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高考模拟题_第1页
生态与环境-高考模拟题_第2页
生态与环境-高考模拟题_第3页
生态与环境-高考模拟题_第4页
生态与环境-高考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检测卷(九)生态与环境一、选择题(2019山东青岛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答案C解析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B正确;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2019安徽六安一中高三

2、模拟)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果把横轴含义换为“时间”,曲线图的变化趋势会有改变丙、丁两点种群数量相等若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负荷量应超过400只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丙、丁之间纵坐标最高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时捕获答案C解析该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曲线与给出的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同,A错误;图中横坐标为种群数量,在同一横坐标种群数量相等,因此丙、丁两点种群数量不相等,B错误;若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200只,观察横坐标可知,丙点数值小于K

3、/2,因此该种群在此环境中负荷量应超过400只,C正确;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需要让该种家畜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由图可知,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K/2,丁超过K/2,选择丁点可以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保持最大增长速率,D错误。(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海洋捕捞时在鱼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捕捞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合理开

4、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答案D解析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破坏害虫的正常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进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A错误;K/2(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海洋捕捞时,捕捞后使鱼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才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而不是在K/2时捕捞,B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被循环利用,C错误;“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所以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正确。(2019黑龙江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不同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有差别同一群落的不同种群通过

5、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统一整体水生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都有关温带草原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属于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同一群落的不同物种间关系复杂,有捕食、寄生、竞争、互利共生等,它们通过这些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B正确;光、温度和氧气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故水生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C正确;温带草原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但其植被类型一般不发生改变,不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2019湖南永州一模)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6、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1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答案A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A错误;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B正确;由表可知,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而甲、丙的存活率降低,说

7、明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D正确。(2019河北保定高三期末)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一杂草丛生一灌木丛生一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答案A解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密度约为:(第二次捕获个体数X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

8、使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造成种群密度偏大,A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因此,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大蓟均存在,但在不同阶段资源和空间不同,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B正确;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C正确;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逐渐增加,D正确。(2019河南周口高三期末调研)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

9、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答案A解析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如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会使群落的结构变的更简单,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可能会有物种的消失,优势物种的改变等,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都不符合“S”型曲线,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使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C错误;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也会发生演替,D错误。(2019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

10、食关系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可以推知甲虫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错误;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而甲虫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误;甲虫属于分解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甲虫是分解者,而能量金字塔的底部是生产者,D错误。(2019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某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呼吸散失摄食能-n同化能丄一严聘一遗体残骸等排粪能单位;kJ)l_x1402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568kJ

11、,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499.84kJ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了害虫体内的能量为1402kJ图中X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答案B解析流经害虫的总能量指的是同化总量即为19701402=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同化量568储存能68.16=499.84kJ,A正确;图中的1402kJ的粪便能不属于害虫体内的能量,并且蜣螂不一定能获取全部的排粪能,B错误;储存能一遗体残骸量=乂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正确;害虫与天敌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

12、施,同时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D正确。(2019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IIIII种群II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X107kJ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种群II同化的能量最多,其次是种群I,最少的是种群III,所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I一I一III,A错误;种群II全部生物同化的能量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

13、的能量少于6.95X107kJ,B错误;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三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X100%,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0三15.0X100%=20%,D错误。(2019山东省烟台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答案D解析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处于稳态时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

14、,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C正确;兔子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2019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下表为养鱼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处理水稻产量(kg/hm2)土壤有机质(%)稻田养鱼40232.72对照34742.56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答案C解析稻田中可提供的

15、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A正确;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使能量较多的流向水稻,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B正确;鱼粪中的有机质需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才会被水稻吸收利用,C错误;稻田养鱼增加了稻田中的生物种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D正确。(2019全国卷II)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

16、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牧草的数量远多于羊的数量,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呈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中乔木的数量远少于昆虫的数量,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A正确。(2019武汉市级示范高三联考)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W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若表示能量,则其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前者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

17、来自过程答案C解析图中I是大气中的CO库,11、III是消费者,W是分解者,其中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错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中)以C0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C正确;根瘤菌是消费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而不是,D错误。(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抱子。一经感染,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形成“僵尸蚂蚁”。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抱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

18、。以下分析错误的是()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木蚁和真菌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答案C解析被真菌感染后的木蚁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说明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A正确;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说明“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真菌与木蚁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错误;“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所以真菌可以从其头部萌发,D正确。(20

19、19河南驻马店高三期末)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方面紧密联系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B正确;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藻、硝化

20、细菌等自养型的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D正确。(2019天津高考)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

