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教学重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教学教具:字词卡片、课文插图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用各种方法认记生字。 2多方面收集和阅读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 2、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
2、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质疑解疑 生成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 ,知道男孩子疼爱父母的好思想。三、小组合作 学习课文 识字出示生字词 玩具 柜台 兴奋 目不转睛 盯着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小兵 咱们 抢 富裕 商场 眼 圈 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朗读 1、自主读第一节,
3、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讨论: 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节,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以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
4、样的感受? 想象 1、 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2、自由交流:从阿姨、阿姨的女儿的表现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节内容。四、当堂检测 反馈效果 1、指认生字。 玩具 柜台 兴奋 目不转睛 盯着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小兵 咱们 抢 富裕 商场 眼 圈 2、这一课主要写了小兵想要玩具( ),但没有( ),说明小兵是个( )的孩子。五、拓展延伸 总结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教师相机板书:懂事的小男孩,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为难的妈妈,
5、有爱心的小女孩。 2、默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 目不转睛:眼睛凝神注视,眼珠一动不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兴奋:振奋、激动。 富裕:(财物)充裕。与“贫穷”意思相反教学反思1、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读准字音、读通对话、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听了他们的谈话,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深地印像?”、“是呀,小男孩的眼里、心里只有小汽车。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他却说不,我只
6、看看,不要妈妈买。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读读想想、读读议议、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引起情感共鸣,被文中的小男孩、售货员阿姨和售货员阿姨的女儿感动着,受到了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2、以点带线,以情感人“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小男孩复杂的心里。从这句入手,紧紧抓住小男孩的心情,带动整篇地学习。 阅读在线: 疼爱父母(作者:张敏) 晚上下班的时候,天色尚未黑。经过输液大厅时,看见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地出来了。他很仔细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那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面色腊黄,身体清瘦、腹部却很突出
7、,可能是患了什么慢性病?她双目紧闭,整个身子都靠在了轮椅上。虽然气色是如此之差,可是衣着整洁,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倒不像一位病人。再看那男人,大约四十来岁,衣着很朴素,面目沉稳。他身子微微向前倾,慢慢地推着轮椅,小心地避着路上的小坑、小石子,轮椅很平稳地缓缓向前。我不禁暗叹:好细心的男人!那老人一定是他的母亲吧! 我走出医院大门,却忍不住又回头看他们一眼,看到了至今令我难忘的一幕:只见那男人停下了轮椅,侧身向前,伸出手温柔地把散落在老人额前的一络白发轻轻地夹在了老人耳后,又替她掖了掖颈边的衣领,然后端详了老人两秒钟,似乎满意了,又推起轮椅轻轻地走了。只留下我一人呆呆地站在马路边,几乎忘了身处何处
8、。起风了么?有风沙吹进了我的眼,我的眼睛酸涩地疼,心里溢满了莫名的感动。有多久了,没见过这温柔的一幕?我见过青春的男孩体贴地为他的小女友忙前跑后,见过中年的父母亦步亦趋地跟在可爱的小宝宝身后怕他跌跤;却何曾见过这般痴心的儿女如此温柔地疼爱他年迈的母亲?这样轻柔细心地捋起她额前的乱发,为她牵动颈边的衣领,在她病时还顾及她年老的容颜与形象? 我想起年轻的我们曾几何时被父母怎样在手心里疼爱着长大,可是我们长大了,开始粗声粗气地对父母说话;面对父母的询问,开始满脸的不耐烦。在外面受气了,总是回来对父母发火,全是因为知道父母永远不会责怪我们,不会背弃我们啊!他们的爱是恒久不变的,即使知道我们总有一天会像
9、离巢的小鸟那样一去不复返。可是我们再长大些了,开始疼爱我们的爱人,疼爱我们的心肝小宝宝。我们的羽翼丰满了,再也顾不上回来看一眼我们的“老巢”了,而父母就一直在那“老巢”里,寂寞地等着我们回来,慰藉他们孤独渐老的心。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像那位中年男人一样,为病弱的母亲小心地整理她日渐衰老的容颜,深情地牵动她皱折的衣领?像呵护我们亲亲的小宝宝那般呵护疼爱我们亲亲的父母?作业设计:1、 默读课文,朗读课文。2、摘抄好词佳句,读摘抄本子。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文中的小兵,喜欢小汽车,但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是多么孝顺啊;售
10、货员阿姨和女儿天天等着送小汽车给小兵,又是多么富有爱心啊!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但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时时透着“情”字。“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妈妈。” “在那儿!”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行动中、语言中、表情中无不透露着小兵对小汽车的喜爱之情。“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孩子那“言不由衷”的话语又是多么地令人震撼。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现在,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思想教育的教材。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到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从
11、而实现“语言和精神共生”。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感受小男孩矛盾复杂的心情,从而体会小男孩的懂事、孝顺。2、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在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自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1、板书:玩具柜台 读准字音。说说你怎么认识的。出示图片,看着图,能用“玩具柜台”说一句话吗?2、“六一”儿童节是多么快乐的时刻啊,孩子们由爸爸妈妈带着到玩具柜台前尽情地挑选自己最最喜欢的玩具。小朋友,你们也肯定有过这样的快乐吧!3、在这人群中,有个孩子非常的特别,今天,我们就到玩具柜台前去看一看这位特别的孩子。(读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2、检
12、查朗读:指名读第一小节分角色朗读213小节。老师发现213小节都是一些对话,是吗?请你快速地找找,是谁在谈话。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一声。(读准生字:售货、兵)分角色朗读。 、读正确课文、分清角色、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三、品读语言,体会情感。1、听了他们的谈话,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深地印像?2、在学生交流中出示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1)小男孩不要妈妈给他买小汽车,是真的不喜欢,不想要小汽车吗?不要急着回答,请你读读课文19小节,好好想一想。(2)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
13、喜欢小汽车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小朋友,你们看这位小男孩的眼睛,(读句)你能想象一下,小男孩是怎么想的吗?是呀,他喜欢小汽车,想要一辆小汽车的心情就藏在他的眼睛里,就在这句话里。你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3)在交流中出示句子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妈妈。”阿姨看他身边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师当售货员阿姨,学生当小男孩,你发现了什么?是呀,小男孩的眼里、心里只有小汽车。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他却说3、回读小男孩的话:“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你有什么
14、想说的吗?4、自读课文,思考:小男孩为什么不要妈妈买?(1)交流(2)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3)感情朗读。你能把妈妈说的这句话读好吗?(4)小朋友,听了这位妈妈的话,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吗?(5)再回读小男孩的话:“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1)小朋友,小男孩说的话该怎么读呢?(2)交流、感情朗读。三、升华情感1、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啊,话中却藏着小男孩对妈妈的心疼,对妈妈的爱。小朋友,课文的最后三小节,也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请你用心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吗?2、小朋友,你有什么想法和行动吗?3、这位懂事
15、的小男孩感动着售货员阿姨和售货员阿姨的女儿,也感动着我们每位小朋友,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教学心得1、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读准字音、读通对话、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听了他们的谈话,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深地印像?”、“是呀,小男孩的眼里、心里只有小汽车。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他却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读读想想、读读议议、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
16、引起情感共鸣,被文中的小男孩、售货员阿姨和售货员阿姨的女儿感动着,受到了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2、以点带线,以情感人“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小男孩复杂的心里。从这句入手,紧紧抓住小男孩的心情,带动整篇地学习。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来自费尔教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具”等11个生字。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HYPERLINK o 课件 t _blank 课件。观察图画,导入新课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
17、什么?(学生说话)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读通课文,初步感
18、悟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再读课文,加深感悟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2.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