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系列三】_第1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系列三】_第2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系列三】_第3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系列三】_第4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系列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十三讲-2-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一山地的形成基础梳理1.褶皱山(1)概念: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2)基本单位褶曲。-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2)断层的位移类型。-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火山(1)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

2、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2)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8湖南湘潭调研)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P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第12题。

3、-1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A.背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山D.向斜成谷2.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30米B.45米C.55米D.60米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Y2、Y3比Y1、Y4岩石老,结合图可知甲处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和河流可知甲处为谷地。综合可知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背斜成谷,选择A项。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Y2海拔为160170米,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P平面海拔为135145米,Y1海拔为180190米,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45米,选

4、择B项。 答案解析关闭1.A2.B-1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7江苏卷,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第2题,图中共有4次侵蚀面,其中下部的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

5、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 答案解析关闭1.B2.B-1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地质地貌示意图的判读地质地貌示意图的判读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以上图为例,其基本思路如下。-1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辨地貌:甲为沿海冲积平原;乙为河口沙洲;丙处为河流凸岸;戊为谷地。(2)析成因:甲、乙处分别为流水沉积而成的沿海冲积平原和河口沙洲;丙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对面的凹岸侵蚀作用明显;丁处位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外围,为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变质岩,应为密度较大的内生矿床;戊处为典型的背斜成谷。(3)理过程:根据图示信息,从整体上重建区域地质过程。该岛屿为

6、海底地壳受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背斜)出露海面,后由流水作用塑造形成的地貌景观。-1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二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梳理1.河流地貌类型-1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不同河段河谷的形态及成因 -1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1.河流侵蚀地貌 -1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河流堆积地貌 -1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拓展延伸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形成:河流流经弯道

7、时,水流保持惯性,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2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流水的侧向侵蚀导致河岸逐渐崩塌和后退,尤其是在平原地区,这种作用的影响极为显著。下图示意某平原地区河流的自然演化过程。据此完成第13题。-2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凹岸的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主要原因是凹岸一侧的()A.水量大,流速快B.岩土层相对松软C.地转偏向力较大D.河床的坡度较小2.根据以上原理,平原地区河道的自然演化阶段,排序正确的

8、是()A.B.C.D.3.图示湖泊的利用方式,科学性较低的是()A.利用河湖落差发电B.发展水产养殖业C.建立湿地型保护区D.留作河流分洪区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流水流经弯曲河道,凹岸地区受流水惯性的影响,流速快,水量大,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A项对。两侧岩层性质没有差别,B项错。地转偏向力对于河流两岸的影响差别不大,且河曲地区主要受水流冲刷作用影响,C项错。河床坡度在河曲地区,凹岸较大,D项错。第2题,河流在弯曲处,受惯性影响,凹岸受侵蚀严重,最终导致河流由弯曲变为平直河道,随着弯曲处水流流量减少,弯曲部位与河道分离,形成湖泊,所以平原河道自然演化过程为,故选B项。第3题,由于湖泊与河流

9、分离,水位落差变化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可以利用湖泊发展水产养殖;可以建立湿地保护区;由于地势较低,可以留作河流分洪区。故选A项。 答案解析关闭1.A2.B3.A-2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蚀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有几级阶地,就发生过几次上升运动。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流阶地分布。据此完成第45题。-2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4.图中阶地形成的时代由新到老的排序为()A.abcB.bcaC.cabD.cba5.图中河段c阶地的形成经历了()A.地壳上升堆积作用下蚀作用B.地壳上升下蚀作用C.堆积作用地壳上升下蚀作用D.下蚀作用地壳上升堆积作用

10、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4题,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上方阶地形成较早,故选D项。第5题,读图可知,阶地为沉积岩,属于流水沉积形成的,后随着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故选C项。 答案解析关闭4.D5.C-2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7全国卷,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

11、,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第13题。-2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东麓河流、沟谷较多

12、。结合所学判断,大量碎屑物质在沟谷出口处沉积形成冲积扇,故C项正确。第2题,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图中与甲地洪积扇相连接的河流流程长,坡度缓,流速较缓,搬运能力较低,导致砾石在河流中上游沉积,故选B项。第3题,“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以砾石为主,土层薄,不适宜耕作。图中以砾石为主的洪积扇多分布在南部,所以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故B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1.C2.B3.B-2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地形成因的分析(1)分析思路。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

13、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例如,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泥沙沉积(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潮流作用弱,搬运能力差等。-3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方法归纳。过程描述: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明确因果联系;保证过程的连贯性,环节的完整性;答案的精细化。解题技巧:分析地貌景观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特点,明确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保证地理过程合乎逻辑。-3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三山地和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整合

