环 境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其治理结构就必然会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之中。其 演化遵循这样一个粗略
20、的机制,鉴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只给出该机制的主要 内容以求抛砖引玉,而不用企业史资料加以印证:1、企业运营绩效差异的持续性。在某一时期、一定市场范围内,即使是面 临相同或类似外部环境的企业, 由于参与企业的生产要素和其所有者的异质 性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 在竞争过程中企业的运营绩效会出 现差异。另外,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市场的扩 大或人为秩序发生较大变化时,所引起的不同企业自发秩序的变化是不同 的。有的企业可能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更适应新环境的自发秩序,当然适应的 程度有大、有小;有的企业则可能由于路径依赖作用而锁定在旧的自发秩序 之中,而难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物
21、质和能量等;这也会带来企业运营绩效的 差异。尽管企业间的模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企业运营绩效的差异,但是 由于关键资源缺乏弹性和企业组织惯性等原因,产生了一种模仿的阻隔机 制,单凭简单、机械的模仿是难以消除这种差异的。结果是企业运营绩效的 差异就具有了一定的持续性(邸强、唐元虎, 2004)。2、适应性学习。在一定市场范围内,在企业之间多次竞争过程中,企业经 营绩效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一些企业因经营绩效太差不能从外部环境 获取能量、资源等而被淘汰,竞争过程中始终保持优良绩效的那些企业就会 成为企业“明星”。那些绩效较差的企业在生存压力的推动下,启动了适应 性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层
22、面:一是搜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在企 业已知的明星企业治理模式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然后加以引进、模仿;一 是创新,就是经过成员互动创造崭新的企业治理模式。经过适应性学习,一 些原先绩效较差的企业可能通过创造性模仿或创新脱颖而出成为后来居上 的企业明星。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竞争和适应性学习,与明星企业治理结构 有关的一些显性知识便会在一定市场范围内扩散开来,成为公共知识。在这 个过程中,竞争起到了“获致知识的途径和程序”的作用(冯兴元, 2002)3、市场选择。经过多次竞争,市场上就会出现老牌明星企业和后来居上明 星企业的若干种企业治理模式共存竞争的局面。哪种治理模式将为主流模 式,将接受市场的选择
23、。市场在选择的时候,往往遵循一个所谓的“战略互 补性”的机制(青木昌彦, 1999),即社会上的企业采用某治理方式的比率 越是上升,对每个企业来说,采用该模式的战略优势就越大,该模式就会被 当作一个惯例稳定下来。这类似于威特( Witt )所讲的“频数依赖效应” , 即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取决于群体中已有多少成员作了这种选择(盛昭瀚、蒋德鹏, 2002)。随着环境的重大变化,企业在应对环境变 化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可能会冲破 “频数依赖效应”的束缚对已成为惯例 的治理结构进行重大的创新,由于路径依赖和企业适应性学习能力的差异, 创新也会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于是进入新一轮适应性学习和市场选择的过 程,在经过一个一定的阀值或频数后,某种治理模式成为主流模式并流行开 来,形成新的惯例。当然,由于默示性知识的存在,各个企业只能获得那些 关于该治理模式的显性的知识,各个企业的治理模式不会完全相同。 通过这样一个粗略的企业治理结构演化机制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若干新制 度经济学家如詹森等人提出的“最小化代理成本的组织形式会流行起来”的 观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角的初步认识(46)-苏教版
- Unit 5 Section B 3a - selfcheck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3-复式统计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折射仪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包装检测仪器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度教育行业资金监管账户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地经营权转让及生态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员工住宿安全与设施改造协议
- 地理-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四省联考(陕晋青宁)试题和解析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运动会活动流程中的医疗安全保障措施
- GB/T 19342-2024手动牙刷一般要求和检测方法
- 2024年山东铁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 净土资粮——信愿行(11)第六讲净业三福变化气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