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PAGE PAGE - 26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2015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以联系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已经消亡

2、,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在今天的积极作用主要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本题选C。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分封制是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都与题意无关,故ABD三项排除。2.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这说明,分封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答案】B【解析】从题干“分

3、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故A错误。从“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周的统治疆域由一个个诸侯国拼接而成。说明分封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B正确。题干只是说明分封对象不只是有姬姓贵族,并不能说明这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故C错误。题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较广,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故D错误。3.周代的“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场所,比如家庙、太庙等。“坛”是

4、指用来祭祀各种神的场所,比如祭天,称为天坛;祭地,称为地坛等。周代“庙”的地位高于“坛”,礼记规定“宗庙为先”。这集中表明周代A. 宗法制未完全确立B.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C. 神权已与王权分离D. 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详解】周代“庙”的地位高于“坛”,说明周朝人更加崇拜祖先,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故答案为B项。西周已确立宗法制,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祭祀祖先和神,并不表明就是宣扬君权神授,排除D项。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 周王B. 燕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答案】

5、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诸侯在自己封地内世袭统治,分封其子弟并相对是大宗,所以在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燕国国君,B项正确;周王相对于全国的诸侯来说是大宗,对各诸侯国间接统治,各诸侯国内自成一体系,卿大夫即是诸侯的小宗和也是士的大宗,ACD三项错误。5.秦始皇始置,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位上卿。此官职应该是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始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联系所学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故C项正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AB两项与题干无关,

6、排除。郡守为地方官职,与题干不符,故D项排除。6.柳宗元评论秦始皇时指出,他“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秦始皇开创出这种局面主要得益于其A. 统一了六国B. 建立皇帝制度C. 推行郡县制D. 设置三公九卿【答案】C【解析】材料中“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是指秦始皇对地方统治管理得到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题干所述事件的背景;BD是中央权力不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点睛:由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加强,考查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做出选择即可。7.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只凭皇帝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对国家的

7、统治,于是设官分职。隋唐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分工所采取的措施是A. 三公九卿制B. 内外朝制度C. 三省六部制D. 二府三司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分工所采取的措施是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内外朝制度是汉代的中枢机构,故B项错误;二府三司制是北宋的中枢机构,故D项错误。8.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

8、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进步性D. 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要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但其主要是以人的品德和才学为主要的举荐依据,这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了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好坏比较,B项排除;材料同科举制无关,D项排除。故选C。9.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

9、”、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这些做法旨A. 密切南北联系B. 防范结党营私C. 实现权力制衡D. 保证地域公平【答案】B【解析】明清的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防止官员在行使职权时,滥用职权或者结党营私,故选B;朝廷的做法意图是为了维护或者加强统治,故A不符合史实;C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10.唐玄宗时,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堂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皇帝的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议决通过,并且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A. 政事堂掌握最高决策权B. 政事堂的权力高于皇权C. 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D. 中书门下统领六部百官【答案】C【解析】唐代政事堂并不掌握最高决策权

10、,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故A错误;皇权至高无上,政事堂的权力不可能高于皇权,故B错误;材料“皇帝的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议决通过方可颁行生效”反映了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书门下统领六部百官,应该是尚书省统领六部,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的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议决通过方可颁行生效”,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1.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A.

11、汉武帝设立中朝B. 唐朝实行三省制C. 宋代实行文官制D. 秦朝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可知,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与汉武帝设立中朝的史实相符,故A项正确。B项内容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排除。宋代实行文官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武将叛乱,排除C项。秦朝三公九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2.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样做法表明当时A. 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B. 考试选官的方式得

12、到广泛推行C. 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D. 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答案】C【解析】汉代察举制的标准是品德,材料“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信息说明对于官员的素质进行考察,然后使用,故C项正确;“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说明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持选官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对于官员的考察,并不是说明该种方式得到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地方察举不实的信息,故D项错误。13.“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面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A. 唐代尚书省B. 宋代三司使C. 元代中书省D. 清代军机处【答案】

13、D【解析】【详解】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而唐代尚书省、宋代三司使、元代中书省均属于有编制、有定员、有预算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 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A. 设枢密院B. 设立南书房C. 设置殿阁大学士D. 设立内阁【答案】D【解析】【详解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无决策权,C选项符合题意。枢密院在宋朝掌管军事,A选项排除。康熙帝设置南书房,B选项排除。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置内阁,D选项排除。15.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A. 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B.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 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D. 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从材料“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中可以看出,材料中这些措施有利于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故A项正确;B项错误,明太祖废

15、除丞相制度;C项错误,错在“有效杜绝”;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6.“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材料表明军机处A. 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B. 关防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C.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处理事情的封闭性,这主要是防止泄露信息,有利于政令的执行,故B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信息。17.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

16、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 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18.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

17、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是A.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B.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 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 首创了陶片放逐法【答案】A【解析】“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等字眼体现的是梭伦改革,而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克里斯提尼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伯利克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首创了陶片放逐法的是克里斯提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

18、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9.古代雅典,将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的措施是A. 重建“五百人会议”B.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C. 实施“陶片放逐法”D. 发放公职津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故C项正确;五百人会议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其职责是落实公

19、民大会的决策,故A项排除;“十将军委员会”是为最高执行机关,故B项排除;D项是伯利克里时期实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排除。【点睛】“别有企图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是解题的关键。20.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司人员进行审查A. 五百人议事会B. 公民大会C. 陪审法庭D. 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还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故C正确;A项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在公民大会闭会期发挥作用,排除; B项是最高国家

20、权力机构,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与“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无关,排除;十将军委员会没有“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的职权,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雅典各主要机构的职能,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21.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提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全体人民”是指雅典的A. 公民B. 居民C. 成年人D. 成年男子【答案】A【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人民”指的是“成年男性公民”是指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

21、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故答案选A。没有一定财产,不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雅典本地人成年男性仍不算公民;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之外,BCD排除。22.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C. 保护奴隶主利益D.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答案】D【解析】题干所给材料强调邻地间“应留空地五尺”、“不适用时效”,可见罗马法维护公共利益,因此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A不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因此B项错误;从材料不能得出维护的是奴隶主利

22、益的信息,C不正确。23.西塞罗指出: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这里的“法律”指的是A. 习惯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塞罗”、“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等信息结合罗马法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法律”指的是自然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B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C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2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是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罗马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C. 调整罗马各民族关系的

23、法律D. 调整罗马人与外邦人关系的法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旨在考查罗马法的了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C、D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罗马法十二铜表法25.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A. 维护平民利益B. 限制贵族特权C. 保护私有财产D. 消除阶级对立【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

24、得入邻地取拾。”可知,自家庄稼的种植必须在自家领地,反映了罗马法中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平民利益无关,也没有限制贵族特权,故AB项错误,C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没有提到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也不可能消除阶级对立,故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上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