14、构建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7湖北武汉模拟)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3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交通通道农业基地人口集聚区关隘要冲A.B.C.D.2.太行八陉中,交通意义最为重要的是(

15、)A.飞狐陉B.井陉C.白陉D.轵关陉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这说明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是交通要道和关隘要冲,故选D项。第2题,井陉横穿太行山脉,连结两个主要城市太原和石家庄,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意义最为重要,选择B。 答案解析关闭1.D2.B-3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4全国卷,4)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1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

16、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铁路线大致沿等高线修建,目的是减轻工程建设的难度,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故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解析关闭D-3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2015重庆卷,1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上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千米/时、40千米/时。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4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答案: 甲路段

17、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为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解析: 对列车速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地形以及线路曲直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低平,线路较为平直,因此列车设计速度高。而乙路段地处沿海平原到高原的过渡地带,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因此列车设计速度低。-4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四主要地质灾害基础梳理1.地震(1)成因。地震发生的原因:多为构造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

18、定,岩浆活动频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为诱发的地震。影响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2)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害最大;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3)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4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4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崩塌、滑坡、泥石流(1)成因。崩塌、滑坡:地表破坏、破碎;地形坡度大;外力作用,如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泥

19、石流: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中的水源。(2)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修建护坡工程,锚固山体;植树种草;确定潜在发生灾害的位置;加强对山体的观察;对高风险区的居民及时疏散迁移。-4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4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8云南昆明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4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岩溶通道形成的地质环境主要特征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温暖

20、湿润D.寒冷湿润2.图示地区()甲地易发滑坡灾害乙地为板块张裂区丙地为向斜谷丁地可能为某次地震的震源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该地为石灰岩广布的西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水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从而会形成岩溶通道等喀斯特地貌。故选C项。第2题,据图可知,甲地山高坡陡,易发滑坡灾害,正确;乙地为断层构造,错误;丙地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错误;丁地为断层部位,地壳不稳定,可能为某次地震的震源,正确。故选D项。 答案解析关闭1.C2.D-4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4上海卷,45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泥石流是我国

21、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4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图2华北某山区AB剖面示意图(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2)判断图中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5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答案: (1)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2)判断:所示区域为高危区。理由:

22、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解析: 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锁定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第(2)题,从地形坡度、地质构造、松散碎屑物、降水等条件判断泥石流高危区所处的位置。-5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能力提升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基础梳理1.(1)挤压(2)向上拱起老新山岭张力向下弯曲新老谷地挤压山岭2.(1)破裂位移(2)山岭谷地3.(1)岩浆熔岩东非诊断反馈12.1.A2.B第1题,从

23、材料中可以看出,Y2、Y3比Y1、Y4岩石老,结合图可知甲处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和河流可知甲处为谷地。综合可知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背斜成谷,选择A项。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Y2海拔为160170米,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P平面海拔为135145米,Y1海拔为180190米,则在Y1处钻至P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45米,选择B项。真题探究12.1.B2.B第1题,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第2题,图中共有4次侵蚀面,其中下部的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层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

24、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基础梳理V凹凸侧蚀U堆积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诊断反馈13.1.A2.B3.A第1题,流水流经弯曲河道,凹岸地区受流水惯性的影响,流速快,水量大,侧向侵蚀作用更加强烈,A项对。两侧岩层性质没有差别,B项错。地转偏向力对于河流两岸的影响差别不大,且河曲地区主要受水流冲刷作用影响,C项错。河床坡度在河曲地区,凹岸较大,D项错。第2题,河流在弯曲处,受惯性影响,凹岸受侵蚀严重,最终导致河流由弯曲变为平直河道,随着弯曲处水流流量减少,弯曲部位与河道分离,形成湖泊,所以平原河道自然演化过程为,故选B项。第3题,由于湖泊与河流分离,水位落

25、差变化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可以利用湖泊发展水产养殖;可以建立湿地保护区;由于地势较低,可以留作河流分洪区。故选A项。45.4.D5.C第4题,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上方阶地形成较早,故选D项。第5题,读图可知,阶地为沉积岩,属于流水沉积形成的,后随着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故选C项。真题探究13.1.C2.B3.B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东麓河流、沟谷较多。结合所学判断,大量碎屑物质在沟谷出口处沉积形成冲积扇,故C项正确。第2题,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图中与甲地洪积扇相连接的河流流程长,坡度缓,流速较缓,搬运能力较低,导致砾石在河流中上游沉积,故选B项。第3题,“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以砾石为主,土层薄,不适宜耕作。图中以砾石为主的洪积扇多分布在南部,所以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故B项正确。诊断反馈12.1.D2.B第1题,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