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_第1页
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_第2页
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_第3页
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_第4页
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管齐下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一学校食品卫生监管汇报材料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关重大,食品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学校食堂卫生 安全管理,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师生员工的危害,对于保 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 来,市卫生局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 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大学校食堂食 品卫生管理力度,五管齐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食堂卫生 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成效突出,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一、从提高学校食堂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培训、

2、教 育、宣传等多种方式,达到强化法制意识,确保食品安全的目的抓好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卫生意识和法律意 识,是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的基础。多年来,市卫生局一 直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培训班, 对食堂经营管理员进行食品卫生和法律法规知识进行重点培训。 2004年10月份,市卫生局分两次分别对学校主管校长、学校食 堂负责人进行了卫生法律及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参加培训人数 近200人,各县(市)区卫生局也对辖区内学校食堂负责人500 余人进行了培训。2005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 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贯彻新颁布的卫生部、教育 部学校食物中

3、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落实监督管理责 任,市卫生局组织召开了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会议,各县(市) 区卫生局主管局长,监督中心主管主任,市区内各学校校长、学 院院长、幼儿园院长、主管校长(院长、园长)和学生食堂负责 人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两级卫生部门管辖范 围和职责,提出了严把学校卫生许可准入关,全面实施食品卫生 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学校集体食堂实行分级监管,责任到 人,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和通报制等多项措施。通 过多种培训形式,提高了学校校长、食堂负责人的食品卫生安全 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从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学校食堂

4、的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 从关键入手,抓好关键环节,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 合的办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治理, 收到了良好效果。市卫生局联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招收寄宿生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 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学校食物 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学校食堂严格按照部门配 合、分级监管、责任到人、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进 行监管。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每个学校指定两名 责任卫生监督员,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级别和 要求进行日常监督。重点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食品及其原料的 采购

5、以及餐具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 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二是实行月报制度。为及时掌握我市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食品 卫生安全状况,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按照市政府 的要求,市卫生局制定了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月报制度,在全市设监测点100个,其中学校及幼儿园食堂35 个。各县(市)区卫生局,市卫生监督中心每月对监测点进行监 测一次,25日前上报辖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评估报告,市卫生局汇总后于28日前以月报形式向市政府报告。 为探索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新模式,及时掌握我市餐饮业和学校食 堂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实行预警机制。市卫生局

6、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中, 实行预警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市卫生局组织对所辖县、 区招收寄宿生的学校食堂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食堂条件简 陋,管理水平低,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 以xx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的名义向各县(市)区政 府发出了食品安全预警通知,引起了政府领导、教育部门和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个以政府领导牵头,教育、卫生部门共 同参与的学校食堂治理活动迅速掀起。几年来,市卫生局共发送预警通知20余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食堂的硬件建设和软件 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四是开展专项整治。除了春季、秋季和高考期间3次学校食

7、 品卫生专项整治外,每年还要对重点环节实施多次专项检查。主 要检查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建立与落实情 况,学校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管理、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和法律 知识培训、食品采购索证登记、食品原料的储存以及餐具消毒等 情况。在2006年秋季学校食堂专项整治中,全市先后共出动卫生 监督员1800余人次,监督检查学校集体食堂512个,学校周边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600余家,对128个学校食堂和400多家学 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对存在问题 严重的80余家学校食堂和200余家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分 别给予了停业整顿和取缔,没收并销毁不合格食品350余公斤,

8、立案处罚20余家,罚款23600元。此外,还利用电视台卫生 与健康专题节目报道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共35次, 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相结合,使我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 得到了显著改善,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发生率明显下降。三、从推行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入手,全面促进学校 食堂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一 种新模式,它可以提高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解决食品行业监督与人员配置不足的矛盾,从而提高食品卫 生监督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卫生安全。2003年,我市开 始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9、首先从成规模、管理相 对规范的学校食堂和桶装饮用水生产行业入手,对学校食堂实施 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至2006年底,全市城市区学校食堂分级 量化管理率达到100%,全市达到95.1%,日常监督工作量减少 10%。其中有10家学生食堂被评为A级,A级单位工作量减少 30%,每年为学校减少支出近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另一方面,我们按照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 送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所 有学校食堂必须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凡达不到 许可条件评分为C级以上的决不办理卫生许可证。许可时,原则 上一个学校只办理一个卫生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为学校

10、校长,全 面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校长负责制,严格明确食品卫生管理员 工作职责。通过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把卫生许可关, 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充分调动了学校对食品卫生管理的积极性, 多数学校加大了食堂卫生硬件投入,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配 备了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全面改造,食堂面 貌焕然一新,如轴三中、拖一中、洛耐中学、偃师高中和山化乡 中学的学校食堂管理都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四、从开展评比、交流入手,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几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学校食堂负责人,到硬件设施好、卫 生管理到位的河南科技大学食堂、建专食堂、偃师山化乡中学等 食堂参观学习,交流管理经

11、验,探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学 校管理人员的信心,营造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无论是学校领导、食品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都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和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 强,食品卫生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2005年12月26日,市 内200多家学校主管校长和学校食堂负责人在参观了河南科技大 学新校区食堂后,对其现代化的食堂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大家 一致认为: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必须严格按 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要求,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确 保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鼓 励先进,市卫生局每年都要评出一批硬件设

12、施完善、卫生管理规 范、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 理制度的学校食堂进行通报表彰,使先进单位增强了荣誉感,落 后的单位感受到了压力,从而出现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 良好局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五、从抓源头入手,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和健 康体检,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对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 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食物中毒防范意识,提高卫生知识水平, 对于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 们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办理卫生许可时,严格把好人员培训 和健康体检关,不经培训和体检的严禁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通过 培训,使每个从业人员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加工操作, 保证了食品的清洁卫生,从源头上消除了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同 时,不断完善食物中毒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卫生部门主动和各 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作与沟通,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物中毒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 度,提高了学校领导和食堂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防 范意识,实行了校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 机制,三年来,全市未发生学生集体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