21、虱提供防治措施答案C解析植物产生的挥发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其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A正确;植物与其天敌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的现象,B正确;烟粉虱的Bt56基因表达出的Bt56蛋白可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所以若烟粉虱的Bt56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则烟粉虱的数量增长速度会减慢,C错误;若Bt56蛋白被水解,则烟粉虱无法抑制植物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有利于对烟粉虱的防治,D正确。(2019江苏常州市高三期末)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

22、“化学防御”。下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族鼠种群怡度1=1芹草化学防御水平芍草!学附御水平柑时值642oK642OI1I1oO-o-o-O-eK-n5O5O53221I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答案C解析苔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光照、温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约,A正确;据题干可知,样地一中苔草的化学防御水平最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正确;据题图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

23、度较高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提高,C错误;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正确。(2019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可被蓝藻吸收利用B.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C.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答案D解析蓝藻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水体中的分解者的

24、分解形成无机物才能被蓝藻吸收,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用化学试剂杀藻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水体中的矿质营养可减少蓝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华发生,D正确。(2019陕西省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A解析完成碳的全

25、球化物质循环,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还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稳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正确;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C正确;植被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调研)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26、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2019河北九校高三联考)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的是()某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

27、群增长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答案C解析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A不符合题意;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使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B不符合题意;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C符合题意;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害虫种群的增长受抑制,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D不符合题意。23.(2019河南省南阳高三期末)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是“到本

28、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创造宜居环境,多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种植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A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后有可能导致环境中因缺

29、少其捕食者而导致当地环境中物种减少,从而导致当地环境中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体现生态效应,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属于间接价值,C正确;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故种植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不容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2019湖南名校高三联考)近年,我国较多城市雾霾天气频发,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持续进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迅速展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答案B解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植物覆盖率得

30、以提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增多,在某种程度上能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外来物种引入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谨慎引进外来物种,B错误;农田退耕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土壤条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繁殖体,因此由退耕农田发展到森林阶段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C、D正确。(2019安徽芜湖高三期末)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我国各地涌现新型稻田基地。利用鸭子取食稻田里的杂草和福寿螺等害虫,不仅减少农药的使用,而且鸭子品质更优。鸭子粪便可以肥田,使水稻健康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将鸭子引入水稻田里,原有的食物链营养级可能增加与传统稻田相比,新型稻田中福寿螺

31、种群的K值会减小在鸭粪被植物利用过程中,其能量进入植物体内该生态系统中,鸭子和水稻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答案C解析将鸭子引入水稻田里,鸭子取食稻田里的杂草和福寿螺等害虫,原有的食物链营养级可能增加,A正确;与传统稻田相比,由于引入的鸭子取食福寿螺,所以新型稻田中福寿螺种群的K值会减小,B正确;在鸭粪被植物利用过程中,鸭粪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其中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鸭子和水稻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D正确。二、非选择题(2019河北保定高三期末)回答下列问题:般每胎1仔,大象种群米用的是同对策的生物还有(填R对策的种群数量位于图中S/点源、环境的关系,保定市山区积极

32、区发生的变化为演替。地区连续多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虫大爆发。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害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存在R对策与K对策。R对策的种群生命期短,生殖率很高,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K对策的种群生命期长,种群数量稳定,但生殖力弱。右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J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N。tt1t1t大象妊娠期长达600多天,一对策,推测与大象采用相“田鼠”“蝗虫”或“大熊猫”)。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为处理好发展同人口、资开展了“退耕还林”活动,在此山管理人员在“退耕还林”剂杀灭某种害虫,结果导致这种害虫爆发的原因:。答案(1)K大熊猫稳定型

33、次生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营养结构解析(1)大象、大熊猫的寿命长,生殖力弱,均属于K对策,而田鼠、蝗虫的寿命短,生殖力强,均属于R对策。R对策的种群数量位于图中S点时,N+=N,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保定市山区的“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2019全国卷I)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

34、。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导致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答案(1)果树一A-C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解析(1)由题可知,害虫(A)与果树之间为捕食关系,鸟(C)与害虫也为捕食关系,则相应的一条食物链是“果树一害虫(A)-鸟(C)”,其中第三营养级是鸟(0。种间竞争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如害虫A、B均以果树为食,二者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中,人

35、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B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降低B种群的种群密度,从而减轻果园中害虫B的危害。(2019山东德州高三期末)白洋淀湿地公园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等功能。公园内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回答下列问题:公园中的某种植物由近水边到陆地沿地表随机分布,这(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TOC o 1-5 h z的水平结构,理由是。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湿地具有净化污水的功能,同时还能进行科学考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湿地中某种以草籽和食草昆虫为食的鸟类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的能量,该种鸟类同化的能量不能100%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原因是。在调查中发现,雄性斑鸠通过点头或鞠躬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答案(1)不属于该现象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物种组成间接和直接一、二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行为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