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 我的叔叔于勒第四单元 回味少年时代1.学会多种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2.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3.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学会从多个角度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表达兄弟情深的成语,你能给大家说出几个吗?情同手足、手足之情、难兄难弟、八拜之交两肋插刀、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盘而食、刎颈之交、连枝带叶风雨同舟、让枣推梨、伯歌季舞、亲密无间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兄弟感情有关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兄弟之情是怎样的。新课导入 莫泊桑(18501893),是

2、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走近作者阔绰 拟定 栈桥 拮据 牡蛎 别墅 撬开 难堪煞白 倒霉 诧异 褴 褛nzhnjichuqiolknshchmishln l字词梳理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

3、怪,使人不明白。字词梳理词语解释1.这篇小说描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谁是主人公?小说描写了菲利普、克拉丽丝、于勒叔叔、“我”若瑟夫、两个姐姐、姐夫、船长。菲利普、克拉丽丝是主人公。整体感知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吗? 小说写我的叔叔于勒不仅挥霍尽自己应得的财产,还大大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父亲只好打发于勒到美洲去。没想到于勒竟发了财,而且来信说要赔偿父亲的损失,于是贫困中的我们一家日夜盼望于勒归来,二姐还此促成了婚事。在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游时,在船上遇到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大家的希望变为失望,母亲大骂于勒,最后我们远远地躲开了于勒。整体感知3.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

4、、高潮、结局四部分,你能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划分为四部分吗?开端(14):盼望于勒。发展(519):夸赞于勒。高潮(2047):巧遇于勒。结局(4849):躲避于勒。整体感知4.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悬念结局(技巧)整体感知 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整体感知 菲利普

5、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5.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你能理解这篇小说的线索吗?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暗线是于勒的贫富变化。整体感知1.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你能找出他们是如何变化的吗?思考他们是围绕什么变化的? 可以看出他们是围绕于勒是否有钱而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精读细研时 间于勒的现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十二年前十年

6、前现 在糟蹋钱,把自己和父亲的遗产挥霍干净坏蛋、流氓打发他到美洲去赚了点钱,后来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正直的人,有良心人,好心的人赞美、夸奖、盼望于勒在轮船上做水手卖牡蛎。衣服褴褛,又老又穷苦这个贼,这个流氓咒骂、躲避于勒精读细研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菲利普克拉丽丝“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咱们怎么办呢?”“向旁边走了几步”“父亲赶紧走去”“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好象不安起来”“瞪着眼看了看”“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张皇”“突然很狼狈”“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可要多加

7、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应该把孩子们领开”“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在哆嗦”“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突然很暴怒起来”“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精读细研 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到遇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极度失望,担心、害怕,恐怕于勒认出自己,憎恨于勒骗了自己。精读细研 菲利普夫妇是很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们自私贪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嫌贫爱富。菲利普还爱慕虚荣,菲利普太太(克拉丽丝)小气精明、临乱不慌、刻薄泼辣。3.通过小说

8、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物形象?精读细研 于勒原来是一个行为不端,糟蹋钱的人。后来有钱时知恩图报,最后落魄时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若瑟夫:真诚,善良,纯洁,有同情心。4.文中的于勒、“我”有怎样的特点? 同学们,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体裁。那么,这篇小说要反映怎样的社会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进行探究。疑难探究1.结合全文进行合作讨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有:(1)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通过下面语句看出来:“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

9、了。”“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疑难探究(2)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通过下面语句看出来:“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疑难探究(3)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从虽然很穷,“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看

10、出来菲利普夫妇比较虚荣,现在于勒又穷又老,所以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4)其他原因。疑难探究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作者要通过这篇小说来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呢?(1)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为什么不肯和亲弟弟相认?是因为金钱的作用。这样残酷的情景,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现实概括。疑难探究 (2)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从菲利普夫妇立场看,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因为贫困,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生活,只能丢失亲情。疑难探究3.同学们,这篇小说在选做

11、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现照录如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在小说中不同的叙事手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疑难探究4.这篇小说除了叙事手法、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外,在写作手法方面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然后派代表向大家展示。(1)以小见大。从家庭琐事中“开掘出不寻常的社会意义”。(2)设置悬念。前四段倒叙,设置悬念。文章第三段说“只要一看

12、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疑难探究(3)作品贯穿着两条线索。明线是菲利普夫妇等对于勒的逐、盼、遇、躲、暗线是于勒的沦落、暴发、再沦落,双线并行。(4)对比手法。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我”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等。疑难探究我的叔叔于勒巧遇菲利普夫妇:卖牡蛎于勒:盼望夸赞躲避很大的买卖糟蹋钱主题: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小人物生活的辛酸板书设计 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充分展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嘴

13、脸,表现了世态的炎凉,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旨归纳一 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悬念结局(技巧)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回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原因结果(逻辑):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满期待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教材习题 期待破灭(心理):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回来解困发现于勒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担心背

14、上包袱,明知对方身份而不相认。 悬念结局(技巧):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一家人盼望他回来解困在船上巧遇一个与于勒相貌相似的水手,他是谁?原来就是破产的于勒,一家人希望破灭,失望而归。教材习题 二 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依据小说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与同学讨论。 于勒是生活在当时法国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虽然年轻时候“行为不正,糟蹋钱”,但是,老年的于勒历尽磨难、穷困潦倒、境遇悲惨,在黑暗的金钱关系中连亲人都不愿与他相认,可见他也是个可怜的人。教材习题三 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15、。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也有利于安排故事情节,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教材习题 四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体现了父亲极度盼望于勒归来的心理。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句中有三次同义反复,为什么?) 这里的反复起强调作用,强调了“我”与于勒之间的血缘关系,表现了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境况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不与教材习题 勒叔叔相认的困惑、不满。“我”与父母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3.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以免再遇见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句话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让人深刻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淡薄和世态的炎凉。教材习题 五 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示例】在父亲不经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彩。原来他看见斜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